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徽商天下 >

第187章

徽商天下-第187章

小说: 徽商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纯正,农家的味道让人觉得亲切。

    余仲堪将许宣送出来,在灯笼的火光里,有些认真地说道:“你说的那些东西,如果是骗人的……那么我会恨你的。”

    古怪的一句话,许宣笑了笑。

    ……

    最开始的部分既然完成了,之后就会更加简单。

    来的时候是三个人,回去的时候人数是五个。除了白素贞之外,裴青衣久候不得,也找了过来。

    白素贞要骑马的坚持被许宣几句话打消掉之后,随后也进到了车厢里。拉车的马是上等的健马,白素贞的体重又算不得什么,因此速度并没有慢下来多少。晴朗的冬夜,星斗漫天,马车在田野间的道路上奔行,星光被甩在后面。

    白素贞在车厢里显得沉默,许宣在对面同黄于升说着话。讨论的话题,是先前叫番薯的东西实现的可能性。

    “汉文,是骗人的吧?”毕竟亩产六千斤,这样的数据让人难以相信。

    许宣笑了笑:“如果你们见了番薯,就知道亩产六千斤其实算不得什么的。这种东西,也只能算作粗粮,起到一些充饥的作用。”

    “居然是真的?”这个时候终于确定许宣不是在说笑,黄于升的表情显得有些古怪。他虽然不学无术,但是眼光还是有的,这种高产的作物对于天下人的意义,实在无法估量。心中想了想,随后口中说道:“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其味道……虽然也还可以,但是吃多了也会很腻。”许宣望了一眼窗外的星光,口中随意地应了一句。

    这个时候,不仅是黄于升,甚至白素贞以及一直沉默的老九,脸上都露出几分古怪的表情——听这书生的话,似乎他吃过那种叫番薯的东西?这个……

    怎么可能?

    许宣收回神,注意到众人的目光,稍稍愣了愣,随后知道自己说的有些过了,便耸了耸肩做了一个无辜的表情。

    白素贞将头低下来,心情变得很奇怪。

    因为郑允明牵扯进临仙楼的事情当中,虽然没有造成特别不好的后果,但她依然觉得有些歉意。因此在知道许宣的目的之后,她便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一些必要的帮助。余仲堪的母亲病了,她虽然不至于违背自己的原则将对方原本不重的病说得严重,但至少可以在随后的医治中做得更加悉心一些。

    原本都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但是没想到许宣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并且解决的方式还是这么的……

    她在心头想了想,最后也没有想到合适的词来形容。直到这个时候,心头的疑惑还没有消下去。以许宣的年纪,若只是在读书方面有成就,那即便再高一些,也不是不能够接受。但是在并不属于他的范畴外的一些东西,居然也能知道那么多……就有些无法理解了。难道真的如人所说,书读到一定境界,就可以触类旁通了么?这个书生,到底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呢?

    马蹄声伴着车轱辘碾过地面的声音,偶尔皮鞭敲在马背上,会有一声脆响。但是大抵而言,安静的冬日夜空之下,也没有更多的动静了。

    老九的情绪也复杂的紧,今日许宣话以及背后的意义,即便是他也估计不出来,因此考虑着要同刘守义如何去说的问题。

    富山之行,算得上是顺利的,将这边的渠道敲定下来,许宣心中也就安定了一些,随后只要再做些修补,将其余酒家的一些其他零散渠道砍掉,那么事情也就成了大半。相信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算困难。

    众人各自想着心事,随后许宣望着白素贞的时候,那边女子的眼神明显有些躲闪。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在白素贞这里,从容不迫是常,似乎很难有事情让她觉得窘迫的。

    这样的情绪……许宣稍稍想了想,觉得有些把握不住,随后心中想起一些其他的事情。

    “那个……种牛痘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白素贞闻言稍稍愣了愣,随后才伸手捋了捋鬓发笑着说道:“先前便已经在准备了,只是一个人做这些,难免有些慢。眼下出了师兄的事情之后,就暂时停了下来。”

    郑允明的投毒,导火线便是白素贞正在进行的关于牛痘的准备工作,当然内里的原因自然更复杂一些。不过在事情发生之后,她也对自己的举动进行过一些反思。在医道之上遵循传统或者说守旧之人一直都不少,郑允明原本是他的亲近之人,在这件事情上,反对居然到了如此地步。那么其他的人,又会怎样呢?这是一件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老九在一旁,脸上露出疑惑得表情:“牛痘?”

    许宣点点头,望着白素贞想了想:“还是接着做吧,这些都是好事……早一日做得话,获益得人就可能多一些。”他说到这里,声音稍稍顿了顿,随后接着说道:“如果缺人手的话,我可以来帮你啊。”

    白素贞在许宣对面,素雅得脸上路出惊喜得表情。

    “好!”

    ……

    老九想了想,最后还是将心头关于牛痘的疑惑问了出来。考虑到牛痘的推广之中或许要利用到官府的力量,许宣笑着解释一番。主要是将花山的事情之后在王村那边的经历说了说。然后将自己手臂上已经结痂的伤口拿出来做一次现身说法。那边老九愣了愣之后,就又沉默了。

    看来需要禀告的事情……又多了一件啊。

    马车继续前行,有雾气开始升腾起来。雾气渐浓,隐隐约约的透过来几许被雾遮掩的、朦朦胧胧的橘色火光。某一刻,岩镇城池的巨大轮廓,在雾气中出现。

第310章 微雨

    除夕之前的最后一个清晨,岩镇微微落了一阵雨。没来由的雨水,具备了春日的特点,清蒙蒙地打在岩镇周遭的山川之上,打在黛瓦白墙之上,打在人走过的足迹之上。

    到得这个时候,年味已经很浓了。沿街的地方,挂上了灯笼,红彤彤的色泽,被风吹过的时候,稍稍摇晃一番。有些街道,大概事先有过商量,挂起的灯笼保持了统一的规格,显得齐整。从街口望过去,喜庆的气氛陡然间布入视野,堆积在人的心中。

    另外一些地方,灯笼就不太统一了。长形的灯笼之间,夹杂着扁圆的灯笼,面上贴着一些用墨写的字迹,或者是“春”、或者是“福”。

    雨丝斜斜地落下来,行人自底下匆匆走过去,一派忙碌的景象中,夹杂着韵味,显得很特别。

    一些糕点店铺里,络绎不绝的顾客,讨价还价声音,自多日之前就已经开始,到得眼下算是到了顶峰。偶尔也有因为价格不合适发生一些口角或者摩擦,但是因为除夕将至,也没有闹得太大。

    雨中偶尔会冒出一阵鞭炮的声音,硫磺的硝烟泛起来,被风吹着走。如果是“啪”的一声,随后响起来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那便又是哪家的毛孩子再使坏了——十拿九稳。

    “右边的……再高一点啊……”

    冒雨归来,许宣在临仙楼的石阶之上,望着几个小二们合力将灯笼挂起来,口中比划着高度。

    “恭贺新禧。”

    许宣笑着将几个灯笼上的字迹连起来念一遍,随后伸手拍去衣摆间沾染的水迹——其实衣裳并没有被雨水打湿多少,但有些动作就还是习惯性地做了出来。随后他收了伞,走进楼中,在一个雅间里坐下来。

    雅间的位置有些偏,眼下就算是许宣的办公室。他坐在窗前出神地朝外望了片刻,润雨如丝,柳绦一般地在空气中牵扯出一条条的银线。

    半坐城市被朦胧的雨丝掩映,红红火火的气息不断朝远处铺过去。无论富人或是穷人,但凡过年,终究还是讲究一些气派的,唯一的差别只是在于各自所能承受上限——富贵人家自然可以奢华一些,但普通人家至少也可以保证热闹。

    临仙楼里有小二端着热茶进来,伸手在门边叩了叩,他才收回神,朝对方笑着示意一下。

    ……

    马不停蹄地走访,终究是有所收获的。在先前的调查中所能知道的其他酒楼预定菜蔬的来源和渠道,许宣都已经做出了应对。有些是他自己亲自来的,这些有十足的把握;另外一些让临仙楼可靠的下人来做,也能保证六七分的成功可能。能到这一步,也就足够了,他也没有对事情做太过完美的预期。

    有时候,当真的不惜代价去做一件事情,总还是能够有收获的。

    许宣喝着茶,伸手在有些泛酸地腿上稍稍敲了敲。不停的奔波,虽然坐的是马车,轻微颠簸积累到一定程度,终究对身体产生了一些影响。

    “呵,还真是不惜代价呢……”

    每一次走访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

    将原本的菜价往上翻了两倍甚至更多,大部分菜农几乎没有犹豫,就点头同意了下来,随后签字画押走一走流程,事情就定下来了。

    不同意的自然也有,这些人都是事先就已经有过预计的,县衙里甚至派了衙差跟着许宣。有了来自官府层面的压力之下,威逼利诱,最终还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事情已经做到这一步,接下来的结果,要通过随后的时间来验证了。但想来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但是,无论如何,就眼下而言这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如今的情况,其实已经算不得是在做生意了,但是有些事情又必须要去做,一步都不能退。对许宣而言,钱自然是小事,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保证胜算。因为依照许宣眼下并不深厚的背景,哪怕是最小的失败,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并且撕扯到最大。所以,除了不择手段地去做,眼下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资金并不需要特别担心,花山的东西,在刘守义的默认之下,其实已经被洗白了一半,至少合法性已经不成问题了。虽然无法直接实现流通,但是有黄于升和方元夫的路子,将其中的一部分兑换成现银,也足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当然,随后肯定还需要别的渠道将钱彻底洗干净,不然仅仅是通过黄于升二人来做,难免会被有心人发现。并且,所得的银子也不足以支撑许宣所要做的事情。

    或许是许宣关于番薯的言论引起了刘守义的重视,在加上本身对于李贤已经很有意见了,县衙里的人手虽然很紧,但依旧挤出了几个衙差跟随着许宣办事——才让事情比原本预料得轻松了很多,一些设想里的麻烦也没有出现。不过在离岩镇不远,一处叫罗田的地方,遇到了金风楼的人,双方稍稍交了一下手,随后才知道,对方竟也有了同样的想法。

    但是,毕竟是慢了一步了。这种事,既然已经慢了一步,随后再想要翻盘,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知道李贤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这样的想法也只是掠过许宣的大脑,随后笑了笑,心思转到其他的地方。衙差们给许宣带了话,晚间的时候,刘大人有请……

    看来,应该是番薯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要怎么说呢?

    许宣喝着茶,脸上露出些许苦恼的表情来。

    ……

    时间还是够的,这个时候他拿起笔,就着已经铺好的纸页写些东西。

    对于大明朝眼下的农业,许宣其实很早就有些想法。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毕竟都是要吃饭的,因此农业生产就不可能被忽略掉。即便科技已经相对先进的后世,通过粮食的经营,大获其利的人也大有人在。不过大明朝以农立国,这些东西牵涉起来相对敏感,因此在许宣心中,原本准备稍稍推后考虑。

    但是在见到余仲堪之后,想法就有些改变了。虽然那个时代的很多东西不能照搬到眼下的大明,但有些思路还是可以利用一下。

    无土栽培,绿色食品……如今大明朝本就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因此断然没有可行性。倒是反季节蔬菜水果之类的,可以考虑一下。当然,即便真的做出来了,恐怕也无法做成规模。不过,这些新奇的东西如果有了成品,倒是可以用作送礼或者公关——除了达官贵人们的餐桌上之外,最适合的大概是御膳房了。

    可行性颇大的还有杂交水稻,虽然缺乏了后世的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但是基本的理念已经搞懂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这是生物界普遍现象。这个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名垂青史肯定是跑不掉的,不过具体要做起来,难度其实堪比登天,不过好在有时间去慢慢经营。虽然许宣并不在乎青史留名,但偶尔想一想,也觉得蛮有意思的。

    另外,虽然按照眼下的条件,制造化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矿物肥料的可行性还是很大的,因此这也算一个努力的方向。

    零零总总的将一些想法写下来,许宣放下笔,认真地读了一遍,随后又在一些难度太大或是无法实现的想法上打一个叉……

    ……

    雨落在所有的地方,渐渐清澈的流水上泛起点点螺纹状的波澜。视线远望、远望……

    在玉屏楼的雅间里,有人摔碎了杯子。清脆的破碎声很响亮,显然也不是因为失手。

    丁正伸出去的手在空气中顿了顿,先前摔杯子的动作太大,一些茶水混着茶叶粘在他的五指之间。

    惊讶或是疑惑的情绪停留在再场的所有人脸上。

    玉屏楼的管事站在丁正的旁边,面色有些尴尬——他只是将所得到情况在丁正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不想却换来对方这样的反应。

    “滚出去。”丁正望着管事,一项文雅的他,也不由得爆了句粗口:“真是……他娘的。”

    原本还在因为有了对付临仙楼的对策,显得热烈的气氛,稍稍僵了僵。

    “老丁,没什么事情值得如此动怒的嘛,和气生财。”一个中年人开说道,是金风楼的掌柜胡毕言。他目光在地面茶盏的碎片上停留了片刻,随后注意到丁正的表情,慢慢地喝了一口茶,中这般劝了一句。

    先前有玉屏楼的管事过来耳语一阵,换来了丁正的暴怒。虽然有些不知所以然,但是胡毕言竟是觉得有些高兴——因为临仙楼的事情,众人聚在一起,但这并不能改变金风楼同玉屏楼二者原本是竞争者的事实。几次议事的地点都是玉屏楼,多少让人有种唯玉屏楼马首是瞻的错觉。这让胡毕言心中颇为不爽利。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忽略掉了一些东西,还能自顾自地做一些劝慰。

    丁正艰难地将手收回来,胡毕言阴阳怪气的声音自然是听在耳中的,但这个时候脑袋里轰乱做一团,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计较。很多原本清晰的思路和想法,被先前传来的消息搅得四零八落,面色因为这样的情绪,缓缓地变换着。

    良久,他才苦苦地笑了一声:“呵……”

    声音里带着几分明显的失落和苦涩,胡毕言这才有些意识到些什么。

    “众位……”丁正有些艰难地发出声音,仿佛从喉咙间生硬地挤出来一般,其实若是能够选择,他现在倒是什么都不想说了。

    “事情砸掉了啊……”

    简短的一句话之后,所有人都稍稍一惊。事情,自然指的是眼下众人商议的对付临仙楼的事情,但是“砸掉了”又是什么意思呢?

    “那个叫许宣的书生,在这两日之内走访了很多人……”丁正斟酌着语气,一面压抑着心头某种若有若无的惊恐,一面小心地不去刺激到眼下其余的人。这个时候所需要的还是冷静,若是真的慌乱了,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