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捕,邮电大臣被革职,还准备撤换警察局长。马康指示法兰吉斯转移到城外
的破旧小屋,继续打字,印发传单。结果,法兰吉斯家遭到警察搜查,父亲
被流放外地,经过这场斗争的考验,马康限欣赏法兰吉斯表现出的勇敢和沉
着,进而萌发了爱慕之心。此时,法兰吉斯反而思想斗争激烈,经过彻夜不
眠的思考,她得出“自己配不上画家”的结论,因为马康富于自我牺牲精神,
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惜抛弃垂手可得的名誉、地位和爱情;而她却舍不
得丢悼自己现有的一切:丰厚的家产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马康一心扑在革命
工作上,置生死于度外,不遑顾及个人幸福;而她“仅仅为了他”才甘冒风
险,不怕牺牲,并不是为了他为之奋斗的“人民”、马康是“近百年来伊朗
最伟大的画家;而她意志薄弱,无力攀登艺术的高峰。两个人的差距太大,
难以结合组成家庭。不过,陷入情网的法兰吉斯无力自拔,她乃然执着地追
求着个人幸福。在以后与画家交往的七、八个月里,她主动接近马康,尽力
协助他工作。当地下组织的成员被捕时,法兰吉斯自告奋勇前去探狱,打听
虚实;并应画家的要求,亲自去找新任警察局长阿拉姆,设法搭救出狱中难
友。当她意识到马康处境危险时,极力想帮助画家摆脱困境。但她多次求见,
均遭到画家坚决拒绝。马康被捕入狱,法兰吉斯十分焦急,她生怕严刑之下
拒不招供的画家会被处以极刑。万般无奈,法兰吉斯违心地同意与阿拉姆成
婚,以换取画家的生命安全。警察局长考虑再三,勉强答应将马康流放外地。
3 年后,画家死于流放地卡拉特,留下他最后创作的油画《她的眼睛》。
作品鉴赏伯佐尔格·阿拉维的代表作《她的眼睛》,通过出身没落仕
宦之家的贵族小姐法兰吉斯执著地追求革命画家马康的爱情故事,写出了在
白色恐怖下从事地下活动的革命者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斗争精神,和他们
全心全意为工作着恩,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写出了女青年知识分子“自我
意识”的增强,对个人幸福的大胆追求,对革命者的同情和支持,以及由于
旧世界观作祟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同时也写出了礼萨王反动政权内部的重重
矛盾,极端腐朽和堕落。以革命斗争为题材,塑造地下工作者英雄形象的作
品得以问世,这在独裁者统治下的伊朗是难能可贵的。更可喜的是,这部思
想内容健康的作品,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作者对女主人公法兰吉斯的
性格和思想特征把握得十分准确,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位大家闺秀,从小养
尊处优,出落得如花似玉,在纨绔子弟和公子哥儿们的心目中自然是备受崇
拜的“维纳斯”。当她对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的庸俗生活感到厌倦时,便采
取玩世不恭的态度,甚至对求爱者报以折磨的手段,这是完全可能的。在她
精神空虚、百无聊赖的情况下,结识了带病坚持工作的革命青年胡达达德,
很容易为对方忘我的斗争精神所感动,并且产生自惭形秽的自卑感。她当时
的思想状态,确实是“一个驱体,两颗心灵”,有同情和支持革命的一面,
又有留恋过去,贪图享乐的一面。她“受到两种对立的力量的制约”,还不
能够坚决地“一边倒”。法兰吉斯这种摇摆不定、动摇犹豫的思想特征,尤
其突出地表现在她对革命画家的爱情追求上。从巴黎回国之后,法兰吉斯真
心实意地爱上了马康。马康是“近百年来伊朗最伟大的画家”,他的画作富
于民族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使她为之倾倒,马康还是伊朗地下革
命组织的领导人,他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她的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而当马康对她在
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沉着表示赞赏,并产生爱慕之心时,法兰吉斯却又动
摇退缩了。经过彻夜不眠的激烈思想斗争,她觉得“自己配不上画家”,“不
能与他并肩战斗”,因为“那样会一辈子活受罪”。既然如此,就应该分道
扬镳,各奔东西;可是,她又舍不得离开马康,依然主动地接近马康。后来,
马康被捕,严刑之下拒不招供,很可能被处以极刑。这时,心急如焚的法兰
吉斯草率从事,为搭救马康,竟然违心地答应她的小叔、警察局长阿拉姆的
求婚。这种极端错误的决定,无疑是她年轻幼稚的表现,但从根本上说,还
是由于没有下定决心与旧世界观一刀两断,老是动摇犹豫酿成的恶果。作品
还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艺术手法。小说开头写当局出面为去世
的马康举办画展,其中画家在流放期间创作的最后一幅油画《她的眼睛》,
格外引人注目。由此引出一个神秘的女人。观众议论纷纷:这幅画画的是谁?
她是怎样一个女人?现在是否还活着?她与画家是什么关系?她与画家被
捕、流放和去世有无瓜葛?被流放外地的画家为什么要创作这幅画?他的动
机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全是悬案,因而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
命运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以下的故事情节便是围绕这个神秘女人逐步展开,
如“剥茧抽丝”,层层深入,将笼罩在读者心头的疑团一一消释。读完全书,
似乎仍需对《她的眼睛》这幅画的内涵做进一步的思考,正所谓“言止而意
不尽”,余味无穷,小说采取作者和女主人公对话的形式,主要让法兰吉斯
用第一人称“我”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往事,娓娓动听,给人以亲切、自然
之感。作品中运用“多副笔墨”,将叙事、议论和抒情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熔为一炉,使读者在把握故事脉络的同时,体味女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了解
她对人对己对事的看法,从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旨趣,进而得到审美的享受。
(元文琪)
苏联文学
伊·格·爱伦堡暴风雨(1947)
作者简介伊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1891—1967)——苏联
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工程师家庭。中学时代参加布尔
什维克党,进行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1908 年被捕,同年获释,流亡巴黎,
不久即逐渐脱离政治活动,从事文艺创作。1910 年后出版诗集数册,流露出
流亡青年脱离革命斗争后的苦闷彷徨心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莫斯科
《俄国晨报》和彼得格勒《市场报》记者,采访德法前线战况,目击帝国主
义战争惨象,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1917 年7 月回国。十月革命后
参加政府机关工作。对革命不甚理解,在尖锐复杂的价级斗争面前犹豫动摇。
这种心情明显地表露在这一阶段出版的诗集中。1921 年起长期担任驻外记
者。1922 年发表第一郭长篇小说《胡里奥·胡沦尼多及其门徒奇遇记》,反
映出作家的哲学观和艺术观的复杂和矛盾。随后出版的长篇小说《尼古拉·库
尔波夫的一生和毁灭》(1923)、《让娜·涅依的爱情》(1924)则着重描
写了个人和社会的对立、职责和情感的冲突。1923 年发表短篇小说集《十三
只烟斗》,加强了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三十年代初重返苏联,
亲眼看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从而思想上起了
决定性变化,写下了长篇小说《第二天》(1933)和中篇小说《一气干到底》
(1935)等作品。三十年代后半期作为记者多次访问西班牙,并两次出席国
际保卫文化大会。在此期间,发表了许多鞭挞法西斯的作品。1939 年在巴黎
目睹法国沦陷的悲剧,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1941),获1942
年度斯大休奖金。卫国战争期间担任记者,写出大量优秀的评论和通讯,影
响巨大,赢得了世界声誉。战后创作了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暴
风雨》(1947,次年获斯大体奖金)和描写战后生活的长篇小说《九级浪》
(1952)。1954—56 年发表中篇小说《解冻》,开苏联所谓“解冻文学”之
先河。1961—65 年发表回忆录《人·岁月·生活》。这两部作品都引起激烈
争论,褒贬不一。
内容概要小说再现了二次大战前夕和战争期间法国和苏联的广阔历
史图景,揭示了侵略势力覆灭和社会主义制度胜利的必然性。小说从大战前
夕巴黎社会写起。苏联工程师弗拉霍夫奉命前往巴黎同法国工厂主朗西埃洽
谈贸易。朗西埃为此举行家宴以示欢迎。应邀出席作陪的有信念和行动大相
径庭的各种人物,实际上构成了当时法国社会各派政治力量的一幅缩影。宴
会上的谈话和弗拉霍夫近日来接触到的光怪陆离的巴黎社会景象使他敏锐感
觉到苏联和法国的巨大区别:苏联正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即将袭来的战
争暴风雨,而巴黎却醉生梦死,漠不关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终于爆
发。德军长驱直入,法军节节败退。贝当投降,巴黎陷落,沦于德军血腥统
治之下。弗拉霍夫逗留巴黎期间,同朗西埃的女儿马都有较多接触,对她思
想产生一定影响。巴黎沦陷前,朗西埃举家迁往外省,其妻病危,终死于旅
程。老奸巨猾的资本家贝特,利用他们的困难处境,故示关怀,博得朗西埃
的好感,终使马都违心地同他结了婚。朗西埃的儿子路易在战争初起时便参
加了空军,此时回家探视母亲,得悉父亲在贝特影响下竟准备返回巴黎同德
国人合作,极为气愤,同父亲大吵一阵,不欢而别。路易深信,虽然“法国
不打就投降,但在法国也有真正的法国人”。他加入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
力量,继续战斗,后又同其他十几位飞行员转赴苏联参战。不幸在一次战斗
中,英勇牺牲。法国虽然战败,但优秀儿女在共产党领导下毫不动摇,前仆
后继,宁死不屈,以各种方式袭击侵略者,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建立了可歌
可泣的英雄业绩。贝特返回巴黎,投靠德国,卖力地为侵略者制造军需物资,
成了卖国贼。马都出嫁,本非自愿。婚后二人毫无感情,有如路人,对丈夫
卖国罪行的厌恶,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心、弗拉霍夫播下的对新生活的憧憬
等等,使马都思想感情上极为焦躁不安,苦闷彷徨,渴望得到摆脱。终于在
地下组织同志们的帮助下,思想上发生质的飞跃,她毅然同家庭和本阶级决
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当她获悉德寇根据贝特告密枪决了16 名法国人后,
她经组织批准,亲手处决了卖国贼。从此,马都更加积极地参加游击队的抗
敌活动。不久,由于叛徒出卖,马都被捕。在狱中,她坚贞不屈,坚持斗争。
后来游击队攻进监狱,她同难友们获得自由、重返战斗岗位。战后,她曾回
过一次家。父亲给她准备了大笔财产,希望她能留在家里重温资产阶级小姐
旧梦,但她拒绝接受,明确地回答道:“我现在已过着一种不同的生活”。
著名的人类学家仲马教授潜心科研,不问政治,但为人正直,忠贞爱国。德
军占领期间,仲马因爱国言行被押往德国。在集中营内,教授深受难友们宁
死不屈的高尚品质的鼓舞,不顾年迈体衰,同各国反法西斯战士并肩战斗,
被人们尊称为“生长在法兰西的一株古老的峰嵘的乔木”。他奇迹般地活了
下来。德国投降后,他回到法国,加入了共产党,深信共产主义是人类唯一
光明的前途。1941 年,德寇入侵苏联。战争初期,法西斯连连得手,苏军不
断后撤,战火燃烧到苏联心脏地区。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苏联人民
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紧急动员,全民奋起,投入保卫祖国的神圣事业。在
敌占区,人们或转入地下,坚持斗争,或组成游击队,狠狠打击侵略者。形
势虽然严峻,他们仍坚信:只要有党,斗争就一定能够胜利。即使德寇逼近
莫斯科时,首都人民仍充满信心,镇定自若,照常在红场上举行十月革命纪
念活动,使德寇感到“我们愈前进,就变得愈困难,而在法国却刚刚相反。”
无数青年奔赴前线,筑起钢铁长城。奥西普在莫斯科保卫战中顽强战斗,表
现出苏维埃军人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无畏气概。他的母亲和孩子惨遭德寇杀
害。妻子拉雅毅然参军,成了优秀的狙击手,歼敌数十人,最后遭到炮击,
壮烈牺牲。弗拉霍夫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多次负伤,战功卓著,受到军
部嘉奖,斯大林格勒是卫国战争的转折点。苏军取得辉煌胜利后,锐不可当,
德寇虽纠集西欧德占区的力量发动过几次进攻,但已是强弩之末,颓势已成。
苏联挥师西进,解放了大片国土后攻入了德寇奴役下的东欧诸国。弗拉霍夫
所在部队进军南斯拉夫。德寇垂死挣扎,疯狂反扑。经过激烈战斗,苏军攻
克某城。弗拉霍夫同南斯拉夫游击战士行进在挤满欢呼的人群的大街上。突
然,残匪从地下室打来冷枪。弗拉霍夫为保护居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死
后安葬于市内广场上,全城居民和远乡农民都赶来参加隆重的葬礼。1945 年
5 月,德国投降。5 月8 日,莫斯科万众欢腾,彻夜庆祝,红场上挤满了狂喜
的人群。就在这时,战争期间一直转战各地的瓦夏(弗位霍夫之弟)也从柏
林归来,在礼炮声中同亲人重逢。
作品鉴赏《暴风雨》描写了法西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蹂躏整个西欧,
继而入侵苏联,遇到顽强反击,终至彻底崩溃的全过程,再现了现代史上这
一重要时期的广阔图景。它以战争暴风雨度卷西欧和苏联为背景,但很少直
接描写战争的场景,而全力描写人,塑造各类人物的典型形象。力图通过对
人物的命运、遭遇、冲突、抗争等的描写,通过对造成这种种命运和促使人
们采取种种行动的社会根源和精神因素的深入剖析,来揭示两个世界的命
运,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历史运动大方向的不可逆性。从这一创作
意图出发,作者采用两条情节线索交错发展的结构:一条线索是沦陷前后的
巴黎,另一条线索是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情节开展有时舒缓,如描写战争前
夕巴黎社会的那部分,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情节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富有跳
跃性,传达出了战争期间风云变幻的气氛。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辛辣地嘲
讽了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腐朽昏庸,沉痛地描写了法国山河破碎的悲惨景
象,深情地讴歌了共产党领导下英雄儿女和正直人士的不屈斗争,愤怒地鞭
挞了法西斯匪帮毒害本国人民思想、残杀各国群众的罪行,着重描写了苏联
人民奋起抗战,保卫祖国,解放人类的不朽业绩,使读者深深感到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也是从上述创作意图出发,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既未在书中描
写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甚至也没有安排贯串全书的中心主人公,而全力描
写了许多普通人物。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生活于不同的社会土壤
上,各各具有鲜明地表露出特定的阶级或集团的共性,成为后者在特定历史
条件下的典型形象。例如,弗拉霍夫、列戎、马都、仲马、朗西埃、贝特等
等都是如此。读者通过他们的心理、思维、言论、行动、遭遇和冲突,看到
各种社会力量在历史舞台上的活动,观察到社会的总面貌,进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