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旅游必读 >

第37章

中国旅游必读-第37章

小说: 中国旅游必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拉的使者”;一日五次礼拜;交纳天课(称“札卡   
特”);每年菜麦丹月封斋;若条件允许,一生应至少朝觐麦加一次(以上五点在中国通称“五功”)。穆罕默德在40 岁(约公元610 年)时开始创教活动,创教之初未能立即取代阿拉伯半岛的多神崇拜。公元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约宗教公社,从组织上、制度上及军事上保证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彻底胜利;公元630 年他进驻麦加,将克尔白天房(麦加城的一座方形石殿, 古阿拉伯人奉之为神圣)定为伊斯兰朝拜圣地。八世纪初,通过不断地对外征服战争,伊斯教逐渐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自穆罕默德去世后,由于政治、宗教及社会主张上的分歧,教内发生分裂,形成各种教派,主要有逊尼和十叶两大派。目前全世界穆斯林约有6 亿,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繁多,各具不同文化,但穆斯林共同的信仰,使伊斯兰世界同感共为一体。公元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旧称伊斯兰教为回教、清真教、清净教、天方教等,主要在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中传布。新中国成立后, 穆斯林人数有所增加,而且一改历史上无统一的宗教机关的现象,成立了各地区,各省市乃至全国的伊斯兰教协会,伊斯兰教在中国获得了稳步的发展。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为清真寺。我国现存的著名清真寺有:西安化觉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喀什艾提卡尔礼拜寺、北京牛街礼拜寺、南京净觉寺、扬州仙鹤寺、上海松江清真寺、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等。此外, 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的真教寺、泉州的圣友寺,是我国沿海最著名的伊斯兰教三大寺。三、佛 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 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是“吉样和成功”的意思。乔达摩为母姓(瞿昙)。悉达多成道后,弟子们尊称他“佛陀”, 意为“觉者”或“觉悟真理的人”。释迦牟尼是“释迦族中的圣人”的意思。相传他是净饭王之子,29 岁出家,35 岁成道,创立了佛教。他在恒河流域布教传法,反对当时印度社会中“婆罗门第一”的种姓制度,提出“四姓平等” 的主张,得到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的支持,佛教迅速发展起来。释迦牟尼80 岁涅槃。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原始佛教阶段”、“部派佛教阶段”、“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阶段”、“密教阶段”。后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些民族进入印度以后,佛教急剧地衰落,至公元13 世纪初期,佛教在印度已濒于绝灭。印度近代佛教的复兴,是在公元19 世纪后半期,是重新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入的。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和“十二因缘”。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讲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集谛讲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灭谛讲灭尽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谛讲为实现佛教理想所应遵循的方法。十二因缘的核心内容是三世两重因果,讲的是因果报应,劝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在印度阿育王时代开始传播到其他国家。一般分为三大支:(一)   
传入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家,以大乘佛教为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汉文系统的北传佛教;(二)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以及我国南方的傣族、崩龙族、布朗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经典为巴利文系统的南传佛教;(三)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与西藏当地的古老宗教融合,形成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藏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蒙古族、纳西族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传入中国。永平十年(公元67 年)汉明帝派遣的使者同两位印度的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回到京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传入我国后, 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佛教,并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留下了灿若繁星的佛教胜迹。一、禅宗及其他宗派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并且逐步中国化,到隋唐时发展成各具特点的宗派。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标志。禅是禅那的简称,意为静虑。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以期觉悟, 这叫参禅。以此法所形成的宗派,称禅宗。由达摩始传,他被奉为禅宗祖师。传至五祖弘忍时分为南、北两宗。弘忍的大弟子神秀,(约公元606~706 年)主张“渐悟成佛”,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有尘埃”慧能(公元638~713 年)主张“顿悟成佛”,他听说神秀的偈语,认为“好则好,了未了”,并也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了,深为赞许,便将作为传人凭证的衣钵传与慧能。慧能在广东曹溪传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成佛”, 被称为“南宗”,神秀在北方传播“渐悟成佛”,称为“北宗”。慧能宣扬“佛性本有,觉悟无须外求”,认为只要“主观觉悟”,“明心见性”,就能在死后“成佛”。这一佛教理论中唐以后在士大夫和民众中有较大影响, 受到唐皇朝的重视和支持。“南宗”渐成禅宗正宗,慧能也被尊为禅宗六祖。“北宗”则渐衰微。禅宗(南宗)有一部经典叫《六祖坛经》,是慧能生前言行的汇编。全国著名禅宗寺院有嵩山、少林寺、广州光孝寺、普陀山普济寺、镇江金山寺、杭州灵隐寺、上海玉佛寺、宁波天童寺、宁波阿育王寺、厦门南普陀寺等。净土宗是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主要经典的佛教宗派。此宗认为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净土宗修行方法简易,更符合今生痛苦修来世的教义,所以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祖庭,苏州灵岩寺是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的道场, 上海龙华寺、圆明讲堂也弘扬净土法门。密宗自称是受大日如来深奥秘传,乃“真实”言教,故又名“真言宗”。以《大日经》为主要经典,宣称只要双手合定,口念“真言”(咒语),心中有佛,便可“即身成佛”。印度的密教于8 世纪传入长安,融入中国文化, 形成“唐密”;传入西藏,结合西藏文化和西藏的苯教,形成“藏密”,俗称喇嘛教。以后,唐密传入日本,形成日本的“东密”和“台密”,但“唐密”本身却失传了。上海静安寺方丈持松法师在20 世纪上半叶三渡日本学习“东密”和“台密”,1953 年在静安寺建“真言宗坛场”,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密”。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甘肃的拉卜楞寺,青海的塔尔寺是全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   
律宗创始人是唐代道宣(公元596~667 年)。因道宣当时常住终南山, 故又名南山律宗。该宗是以研习和传播佛教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唐天宝年间,鉴真大师(公元688~763 年)东渡日本,把律宗传至日本。因鉴真东渡前在江苏扬州大明寺住持,所以人们把大明寺视为律宗祖庭。天台宗为陈隋时僧人智(公元538~591 年)所创立,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故名。又因以《法华经》为主要的经籍,所以又称“法华宗”。该宗认为“一念三千”,即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于人们的“一念”之中。还认为“无情有性”,即草木砖石也有佛性、皆可成佛。公元9 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偕其弟子到中国天台山学习天台教义,回国后创立了日本的天台宗。上海龙华寺曾为天台宗宿庭,现在则是“教在天台,行修净土”的寺院。华严宗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该派由于得到武则天的支持, 很快成为当时有影响的宗派。该宗以“法界缘起”为宗旨。所谓“法界”, 即真如佛性;“缘起”,即由因缘合和,意为一切事物和道理都是由“真如佛性”产生的。山西大同华严寺是著名的华严宗寺院。法相宗是由唐玄奘(公元602~664 年)和他的弟子窥基创立的。因其宗旨从分析心和物的法相入手,故名。主张“万法唯识”,故又称“唯识字”。因窥基常住长安慈恩寺,又称“慈恩宗”。中国佛教寺院的结构和布局,除密宗外,其余各宗大致相近。一般于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室和藏经楼;东西还有相对称的偏殿。天王殿一般供奉弥勒佛、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大雄宝殿有的中供“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或一佛二弟子(释迦牟尼佛和迦叶、阿难);有的中供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大殿两侧或跌坐十六罗汉(有的是十八罗汉)或站立二十诸天。主佛壁后则是满壁彩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二、四大佛教名山及其他佛教胜地四大佛教名山是中国最有名的佛教旅游圣地。据说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原名清凉山,后因有五座峰顶如平台的高峰,故名五台山。有“清凉佛国”之称。相传为文殊菩萨居所。文殊, 是文殊师利的略称,意为妙吉祥或妙经。专司智慧,人称“大智菩萨”。他头顶有五髻,表示五智。一般手持宝剑(或宝卷)以示智慧锐利,身坐狮子, 表示智慧威猛。隋文帝时,五个台顶各有一寺,每寺所供文殊菩萨的法相和名号不同,五个台顶都去朝拜的,称“大朝台”。黛螺顶在台东镇的山脊上, 寺内供有五尊不同法相的文殊。如仅朝黛螺顶的称“小朝台”。北魏时所建的佛光寺,唐时所建的南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市西南7 公里处,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又名光明山。相传为普贤菩萨现相处。普贤菩萨一般手持如意,身骑白象以示专司理德,人称“大行菩萨”。著名的寺院有报国寺、万年寺、光相寺、华严顶等。光相寺相传是普贤菩萨示现的灵场。万年寺内有普贤所乘象之铜像, 高24 米,长4。7 米,重62 吨。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除寺庙外,还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迹。   
【普陀山】位于浙江普陀县,在舟山群岛中部有“海天佛国”之称。据说在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 年),有个叫慧锷的日本和尚,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乘船回国,但是行至普陀山时触礁,他认为是菩萨显灵,不欲东渡,于是留像于岛上,并建“不肯去观音院”。观世音菩萨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柳枝,以示大慈大悲、广大灵感,人称“大悲菩萨”。据佛经记载, 观音菩萨住在南印度洋的补怛洛迦山,因此便附会该岛为“普陀山”(谐音), 另一小岛为“洛迦山”,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 年),下旨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赐“圆通宝殿“额,指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南宋时, 普陀山的佛教各派统一于禅宗。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合称普陀三大寺。普济寺的圆通宝殿,正中供奉高8。8 米的毗卢观音,两侧端坐32 尊化身,极为精美。法雨寺中的九龙殿是从南京明故宫移来的,也十分珍贵。此外还有梵音洞、潮音洞、磐石洞、多宝塔、南天门等多处胜迹。【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旧名九子山。因李白三游九华山, 并留下“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的名诗,便更名九华山。有“仙城佛国”之称。相传唐朝时,新罗王族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75 年,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 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圆寂,时99 岁; 三年后开函,仍“颜色如生”,时人视为地藏王菩萨的化身。月(肉)身殿是其塔院。地藏王菩萨像一般为手捧明珠或手持锡杖,以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大愿,故人称“大愿菩萨”。祇园寺、化城寺、百岁宫等是九华山名刹。其中百岁宫内有无暇和尚肉身坐像,近400 年不腐,为国内仅有。除四大佛教名山外,尚有三大石窟,更有一大批著名寺院,如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天台国清寺、北京雍和宫、杭州灵隐寺、苏州寒山寺、宁波阿育王寺,上海龙华寺与玉佛寺、奉化雪窦寺等。【三大石窟】石窟寺是古代印度佛教徒为纪念释迦牟尼和学习他的苦修而筑的。大都开凿于悬崖绝壁之间,有札拜窟和禅窟之分,前者供朝拜用, 后者供修禅和居住,石窟传入中国后也已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晶。在众多的石窟中,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合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它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 公里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的峭壁上。始建于前秦建元之始(公元365 年),历经千年开凿。保存至今的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 个,壁画总面积达45 万平方米,彩塑2400 多幅件。是一个由建筑、壁画、彩塑组成的综合体,以壁画、泥塑为主,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持最完好的瑰丽壮观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 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 年),主要石窟竣工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 公里,现存主要石窟53 个,有石雕佛、菩萨、飞天等共51000 多尊,其中最大的石雕像高达17 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老城南12。5 公里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的山崖上。石窟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的(公元494 年)时营建,大规模的雕凿延续至唐天宝年间。现有窟、龛2100 余个,造像10 万余尊,题记碑碣3600 余块,佛塔40 余座,其中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堪称石雕艺术奇观。【白马寺】位于洛阳市城东12 公里处。汉永平七年(公元64 年)时, 明帝夜梦金神绕殿飞行,询问群臣得知是佛,遂遣使西行求法。使臣路遇印   
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于永平十年(公元67 年)以“白马负经而来”, 次年于洛阳建寺以白马名。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座寺院,有“僧寺之祖” 之称。寺院最盛时僧人多达千人。现存建筑是在明嘉靖时的遗物基础上修缮的。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城嵩山西麓。始创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 年),因寺建在少室山阴的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明帝孝昌年间(公元525 年前后),印度僧人达摩来此传授禅法,开创了禅宗,被尊为禅宗始祖。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武僧援助秦王李世民作战有功,后得唐皇朝厚遇。最盛时僧房达5000 余间,僧徒上千人,一时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美誉,少林拳也名扬天下,寺内千佛殴后墙有300 平方米的大幅明代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还有少林武术“锤谱”及“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