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添补的。由于日晒风化,字迹大多模糊不清。但不管怎样,它并没有说清武
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的用意。看来要真正搞清这个问题,还得追溯到武
则天执政年代,以及人们对她一生的评价。
武则天从655 年做皇后开始参决政事,到705 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
掌握最高权力达50 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21 年。武则天是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她的评价素有分歧:有人因她“知人善任”,
赞赏她的智慧;有人以她做事果敢,钦佩她的勇气;也有人根据她“阴鸷好
杀”,咒骂她的残暴;还有人因她内多男宠,痛斥她的荒淫。后人对她立“无
字碑”的用意,也是根据评价其功过的倾向而推测的,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
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其功高德大非
文字所能表达”。其表现在:第一,扶植新兴地主阶级,打击豪门世族。她
通过发展科举制度,大量吸收新兴地主进入政治舞台,抑制和削弱豪门对政
坛的垄断。第二,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和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
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第三,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
并虚心纳谏,故“累朝得多士之用”。第四,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
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理想和才干的人,在统治期
间做过许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
并对后来“开元之治”的全盛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功绩难以用文字表达。
有人则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太大,感到还是不写
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骗取高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
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据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
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
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
期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她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
因此,武则天上台是“历史的一次逆转”,她是无颜为自己立传的,只能用
“无字碑”来敷衍搪塞。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是一个聪明的人,立‘无字碑”立得真聪明,功
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
同时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时期,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
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复杂的局势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
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也赞叹不己。
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
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
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逝世当年已被迫交出权
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
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功过是非由后世评说。
武则天立“无字碑”为后世人出了难题,至今人们仍争论不休,难断其
故。
(谢宝耿)
武当山金殿“雷火炼殿”能否重现?
风景奇幽的武当山,古时叫“太和山”。它北通秦岭,南接巴山,绵亘
起伏,方圆400 多公里,有奇峰72,拔地刺天,十分雄伟。山间林木葱茂,
泉冽洞幽。主峰天柱峰,更是一峰独秀,高1600 余米,好似“一柱擎天”。
而其它各峰略有倾斜,象是俯首朝拜天柱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
霞客领略武当风光后,赞美它是“气吞秦华银河近,势压岷峨玉垒高”。宋
代书法家米帝曾为武当山写下了“第一山”三个大字,此碑如今仍耸立在“元
和观”旁。
武当山又是道教名山。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早在1300 多年前的唐
代贞观年间,就开始在武当山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道教,形成于东汉晚
期,尊东汉末年张道陵为创始人,奉老聃为教祖和天神。武当山的道教,敬
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得名。
相传,明代朱元璋打天下时,在武当山被元朝兵马围困,只得退守山顶。
当时山顶有个小石庙,庙里供着真武祖师。朱元璋磕头祷告:“北海玄天真
武祖师,保佑我冲下山去,得帝以后,我住什么房子,你住什么房子;天下
百姓朝拜我,一样朝拜你。”说罢,武当山刮起一阵怪风,成群的虎豹满山
奔跑。山下元兵围困了几天,不见朱元璋影子,以为其早被野兽吃了,就退
守撤围。朱元璋以为真武大帝显灵救了自己,他临死时,把四太子朱棣和太
孙允炆喊到面前嘱咐:“武当山真武祖师保佑我打了天下,你们要把武当山
庙字和京城宫殿修得一样好。”
公元1398 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即位推行“削藩”策。此时,
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经过四年战争攻入京师,称号永乐。
公元1413 年(永乐十一年),为了报答真武帝君相助之恩及表示对名教圣地
的敬意,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听,役使30 多万军
工民匠,大兴土木,用了近10 年时间,建成了武当山宫观,并赐名“大岳太
和山”。永乐皇帝命令在天柱峰顶安置一座铜铸鎏金大殿。天柱峰高,金殿
耀日,晖映百里。金殿,全是铜铸部件铆榫拼合焊接成功的,从房脊到墙角,
都焊成囫囵个儿,没有一点缝隙。殿高5。5 米,宽5。8 米,进深4。2 米。金
殿内供祀着“真武大帝”鎏金铜像,面貌丰润,衣纹飘动重达10 吨。两旁金
童拿着文簿,玉女托着宝印,水火二将执旗捧剑,神情各异。
自明永乐年间这座金殿建成,天柱峰又称金顶,并且给这里带来了三大
奇观。
其一是“祖帅出汗”: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
流浃背;
其二是“海马吐雾”:天柱峰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
其中只有一头金马,却全身发黑,每当夏季,金殿上的脊饰物海马口中“吐
出”串串白雾,并“喂喂”有声时,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
其三是“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
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
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
这些千古奇观,在民国初年后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有的消失了。原因
是在金顶添置了新的设施。民国初年,在金殿后立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
房。三幢建筑物粗俗简陋,三面包围,使金殿黯然失色。此后,金顶上屡遭
雷击,说来也稀奇,雷击的是这三座建筑物,而金顶却岿然不动,于是人们
说这是真武君打扫门前,不要它们存在碍手碍脚。其说虽是游人打趣,可是
那客观的自然现象却令人惊讶不已。
解放后,政府为了金顶避免雷击,保护文物,于1958 年在金顶上安装了
避雷针。想不到,这样一来更糟糕,不仅雷击次数增多,损坏了父母殿,而
且连金殿本身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并且“雷火炼殿”的奇观也因之
而完全消失。科学避雷却遭雷击,这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为了揭开永乐后500 年间的金顶奇观和近70 年屡遭雷击之谜,有关科学
工作者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
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
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
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
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原来金顶上只有
一座金殿,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它却又以巧妙
地运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
奇观而又不被雷击。而后增添的建筑物破坏了金殿放电系统,而这些建筑物
和设施又建立在易导电的地质裂隙上,并非真武帝神意而招来的灾祸。
为了恢复金顶奇观和防雷,丹江口市于1980 年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再
一次对金顶实施新的科学方案,安装了避雷网、避雷针。这一次,防雷问题
解决了,但金殿的辉煌和“雷火炼殿”再也没有重现过。
这座供奉着永乐皇帝化身的金殿,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大的铜铸鎏金
大殿,稀世国宝,它所显现的种种奇观,是明代营建科学家和工匠们的高深
学问和精湛技艺带来的异彩。而如何做到既要防雷保护文物,又要使金殿重
新能显现“雷火炼殿”的奇观,则又成为一则科学工作者和旅行家们所要解
开的谜。
(傅丰渭)
航海家郑和遗骨安在?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航海家。由于历史上对太监的传统偏见与
下西洋档案资料的被焚毁,这位称雄海上的杰出人物,竟至今还说不准殁于
何时、何地,葬于何处。
第一种看法认为郑和卒于南京,葬在牛首山。据《明史·郑和传》载: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
时,而和亦老且死。”据此推测郑和老死的地点,大概是在南京。至于葬地,
据清代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载:“牛首山郑太监坟,即郑和埋骨处也。”
可知郑和是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风景区。对于郑和的卒年,朱泚在《郑和》
一书中提出是宣德九年(1434 年)。理由是,这一年跟随郑和出洋的王景弘
单独奉使苏门答刺国,郑和可能已死。对此看法,30 年代法国人伯希和在《郑
和下西洋考》一书中也提及,并认为当时国外流行郑和死于1431 年的看法是
一种误会。郑鹤声在《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一书中认为,郑和是卒于宣德
十年。根据是宣德九年十二月,命罢采买营造诸使只敕南京守备李降、太监
王景弘而无郑和。宣德十年正月,南京守备乏人,以黄福参赞南京机务;九
月司礼监出缺,以王振为司礼监太监。这时因郑和已卒,才由王景弘等人继
任。对此卒年,郑鹤声是以情势推测,根据并不充足,近来学者已提出新的
看法。
第二种看法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赐葬牛首山。据清代同治《上江两县
志》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
古里,赐葬山麓。”1983 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发现了南京《郑和家谱首序》
载:”(郑和)又□□三十余国,亡于王事,归葬牛首山,赐祭田万顷,”
据此可知,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卒于古里,葬在牛首山。但卒于去途还
是归途,没有明确记载。
第三种看法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葬在南洋三宝垅。1983 年,郑一钧在
《郑和死于一四三三年》一文中考证:明代天顺元年《非幻庵香火圣像记》
载,郑和于“宣德庚戌(五年),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八年),
卒于古里国。”又祝允明《前闻记》载,这次航行,船队是于宣德七年十一
月十八日到达古里,宣德八年二月十八日,由忽鲁谟斯回国,三月十一日又
到达古里,三月二十日由古里大船回航,六月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
回到南京。所以明确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死在古里的。应是葬
在爪哇之三宝垅。1984 年《新民晚报》连载在田邀撰《宝船与神灯》中谈到,
郑和是宣德七年(1432 年)返航途中,卒于海上,葬于三宝垅的。今印尼爪
哇三宝垅,有三宝洞,供有郑和像,三宝洞旁有三宝墩,相传为郑和墓。三
宝垅因纪念郑和而名。但南洋学者对郑和葬三宝垅之说,认为是传说附会,
不足为信。如郑健庐《南洋三月记》载:“今三宝洞旁之土墩,即为景弘之
墓,相传为三宝大人埋骨之地。”故此三宝当为王景弘,但王景弘是否死在
爪哇也是个谜。
第四种看法认为郑和卒于海上,葬在海洋。据康熙《江宁县志》载:“三
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
对此,南京郑和后裔曾谈及,回民之风俗,人死后三日内要速葬,以白布裹
身,深埋不附棺,如死海上,即行水葬。并听祖辈人讲:“三保下西洋,自
身难保。”郑和死在海外,遗体是不可能运回安葬的。故极有可能是在海上
水葬了。当时有其随从称“黑大人”者,携回郑和发辫和靴子,赐葬牛首山,
故牛首山墓是衣冠家。
关于牛首山郑和墓的具体地点,由于史载也不明确,长期以来不为人们
确知,30 年代曾有学者专为寻访。罗香林在《牛首山之行》中说“郑和墓在
牛首山西南三里狮子山乌石村”。朱泚著《金陵古迹图考》,谈他曾在南京
南郊遍访郑和墓不得。解放后,南京市文物工作者经多年文物普查,于1964
年第一次正式报道了牛首山郑和墓地的确切地点。现已进行了修理、植树,
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决定重立墓碑以作永久纪念。
郑和墓地在牛首山南麓,谷里乡周昉村,西邻郑家村,原住守坟户,至
解放前仍有守坟田三四十亩。当地群众称此为“马回回坟”。墓坐北朝南,
北对牛首山顶古塔,南望开阔坡地和长江,并有马鞍形山冈为屏障,是一处
背有靠、前有照、周有抱的“风水宝地”。这种依山建坟的葬地,只有封建
王族贵戚才能享有。据传当年墓区原有神道石刻、巨石碑座、单拱小桥,惜
今皆不见任何可证的标志。因此,这是否郑和墓?如果是,那是真墓,还是
衣冠冢?仍是个耐人寻味的谜。
(薛金度)
故宫为什么称作紫禁城?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今称故宫,旧称紫禁城。紫禁城始建于明永
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 年),明、清两代有24 个皇帝在此执政。
1912 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但仍居宫中。1914 年,太和、中和、保和
三大殿辟为古物陈列所。1924 年,冯玉样发动北京政变,驱赶溥仪出宫。1925
年,成立故宫博物院,人们才渐渐称故宫而不名紫禁城。
紫禁城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一片皇家气派。皇家宫殿为什么称为紫禁
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从中国古代“紫气东来”典故而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
关令尹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未久,老子果然骑青牛冉冉
而来。关令尹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后人便以为紫气是祥瑞之气,
是帝王、圣贤和宝物出现的先兆。杜甫作《秋兴》诗日:“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中国古代以紫为贵,为君者方可着紫衣。南北朝以后,紫衣成为贵官公
服。至唐代,着紫衣有具体规定,只有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方可着紫衣,五
品以上则着朱衣。白居易在《秦中吟歌舞》一诗中形容当时的朝廷说:“雪
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明代无名氏所作《万国来朝》记:“户列簪缨姓
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古代高级官员还于朝服外左肩负一紫色香囊,名
紫荷。
此外,古代将祥瑞之气称为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