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天使与魔鬼结伴而行 -窦洪涛 >

第6章

天使与魔鬼结伴而行 -窦洪涛-第6章

小说: 天使与魔鬼结伴而行 -窦洪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关键的一步是致癌物与DNA的结合。
  医学家形象地把DNA比作挂满了遗传情报的纽带,在这两条带子上只有4种化学物质叫 碱基,这四种物质在两条带子上反复排列,而且其中一条上的A一定与另一条上的T结合, 而C与G结合。遗传情报就储藏在ACTG这四种暗码组成的暗码本上,其中每3个暗码一 组,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这样一个一个的氨基酸就被顺序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一个的蛋 白质。
  如果测量这条绳索的长度的话,其长度为2米,团缩在直径为10微米的核中,相当于 把一条长2000的绳索塞到直径1厘米的球中。
  那么这条带子上储藏了多少个暗码呢?人类的DNA上储藏了30亿个ATCG这样的暗码。 如果把这些暗码变成一个一个的文字出书,以每页750字,每本200页,每月出2本书的 话,把人类的遗传情报全部出版需要1000年的时间。
  为了揭开人类遗传的秘密,解读全部密码的工作已经开始,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工作, 美国政府每年拨出200亿美元的专款从事这项研究,计划10~20年完成。其工作量相当于 把所有亚洲人都排成一排,然后一个人一个人地去打招呼……
  致癌物与DNA结合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以空气中的苯并芘为例,苯并芘与一个 G结合后,这个G就变成了A,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却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 个小小的变化就是基因突变,就是癌细胞诞生的摇篮。
  为了通俗地解释“基因突变”,医师钱君在翻译日本医学家黑木登志夫的书时借用《三 字经》作比。他翻译道:因为三字经正好是每三个字一个意思,与DNA暗码决定一个氨基酸 十分相似,三字经是这样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这段词,如果“初” 字与苯并芘发生了结合,结果原本的“初”字变成了“末”,于是就成了:人之末,性本 善,性相近,刁相远。这里只是改变了一个字,就使整个意思发生几乎是根本的变化,而在 DNA上如果只是一个暗码发生了改变,就叫基因的点突变。
  另一种变化是苯并芘插入到了DNA中,由于苯并芘与暗码G的大小接近,这样DNA中就 错误地加入了一个多余的碱基,使DNA的整个顺序发生了变化,就成了:人之之,初性本, 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一篇好好的《三字经》就什么思想也没有了,这种基因突 变,叫平移突变。
  无论何种生物体都逃脱不了死亡。
  长生不老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阳光与风都可以轻易地让她破碎。
  像一场梦。
  然而有一种可以做到长生不老,那就是癌细胞。
  1951年,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的妇科门诊来了一位黑人女性病人,她叫拉克斯,患 的是宫颈癌,8个月后,她死了。
  科学家把她的一个细胞培养下来,命名为拉克斯细胞。
  正常细胞的死亡是随时随地的,培养的细胞其寿命也只有10个月。人的神经细胞是人 体寿命最长的细胞,她也最终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逝,然而直到今天,已死去近五十年的拉 克斯的细胞仍然活在试管中。
     
  4       如果我们精心营构的未来工业世界意是这般图景:天空昏暗、空气污浊、酸雨密 布、遍地垃圾,河流变成下水道,森林变成沙漠,癌症横行……那么,我们是选择工业化, 还是选择环境?艰难的选择之所以艰难,在于无论做何种选择,我们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环境,是人们理解当代乃至未来社会的一把钥匙;环境,是人类通向生活、健康与癌症奥秘 之网络的神奇的键盘……
  我们听到有人在谈论印度河,印度河流域。
  那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这里气候湿润,农业发达,一切都是那么 美好。然而过度的索取带来生态的恶化,昔日的沃野变成了不毛之地,形成今天65万平方 公里的塔尔沙漠。
  中国也不例外。古代的黄河流域曾是林木茂盛、富庶的地区,到商代时期森林覆盖率达 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但如今,曾经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黄土高原却是满目荒凉,成为 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考古学家与地质学家们,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旬邑县,近年来陆续发现并出土了迄今为止 世界上最大的古象化石等各类化石345件,从而惊喜地揭示了黄土高坡的远古之谜:
  ——1亿年以前这里是浩瀚的大海;
  300万年前,这里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及气候湿润的大草原。
  而300万年前的森林和草原离我们已经太遥远。
  在今天的黄土高坡上,除了时间以外,一切都被风化了,
  我曾骑自行车几百公里造访山东境内的几条有名的河流。京杭大运河。光府河。小清 河。泗河。大汶河……
  特别是我骑过大汶河的时候,我的心灵一阵阵地颤栗。历史上的“汶河夕照”早已不见 踪影。在那近一公里宽的河道上流淌着的是几缕绳索一样的黑水。有一处宽的地方,则是泛 起的白沫达一尺高。我苦涩地想,这大概就是当代的“汶河奇观”了。
  在桥头,我看见成群的男孩女孩在干涸的河床上,在几缕细小黑臭的水边追逐玩耍。
  我想他们迟早会明白:这就是他们从我们这一代继承的一条死去的河。
  当他们长大,当他们不得不为清水而奋斗的时候,那则一定是在替我们还债,一定是在 为我们赎罪了。
  ——我们的下一代要替我们赎的罪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这些男孩女孩,其心理与体格能承受得住吗?
  ——怎么就没有人真正地替孩子们想一想呢?
  我的耳边响起了生活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的大汶口人的叹息声;
  我看到了那些石斧石针被安上了木把,被穿上了棉线;
  我听见了祖先在大汶河两岸唱起了原始、粗犷然而又是分外细腻的劳动的号子:
  “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
  希望和理想是那么多;
  一支歌,一支高吭的歌,
  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
  岁月象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在古老的大坟河面前,我虔诚地流下了眼泪。
  学过中国历史的人谁不知道“大汶河文化中晚期”?
  然而这就是“大汶河文化正在进行时”。
  “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一位小姐对我说:我们这里,随便往下挖一铲,那就是文物。
  我一点都不怀疑包含在这句话中的自豪感。
  然而那时我心里想的却是;面对这些拙劣的复制品,面对这条早已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 而且已经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大汶河,我们还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我偶尔问了一句:为什么这么多的照片都被撕去了?
  “泰安地委一班人不是刚‘一网打尽’吗?那些都是胡建学的照片。”
  我不知道在当初她们给来膜拜这大汶河文化的人们讲解的时候,指着那些照片会讲些什 么。
  更让我感到悲愤的是泗河。
  你一定还记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这个“川”字指的正是这条泗河。
  她的不幸比大汶河更甚。
  这就是中国儒文化的发源地吗?
  这就是给了中国万代宗师无穷灵感的一条川吗?
  就山东而言,也基本上没有比“泗水”这个县再穷的了。
  不唯经济上落后,她们连这条几乎是唯一值得骄傲的水也没有了。
  黄河就是中国的代名词。
  而今黄河的灾难已是无以复加的了。
  不仅仅是断流。更有严重的污染。断流的时间一年比一年长,每年都是历史纪录;污染 的程度一年比一年狠,每年都是历史的惊叹。
  黄河水资源保护部门最近发现,流经河南小浪底水利工程的黄河水质近期呈恶化趋势。 随后证实,小浪底上游的污染已经达到上百公里,有关专家说,这是有记载的黄河遭受的最 严重的一次污染。
  这是公元1999年1月。本世纪最后一年的第一个月。
  据分析,小浪底上游不是有大的造纸企业新近上马,就是有大批被关停的小造纸企业死 灰复燃,并且造纸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距离小浪底300多公里的陕西渭水入黄口的水 质,有机污染物含量比小浪底河段还高出1倍以上。1999年1月28日下午1点左右,山东 济南黄河水厂的工作人员在每天一次的水质常规检查时发现,水源中的氨氮含量竟超过国家 指标的30倍,并严重超出了水厂的处理能力。
  停了。
  我曾在1999年元旦期间去山东的圣尼山。
  圣尼山相传是圣人孔子的母亲颜徽乞子和孔子出生后被抛弃的地方。这里至今尚存的圣 境是“夫子洞”和“尼山书院”。当孔子的母亲在尼山乞子后,因感于这里的美景,而心情 舒畅,食欲大振,不久即怀孕了。
  乞神或许是没有用的,然而,美好的景色会给人以物质的“能量”却是无疑的了。就在 孔子出生后,因为孔子的母亲与父亲年龄相差太大而被世人所不容,故而万般无奈之中,把 孔丘抛于尼山的一个今天被称“夫子洞”的山洞里。
  过了几天,悲痛欲绝的颜徽再次来到这里,奇迹出现了。此时正值酷署,在婴儿的旁边 卧着一只斑斓猛虎,另外,还有一只凶猛的老鹰在扇着翅膀为他驱暑——这就是老虎放哨鹰 打扇的传说。
  我们对传说的真实性是不必考究的。但我们至少应该有这样的启示:所有不被人间所容 的人,大自然都会敞开她博大慈爱的胸怀容纳你;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永远是有智慧 的人最美好的理想。
  在圣尼山下,一个叫作黄庄的小村子里,67岁的李大爷告诉我:打他记事时起,在这 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一个人死于癌症,平均都能活到80多岁,这里,冬暖夏凉,这里, 空气新鲜,水流清澈。他告诉我,“我们这里的圣尼山水库,有1000多亩,里面长着白米 虾,银鱼。银鱼,我给你说,一斤能卖30块钱,两条小鱼做成银鱼汤,饭店里都卖四十块 钱,内蒙古,你知道吧?他们开车三天三夜赶到这里来拉鱼拉虾,你说啥最值钱?我说就是 这一千多亩的清水最值钱,内蒙古每天到我们这里来拉虾,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要说污 染,那不可能,因为我们这里太偏僻了,方圆百多里没有城,哪来的污染?我们圣尼山水库 的鱼都是有记号的,银鱼银得透明,白米虾,也银得透明,就是红肚皮的鱼,那红,也是红 得不掺一点杂质的耐人的红,那回我到你们济宁,到鱼市上转了一圈,有两家,就有两家是 我们的鱼,不用问!”
  李大爷把圣尼山水库的鱼称之为“我们的鱼”,这真让人感动。
  李大爷的遗憾是:“我们这儿太穷太偏了,你看,部队上准备投资80万元要把这圣尼 山水库建成‘圣尼山水上公园’可惜只建了一半,你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就不投资了, 他们说没有效益,唉!”      在科学家眼里,环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综合警告。
  未来的社会,经济崩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国内国际政治的危机……
  将都是环境问题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
  ——在本世纪,人们为了石油而战,下个世纪,人们将为水而战,为空气而战。
  在医学家眼里,环境是生命的质量,是健康的秘诀。
  美国环保专家警告世人:人类正在毁灭自己!他们预测:
  在下个世纪,至少将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被迫离开家园,拼命寻找食物而成为“环境难 民”。
  《世界资源报告1998一1999》指出:
  环境问题每年都要夺去几百万人的生命,招几千万人送进医院。癌症与呼吸系统疾病将 成为缠绕人类健康的“魔鬼”。
  ……
  太阳的黑洞越来越大了。
  澳洲南部黑色素瘤盛行,科学家说,那是由于臭氧层遭到破坏,导致过多的紫外线辐射 造成的。
  美国宇航局和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最近宣布,今年南极洲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 2720万平方公里,比整个北美洲还要大,它切入平流层几乎达24公里。
  美国科学家说,这是他们迄今所观察到的最大最深的南极臭氧空洞,他们认为:      南极臭氧空洞与己无关是认识上的误区;
  地球村的每个公民都与臭氧洞有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地球被一层大气紧紧地围裹着,从地面算起,从下而上可分为五层: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离地面最近的对流层与人类最为密切,给人类带来 了云、雨、雾、风、霜、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面对流层上方的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其浓 度为10%,厚度为30公里,能大量吸收来自宇宙的辐射,特别是可以吸收掉99%的太阳辐 射到地球的紫外钱,从而使地球的生物免受伤害。
  故:臭氧层被称为“人类的保护伞”,失去了这个“保护伞,地球将受到紫外线的强烈 辐射,物种将难以生存,人类的健康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事实,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种种不祥的征 兆,在南极臭氧洞之下的地面生物:
  在智利南端濒临麦哲伦海峡的地区,河里本来有许多欢快的鱼类,今天成了呆头呆脑瞎 游乱撞的“盲鱼”;
  喜欢游荡的羊群因患了白内障而变成了整天闷闷不乐的“盲羊”;
  连蹦带跳的兔子变成了“盲兔”,猎人可轻而易举地将它们抓获;
  自由飞翔的鸟儿因双目失明而迷失方向,撞进了居民的宅院。      科学家指出,受紫外线侵害可以诱发麻疹、水痘、疱疹、莫茵病等——但最主要 的灾难却是:诱发皮肤癌!
  他们进一步证明:如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1%,地面不同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9 %,会带来10~15万因患白内障而失明的人,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15~26%,所以,患 皮肤癌的总人数正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目前已占癌症患者的1/3;
  同时,紫外线辐射还可以大大降低身体的免疫功能,造成眼疾患者增多,传染病也将会 流行于世。
  于是,医学家告诉我:生命中也不可有太多的阳光,毫无疑问,当今人们对于辐射可引 起人类肿瘤是十分清楚的。
  在无臭氧层“保护伞”的一些地区,强烈的紫外线无情地射向大地,居民只好用戴墨 镜、穿长袖衣服等办法加以防备。
  目前的臭氧层,犹如一把破漏的雨伞。
  自1985年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洞以来,后又在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洞,受强紫外 线辐射的地区,不光是南半球,还有欧洲和加拿大的北极地区。
  去年,莫斯科天文学家说,俄罗斯上空也出现了臭氧洞,“整个西伯利亚受到了威胁”。      尽管臭氧洞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扩大,有时缩小.有时在此处发生,有时在彼地 出现,但臭氧空洞正在扩大,诱发着癌症,并危害着人类却己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正在受到臭氧空洞的折磨。
  我们不知是否知道:臭氧洞也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恶果。
  罪魁祸首正是我们自己:被污染的空气;主要因污染而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
  早在1974年科学家就发现臭氧层受损与氟利昂有关。随后20多年里,全世界科学家经 过研究和追踪,证实大气平流层一的氯并非天然生成,而几乎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