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洲以及密克罗尼西亚诸群岛的居民,与早先迁来的古越人相互融合,逐渐
发展成为今天的高山族。施氏首先从台南左镇发现的人类化石和台东长滨乡
八仙洞出土的旧石器,来说明早在1。5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台湾与祖国大
陆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渊源关系。继从台湾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与福建沿海原
始文化所表现的共同性来论证,特别是战国之时,公元前334 年,楚威王灭
越后,“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
楚”等史料,可知此时的越人流落江南各地,有的甚至渡海避居台湾、澎湖。
其次是公元前135 年闽越击南越时,汉武帝发兵往救,闽越王郢的弟弟余善
与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疆,今
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
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这里的“不胜,即亡入海”,显然
是指东渡避居台湾、澎湖诸岛屿而言。从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中的夷州
(台湾)篇中指出:“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和
“顶有越王钓石在焉”等记载,可印证高山族与古越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徐松石先生曾把《台湾府志》中所列高山族的特殊风俗习惯100 条,与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半岛马来人的特殊风俗习惯相比较,其中相同的占18%;
与大陆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与古越人有密切渊源关系的壮侗语族的各族比较
相同或接近的占82%,说明台湾高山族的祖先大部分确是来自祖国大陆上的
古越人。但施联朱除认为高山族主要来源于古越外,还认为有部分源自琉球
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地的居民。甚至还有一部分是融合了从大陆迁去的金人
和汉人。从高山族的婚姻、丧葬、墨齿、喜嚼槟榔、穿桶裙、贯头衣、大木
作臼等等文化习俗来看,还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壮侗
语族,主张台湾高山族的来源应是多源的(《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
(盈盈)
宗教篇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发达于中国。曾几何时,国内名山大刹林立,僧
徒众多,善男信女,络绎往返,佛殿门前,香火不绝。但是,你可曾知道: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最早记载佛教初入中土的可靠文献是曹魏时鱼豢的《魏略·西戎传》,
内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月氏王
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晋,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刘宋时和尚宗炳认为:“刘向《列
仙叙》,七十四人在佛经”,“如此即汉成、哀之间,已有经矣。”宗炳虽
仍泛指西汉末年佛教已经传入,但比元寿元年却提前了许多年。这还不算,
宗炳还暗示人们“东方朔对汉武劫烧之说”,好象汉武帝已知道佛教的劫烧
说。
以后,《魏书·释老志》根据伪作《汉武故事》也说汉武帝元狩中(前
122 年至前117 年)遣霍去病讨匈奴,获其神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
烧香礼拜。而且,《释老志》还根据《史记·大宛传》说,张骞出使大夏,
始闻浮屠之教,证明汉武帝时佛教已入中国。
更有甚者,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提出公元前218 年即秦始皇时就
有利防等18 个和尚带着佛经教化始皇。而唐代和尚法琳认为此说出自三国时
僧人道安、朱士行等《经录》,因而最有道理。
其实,晋代王嘉《拾遗记》将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提得更早,他认为战
国燕昭王七年(公元前305 年),就有身毒国道人尸罗入朝,荷锡持瓶,“于
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但《晋书》已责其事多诡怪,不足为凭,考
诸史实,昭王虽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然而并没有关于外来僧人的记载。前面
提到过的宗炳也曾谈及佛教先秦传入说,他在《明佛论》中转引西域名僧佛
图澄对石虎的一段话:“临淄城中有古阿育王寺,犹有形像承露盘处,在深
林巨树之下,入地二十丈。”石虎依言求之,一一应验。
宗炳的话不可信。例如他还说过,伯益述《山海经》有“天毒国(即天
竺)之国,偎人而爱人”一语,当为如来佛的大慈之训,似乎佛教已间于三
皇五帝之时,显然为荒诞无稽之言。
此类情况并非一例。古来一些佛教徒为了争得佛教的统治地位,一直在
编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比道教始祖老子资格更老,佛教早已传入中国的假
话。最典型的是唐代和尚法琳,他在《对傅奕废佛僧事》中,根据伪书《周
书异记》,认为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 年)甲寅,发生水泛、地动、
天色变异等象,太史苏由说有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以此断言为释迦牟
尼诞生之年。唐代另一个和尚道宣在《感应记》中更明说周穆王时有化人入
华,云是佛神,佛教在西周时已传入中国。道宣还认为,假如上说不能成立,
那么根据《列子·仲尼篇》“丘闻西方有圣人焉”,说明孔子知道佛教不容
置疑。其实,《列子》为魏晋人伪造,自不待言,即使保存先秦时代某些内
容,也毕竟是一种寓言。
佛教的输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上述诸种说法歧义叠现,那
么,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呢?
从目前学术界研究状况来看,一般同意佛教于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的说
法。此说最早见于东汉时出现的《四十二章经序》: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
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太史傅毅说:西方有得道者,其名号佛,陛下所梦恐
怕就是他。于是,明帝派人去西域,访求佛道,在大月氏国遇见沙门迦叶摩
腾、竺法兰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回洛阳,明帝遂为他们建立精舍
白马寺。
不过,一些学者虽然倾向于这种说法。但也不能不承认这种说法仍有疑
问。第一,所谓感梦遣使,显然是一种带有神奇色彩的传闻。第二,关于汉
明帝求法年代,西晋道士王浮《老子化胡经》作永平七年感梦遣使,十八年
乃还。”南北朝时出现的伪书《汉法本内传》作永平三年感梦遣使。其余各
家大都不记年代。第三,关于汉明帝所遣使者,《化胡经》作“张骞等”,
《四十二章经序》及东汉末牟融《理惑论》作“张骞、秦景、王遵等”,南
齐王琰《冥祥记》作“蔡愔”,另外几家干脆不载使者名字。张骞西汉人,
如何会被东汉明帝派去西域取经?第四,关于佛典的传译,王浮说:“写经
六十万五千言”;《四十二章经序》及《理惑论》只说写取佛教四十二章,
译事及译人都没有说;《冥祥记》只说画释迦像;《出三藏记集·新集经记
录》只说“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未提竺法兰;《高
僧传》、《释老志》等说法也很模糊,直到隋《历代三宝记》才具体说腾、
兰共译《四十二章经》,并成为后来传说的张本。
有鉴于上述疑点,现代佛教史家怀疑,汉明帝是否有求法事?摩腾、竺
法兰是否实有其人?《四十二章经》是否汉代所译,是译本抑或抄本?《理
惑论》是否汉代所撰,撰者是否牟融?这些疑问都有待于进一步澄清。
(勇木)
道教究竟始于何时?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已经流传。然而,
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
不少论著都说道教产生于东汉。如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翦伯赞的《中
国史纲要》、刘泽华的《中国古代史》以及不少有关论文都持此说。他们或
称“道教形成于东汉”,或称“东汉一代,道教各个派别正式成立”等等。
但是,这种回答亦不令人满足,因为毕竟太笼统。东汉有近二百年,人们还
希望确定道教究竟创立于东汉何时。
有人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其主要理由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大都
利用道教作为组织发动的形式。持此说者常常援引《三国志·张鲁传》注所
引《典略》中的一项记载:“熹平(172 年至178 年)中,妖贼大起。三辅
有骆曜。光和(178 至184 年)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
平道,修为五斗米道。”而五斗米道、太平道即为最早的道教组织形式。这
种说法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它忽略了下述基本史实:第一,五斗米道的创
始人为张陵,于顺帝年间始创五斗米道。《后汉书·刘焉传》云:“(张)
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
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这与《三国志·张鲁传》的
记载相同。第二,原始道教的经典为《太平清领书》,也就是后世所谓《太
平经》。而顺帝时,已有琅玡人宫崇把它献于朝廷。“顺帝时,琅玡宫崇诣
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清领书》”。
(《后汉书·襄楷传》)而且,《太平经》的有些文字,也屡见于顺帝时君
臣对答的文书之中。可见,道教产生的年代还应当从东汉末年往前推,至少
应推前至东汉顺帝期间。
新近出版的《宗教词典》和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都认为道教产
生于东汉顺帝年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的《道教发展史概说》和洼德忠的《道
教史》也持这一观点,确实,现有的材料能够充分证明,东汉顺帝时已有原
始道教的活动了。但能不能肯定顺帝之前就不存在这类活动呢?看来也很难
这样断定。就拿张陵“学道鹤鸣山中”这则记载来说,说张陵首创五斗米道
是对的,说张陵之前没有其他民间道教流传,就嫌论据不足了。不然张陵“学
道”又如何理解呢?《后汉书·马援传》还记载了东汉光武帝期间的一次起
义:“初,卷人维汜,妖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
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指建武十七年)遂共聚会徒党,
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维汜及其弟子李广的活动,
都被封建统治者斥为“妖巫”,与他们对张角、张修的道教活动的诬称相同,
看来维汜、李广的活动与后来道教活动颇有相似之处。卿希泰在《中国道教
思想史纲》中即注意到这一点,他写道:“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道士活动,
而且开始有近于组织的活动,如卷人维汜的起事便是。”既然道教活动的有
无亦不以顺帝前后为界,道教产生于顺帝时说就不象产生于“东汉一代”说
更有科学性。
然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人们从现有的史料中发现,西汉末年已
有道士的名称出现了,并且有类似于道教传布活动的记载。据《汉书·李寻
传》所载:“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
有人论证道教经典《太平经》并非一人所作,《包元太平经》正是《太平经》
的雏型。尽管学者所论不一,《包元太平经》与《太平经》的渊源关系是大
家都看到的。而且据《李寻传》所记,甘忠可曾以《包元太平经》“教重平
夏贺良、容邱丁广世、东郡郭昌等”,甘忠可因“假鬼神罔上惑众”的罪名,
被捕入狱而死,他死后弟子夏贺良等“复私以相教”,这种“教”,不正是
一种传教活动吗?可见早在西汉的成帝、哀帝年间,已经有类似道教的传布
活动了。值得注意的是,道教经书也都自称《太平经》出现于西汉成帝之时。
《混元圣记》曾引佚《后汉书》云,汉成帝河平二年甲午,“老君降于琅玡
郡曲阳渊,授于吉《太平经》”。宋人贾善翔《犹龙传》序讲:“孝成时,
授于吉《太平经》。”元人赵道一《历吉真仙体道通鉴》亦云:“吉于曲阳
流水上得神书,。。时汉成帝河平二年甲午也。”“授神书”之说,均属道
士自造经书的托词,当然不足为据,但众多的道教经书均把所谓“授书”时
间说成是汉成帝年间,此时是否已有《太平经》出现?目前尚无材料证实与
否定。
总之,由于道教组织起于民间,而且带有秘密活动的特点,使官方的史
书不可能对它有较多的反映,更谈不上及时的反映,这就为研究道教起源于
何时带来复杂性,它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我们期待着这个谜底的揭开。
(希声)
萨满教是不是一种宗教?
了解宗教史的人一般都知道有个萨满教,但有关萨满教的一些很重要的
问题迄今还没有搞清楚。比如,它是不是宗教?如是,又是什么性质的?它
的分布和发展的情况又如何?
“萨满”是满一通古斯语的音译,即“巫”的意思。我国史籍最早记载
“萨满”的是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此书记载完颜金时“兀室(完
颜希尹)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国国人号珊蛮(萨满)者,
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粘罕以下皆莫之能友。”《金史》称萨满为
“撒卯”,或者“撒牟”。《清史稿》也有记载,如“乾隆三十六年,定春、
秋骟马致祭,萨满叩头。萨满者,赞祀也”。又有:“跳神之举,清初盛行,
其诵咒词者曰萨吗(满)。”《清稗类钞》认为:“萨满教不知所自始,西
伯利亚及满洲嫩江之土人多奉之。”直到解放前,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
鄂温克、达斡尔等族仍然信奉萨满教,把萨满教跳神的人称之为“萨满”。
“萨满”二字,满语又意为“激动的人”、“壮烈的人”,这非常符合萨满
跳神的形象。
对于萨满教认识不一也早已有之,《清稗类钞》就反映了几种看法:“其
教旨与佛氏之默宗相似,疑所谓萨满者,特沙门之音转耳。。。或曰,萨满
教为满洲旧教,其仪式以跳神为重,所供神碑,书‘法祖敬天’等字,盖满
洲夙重祭天之礼,尤重敬祖,以不忘本教也。或曰,萨满为女巫,非教名也。
亦称珊蛮,则音转耳。然萨满术师,不如佛之禅师,耶之神父得人崇敬,但
以巫医卜筮诸小术敛取财物而已。”
今天对于萨满教的认识当然已远远超过《清稗类钞》,人们再也不会把
萨满和佛教扯在一起。但是,许多问题还未解决,还存在着争议。关于萨满
教是不是宗教,就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萨满教不是宗教,理由是“叉
玛(萨满)教,俗呼为大神,亦信仰之一种,不得谓宗教也”。二是认为萨
满教虽不是宗教,但它的功用像宗教,因为它的“思想系统是哲学且是一种
医术”。三是认为萨满教是“宗教类型之一”。持这一看法的学者指出萨满
教具有宗教的内容和特点:它把世界分作三界,“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
地面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鬼魔和祖先神所居。又认为宇宙
万物、人世祸福皆由鬼神主宰,神灵赐福,鬼魔布祸。它有神职人员萨满及
其助手甲立;有“跳神”的仪式;有全部落、全村、全屯的居民信奉;有跳
鹿神等的集体活动。——总之,它具备了有教义、有仪式、有组织的雏型。
即使肯定萨满教是宗教,对于它究竟是何种性质的宗教,还有不同意见。
或说它是“原始多神教的一种”,或说是“巫教”,或说是“以天神为主的
一神教”。最近,有学者撰文提出,它是“原始的自发的多神教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