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故地重游时发出的感喟。
看来,在有新的、确凿的材料发现之前,这桩公案还得一直争论下去。
(丁如明)
陈子昂因何死于非命?
陈子昂高举改革大旗,开一代诗风,被尊为唐代诗祖,在中国文学史上
有着重要地位。但是,他的一生很短促,只活了42 岁,便死于非命。对于他
的死,历代文人学士和史学家都很关注,然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人认为陈子昂因其父文林郎去世,悲伤过度而死。大历六年(771 年)
赵儋代梓州刺史鲜于所撰建德碑说:“及军罢,以父年老,表乞归侍。至数
月,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后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
伤叹。年四十有二,葬于射洪独坐山”。碑文显然排除了他人加害的因素。
杜甫则相反,他到过陈子昂故居,后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中说:“遇
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君到射洪县,为我一潜然。”(见《杜工部集》卷
十三)对陈子昂遇害而死深信不疑。那么,陈子昂究竟是何原因为谁所害呢?
陈子昂的生前好友卢藏用在《陈氏别传》中曾有所披露:“子昂性至孝,
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
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曳就吏。子昂
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
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其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转
自《陈子昂传注》第261 页)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陈子昂过分伤悲是一个
因素,更主要的是受县令段简所逼,自绝于“舆曳就吏”之时。《旧唐书·陈
子昂传》基本上承袭了《别传》的说法,所不同的是,改“数舆曳就吏”为
“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新唐书·陈子昂传》则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肯定说:“果死狱中”。这样就得出一个结论:陈子昂为段简所害,死
于狱中。
但是,人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这个结论站不住脚。因为陈子昂虽
然曾被逆党陷狱,参谋帷幕,又被贬为军曹,但在圣历元年(698 年)五月
十四日《上蜀川安危事三条》时,恢复了“通直部行右拾遗”的身分,此后
不出数月,即解官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说明是得到了武
则天的许可,带职带薪归乡。既然如此,段简一县令,怎敢随意加害朝廷命
官?因此,南宋哲学家叶适提出了大胆怀疑,他说:“子昂名重朝廷,简何
人?犹二十万缗为少而杀之,虽梁冀之恶不过。恐所载两未真也。”(见《习
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一《唐书》四)对这个问题,唐代文学家沈亚之是作过
探讨的。他曾指出:“乔(知之)死于馋,陈死于枉,皆由武三思嫉怒于一
时之情,致力克害。一则夺其妓妾以加憾;一则疑其摈排以为累,阴令桑梓
之宰拉辱之,皆死于非命。”(见《上九江郑使君书》,《沈下贤文集》卷
八)始将陈子昂之死同武三思联系起来,明代文学家胡震亨对此极表赞同,
他说:“尝怪陈射供以拾遗归里,何至为县令所杀。后读沈亚之《上郑使君
书》,始悟有大力人主使在,故至此。”(见《唐音癸签》卷二十五)王运
熙也推测说:“像子昂这样持身正直坚决反对淫刑的人物,恐怕是早被武三
思认作眼中钉的(前此子昂坐逆党下狱,可能即出于武三思这类人物的陷
害),只是到这时才有机会假手段简致害罢了。”(见《陈子昂和他的作品》,
附《陈子昂集》)这样看来,上有武三思主谋,下有段简直接加害,“果死
狱中”,顺理成章,所以,近年来国内文学史教材皆沿此说。
其实,陈子昂的死因,并未诠解,武三思这个“大力人”毕竟在幕后,
直接下手的段简,据《新唐书·来俊臣传》所记,“则简直一无气骨人”。
岑仲勉曾在《陈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迹》一文中提出怀疑:“以武后、周、来
之淫威,子昂未之惧,何独畏夫县令段简?。。余由此推想:谓子昂家居时,
如非有反抗武氏之计划,即必有诛讨武氏之文字,《别传》所谓‘附会文法’,
匣剑帷灯,饶有深意。唯如是,斯简之敢于数舆曳就吏,子昂之何以惧,何
以贿,均可释然。及不甚其逼,遂一死谢之,”(见《辅仁学志》第一、二
合期)近年出版的《陈子昂诗注》一书中,有注者彭庆生所修年谱一篇,对
岑仲勉的推想不以为然,他说:“岑氏所疑极是,唯推想子昂有反抗武氏之
计划或文字,却未免凿空。依当日情势,倘子昂有此种计划或文字,段简必
然上奏,断无权擅自处理,而《别传》亦不得言其‘附会文法’。”然而《学
术月刊》1983 年第2 期却发表葛晓音的文章,为岑仲勉的推想作了论证,认
为“陈子昂集中《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文》可能是他招祸的直接
原因”,这篇碑文中的“青龙癸未,唐历云微”,“大运不齐,贤圣罔象”
等语的“言外之意显然是说武后不应天命,并非圣君”,“犯了武后的大忌”,
“段简抓住了这个把柄,以碑文附会律法,按大唐律法‘十恶’条中第‘六
曰大不恭’,其中‘指斥乘舆’、‘无人臣之礼’都是死罪。不要说一个小
小的拾遗,就是宰相也在劫难逃。”该文为《别传》所立“附会文法”一语
作了铺陈,但亦属推测之言。即是依该文所论,对陈子昂的死因,仍有疑窦,
诸如:陈子昂的招祸与武三思有无关系?是“果死狱中”,还是死于“舆曳
就吏”之时?是“为县令所杀”,还是“不堪其逼,遂一死谢之”?
(魏峡)
李白的祖先是谁?
李白,这位我国文坛上彪炳千古的大诗人,一千多年来,许许多多学者
对他的家世进行考证和研究,可是始终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李白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祖先又是谁?让我们循着前人的足
迹,作些了解吧!
对于李白的家世,李白本人在自己的著述中有过一些介绍:“白本陇西
布衣,流落楚汉。”(《与韩荆州书》)“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
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与安州裴长史书》)这些
自述,语焉不详,很难从中了解他的家世究竟如何。在《赠张相镐》这首诗
中,李白又写道:“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这里也只提远祖,而讳言近代。总之,从李白
的自述中,很难了解他的家世究竟如何。
让我们再看看李白同时代的一些人的介绍。他的从叔李阳冰在《草堂集
序》中是这样写的:“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
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神龙之始,逃归
于蜀。。”李白好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
序》中写道:“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
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
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
姓与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
以通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以上文字,无论是李白的自述,还是旁人的介绍。其材料来源大抵出自
李白本人,然而,仔细读来,使人产生不少难解的疑窦。
首先是“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的问题。既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
那就应该是唐玄宗的族祖。唐玄宗在天宝元年下过诏书,准许李暠的子孙“隶
人宗正寺,编人属籍”,意思是说,可以登记上皇族的户口,这在当时是十
分荣耀的事。然而,据史载,李白的一家却并没有去登记。后来,李白进入
翰林院,多次见到皇帝,也没有直接向皇上提起此事。即使到了他的晚年,
处境很为困难,求人推荐的心情十分迫切,也没有向人提起过这一段家世。
这就令人怀疑,为什么李白生前不敢将此事写成文字,而只在死后让别人公
之于世?
近人根据李白的“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等诗句进行分析,认为李
白是“飞将军”李广的第25 代孙,属于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系
的后裔,而李白生前却只承认远祖李广,而否认与李陵等人的关系,不久前,
台湾一位学者根据自己的分析,认为李白是李世民的曾侄孙。他从李白是李
广、李暠之后,其先人曾因罪遭贬谪的事实,推断认为,李白先人犯的罪可
能牵涉一场“宗室恩怨”——“玄武门之变”,他的曾祖父可能是李世民的
哥哥或弟弟中的一个。自然,这些推断,都只是一家之言,还有待于进一步
的考证。
在李白的家世问题上,对他父亲的情况,人们了解的更为影影绰绰。他
父亲李客究竟因何“逃归于蜀”或“潜还广汉”?如是国破家亡,出奔异域,
那么早就应该返回原籍;假如是因是触犯刑律,流放远方,时隔百余年,也
用不着“潜还广汉”。总而言之,李白的祖先无论是因为国破家亡,还是触
了刑律,都不能构成“逃归于蜀”或“潜还广汉”的真正原因。这就使人猜
测,或许有什么更直接的原因,促使李白的父亲“逃归”、“潜还”,跑到
偏僻的大巴山中来,也正是这一原因,使李白对自己的家世闪烁其辞,以致
后人无法真正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身世。
近人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种种分析,有人从清人王琦编著的《李白年谱》
中提到的《杜诗补遗》与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相
对照,以及“通其邑”一语在《周易讼卦》中的原意等方面进行分析、推论,
认为李白父亲李客的“逃归”、“潜还”很可能与“任侠”、“避仇”有关。
正因为这样,他只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和名”。而他的亲友在提到家世
籍贯时,也就只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而不得不使用托辞和曲笔
了。
如果这种推断得以成立,那么,关于李白家世中一系列疑难问题,也可
以有些眉目了。李白在他的诗文中,对妻子、对儿女、对兄弟、对朋友都多
次提及,而且专门有诗寄赠他们,多次表现了他的深切情意,而唯独对他父
亲却讳莫如深,李白这位“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只能私下和朋友谈谈自
己的显赫家世,而不敢公开形诸文字,更不敢到朝廷上去登记。。都是与他
父亲的经历和处境有关的。他父亲李客或许是一位扶危济困或替人伸冤雪恨
的侠客,由于触犯了当权者,不得不避居穷乡僻壤,隐姓埋名,以终其一生。
而李白的诗文,以及他的所言所行,仿佛也闪烁着他父亲的这种气质。研究
者如果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寻根究底,也许可以找到李白家世的谜底。
(萱草)
李白出生在哪里?
对中国古典文学稍有了解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李白的名字。可是,
这样一位大诗人,他出生于何地?古往今来,众说纷坛。有的说他是蜀中人,
有的说他是山东人,有的却干脆说他是“胡人”。那么,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呢?
李白的同时代人,如李白的从叔、唐代有名的书法家李阳冰,李白的诗
友、李白诗文集《李翰林集》的编者和序言作者魏万,李白好友范伦的儿子
范传正等人,都认为李白是蜀人。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写道:“李白,
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其父)神龙之始,逃归于蜀”。范传正在《唐
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也写道:“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
成纪人。。(其父)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
读一读李白的诗文,也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自己也认为自己是蜀人。
例如,《渡荆门送别》诗中这样写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梦国游。山随平
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遥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李白离开蜀中,乘船过三峡至荆州时写的一首诗。他把从三峡奔腾而下
的长江水,称作为“故乡水”。可见,李白是把长江上游的巴蜀看作是自己
的家乡。再如,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写道:“见乡人相如大夸云
梦之事,云有七泽,遂来观焉。”他把司马相如称为自己的同乡,司马相如
是“蜀郡成都人”(《史记·司马相如传》),可见李白也是把自己看作蜀
人的。
来到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唐代称为昌明县青莲乡),就可实地看到不
少可以证明这儿是李白的故里的材料。镇西北有一座匡山,相传是李白少年
时代读书的地方。镇西半里许,有清代乾隆年间重建的李白故居“陇两院”。
院后有李白胞妹月圆之墓。院门有联云:“弟妹墓犹存,莫谓诗人空浪迹;
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和“陇西院”相望,紧靠盘江北岸,有清
代嘉庆年间修建的“太白祠”。在江油县西,还有一座长庚寺,寺内有宋人
杨遂撰写的《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上面写道:“先生旧宅在青莲
乡。。”碑文末,题有“大宋太宗淳化五年”字样。另外还有一块相传是宋
代大书法家米芾所书李白诗《赠江油尉》的碑石。这些遗迹,在江油县有二
三十处之多。清代同治年间江油县令、《江油县志》编撰者瞿揖曾写道:“匡
山下临涪江水,中有谪仙之故里。道旁父老为我言,飒爽英姿疑未死。”这
些材料都告诉人们,李白的籍贯是在蜀中。
然而,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界却展开了一场关于李白出生地的
争论。这次争论是从1926 年5 月开始的。当时《晨报副刊》发表李宜琛的《李
白底籍贯与生地》一文,作者沿袭清代学者王琦的说法,通过对李白生卒年
月的考证,断定“太白不生于四川,而生于被流放(窜)的地方”。这是最
早正式提出的生于西域说。9 年之后,陈寅格也发表文章,认为“太白生于
西域,不生于中国”。后来相继有人发表文章,赞同这一观点。不过,对于
具体的地点,看法也各异,有的认为是在“碎叶”;有的认为是在“(口旦)
逻私城”,具体位置在素叶(即中亚碎叶)之西850 里。
1971 年,郭沫若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提出李白“出生于中央
亚细亚的碎叶城(即《大唐西域记》中的素叶水城),其位置在今苏联哈萨
克境内的托克马克。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他又对自己的立论和唐
代文献记载的矛盾作了说明。他认为“碎叶在唐代有两处:其一即中亚碎叶,
又其一为焉耆碎叶”。从筑城年代来看,李白出生的碎叶只能是中亚碎叶,
而不可能是焉耆碎叶。郭沫若的“中亚碎叶说”提出后,得到了众多人士的
响应,不少人撰文肯定和补充这一论点。
近几年来,有关李白出生地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除了对以上几种看法
进行继续探讨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例如有的认为“李白是生于条支”,
他们认为唐代条支的地点是在“今阿富汗中都一带,其治所就是昔之鹤悉那,
今之加兹尼”。这些同志从李白的一些作品如《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赠
崔谘议》等进行探讨,认为其中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