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得有品位--没钱也能搞格调,再-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餐厅里最让人受不了的还不是食物,而是服务。去餐厅是一种折磨。
只有当你不能再浪费了,你才会开始懂得要分辨事情的重要性。
健康是买不到的。运动绝非均衡饮食所能取代,
许多人花钱只是为了求心安:他们宁愿花大把钞票骗自己,叫自己不要良心不安,也不肯承认他早就放弃自己走样的身材。
人天生的结构就不是为了好逸恶劳。几千年来的演化,人类的身体早就习惯每天要劳动好几个小时,比方说收集食物,再把它们捆起来扛回家或拖回家。就生物学的观点看来,人类的身体在近代并没有显著变化,但我们的周遭环境、我们的世界却变得越来越不需要劳动。人类的身体不像机器,可以摆上几年任其生锈,等到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耶!竟然没问题,还是可以用!人类的身体如果长时间不用,不照顾,就会出问题。但是,过度讲究保护对健康同样没好处,甚至容易导致新陈代谢出问题,肌肉萎缩、体重增加、姿势不良、精神倦怠、严重缺氧、失眠、动脉硬化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心肌梗塞或中风。真是矛盾,我们尽力保护身体、追求健康,怎么问题反而越来越多?
过分强调健康的重要性,反而会让人变得神经兮兮、反应过度。
“健康”哪是一件“绝对”的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健康的。而且,对那些过分爱护身体,一天到晚小心翼翼的人面言,生活方式将越变越狭隘。
最高尚的运动是在大自然里快步散步。我们真需要的,只是新鲜空气和活动筋骨。我们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太极课程、气功课程,也不需要上减肥中心。
如果想要改善生活质量,最优质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生活中融入更多的运动。缺乏运动也是种贫穷!不仅会让你的感官功能变迟钝,还会让你觉得生活过得很混乱。所幸这种贫穷很容易改善,而且一毛钱都不必花。
关键就在于“改变观念”:把握每次走路的机会,多动一动;上楼的时候不要搭电梯,多走楼梯。尽量不要搭公交车、出租车,更不要自己开车,改骑脚踏车,如果能用走的当然最好!如此一来,你的生活质量将大大提升,并在无形中累积出一种非物质性的财富。所以,每少动一次,就等于浪费一次累积财富的机会。
每爬一次楼梯,就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投资,而且还是一种绝对有效、不断孳息的投资。其实,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的富足感,都和“动得够不够”息息相关。纵使每个礼拜只运动半小时,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新陈代谢变好了,免疫力增强了,身体变得比较舒爽了,不再那么容易感冒,而且还强化了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由运动中获得的“生命质感”,绝非金钱能买得到:既不是购物频道能提供,也不是信用卡所能预付的——这种东西才叫无价!
科学老早就证明:度假回来,人会变笨。如度假长达三周,而你又不知自我警惕要常保清醒,回来后,保证你智商比出发前降低百分之三。假设你一年做十次这种会让你变笨的旅行,结果会有多可怕?简直下堪设想。比方说,有个人春天到卡布里岛,夏天在撒丁岛,秋天到西班牙的马贝拉,冬天又去瑞士的温泉度假圣地恩加丁,一整年下来,足足可以折损百分之三十的智商。
旅行有种种致命的吸引力,比方说:拜访美丽的陌生国度,沙滩上舒适惬意的美好生活,邮轮上、五星级饭店里的豪华享受,泳池畔充满异国风味的鸡尾酒,还有各式各样有关旅游的美好传说,其实都是“意识形态工业”对我们洗脑的结果;它一直在对我们塑造一种不实的印象:旅行本身充满了魅力,值得我们去追求。
“旅游”这个词在1810年首度出现在德文字典里,从此就引来无数批评与嘲讽;这个词才出现三十年,德国写实主义小说大师冯塔就抱怨道:“大众旅游几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以前只有少数独特的人才能旅行,但现在,阿猫、阿狗、每个人都在旅行。
唯一让人觉得还能忍受的旅游方式是: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哥伦比亚的哲学家尼可拉斯·巩梅兹·达维拉(Nicolas Gomez Davila)曾说:“唯有充满智慧的人和纯真朴实的人,才会懂得‘定性’的重要”。庸俗之辈总是很浮躁,喜欢在旅途上徒劳奔波。“
在陌生的国家停留几星期,乃至几个月(无论是为了增长见闻、工作或留学,甚至只是拜访朋友),这种旅行型态,绝对不同于时下走马看花、匆忙慌乱的肤浅观光。
这样的旅行方式才是真正充实人生、丰富生命。更重要的是,这种旅行方式绝不可能让你一年玩上个四、五趟。其实,旅行的重点真的不在于一直变换地方,而在于张大眼睛、打开心房,用心体会你所行经的世界,不要当个走马看花的观光客。
与其“盲目度假”,还不如留在家里。留在家里的好处不胜枚举,比方说,可以不必拜访各地名胜古迹,省掉赶鸭子似的观光行程。只有成为“观光客”之后,大家才会突然一反常态地争先恐后做这些事。或许在潜意识里,大家根本就知道度假毫无意义,所以才要藉由这些赶鸭子似的参观活动来掩盖。
只要不养成习惯,即便是失去,也不会怅然若失。
透过十七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的名著《巨灵》,可以了解到:早期人类的生活其实是“既肮脏又野蛮,而且还非常困窘”,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紧张,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武装起来,跟别人彻底区隔开。不过这种武装在汽车发明后才得以真正落实:汽车把所有驾驶人从礼教中解脱出来,大家不必再对彼此佯装客气了。
汽车如何“居功厥伟”有系统地丑化我们的居住环境和原野风光。
穿着优雅得体的关键只在于怎么穿,而非穿什么。
真正的优雅必须不带丝毫勉强。
所谓的“现代精神”,其实是从“奢侈浪费精神”里衍生出来的。
我们有办法挣脱媒体的宣传攻势吗?我们真的还能够自己决定要欣赏哪些画?听哪些音乐?看哪些书?思考哪些问题吗?哪些“文化事件”是我们真的渴望了解,或是出于需要才去接触?又有哪些信息根本是多余的,但是我们因为“相信”有这些信息才有办法跟人“交谈”,所以强迫自己非去接触吸收不可?美国导演麦可·摩尔的电影真的非得每部都看吗?只因为今年是“尼采年”,就得一窝蜂跟着大家阅读尼采吗?或者换个方式来说:过了“2006莫扎特年”后,你想,你还受得了莫扎特吗?我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几乎已经和电视节目里的八卦行为一样了,都是一窝蜂。只不过看电视时,没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操纵我们该选哪一台。
商业化无远弗届的力量将化腐朽为神奇,把充满争议的艺术品变成市场上异常讨喜的装饰品。一件用来展示生活品味的雕塑品,绝对不可能取代生活本身。
现在最热门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东西,许多人却都不敢承认。越是挤得人山人海的展览,越是没有人肯错过,即便大家心知肚明。其实,只要展览的宣传搞得越大,你就越应找个机会好好检视一下自己的文化消费习惯:哪些文化消费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社交”,你只是希望自己“不缺席”,哪些文化消费是真的为了满足你的个人需求。
许多歌剧的内容变得既耸动又具争议,使得老歌剧迷渐渐不敢上歌剧院了。现在绝大多数去看歌剧的人都是冲着宣传去的,也就是所谓的“赶集”群众。真正热爱歌剧的人反而不敢进歌戏院,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在台上自慰的费加洛。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他们在艺术、文化上的消费,其实都是为了提升个人声望与形象的公关支出。在我开始缩减自己花在媒体及艺术、文化上的支出后,我才发现,有很多东西其实我并不需要,可以毫无困难地舍弃它们,而且我忽然不再那么拮据了,不需要苦哈哈地,为那些我真的想要的东西存钱存好久。
长久以来,我一直有一种恐惧,我一定要订很多份报纸和杂志,才能够让自己懂的几种半调子语言,跟得上那国家的最新时尚潮流和时事脉动。我每天早上最高纪录可以收到五份报纸,信箱几乎要被塞爆。邻居看到我时总是摇头,因为大家共享的废纸回收桶。每次刚清过就又满了。我一天至少要收看四次新闻,而且还拼命上网查询:什么是现在美国、英国和法国最热门的“话题”。所有“信息中毒者”该有的症状,全出现在我身上。
现在我变得很懂得利用住家附近的博物馆,欣赏那些没人宣传的画。而且我也不需要再去看那些被媒体报导得声名狼藉的舞台巨作了。还成功地“戒掉了”新闻。其实,那些所谓重要得不得了的新闻,跟我的生活根本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我真的想让自己被催眠一下,我会打开收音机听一下广播。若把电视的八卦节目比喻成“从超市里买回来的罐头食物”,那么听一小时国家广播电台的广播,就像是吃了一盘“有机色拉”。
现代人从早到晚都处在信息爆炸与不断沟通的环境中,但我们的知识却越来越贫乏,景况甚至从来没有这么凄惨过。反媒体运动的知名人士奈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曾说:从前他刚到纽约大学教学时,那时候科技还不很发达,一切设备都还很简陋,但那时候的大学生大部分很有能力,知道自己怎样去阅读,去写作,去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如今有了便利的文书处理程序,上网就能到几千家图书馆的数据,甚至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上在线网,结果必然只剩下少数几个生有能力写出语意完整的文章,而且大部分人那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跟着媒体人云亦云。
当一个人开始很自觉地拒绝大众媒体,拒绝时下最流行的意见和看法,或最当红的话题或事件时,他的生活将大大提升,并且能持续维持高档。相反的,不断追逐趋势、追逐流行的人,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很花钱、很疲惫,而且还会变得信息贫乏。有勇气敢跟别人不一样的人,不但能省钱,还能一窥自给自足的幸福感——在大家的步调越来越一致、社会标准越来越单一的时代里,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变得奢侈而遥不可及。
那些真正执着于专业、有所成就的专家或高手,他们都反对集体行为,反对强加于身的消费文化而且对集体行为有很强的免疫力。
不必天天为了怕遗漏某种流行话题而战战兢兢,也不必再因为媒体的大肆报导!今天被狂牛症吓个半死,明天因为基因改良苹果的问题担心得几乎精神错乱。能独立于媒体之外,有自己一套看法的“专家”或“内行人”,他们才是真正富有的人,那是一种知识上的富有,以及独立性的富有。跟那些只会从众随俗,实际上却什么都不懂的八卦高手刚好相反。
若要享受,就必须先学会如何放弃。德国哲学家阿诺·格伦(Arnold Gehlen)认为,人类持续承受着一种压力,让人去追求大异于能满足他当前欲望的东西。这种压力,亦即一直想要拥有更多的心理状态,格伦称之为“动机过剩”。格伦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动机过剩”,人类绝对没有办法达到目前的成就,也绝不可能这么彻底的改变了地球的样貌。
想要更多、更好、更新的欲望,跟一心追求享受的欲望其实一样,纵使不懂格伦的人也会这么做,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天性。若想要反其道而行,一定会变得很不快乐,因为人本来就无法违抗天性。所以,让自己赢得享受的真正秘诀就在:先认识我们的欲望,然后适度地满足、纡解它——绝不能像苦行主义者那样去对抗它、否定它。
拉丁文里面有个很棒的字眼“适度”(Temperantia)。“适度”乃是一种基本道德。
不要变成受媒体宰制、愚蠢幼稚的消费白痴。强化自我意识。
“拥有欲”绝对不是性格上的缺陷,反而是一种人性的需求,我们应该要认清自己的欲望,不应该压抑,更不应该想要消灭它,而是要适度的纾解它、满足它。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为,教导他拥有独立性,就等于是教导他拥有自由。我们要把目标设定成:让孩子有能力根据他自己的信念去做对的事情。举个最通俗的例子:不会教我女儿说,妳要刷牙是因为妳“必须”刷牙,或者跟她说,因为“别人”都刷牙,所以妳也要刷牙。我会让我女儿了解,她之所以要刷牙,是因为不刷牙会蛀牙。
当一个人习惯做正确的事情之后,并且当他觉得做正确的事很容易之后,他的快乐就会越来越多!
人有能力不跟从别人,不必去随波逐流。
不断提高自己的消费抵抗力。
未来的消费者就像是透明的生物,在商人面前无所谓。商人将使出浑身解数,推出更先进、更精致的手法来叫消费者掏钱。唯有把孩子教育成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并且让孩子了解到,享受不一定就等同于接受诱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机会获得真正的富足!不管他口袋里有没有钱。
消费不仅不能带来快乐,甚至还会让人变得麻木愚蠢。实验告诉我们,真正让人感到兴奋的,是整个期待过程中的快乐,一旦愿望被满足了,反而只有失落感。
我们的期望越高,就越难获得快乐。享受本身并不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只有事前的期待,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兴奋感。
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的著名理论“达成后的忧郁”,早在大脑实验还没有问世前,就已经明白指出:“期待”与“渴望”的情绪在跨过“实现”的门坎后就会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把钱花在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上,或花在一些消磨时间的无谓活动上。
变穷真的有其值得庆幸的一面,因为我们终于有机会摆脱四处充斥的富裕垃圾。
人们要买的,绝不是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要买的是一个梦想、一份希望!他们希望你们的商品能实现他们的愿望。
物质泛滥很少能为人们真正带来享受。
美国经济学家托斯坦·维伯伦曾在他的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以下论点:“会赚钱”代表的意义是强悍、聪明,但相反的,“贫穷”代表的却是没用、失败者。维伯伦提出来的看法,一直到最近都还有很多人认同。只要有能力换新车,这个人肯定是社会的中坚份子,既勤劳又值得敬重。相反的,开着一部破旧老爷车招摇过市的人,肯定是又懒又笨的窝囊废。
在资本主义信徒的世界观里,消费是社会上每个人的责任,唯有“消费得起”,才代表这个人很认真、很努力,消费是勤奋的具体象征。因此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物质泛滥代表了市民阶级的本分和荣誉。幸好这种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今天如果还有人沉溺在物质浪费中,一定会遭人侧目。(莫非他是俄国暴发户? 小白脸?还是诈领保险金的有钱寡妇?)如今真正奢侈的反倒是,你能不能自觉地拒绝强迫性的消费行为。就像前面分析过的,消费行为不但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反而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所以,置身在这个经济景气持续下滑的时代里,我们反而有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
我们买的东西,其实大部分都是多余的,反而是我们精打细算、考虑再三才买的东西,才是真正需要的。
千万别贪小便宜!别看到特价就乱买,这样浪费掉的钱绝对不亚于挥霍。只要一经济不景气,市面上就会出现各种教大家怎么省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