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

第104章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04章

小说: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证实。因之,西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虽有以上多种说法,但仍值得深入研
究。
(李金玉) 
石钟山何以因“钟”得名? 
到江西湖口县的,差不多都要去登临一下胜迹石钟山。其实岂仅今人, 
历史上的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将相来此游历的也颇不乏其人,诸如陶渊明、
郦道元、李白、颜真卿、李渤、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朱
元璋、蒋士铨乃至今人郭沫若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他们兴会无穷,在此或
赋诗题词,或实地考察,留下不少艺林佳话。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
都对石钟山何以用石钟命名,作了许多猜详,至今尚未有定论。
石钟山之称,最早见于汉代桑钦的《水经》:“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但人所共知,《水经》记述过于简略,没有说明何以用石钟命名的原因。北
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广泛地收集了前人有关全国水道的著作,再加上自
己游历各地山川的见闻,在《水经》原有的基础上大量地补充修订,写成《水
经注》四十卷,资料超过原书二十倍,他第一次为石钟山的命名作了诠释, 
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每当风起浪涌,水石相击,发出如击钟的声音,故而

前人以石钟为山取名,但到中唐时,李渤又提出异说。李渤曾在唐宪宗元和
年间担任过江州(今九江一带)刺史,多次游历石钟山,并经实地考察,写
过一篇《辨石钟山记》,他在深潭之上发现有两块石头,用物扣击两石,南
边的石头所发出的声音有似巨钟的厚重而模糊之音,北边的石头则发出有如
巨钟的清亮的高亢之音。停止敲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他以为这才是石
钟山命名之由来。
宋代的苏轼曾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 年)六月乘小船夜游石钟山, 
作著名的《石钟山记》。他所亲见之状是,原来石钟山下多穴罅,每当水波
进入这些孔穴,则“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进而在石钟山之间
发现有一块可容百人的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故而断定“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
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他解释了石钟山之得名乃是水波入穴罅“大
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断”,又以周景王的无射钟来比“噌吰”之声, 
以“窾坎镗鞳”之声来比魏绛(庄子)的歌钟,加之他的这种结论又产生于
实地考察之后,因此一直影响着后代几成定论,即使在今日有许多有关调查
研究的文章和介绍石钟山胜迹的文字,也往往都持此说。但不为人所注意的, 
清代的彭雪琴对苏轼此说提出了异议,见之于近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
俞樾的姻亲彭雪琴曾在江西为官相当长时间,多次实地探访石钟山,据
他所见,对“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提出异议。彭雪琴曾详告俞
樾: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临鄱阳湖,称上钟山;一在城东,面临
长江,称下钟山。下钟山即是苏东坡作《石钟山记》处。彭雪琴以为“东坡
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
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窾之声,何独此山为然乎?”他又见到每当冬天“水
落石出”之日,山中另有一番奇景:原来水淹处露出一座洞门,“入之,其
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
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
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
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 
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
春涨洞门关’”。据彭之口头描述,石钟山竟是中间全空,且分数层。因此, 
彭雪琴据实地所见,以为石钟山之得名,乃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
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俞樾
对彭说虽未加评议,但从行文中看是赞赏的。
由此看来,石钟山之得名,一以为得名自声音如钟,尽管苏东坡“叹郦
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看似不同,但基本出发点却是一致的。而以彭雪
琴为代表的观点,则离开“石钟”的音乐角度,废“声”而取“形”,以为
两石钟山内中空,恰像两只巨钟覆地,故名石钟山,言之凿凿,确实也有说
服力。
石钟山究竟何以用钟命名?不知除上两说外,前人可有卓见?今人可有
新的发现和见解?这个千古之谜,不知今日能索解否? 
(顾志兴) 
五岳是相哪几座大山?

提起五岳,大家马上就会想起这样的说法: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
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其实,这只是一种传统的说法而已,五岳究竟
是哪几座大山,历来有许多争论。
《尚书》中只有东南西北四岳而无五岳之称。《史记·五帝本纪》引《尚
书·尧典》,记述尧以治水和禅位询问四岳之官,将舜摄行天子事时,则巡
狩四岳之地。里边只提到了东岳岱宗,其余三岳则没有记载。裴骃《史记集
解》引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张守节《史记正义》
引《伪孔传》曰:“‘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位,故称焉。” 
全国既分为四个区域,就在东西南北四个区域中各选一个名山作为代表,称
之为岳。《史记·封禅书》亦录《尧典》之文,并补出了其他三岳的名称和
所在:“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
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
宗之礼。”在记述完这四岳以后,又在里边加上这么一句:“中岳,嵩高也”,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五岳的概
念,这时才较为明确地出现。
五岳的名称,始见于《周礼·大宗伯》和《大司乐》,但它并没有说明
五岳是哪几座大山。《史记》才定为岱宗(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
山这五个确定的大山,但五岳到底是指哪几座山,却是众说纷纭。《尔雅》
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把黄河南面的华山,西面
的吴山(即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东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恒
山,长江南面的衡山,视为五岳。同是《尔雅》,又有第二种说法:泰山为
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霍山在今安徽
霍山县西北五里,又叫天柱山。郑玄注《周礼·大司乐》中的四镇五岳,把
岱、衡、华、岳、恒作为五岳,同《尔雅》前一说;注《大宗伯》则据《尔
雅》的第二说,以泰、华、霍、恒、嵩为五岳。唐代的贾公彦为此作疏时则
说:《大宗伯》之注中的五岳是据东都而言的,《大司乐》之注中的五岳是
据西都而言的。但到底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
由于历代对五岳的看法和说法纷纭不一,就有人试图对此作出“历史的
解释”。邵晋涵《尔雅正义》说:冀州之霍山,与泰、衡、华、恒,唐虞之
五岳也;华、岳、泰、恒、衡,周之五岳也;泰、衡、华、恒、嵩高,汉初
相承之五岳也,泰、华、霍、恒、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岳也。金鹗《求古录
札记》则认为:岱、衡、华、恒、霍太,唐虞夏之五岳也;岱、衡、华、恒、
嵩高,殷之五岳也;岱、衡、华、恒、吴岳,周之五岳也。霍太山在今山西
霍县东南三十里。
据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考证,则又有与上述不同的观点。他认为, 
秦始皇时尚无现在的所谓“五岳”观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天下名山大
川整理一遍,以旧时秦国的门户崤山为界,定其东边名山为五:太室、恒山、
泰山、会稽、湘山;其西边名山七:华山、薄山、岳山、歧山、吴山、鸿冢、
渎山。今天的所谓“五岳”,还分散在东西两边。汉代,讲黄帝故事的申公
说:“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太山、
东莱。”(见《史记·封禅书》)这都是黄帝常游的地方,华山在今陕西, 
首山在今山西,太室在今河南,泰山和东莱在今山东,都在黄河流域。由于
这样的分配法没有按汉代疆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所以汉武帝另行分配,以
太室为中岳,泰山为东岳,安徽的天柱山为南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

用来显示国土的强大。后来因为安徽位置还不太“南”,所以又改以湖南的
衡山为南岳。
统治阶级的划分名山大川,往往是出于加强统治、显示国力的目的,所
以任意改动,造成了历史上纠缠不清的“五岳之谜”。五岳是东西南北中五
座大山的结合体。下边,举中岳的例子,就能看出历来对“五岳”的争论到
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历来都将河南的嵩山作为中岳,如《尔雅·释山》就说:“嵩高为中岳。” 
但胡渭的《禹贡锥指》认为:“隋朝以霍山为冀州镇,历代因之,号曰中镇, 
即古之中岳,周仍以唐虞时太岳为中岳。”此谓因袭隋时唐虞以山西霍山为
中岳。邵晋涵《尔雅正义》说:“唐虞时霍太山为岳,是为中岳,名谓《禹
贡》而不见《帝典》者,霍太山在冀州帝都之内,非巡狩所至,故略而不言。
周营成周,华山在王畿之内,故为中岳。。。嵩高在虞夏时,谓之外方,不
以为中岳。”就是说,唐虞时的中岳是山西霍县的霍太山,华山是西周时的
中岳,而嵩山最初并不是中岳。金鹗《求古录礼记》:“中岳之名,历代随
帝都而移,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晋阳,皆在冀州之域,故并以霍太山
为中岳。殷汤都西亳,在豫州之域,故以嵩高为中岳。周武王都镐,在雍州
之域,故以虞山为中岳。”中岳的争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统括五山的“五
岳”了。
(良安) 
“七塔八幢”何处寻? 
自古以来,苏州为我国东南名城。从六朝开始,在古城内外,先后建造
了大批佛寺。据清同治《苏州府志》记载,所属长(洲)元(和)吴三县, 
共有佛寺260 余所。且有的寺庙规模宏大,庙内还建有佛塔,不仅数量众多, 
且风格形式各异,岧峣凌空,壮观非凡。装点苏州,成为一座“宝塔之城”。
旧时苏州传有“七塔八幢”之称,但种种说法不一,仔细考查,十分耐
人寻味。现将诸说分述如下: 
一、关于“七塔”: 
最早的七塔是建在一起的,拔地而起,罗列城东。据明王鏊《姑苏志》
记载:妙湛寺在长洲县东(今十梓街东段),宋初开宝年间建造七塔,至建
炎年间,毁于兵火。。今呼为“七塔寺”,地名七塔寺前巷。但南宋《平江
图》中所画出的,妙湛寺内仅有一塔,可能是战后重建的。
以后,苏州城中又有历代所建的七塔。根据清顾震涛所著《吴门表隐》
所载:一在临顿路白塔子桥东堍,名白塔;二在孟子堂东(可能在今宫巷附
近);三在朱长巷东口塔弄,名虹塔,清乾隆二年倾圯;四在司狱司衙署内
(地点待考),塔内原有宋熙宁年间葛蕃记碑;五在宫巷南口,名雄塔,宋
嘉祐五年建,旧有石刻建塔纪年,人于其下摇动,塔上铃铎齐鸣,乾隆五十
七年倾圯;六在濂溪坊(今干将路中段),名雌塔,宋靖康初建;第七,即
妙湛寺塔。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上述七塔,现已荡然无存。
另说,即通常所称的城中七塔为:北寺、瑞光、双塔、白塔和北寺塔后
的大同塔、专诸巷口王祖师殿后的石塔。后面的三座,亦已不存。如果你有
兴趣,可去苏州郊外天平山附近的寒山岭北,地名七塔湾,在此登高眺望, 
尚可看到远近七塔,林立于前。南见上方、灵岩、瑞光和双塔;北见虎丘和

北寺塔。这七座宝塔,经过整修,大都风采一新,即为今日所称的“苏州七
塔”。
二、关于“八幢”: 
与塔比较,幢的规制较小,亦为砖砌石筑,层层供佛,实为古代所建的
藏经楼。城中八幢,据《吴门表隐》所载:一在孔忖使巷内,名方塔;二在
装驾桥南堍宝幢寺内,久废;三在洙泗巷南口;四在石塘桥北小桥头(今北
寺附近);五在桃花坞石幢弄底;六在因果巷内。尚有二处不详。
又一说,除石幢弄一座相同外,其余为:西美巷况公祠大殿天井内一座; 
松鹤板场一座(今干将路西段);濂溪坊甫桥东一座(今干将路中段);思
婆巷口一座(可能在今大郎桥巷);恤孤局前一座(今金门内)。上述六幢, 
都已陆续坍塌。现仅存相门内甲辰巷中的一座,幢为八角形,砖砌实心,径
约一米,顶已毁,仅存四层,高三米余,每层有壶门,直棂窗,通体未施粉
刷,显得苍老古朴,富有宋代建筑的特色。现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塔八幢”何处寻踪?实乃姑苏一谜! 
(孙鹄) 
何处“西塞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
归”。唐代诗人张志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首《渔歌子》词,才为人们
所熟知的。可是,词中所说的西塞山,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为人们所争议。
我国有两处西塞山,一处在湖北黄石,另一处在浙江湖州。黄石西塞山
位于市东郊道士袱,长江南岸,一名道士矶。它嵯峨横江,危峰突兀,形势
险要,有“鼎足纷争地,雄分虎豹关”之称,是古代战略要塞。据史书记载, 
西塞山为古战场,汉末,孙策攻黄祖,三国,周瑜破曹操;晋,刘裕攻桓元; 
唐,曹王皋复淮西都曾在这里扎过营寨,或筑垒自守,或锁江阻击。最出名
的是“铁索横江”之战。那是公元28O 年,晋武帝司马炎任命王浚为龙骧将
军,建造大型战船,率水师沿江东下,大举伐吴。吴军凭此西塞天险,将铁
索链、铁锥暗置江中,以图阻遏晋军东进。岂料,王浚先作大筏数十,令善
水者推筏先行,筏遇铁锥,锥即着筏而去;又作大数十围的火炬,灌以麻油, 
烧断了铁索链。于是,王浚的战船长驱东进,旋抵石头城(南京),迫使吴
王孙皓“面缚舆榇诣军门降”。关于此次战争,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以《西塞
山怀古》为题着力渲染,诗曰:“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
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
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他既描绘了西晋水师势如破竹的浩大声势。
又通过总结孙皓以及后来宋、齐、梁、陈相继覆亡的历史事实,说明地形不
足恃,“王气”不足凭,国家要统一,人民要团结,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由于这里古风缭绕、硝烟尚存,因而吸引历代许多骚人墨客登临抒怀、
吟诗作赋,除刘禹锡外,唐代李白、韦应物、皮日休、罗隐,宋代王周,明
代王一翥、吴国伦,清代邓汉仪、胡茂祖等都曾以西塞为题,留下名篇。唐
代诗人张志和也是众多文人游客之一,并写下了知名作《渔歌子》。
张志和(约730—约810 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今浙江金华) 
人,“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侍诏翰林,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