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

第25章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25章

小说: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持了方腊出身于“佣人”的“雇工说”。其根据很多采之于民间传说材料, 
或说他是“长工”,或说他是“桶匠”。他们凭藉《桂林方氏宗谱》和《通
鉴长编纪事本末》的有关记载,认为方腊根本不是“家有漆园”的“里胥”, 
而是“里胥”方有常、方庚家里的“佣人”、曾敏行张冠李戴地把东家的情
况错按到方腊头上,证明《独醒杂志》的记载是不可信的。(安徽师大历史
系《关于方腊的出身和早期革命活动》载《安徽师大学报》1975 年第3 期。
考古研究所《方腊起义的遗迹和民间传说的调查》,载《考古》1976 年第5 
期)
不同意“雇工说”,而坚持“富户说”的同志又认为,《桂林方氏宗谱》
中刘彭寿撰写的《宋故承信郎彦通公墓亭记》,材料来源于元人徐直之的《忠

义彦通方公传》,因而,方腊出身于“佣人”的材料只是一条孤证。因为“无
论是宋代还是元代,都找不到任何旁证”说明方腊出身于“佣人”。徐直之
之所以要编造这条材料,其目的是要把一个犯了“叛逆”大罪的方腊从桂林
方氏族谱中开除出籍,为其宗族掩饰。同时还指出:《独醒杂志》所说方腊
“家有漆园”,“又为里胥”的记载是可信的。这是由于作者的父亲曾亲自
参加过镇压方腊起义的活动。曾敏行从其父那里获得第一手材料写成,此书
是较可靠的。不能以《四库全书总目》的评语来否定其价值。按照宋制,里
(保)正是封建统治机构中基层组织的代表,一般由上等户轮流充当。方有
常当里正时距方腊起义仅一年多,因而不能排除在这之前方腊也有当“里胥” 
的可能。从史籍记载来看,北宋末南宋初的方勺、洪迈、陈均都异口同声地
肯定方腊“家有漆园”,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若用距方腊起义二百多年的徐
直之等人的口述来否定当事或当时人的记载,是没有充分理由的(吴泰《关
于方腊评价的若干问题》,载《学术月刊》1979 年第7 期。吴泰《方腊出身
问题考辨》载《文史哲》1980 年第6 期。李祖德《曾敏行的〈独醒杂志〉与
方腊起义》载《中华文史论丛》1980 年第1 期)。
于是有人对方腊的出身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意见,说方腊“出身贫苦,有
小片漆园,民间传说,他是桶匠”(浙江淳安县县革委会报道组《关于方腊
起义》,载《文史哲》1974 年第4 期)。
关于方腊的籍贯问题,主张方腊出身“雇工”的人依据《桂林方氏宗谱》, 
《柘源方氏宗谱》等记录与传说,认定方腊原籍是安徽歙县永丰乡马岭村人, 
后移居浙江淳安县为“佣人”,所以从谱系来说,方腊是柘源方支派,不属
于桂林方支派,而持方腊出身于“富户说”的人凭籍《宋史·童贯传附方腊
传》中“方腊者,睦州青溪人也,世居县堨村”等记载,认为他是今浙江省
淳安县人,是桂林方的后裔,与方庚、方有常分属于桂林方的两个支派。所
以,方腊杀方有常一家42 口,不是杀“家里人”,认为不能以此作为断定方
腊不可能是淳安桂林方而是歙县柘源方的理由。
辨明方腊的出身与籍贯有助于我们认识方腊起义的原因和某些史实。但
由于人们对《独醒杂志》,《桂林方氏宗谱》和民间传说的史料价值的理解
不同,造成了互为对立的两种说法,谁是谁非,还必须在史料的真伪上下一
番功夫。
(黄显功) 
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 
刘福通、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举义的将领,曾被北方各支红巾
军尊为共主,因而一向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两位红中军领袖。然而,关于
他俩最后是如何牺牲的,历史记载却都模糊不清,后人对此猜测纷纷,颇多
争议。
史载韩林儿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二月在毫州(安徽毫县)正式称帝, 
同年十二月因元军围攻毫州不得不迁居安丰(安徽寿县)。至正十八年(1358 
年)五月,刘福通北上攻占了汴梁(河南开封),并迎韩林儿居之。次年八
月,元军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韩林儿与刘福通不得不丢下数万名官吏、将
士及其家属,匆忙逃回安丰。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盘踞南方的割据者张
士诚趁红巾军北伐失败,苦战元军即将不支之际,派遣大将吕珍率军20 万(一

说10 万),从背后袭击安丰。韩林儿不得不飞檄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一方
面考虑到不能让张士诚如此轻易地扩大地盘与势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控制
小明王韩林儿,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打算派兵救援安丰。但
谋士刘基极力反对,认为这时如果陈友谅偷袭应天(南京),朱元璋的后方
会丧失殆尽。而即使没有这一威胁,如何处置被救出的韩林儿与刘福通也颇
费脑筋。犹豫再三,朱元璋还是决定亲率大军救援安丰。所幸陈友谅此时去
围攻南昌,朱元璋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击败了吕珍率领的张士诚军,解
除了安丰之围。但韩林儿、刘福通却没能坚持到这一时刻,安丰城在援兵来
到之前已被攻破,韩、刘二人的下落与生死从此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
许多人认为刘福通在安丰阵亡,韩林儿则迁都于滁州(安徽滁县)。谷
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吴》曰:“二十三年(1363 年)二月, 
张上诚、吕珍率众十万围刘福通于安丰,福通间道遣人求援。珍破安丰,杀
刘福通,据其城。韩林儿走滁州”。张廷玉《明史》、夏燮《明通鉴》、毕
沅《续资治通鉴》以及《明太祖实录》等众多史书的记载与之略同。推测当
时的情形,刘福通可能力守安丰而阵亡,韩林儿则突破重围到了滁州,适逢
朱元璋援兵赶到,故得以保全性命。日后朱元璋在滁州大兴土木,将韩林儿
软禁于豪华的宫中。这样,既借张士诚之手除掉了难对付的刘福通,又能够
挟天子以令诸侯,继承了红巾军的余部与地盘,朱元璋是大收实利的。到了
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朱元璋几乎扫平了南北所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韩
林儿也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于是,朱元璋暗中指使部将廖永忠,以迎韩林儿
入应天(南京)为名,将他溺死在瓜步的长江之中。此说流传最广,当代史
家如吴晗、翦伯赞等均持此说,因而几乎成了定论。
另一些人认为刘福通被杀于安丰,朱元璋救出了韩林儿并将他带回到应
天。据高岱《鸿猷录》卷二《宋事本末》:“张士诚遣将吕珍率兵攻安丰, 
福通遣使诣建康(南京)求救,上(朱元璋)自率诸将救之。未至,吕珍攻
破安丰,杀福通,据其城。三月,上至安丰,击吕珍,大破之,珍弃城走。
上遂以宋主韩林儿归金陵”。查继佐《罪惟录》、郎瑛《七修类稿》、陈邦
瞻《元史记事本末》与之略同,谈迁《国榷》则认为韩林儿是先到滁州再与
朱元璋一同去应天的。朱元璋在解了安丰之围后把韩林儿带在身边,以便随
时操纵利用,这当然也不是不可能的。然而,此说认为韩林儿于至正二十六
年(1366 年)死于应天,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因为这一事实不见于正史
及大多数笔记,相反韩林儿死于瓜步倒是诸书众口一同的。出于同样的理由, 
明末人钱谦益在《国初群雄事略》中力斥此说为“承小说家之讹”,当代史
家也鲜有采用此说者。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刘福通、韩林儿两人是同时溺死于瓜步的,据权衡
《庚申外史》载:“小明王驻兵安丰,为张士诚攻围,乘黑夜冒雨而出,居
于滁州。至是(1366 年),朱镇抚(朱元璋)具舟楫迎归建康。小明王与刘
太保(刘福通)至瓜州渡(江苏六合东南),遇风浪掀舟没,刘太保、小明
王俱亡。”吴宽《平吴录》、近人柯绍忞《新元史》以及当代史家吕振羽的
《简明中国通史》均采此说。从历史记载来看,韩林儿确实曾经多次在危难
之际放弃都城,另觅新居。因此,在张士诚大兵围攻,朱元璋援兵迟迟未到
的情况下,乘机突围至滁州,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有人指出安丰之役后
刘福通就再也不见于史书记载,此时突然声称他被溺死,未免令人怀疑。以
刘福通的性格与经历而言,既然他尚有能力突围而出,就不会甘于寄人篱下,

刘基反对救援安丰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刘福通难以控制的,因此刘福通在安
丰阵亡的可能还是较大。当然,关于刘福通究竟是死于安丰还是瓜步,争论
的双方都未能拿出真正确凿无疑的证据来。
翻阅元明史书,对于刘福通、韩林儿之死,所有的记载几乎是寥寥数语, 
或意义模糊,或语焉不详。究其实,根源在于未元璋不愿过多地张扬他曾奉
韩林儿为盟主这一史实,也不愿承担杀害韩林儿或刘福通的罪责,因此不惜
暗中指使人掩盖甚至篡改历史。今人根据这些残缺不全,舛误与漏洞层出不
穷的史料来研究历史,就难免要众说纷坛了。
(丁之方) 
葛成为何易名葛贤? 
明代万历年间,朝廷派出大批宦官充当所谓“税监”、“矿监”,分别
到各手工业、商业发达的城市进行敲诈勒索。一场反封建掠夺的斗争立即在
全国十几个城市同时掀起。规模及影响较大的是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苏
州的一次。近万人投入斗争,赶走了太监孙隆,打死了一些土棍并烧了他们
的家,最后迫使统治者取消横加的各项捐税。这次苏州市民运动的首领葛成, 
事后改名为葛贤。“成”为什么要改为“贤”,是谁改的,为什么要这么改? 
至今似乎还是个谜。说法大致有三: 
一说,是吴人给改的,同治《苏州府志》上有一处说:“吴人讳成名, 
改曰贤”。这“吴人”是民间还是官方,为什么对“成”名需加避讳?语焉
不详。
二说为官方所改。朱国祯的《皇明大事记》说:“官曰成非佳兆,改为
贤。”褚人获的《坚瓠集》也说:“当道以乱民不宜为诚,改为贤”。陈继
儒的《吴葛将军墓碑》上,更明确提出为吴郡太守朱燮元所改,《墓碑》记
载了葛成起事之后,主动投案,与太守有一段这样的对话:“成因请于太守
曰:始事者成也。杀人之罪,成愿以身当之,幸毋及众也。遂请就狱。太守
曰:我实不德,以致于斯。尔民何罪,壮士其无辱。成曰:为民除害,义也; 
杀人抵罪,法也。无义则乱,无法亦乱。成固当死,敢逃刑乎?公若不诘, 
请自杀也。乃自投于阶下。太守不得已而听焉。乃改其名曰贤,诚贤之也。” 
葛成是否有上述“贤”言,“贤”行,姑且勿论;但改名者为朱太守则是指
明的。
三说,葛成易名有一个过程,先为“咸”,后为“贤”。清代俞樾在《茶
香室三钞》中指出:他读了褚人获的《坚瓠集》、朱彝尊的《静志居》以及
章有谟的《景船斋杂记》等史料,一直对葛成易名问题抱有疑问。他认为: 
“乱民不当名成,岂当名贤乎?余疑其初名成,当道以乱民不当名成,改其
名曰咸,从其形也。及后遇赦得出,吴人义之,又改其名曰贤,从其声也。
此虽臆说,颇似近是。” 
(沈嘉荣) 
奉天玉和尚是否李自成? 
明末大顺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否当了和尚,三百多年来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成了一桩悬案。前几年,湖南石门夹山发现了奉天玉和尚墓

葬骨灰、砖刻《塔铭》,以及传系李自成所作的《梅花百韵》木刻版,于是
奉天玉和尚成了人们热烈讨论的对象。因为能否搞清奉天玉的身分,对了解
李自成是否当过和尚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人认为,根据多方事实证明,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第一,根据何
璘到夹山实地调查,见到一位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陕西人的70 岁老
和尚,他告诉何璘,奉天玉是顺治初年来寺的,并取出其画像,观之“肖似
史书所记李自成的模样”。第二,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1643 年)你“奉天
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自号“奉天玉”即“奉天王”加一点来
隐讳的。第三,夹山新发现的《梅花百韵》木刻版中有一首《东阁梅》说, 
“徐听三公话政猷”,那口气与和尚迥然不同,而像皇帝听三公阁老论政。
第四,夹山现存的三块石碑:奉天玉弟子野拂立的“奉天玉”断碑、康熙十
四年杨彝子写的《重修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记》和道光三十年通州知州王大
猷撰的《重修夹山灵泉寺碑志》,都证明“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有人
还认为,李自成所以要当和尚,是为了实现联明抗清的夙愿。当时大顺军与
明代统治者的矛盾已下降到第二位,与清统治者的矛盾上升到第一位,因此
必须联合国内武装力量共同抗清。但李自成考虑到人川与张献忠合作,怕他
“念旧恶”;与南京朱由检集团合作,则因马士英、阮大铖继续祸国殃民; 
只有湖南何腾蛟拥立唐王朱聿键,据西南半个中国,可以联合抗清。但与何
腾蛟谈判,部队必须交何指挥,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自己是皇帝,这
在情理上是难以接受的。同时,李自成逼死崇祯,恐唐王不谅。由此,李自
成只得采取假死、隐居的做法,而由高氏和李过出面来完成他的与何腾蛟联
合抗清的战略部署。
有人则认为,奉天玉和尚不可能是李自成。第一,何璘之说不可信,例
如奉天玉画像,与史书并不一致,《明史》谓李自成“状貌狰狞”,且在崇
祯十四年左目中箭,被称“瞎贼”,而那画像左目未吵,可见与李自成无关。
第二,夹山现存的三块石碑,并不证明李自成终于夹山,而只能证明确有奉
天玉其人。第三,《东阁梅》中“徐听三公话政猷”之句,无非按题作诗, 
悬拟之辞,并不指实,且李自成也未置三公。第四,李自成早已称帝,为“李
万岁爷”,并“至死不去僭号”,他不隐用帝号,而用王号称“奉天玉”, 
也不可信。据考察,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年间从四川云游到石门县夹山寺来的
云游和尚,原籍和出家前的俗名都无可查考。他到夹山以后,眼见这所唐代
古刹除宋朝的一口洪钟外已荡然一空,乃大发善心,沿门托钵,并得到清朝
官绅的多方支持,使夹山寺在他死前已粗具规模。无论是他初来时的抛头露
面、沿门托钵,还是后期的结交官府、广收门徒,都恰恰证明了这位清初老
和尚不可能是“逃禅隐居”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
也有人认为,奉天玉和尚是明朝遗臣。第一,根据《弘律奉天大和尚塔
铭》,奉天玉的身分与李自成不符,而与明朝遗臣相合。首先,奉天玉是清
朝县官请来的和尚,一定是有名望、并与官场有关系的人;其次,《塔铭》
作者刘萱,是忠于明朝的遗臣,不可能为农民领袖李自成写铭。第三,从1981 
年冬湖南慈利县新发现的《野拂墓碑》也可证明。碑文记载野拂“久恨权阉”、
“敢逐寇林”、“方期恢复中原”,这些词句可以看出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
朝武官。而野拂与奉天玉关系密切,并“事之甚谨”,可见奉天玉也是明朝
遗臣。有人还认为,所以会出现李自成禅隐之说,是因为李自成的死带有很

大的偶然性。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虽在抗清中接连失利,但
仍大军在握,怎么会突然死在不是劲敌的乡民程九伯之手?因而必然引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