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

第117章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17章

小说: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
败走处。”(《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蒲圻县条》)持此说的还有《资
治通鉴注》(胡三省著),历代一些重要舆志著作,多数也作如是观。两说
应以何说为准呢?这个“谜”从古至今,争持不下,悬而未决。
最近几年,这个“谜底”似乎在渐趋明朗,持“蒲圻县西北”说的人日
渐多了起来,其主要理由如下: 
一、《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为唐代大臣李吉甫(758—814 年),李之
生年距赤壁之战发生的年代仅五百余年,相隔较近,似较可靠。二、《元和
郡县图志》的说法,有更早的《荆州记》(南朝·宋·盛弘之著)上的一段
文字印证:“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
兵于乌林。” 
三、蒲圻县西北的赤壁,既在长江南岸,又与乌林隔江相望,与史籍所
载和地形均较为吻合。
四、最新印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也将赤壁的位置,标于蒲圻
县西北的长江南岸。
根据上述理由,那末古战场赤壁的位置,似应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的
长江南岸,在今湖北省嘉鱼县的西南。
(沈敖大) 
二十四桥河处寻?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写道:“青山隐隐水迢
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的问世, 
使二十四桥成了昔日扬州禁苑繁华、风流盛事的象征。同时二十四桥也成了
众说纷坛而迄今尚无定论的一宗疑案。
唐人诗中除杜牧提及二十四桥外,尚有韦庄的《过扬州》,该诗最后两
句是:“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此外在其他诗文中再也找不
到二十四桥的踪迹。五代时,由于战乱,扬州沦为一片废墟,而作为扬州繁
华的结晶——二十四桥,也为人们所淡忘。
到了宋代,科学家沈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在《补笔谈》中
写道:“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典桥,次东正当帅牙
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又南阿
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 
利国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

水门东出有山光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上列桥名凑成二十四桥之数, 
但是下马桥系明显重复,浊河下无“桥”字,亦难定为桥名,而极负盛名的
禅智寺桥未列入其中,这不能不算是沈括的疏忽。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
胜》中说:“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
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姜白石在淳熙三年(1176 年)冬至日来扬州,写下了千古绝唱《扬州慢》, 
词中有云:“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生?”若以姜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似乎是指一座桥。清顺治十年(1653 
年)七月,谈迁游毕蜀岗司徒庙,出问二十四桥,当地人说由此向南一里多
路即是。他特地去二十四桥怀古,并作《二十四桥》绝句一首:“斜阳占道
接轮蹄,明月扶疏万柳西。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从此诗中
可见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这种观点,在清代吴绮《扬州鼓吹词·序》中也得
到附和。序中提到:“出西郭二里许有小桥,朱栏碧甃,题曰‘烟花夜月’, 
相传为二十四桥旧址,盖本一桥,会集二十四美人于此,故名。” 
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 
在熙春台后。。。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砖墙庋版,围以红栏。直西通新校
场,北折入金匮山。桥西吴家瓦屋圩墙上石刻‘烟花夜月’四字,不著书者
姓名。”但是李斗在书中未肯定此处即为“古之二十四桥”。清道光二十六
年(1846 年),梁章钜访寻二十四桥,在《浪迹丛谈》中记下这样的见闻: 
“二十四桥只是一桥,即今孟玉生山人毓森所居宅旁。玉生尝导余步行往观, 
桥榜上有陶文毅公题‘二十四桥’大字,询之左近建隆寺、双树庵僧人,俱
未敢以为信。”由此可知,难定此桥即古之二十四桥。所以梁章钜在孟玉生
所绘二十四桥画卷上题云:“我居扬州不识路,二十四桥定何处?”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
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沈括只强调算度的精确,把二十四桥逐一
落实,而忽略了诗歌毕竟是文艺作品,大可不必这样认真地对号入座。
唐代的扬州是个水乡之城,其桥梁设施,不应由二十四座所局限。北宋
时,扬州城区南移至蜀冈南麓的平地上,原在蜀冈上的唐城早成废墟,沈括
只看到以宋城区为中心的桥梁,而唐城区及其西北郊一带的桥梁大多已无踪
迹。唐人李颀所作《送刘昱》中有一联:“鸬鹚山头宿雨晴,扬州郭里见潮
生。”可见城内有漕河横贯其间,与运河相通,江潮且能入郭,而城西北郊
有五塘,自西至东为陈公塘、句城塘、小新塘、上下雷塘。此地“车马少于
船”,到了夜间是一派“夜桥灯火连星汉”的景象。由此可想象得出唐代的
扬州何止二十四座桥! 
二十四桥是不是编码为二十四号的一座桥呢?在诗歌中以序号称桥的不
乏其例,杜甫诗句“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姜白石诗句“曲终过尽松
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即是。就唐代扬州而言,对于桥的编码亦有案可稽。
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之句,张
乔《寄扬州敌人》诗说:“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可见二十
四桥或乃编码称谓。因该桥可能是最富有艺术特色的桥梁,亦或是在游览中
心,名气大,所以深为杜牧思念。
据明代齐东野人所撰《隋炀帝艳史》截:在一个月上中天的夜晚,隋炀
帝偕同萧后及十六院夫人等,至新造的一座桥梁上赏月,命朱贵儿吹紫竹箫, 
箫声飘飘有云外之响。当时桥未定名,萧后请炀帝命名,因同游者二十四人,

故名二十四桥。这种趣谈常为人乐道,其实是作者从杜牧诗中的明月、玉人、
吹箫等字面而牵强附会出来的。
对于二十四桥的探讨,如能有一正确的结论,将会为确定扬州唐城的位
置及下延范围,提供一个可靠的线索和佐证。
(王章涛) 
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在哪里? 
每年二三月间,当那一树树杏花绽蕾欲放或是纷纷盛开之时,一些迁客
骚人文士博学者,难免会想到杜牧的《杏花村》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诗中的杏花村
在何处呢?数百年来,众说纷坛;近数年来,争论尤烈。
一说在山西省汾阳县,近年来报刊杂志上首先提出此说,理由是相传自
南北朝以来,汾阳即以产酒著名,汾酒享有“甘泉佳酿”之誉;天下杏花村
之多难以胜数,而有这般名酒的杏花村确实独在汾阳。但缪钺编著的《杜牧
年谱》(载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一、二两集)中,关于杜牧的平生事迹、
每年行动,历历可考,却没有他到过并州(唐代并州相当今山西阳曲以南、
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和边塞的记载。所以,杜牧
“借问”酒家,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就不可能在山西省的汾阳县了。
二说在安徽贵池县城西。理由是杜牧在会昌四年(844 年)九月由黄州
刺史迁池州刺史(唐池州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会昌六年九月又迁睦
州刺史,在池州整整两年;并且贵池县城西有杏花村,素产名酒。所以清人
郎遂写了《贵池县杏花村志》,将杜诗《杏花村》收入;后来《江南通志》
亦将该诗收入,并言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在贵池。这个理由较山西汾阳县说法
充分。但细细体味杜牧《杏花村》诗,疑窦也便接连而来:一是假如杜牧是
在赴池州做官的路上,即会昌四年九月作此诗,离清明时节尚远,何以会提
及路上的断魂之人呢?二是假如杜牧是在池州为官时所写,从会昌四年九月
至第二年的清明时节,近半年之久,这位嗜酒的大诗人,难道不知城西数里
的杏花村有好酒卖吗?焉有向牧童“借问”之理呢?三是社牧在贵池为官, 
要吃杏花村酒,自有当差的服侍,怎会兀自寻觅酒店?因此,贵池说也有问
题。
三说在江苏丰县城东南十五里处。其理由是:(一)根据诗意,该诗为
杜牧途中所写,由“路上”、“借问”说明杜牧对周围的情况并不熟悉这一
点可知。那么,杜牧在什么时候路过丰县的呢?查杜牧年谱,杜牧一生自外
郡迁官赴京共四次;有三次过丰县境:大和九年由扬州节度掌书记迁监察御
史,大中二年八月由睦州刺史迁司勋员外郎,大中五年秋由湖州刺史迁考功
郎中,皆取道运河,经扬州、宋州(河南商丘)、汴州(河南开封)入京。
大中二年杜牧曾作宋州宁陵县记。丰县杏花村即在运河至宋州的道上。远古, 
丰县曾属宋;并且丰县是刘邦的故乡,所以杜牧过丰县境,写一首《杏花村》
的诗,是合乎情理的。(二)宋人苏轼写了一首关于丰县朱陈村嫁娶图的诗, 
诗中写道:“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
钱夜打门。”言宋时丰县杏花村胜景破坏,猜拳行令豪饮美酒已被县吏打门
代替,其诗暗合杜牧《杏花村》诗。苏轼生活的年代离杜牧仅晚一百余年, 
他对杜牧杏花村的地址比他以后的人更清楚,因而较可信。(三)《丰县志》

最早修于明代,从最早版本的《丰县志》始,版版皆收杜牧《杏花村》一诗
入“艺文”;尔后的《徐州府志》亦屡次收入。而安徽贵池郎遂的《杏花村
志》是清人的作品,迟于明版《丰县志》,更迟于宋代苏轼的作品。然而如
今丰县城东南15 里一带并无杏花村。只有一村,今名张杏行,至今家家门前
院里尚且植杏三五株,可是该村向不产酒,看来丰县说亦难以让人置信。
四说是泛指。理由是中国杏花村很多,诗人不可能指专一的杏花村。不
少人认为此说“非矣”,杜牧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岂能无病呻吟?假
如他不亲眼见到一个杏花村,他的诗兴岂能无感而勃发呢? 
看来,杜牧诗中杏花村是确有无疑的,这位才学显赫的杜樊川,写的是
哪个杏花村呢?这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谜,何日能解开呢? 
(王文升) 
关汉卿故里在何处?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彪炳千古的人物。有人尊他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他是当之无愧的。他不仅先于莎翁300 年,且艺术造诣丝毫不逊于莎翁。然
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和传统观念的偏见,有关这位戏剧大师身世的
资料传世甚少,至今,关氏的籍贯身世仍是个谜。
据有关资料推断,关汉卿约生于金末,在历尽人间坎坷、著录了60 余种
杂剧和大量的散曲、小令之后,约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79—1307 年)辞世。
大约30 年之后,元人钟嗣成编纂的《录鬼簿》于元文宗至顺年间成书。
内中载有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一百余人的姓名,并附有小传及作品目录。其
中,“关汉卿”条目云:“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录鬼簿》
卷上,据曹氏《楝亭藏书十二种》刊本)另一位元人熊自得(字梦祥)所著
《析津志·名宦传》中载:“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 
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据《丰城县志·人物志》介绍,熊自
得“元末以茂才异等,授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著有《析津志》。” 
显然,熊自得对大都的文士名流是相当熟谙的。今人赵万里道:“考元代大
都,就是现今首都北京,辽时名叫析津府。宋宣和五年改名燕山府。金天会
元年复旧名,仍称析津府。”(《关汉卿史料新得》)所以,熊自得所云关
汉卿为燕人,亦即为大都人。《析津志》问世,与《录鬼簿》相隔约十年, 
二者均在关汉卿谢世后不久,书中所言当去史实不远。所以,今人多尊关汉
卿为大都人之说。
但是,《祁州志》(清代王楷等修、张万铨等纂,乾隆二十一年刊本) 
“关汉卿故里”条目云:“汉卿,元时祁之伍仁村人也。高才博学而艰于遇, 
因取《会真记》作《西厢》以寄愤,脱稿未完而死。棺中每作哭涕之声。。。 
此言虽云无稽,然伍仁村旁有高基一所,相传为汉卿故宅。。。至今竖子庸
夫犹能道其遗事。”元祁州伍仁村,今属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桥乡。众所周知, 
在封建时代,从事戏曲艺术被视作下贱行当,为正统派文人墨客所不齿,所
以,尽管关汉卿是位流芳千古的艺术大家,却只能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鄙夷。
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倘不是有一定的史实资料可本,封建正统史志的编纂
者们是绝不会拉关汉卿这位400 余年前的“杂剧班头”来装点乡里的。因此, 
关汉卿祖籍祁州说,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此外,《元史类编》卷三十六有关汉卿为解州(今山西解县)人之说。

虽述之不详,但亦同样不容忽视。
顾学颉曾撰文认为:关汉卿“原籍是山西解州;。。也可能是先由晋南
到了祁州,然后定居在大都的”(《元明杂剧》)。顾先生的见解虽将上述
三说撮合为一,但只是一种设想,尚无足够有力的佐证。
关于关汉卿的身世,也仍是个谜。较为人们所看重的《录鬼簿》,除上
面提到的曹氏《楝亭藏书十二种》本指关氏为“太医院尹”外,其他如天一
阁本、《说集》本、孟称舜本等刊本均作“太医院户”。考有元一代,虽有
太医院及其藏书十二种》本指关氏为“太医院尹”外,其他如天一阁本、《说
集》本、孟称舜本等刊本均作“太医院户”。考有元一代,虽有太医院及其
辖下的“医户”,却并无“太医院尹”之官职。所以,许多专家推测,曹本
中“尹”当为“户”字之误,关汉卿似是太医院属下的一个医户或一位普通
医生。此说不无道理。
然《析津志》却将关汉卿列入《名宦传》,由此看来他又并非寻常百姓。
另外,无代夏庭芝所著《青楼集》的《序言》中也以关为金遗民,入元不仕。
《尧山堂外纪》亦云:“(关汉卿)金末为太医院尹,金亡不仕。”这就是
说,关汉卿确定做过“太医院尹”,只是时间上不在元,而在金。倘以此几
说,关汉卿曾经做过官,是无疑的了。
但从关汉卿所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巨,以及他那种“蒸不烂、煮不熟、捶
不匾、炒不爆”的倔强性格而论,似乎他又并未做过官。
孰是孰非,实难断言。
(龚法忠) 
造园名家计成故居在哪里?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 年),卒年不详,是我
国古代杰出的造园艺术家。
计成早年学画,工山水,也喜欢吟诗。由于他的多才多艺,故而促成了
他在造园方面的杰出成就。
计成中年时居住在镇江,偶见有人在竹木间用奇巧的石块叠筑假山,他
认为“为什么不模仿真山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