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3967-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

第14章

3967-毛泽东的艰难决策-第14章

小说: 3967-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实行宪政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然后再谈军队国家化问题。聪明的马歇尔听了双方的意见,立刻明白了国共双方的症结所在。    
    这时,杜聿明率嫡系13军和52军到达锦州后,突然停下来,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回头向西侵犯冀热辽解放区,企图夺取我已经解放的战略要地赤峰和多伦,割断我党我军与外蒙、苏联的联系(历史学家有评论说这是蒋介石指挥上犯的一个历史性的失误)。津浦线徐州到济南一线打得也很厉害。东北方向,蒋介石运兵不断,决定派5个军到东北。    
    马歇尔是带着任务来的,他代表美国政府,说话是有分量的。开始蒋介石拗得不行,坚决不同意放弃接收赤峰、多伦。1月9日,马歇尔施加影响了,在牛角沱对蒋介石强硬地说:〃如果不停战,政协会议开不成,下一步就是英美苏三国干涉,你要考虑。〃蒋介石一看不好,这才撤回接收赤峰、多伦的要求。    
    1月10日早晨,在林木葱茏的牛角沱山坡上的马歇尔住处,张群、周恩来代表双方签字,从13日午夜停止〃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行动〃。    
    1月10日,毛泽东与蒋介石同时下达停战令。毛泽东在停战令中指出:〃本党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对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之办法、命令及声明,业已成立协议,并于本日公布在案。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一切部队,包括正规军、民兵、非正规军及游击队以及解放区各级政府,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均须切实严格执行,不得有误。    
    全中国人民在战胜日本侵略者之后,为建立国内和平局面所作之努力,今已获得重要之结果。中国民主新阶段,即将从此开始。〃同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1月11日,蒋介石突然翻脸说,东北是接收主权问题,不包括在停战协定之内。要继续增兵,继续进攻我军,继续打内战。从马歇尔到中国以来,3个多月的时间,在蒋介石的军队还未摆好的情况下,他亲手帮助中国订立了4个协议书。这是第一个。1月政治协商会议有个5项协议。2月25日有一个整军方案。3月27日一个东北停战协议。马歇尔还是很勤劳很辛苦的。    
    但是,东北问题出来以后,马歇尔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了。    
    他没有利用他的权威他的能量他的影响坚决制止蒋介石在东北的军事行动。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蒋介石已经把他的主力陆续调到了东北,东北问题是涉及美苏势力范围的大事情。    
    从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就一直担心东北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已成定局时,美苏就都把目光转向战后的政治安排,都要为各自的国家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斗争。    
    1943年6月18日,宋美龄代表蒋介石到美国访问,她主动向罗斯福讨好,承诺:打败日本后,〃旅顺、大连问题,中国只能与美国共同使用而不宜与其他各国共用,尤其旅顺港应绝对保留〃。在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对蒋介石说,美中在战后应互相合作反对〃外来侵略〃。罗斯福的〃外来侵略〃指的不是别人,正是斯大林。这当然是不冤枉斯大林的。    
    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时,斯大林说:〃在远东没有一个港口是完全不冻的,因为海参崴只是部分不冻港,而且还被日本控制的海峡所包围。〃    
    1944年12月14日,斯大林会晤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时,这位老人用手指着地图在包括旅顺和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南部画了一个圈儿说,俄国人希望再一次租借这些港口及其周围地区,希望租借中东铁路和连接大连的南满铁路。最后又提出要承认外蒙的现状。    
    斯大林很想得到旅顺那被全世界称道的不冻港。然后,苏联远东的物资可以通过中长铁路源源不断直接到旅顺港走向大海,走向世界。这个想法令斯大林陶醉!战后都有想法,两个超级大国在东北问题上的黑幕交易开始了。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双方达成协议,罗斯福同意苏联在东北的以上特权,但必须在3个月内对日作战,不支持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斯大林的条件是支持美国帮助蒋介石〃统一中国〃,承认美国对于中国事件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并声明苏联与中国〃共产分子〃没有任何联系。    
    雅尔塔的会议上,战胜国中国就像摆在桌子上的一个熟透了的沙瓤西瓜,大国领袖们根据本国的利益斤斤计较地切割着。不要说〃主义〃,不要说〃兄弟党〃,这里只有本国本民族的战略利益!后来法西斯失败了,美国觉得斯大林得到的太多了,有些后悔。杜鲁门指示蒋介石拖延与苏联的谈判。    
    7月16日,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认为不需要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了,有原子弹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8月6日,急急忙忙在广岛扔下一颗。斯大林一看,美英不需要苏联了,那苏联在东北的利益怎么保证?他立即把本来在8月20至25日发动的进攻匆匆忙忙提前到了8月9日,出兵理由是履行《中苏友好条约》。而这时,苏蒋谈判还在争执不下,吵得一塌糊涂,直    
    到8月14日双方才勉强签了字。    
    一场战争就是在这样的理由下发动的。美国一看斯大林出兵了,感觉大事不好。8月11日,杜鲁门授意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通过美国驻苏联军事使团转告苏军参谋部,要求苏军全部结束在远东对日军的军事进攻,认为继续对日作战实无必要。    
    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奉斯大林的指示发表声明,指出日本投降宣言〃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远东苏军将继续进行对日攻势作战。〃同时加快进军速度,从8月18日起,急急忙忙向东北的中部和南部大城市空降部队。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三美国的大炮轰掉了美国的和平鸽(3)

    到8月25日,就完全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苏军占领东北后,苏联领导人喜形于色。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还要提到的,便是我国对于满洲铁路的收回。还有我们对于满洲南部旅顺港和大连区域的权利的收回。我们对于所有这些区域,都必须予以适当的注意,因为这些都是新的苏维埃领土。〃莫洛托夫大概晕了!斯大林迫不及待地要落实1904年日俄战争沙皇失去的在东北的经济利益。    
    在宣战的当天,苏联铁路工人即把铁路上的1435毫米日本轨距改为1524毫米轨距,马上接收了满洲里车站,声明日本在东北开办的工矿企业均属苏军的战利品,下令拆除军火库、军工企业和其他企业,运走了800多个工厂企业的机器设备,仓库物资,搬走了火车头、铁轨、医院设备等。据美国一个委员会的统计,〃苏联从满洲搬走的工业设备在原地的价值为8.58亿美元,而搬走的成本是20亿美元。〃    
    美国心理就不平衡了,斯大林拿去的太多了。于是就操纵蒋介石强占东北,限制苏联在东北的利益。    
    在马歇尔来华的5个月内,美国空海军帮助蒋介石又运了5个军到东北。东北达到7个军。经过美国国务院海军系统供给国民党的物资达13亿美元,并将8.25亿美元的美军物资转让给国民党政府。美军还公开以避暑为名把军舰开到秦皇岛、青岛。    
    等到蒋介石战略部署就绪,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宣布〃调处〃失败,不管了,放手让蒋介石大打。美国的对华政策,是要从政治、经济、军事上独占中国,将其变为它的殖民地和附庸,作为反苏的堡垒和跳板。194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反对美国以剩余战争物资援蒋内战的声明》中说:〃满口和平的华盛顿当局,似乎因为看到其盟国人民被美国炮火所轰毙而感觉奇异的快乐,好像罗马末日的贵族欣赏罗马奴隶在竞技场上被野兽所吞食时一样,所以决心'援助'亲爱的中国,以便中国民族在长期娱乐其白宫'主人'的野蛮表演中归于灭亡。〃    
    在蒋介石坚持东北问题不在停战协议之内后,1月13日,毛泽东电示林彪、彭真:〃国民党拒绝与我谈判东北问题,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后,要向我们进攻是不可避免的。望东北局立即布置一切,在顽军进入东北向我进攻时,坚决击破其进攻。〃    
    毛泽东坚信蒋介石在华北、山东、苏北、归绥、河南没有打赢,在东北也照样打不赢。蒋介石有三个致命弱点:兵心厌战,民心反战,经济危机(财政经济状况面临总崩溃),这三个弱点他是解决不了的。在这三个方面,我们解放区恰恰相反,是优势,是长处。    
    马歇尔的〃调处〃,可分为前后两段。中共中央对他的前一段工作还是满意的。2月9日,毛泽东与美联社记者谈话时说:〃政治协商会议成绩圆满,令人兴奋。但来日大难,仍当努力,深信各种障碍都可以扫除。〃〃总的方面,中国走上民主舞台的步骤,已经部署完成,其间马歇尔特使促成中国停止内战,推进团结、和平与民主,其功不可没。〃前半段马歇尔工作的成绩,使双方都有一种乐观情绪。    
    延安的春天是明媚可爱的,蓝天白云,暖风回荡,干燥又清爽。    
    3月4日,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飞到山城延安,他们一下飞机就喜欢上了延安的春天,赞不绝口。中共中央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在会上,毛泽东与张治中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张治中说:政府改组了,中共中央应该搬到南京去,您也应该到南京去。毛泽东幽默地回答说:我们将来当然要到南京去。不过听说南京热得很,我怕热,希望常驻在淮阴,开会就到南京。3月5日,马歇尔离开延安,毛泽东到机场送行。马歇尔在上飞机前对毛泽东说:〃我们的会晤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毛泽东说:〃我也愿意重申我们对您帮助中国人民的努力的衷心感谢。〃马歇尔在延安期间,毛泽东还让夫人江青与这位美国上将见了面。    
    3月11日,马歇尔返美述职,由吉伦代替他的职务。    
    4月1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又翻了脸,他声嘶力竭,发表长篇大论,一是撕毁东北停战协议,向全国宣布大规模内战。二是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宣布要国民党独裁,他声称:〃东北九省在主权的接受没有完成前,没有什么内政问题可言。要以美国的火箭炮与坦克残杀同胞,〃接受主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在蒋介石反悔的情况下,    
    4月18日,马歇尔再度来到中国。马歇尔来到以后,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但未能达成新的协议,连保持旧协议也越来越难。    
    1946年8月10日,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承认其促成中国和平的努力已经失败。怎么能不失败呢?马歇尔来之前,蒋介石用于打内战的兵力是100万,现在增加到了204个师200万兵力(蒋介石全部兵力为91个军253个师),只留下    
    包括少数民族20个师在内的49个师看家护院。在马歇尔来之前,美械装备师为39个,现在增加到57个,全部用在内战前线。这与美国的〃调处〃和〃援华〃密不可分。    
    蒋介石军队陆路走不通,美军帮助蒋军走空路和海路。华东地区威逼着南京。1月份停战令生效时,在华东国民党全部兵力是17个正规军47个师,但到6月份,又秘密增调7个军19个师,在华东解放区及其周围布下的兵力达23个军66个师,约52万人之众,以从日军手中接收的以及美国援助的武器加强了装备;进一步加强和改编伪军,组织大批〃还乡团〃;不断向山东、苏皖解放区蚕食进攻。侵占解放区城镇村庄400余座。蒋介石逐步调齐了兵马,将其远离前线的主力秘密运送到解放区边缘的战略要地,进攻部署接近完成。    
    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美国海军在中国的行动可以不受马歇尔的约束,擅自行动。这是杜鲁门狡猾的两手政策。先帮助订立和平协议,然后又帮助蒋介石撕毁。实际上是帮助蒋介石争取时间,把兵力摆好,再点燃全面战争的大火。马歇尔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他回家去了。其实,是美国的大炮轰走了美国的鸽子。    
    对马歇尔在中国的〃调处〃,周恩来有一个公允的评价。他说:〃马歇尔在1945年12月开始来华时,我觉得他直率、朴素、冷静,与史迪威相似。我们在3个月内相处得甚好。但在1946年3月东北问题起来之后,双方意见常有距离。他对苏联有猜疑,往往把苏联牵涉到各种问题上去,加上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使我们和马歇尔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但是我与马歇尔个人关系很好,我认为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三后记

    我把抗美援朝的军事报告文学《毛泽东的艰难决策》出版后,责任编辑冯斌同志鼓励我把另一个〃艰难决策〃暨发起解放战争的决策过程也写出来。准备了很久,觉得题目太大,头绪太多,迷雾太浓,尘埃太厚。但后来突然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就是不断地重读毛泽东主席给各大战略区统帅的电报,钻进去后,觉得豁然开朗,明白了领袖的战略意图,找到了一条主线,灵感也产生了。那真是异常紧张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一瞬!是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生死攸关的一瞬!    
    从我所接触到的材料看,毛泽东的睿智和战略策略确实高出群伦。蒋介石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本书参考了第2、3、4野战军战史战役部分,刘伯承、罗荣桓、陈毅、贺龙、聂荣臻、李先念、李维汉、童小鹏等领导同志的传记、回忆录以及采用了作者在高级军事机关多年积累的大量战争史料,采用了《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部分照片(摄影者为马似友等46人)和《中国共产党80年珍贵档案》、《蒋家私家照》、《百年老照片》部分资料。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李捷、曹前发同志审阅书稿,感谢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对本书出版的一系列支持,感谢索卫东、王富河、陈占旭、陈新魁等同志对本书收集资料工作的热情支持。感谢曾在延安军委一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北平军调处当叶剑英作战参谋的沈阳军区原参谋长杨迪同志为本书作序。    
    2004年5月6日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