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午节来历如何?
端午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辞海》注为:“阴历五月初五日,民
间节日。本名‘端五’”。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宰相宋璟为讨
好皇帝,避“五”字之讳,而“午”与“五”同音,所以将“端五”正式改
为“端午”。到了宋朝,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定五月五日为端午节,
传谕全国纪念屈原,还让人们佩带香袋,以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
流芳千古。端午又名端阳、重午、中天等。端午节是迷人的,而关于它的得
名和始源,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历来有所争议。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屈原说。这种说法较为古老和通行。其所依据的最早资料有二:(一)
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所记粽子起源的故事——“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
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二)北周时宗懔《荆楚岁时记》所提竞渡起
源之一说——“屈原投汨罗日”为竞渡三个来源之一。因此,每到端午这天,
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船的习俗,传说这与纪念屈原有关。相传战国时,楚顷
襄王宠信奸佞,将屈原革职放逐。秦国趁机出兵,使楚国失地千里,郢都也
被秦将白起所破。屈原不忍再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颠沛的苦难,而自己
又救国无门,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便于公元前278 年抱巨石投汨罗
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当地百姓知道后,马上设
法捞救,一直追到了洞庭湖,都没找到屈原的尸体。这时恰逢天下雨,湖上
的渔舟遇雨,一齐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他们听说是打捞贤臣屈原时,又
再度冒雨,争相划进了茫茫的洞庭湖中。以后,人们就荡舟江河之上,以寄
哀思,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又传屈原殉难后,楚国百姓为纪念他,
每到五月初五日,便往江里扔粽子,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再吃屈大夫的
尸身,此说相沿至今。相传屈原投汨罗江殉难的日子是五月初五日,因而人
们大多把端午节看作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文秀有《端午》诗:“节分端
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它反映
了端午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有关。
二、龙节说。闻一多先生不同意上述说法,而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自
他作出论证后,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在《端午考》一文中,他列出了有关
典籍一百零一条记载;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他从节日的竞渡和吃
粽子都与龙有关,进而推论端午是龙的节日。他推论的根据大致可归纳为三
点:(一)端午节的两个最主要的节日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跟龙有关,
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被蛟龙所窃。(二)关于竞渡的来源,
有关风土的书籍至少介绍了四种,就其中两种看,竞渡的风俗跟古代吴越地
方的关系特别深;而据《说苑·奉使》和《战国·赵策》,吴越百姓又有“断
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还有用“五彩丝系臂”
的习俗,这正是那以“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三、恶日说。张心勤在《端午节非因屈原考》(载《齐鲁学刊》1982 年
第1 期)中指出:把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说成是纪念屈原,是后世好心人附会
而成,端午应起源于恶日。(一)《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
古书都有“不举五月子”,即不将五月所生的孩子抚养成人的内容。五月初
五日,古俗忌为“恶日”。战国时齐国显贵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
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为俗忌。孟尝君死时屈原还活着。东
晋大将王镇恶、宋徽宗等人亦有同样经历。(二)民间流传,吃粽子是祭屈
原之尸,竞龙舟是拯屈原之体,挂艾蒲是招屈原之魂,其实皆不然。艾草、
菖蒲都是草药,都与夏季各类疾病瘟疫孳生为灾有关,都因五月初五日这个
“恶月”、“恶日”而来。粽子只是民间普通食品,龙舟竞渡是一种节日活
动,最初并不固定在端午。(三)六朝以前五月初五日纪念的内容并不限屈
原一人:山西一带纪念介之推,吴楚两地纪念伍子胥和屈原,浙江绍兴、会
稽一带纪念曹娥。只是后来由于屈原的冤死深为后人怀念,屈原的爱国主义
为人敬仰,屈原的诗作对后世的影响,端午节的纪念内容才为屈原所独有。
四、夏至说。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载《文史知识》1983
年第5 期)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则主张“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应
该是夏至”。理由:(一)从端午的两个主要风俗看,在权威的岁时专著《荆
楚岁时记》中,五月初五日的节日风俗并没有吃粽子。而吃粽子却明明白白
写在夏至节中——“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
关于竞渡,隋朝杜台卿曾在岁时专著《玉烛宝典》中提出竞渡是夏至节的娱
乐活动,不一定是打捞投江的屈原。再者,杜还毫不犹豫地把竞渡放到了夏
至这天去分析。(二)端午风俗的另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
“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等,均和屈原无关。若再查阅别的史籍,不
仅在夏至的风俗中可找到后来五月初五日风俗的端倪,而且还能找到记录夏
至是五月初五风俗起源的内容。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志》中的见解更明
确:汉代五月初五日的风俗是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三)著名的
岁时风物的著作《岁华纪丽》对端午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
夏”。意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因此,从端午节
又名天中节来看,端午的最早起源的确就是夏至。
其他有关端午节的种种传说,虽有事实的影子,但往往把人们的愿望和
感情加在客观事物之上。尽管端午的来历说法不一,但由于人们常在屈原身
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和情感,并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还是把端午看
成是因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如今每当端午节到来,人们悼念屈原,“羡其
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怒其志”,(《离骚章句》)从而更加热爱伟
大的祖国,更加激发我们振兴中华的热情。
(俞姡а「吡照洌
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
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
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
出游嬉闹。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
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
与意中人谈情相会。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
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幽会,望眼欲穿,“踏
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
唐宋明清,元宵灯节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常
吟诗作画,为节俗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
民喜间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
喜欢元宵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形成于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
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
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
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
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时代已
盛行了”。
另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是汉代传下来的。唐代徐坚《初学记》云:“《史
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
《初学记》是受命于唐玄宗,为太子们学习文化而编纂的书籍。书中“今人
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显然是指玄宗时代。《灯节小史》作者观今从《御览》
引《史记·乐书》的说法,又据《曲洧旧闻》所载“唐沿汉武帝祠太乙自昏
至明故事”,认为元宵灯节“看来是成于汉初的一种特殊事体,并不认为是
一种娱乐”。罗启荣、欧仁煊在1983 年9 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汉
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
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
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的习
俗。到了汉明帝水平十年(公元67 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
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
起源。”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涅槃经》曰:“如来
阇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又《西
域记》曰:摩喝陁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而
《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道教的陈规。道教把正月十五灯节称为“上元
节”。最近又出现一种新说法,据1985 年第1 期《民间文学论坛》所载的《灯
节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认为,元宵灯节“最早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原始
人发明了火之后”,“认为神秘的火能驱赶走一切妖魔鬼怪”。相沿成习,
最先形成仪式活动的,便是“傩”,“傩”是一种持火驱鬼的习俗活动,其
“原始形态,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
关于灯节的起源,民间传说更是纷坛不一。有的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
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
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
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
为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有的
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思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
怎么外出相见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
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定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
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
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
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
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
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
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陈勤建)
中国人最早吸烟始于何时?
据1991 年第10 期《百科知识》介绍:现在,我国每天的卷烟消费已达
到2。2 亿盒,把这些烟三盒一叠排成直线,长约6266。6 公里,比我国东西之
间的国土宽度还要长1200 多公里。可见,我国已成了世界上的卷烟消费大
国。同年11 月,我国新华社发表消息,再次重申:敬烟是落后的社交行为。
消息说,在烟民占60%以上的我国农村地区,如何引导富起来的农民不再去
“腾云吐雾”,卫生部长陈敏章指出,现阶段要对旧习俗进行干预,树立起
“互不敬烟”、红白事不备烟酒的新风尚。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
的吸烟,年代很长,是古已有之的。那末,具体的时间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呢?最早始于何地?
烟草属于茄科,原产美洲,由早期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传回欧洲,以后又
传到东方。传入中国的时间,据各种史籍记载,约在16 世纪下半叶至17 世
纪初。传入中国的路线,据吴晗先生考证,共有三条:一条是从菲律宾传至
福建、广东地区,然后向北传播;另一条是从日本传到朝鲜,再从朝鲜传到
我国东北地区;再一条是由南洋群岛传入广东沿海。
有的学者认为,最早从国外传入烟草的是明朝万历初年的福建水手。他
们从菲律宾带回烟草的种子,再南传至广东,北传至江、浙一带。明末名医
张介宾在1624 年写成的医学著作《景岳全书》中,最先记载了烟草传入的情
况:“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
种植之矣。”15 世纪末至16 世纪初新航路的发现,对于世界经济生活发生
了巨大影响,首先是引起“商业上的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
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新的商品
如美洲的烟草、可可、甘薯等等,成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而这些东西
最先到达菲律宾,再由此传入我国。其中烟草从菲律宾传到福建,成为主要
的渠道,影响很大,提及的人也较多。如清代张向安《亥白集·竹枝词》中
说道:“淡芭菰(烟草)好解愁能,幽怨传来吕宋(菲律宾)曾。”再如清
代董含的《三冈识略》也强调福建是最先流行吸烟的地方,而“他处百无一
二也”。因此,国内不少专家认为中国人最早的吸烟时间当在16 世纪下半叶
至17 世纪初期,其地在福建一带。
有的学者虽然同意福建是我国最早的吸烟地方,但对具体的吸烟时间提
出了异议。因为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 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中国
药学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尽管它收载了1892 种药用植物,却未收录烟
草,由此可见,烟草的传播或者说中国人最早的吸烟时间应当在明万历六年
以后。如果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在万历末年的几年间。(1)对烟草的来历
和流传经过介绍得较为详细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他在《物
理小识》一书中,称烟草为“淡把姑”,认为是万历末年传入福建漳州和泉
州的,并逐渐向北一直传到长城地区。人们口衔长管点上火来吸,有的竟被
烟呛晕了过去。史书记载:到崇祯年间时,民间种植烟草和吸烟的已很普遍,
据说已到了“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的
地步;甚至在首都北京,也是“鬻者盈衢”。以致于崇祯皇帝要严禁众人吸
烟,却无奈有名无实,收效甚微。(2)和方以智同时的姚旅,在其《露书》
中称烟草为“淡芭菰”,并且明确说是出产于菲律宾。淡把姑或淡芭菰是外
文名称的译音。这个词,原是美洲阿拉瓦克族印第安人用以称呼他们通过鼻
孔来吸的那种卷烟的,以后为各种欧洲语言所借用。从烟名来看,明万历末
年中国人的确吸起烟来了。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最早吸烟的不是平民和官人,而是军人。烟草传入
之初,有人认为它有毒,吸多能置人于死地。如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枣
林杂俎》中就说烟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