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舞,写到了真的文人骚客的江南。但是,三首之中,也就这首最是〃其次〃,最少有人称道。究其原因,就是只有娱乐,少了前面两首的那种真情。白居易任职苏州,只有几个月,就因眼疾而离开,他想在苏州继续杭州事业的想法没能实现。他离苏州时,郡中士民涕泣相送,这是对他杭州政绩与人品的褒扬,同时也为他不能为苏州百姓做主痛心。
白乐天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从此游泳宦海,几上几下,几经波折。唯杭州之任最少羁绊,最有作为。一心治国平天下的他,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回忆起来,收获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与温馨。而当官不为民做主的贪官、昏官,即使心如铁石,也难免有负罪的恐惧,他们是不会有这样的平和而美丽的回忆的,写写山水花月已经不错了,断不可能写出白居易一样的江南深情。
第62节:春夜为何喜雨
春夜为何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自小耳熟能详的杜甫的《春夜喜雨》。
杜甫的《春夜喜雨》喜在哪里?喜在〃好雨〃。〃好雨〃好在哪里?好在〃知时节〃,好在〃润物细无声〃,好在能让〃花重锦官城〃。读到这里,只是读出了诗的表面,只达到了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只有再提出一些问题,再深入一些,才能读到诗的本质、诗的真意,才能对诗有高层次的理解。
〃好雨〃好在〃知时节〃,这〃时节〃与诗人有什么关系?作为文人,只要写诗,只是赞美雨之〃好〃,那是完全不用管它是否应了时节的,只要雨好就行,清明、谷雨、惊蛰、芒种是可以不必关心的,是可以不必强调的。关注时节本来应该是种田人的事,可是杜甫在这首诗里首先关注的却也是时节。
〃润物细无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润〃的,有些东西〃润〃了好,有些东西〃润〃了却是不好,衣服、残破的茅屋,让雨润湿了并不好。看得出来,作者说〃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是喜在〃当春乃发生〃的雨会给农民带来好的收成。诗人关心的不是有雨可赏,而是想到了农民的耕种。
因为心中有了人民大众,所以他推窗去看,看到的并不是院子和门前的花树,而是远处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于是作者想象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花重锦官城〃这是全城之喜,并非是个人之独乐。因为诗人的喜与大众的喜是一致的,是以天下之乐而乐,所以才有了《春夜喜雨》之喜。
《春夜喜雨》作于杜甫躲避战乱,流寓成都,这是国家最为动荡,诗人个人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可是,纵观这一时期杜甫的作品,却是最有人民性的,他是时时将自己的疾苦与天下人的疾苦联系在一起的。《春夜喜雨》也是这样,虽然这首诗并没有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直呼,但在诗中隐约透着作者的人民性。这样的喜,并不是简单地为雨而喜,并不是自我之喜,诗中的雨与〃应是绿肥红瘦〃之雨,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作品的人民性是最重要的特征,只有读出了《春夜喜雨》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才是读到了诗的深层。
第63节:公孙大娘是老大娘吗
公孙大娘是老大娘吗
杜甫有一篇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这位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她的出身、年龄都不见记载。有的人根据〃大娘〃,认为公孙大娘是个老大娘、老太太。
杜甫的诗开头一句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这是说杜甫小时候看到过公孙大娘舞剑。这时候的公孙大娘,是个〃佳人〃,又能舞剑器动四方,不像是老年妇女,但杜甫仍称她〃大娘〃。杜甫56岁那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还是称她大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书法家张旭,一般认为生于658年,卒于742年,比杜甫(712…770)大50多岁。杜甫年谱记:717年,玄宗开元五载,杜甫6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这时尚称得上佳人的公孙大娘估计也就是20多岁,而张旭已经年近花甲。可是张旭也称〃公孙大娘〃。
诗序中有:〃余公孙大娘弟子也。〃这出自公孙大娘弟子之口,学生弟子也称老师为〃大娘〃。
学生称她大娘,6岁的杜甫称她大娘,年近花甲的张旭也称她大娘,这个〃大娘〃就不应该是老年妇女那个大娘了。
现在的〃娘〃,北方地区多是指母亲。古代的〃娘〃,可以泛指所有女性,也可以是母亲,许多女孩子的名中有个〃娘〃字。
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中〃唐人称呼喜标榜排行〃一节说:〃唐代的妇女也以行第称呼,丁六娘歌十索,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可见,公孙大娘的〃大娘〃是排行。〃公孙大娘〃其实就是公孙家排行第一的大女儿,并不是老年妇女。如果她是排行第二,那就得叫公孙二娘了,排在第三,就是公孙三娘。当然了,〃大女儿〃最终是要长成〃老大娘〃的,但那是另一回事儿。
唐代爱以排行称呼人。李白称李十二,刘禹锡称刘二十八。诗歌中留下许多排行人名,仅从诗名就可以见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赠卫八处士》,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等。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古代不讲计划生育,但生出十个八个的也不容易,裴十八、夏十二、邱二十二,是叔伯兄弟一起排行,并不一定是亲生兄弟。
古代作品中经常出现〃萧娘〃,萧娘并不一定是姓萧,而是贵族妇女的代称,许多诗中指女情人、歌伎。古代诗歌中又常见〃谢娘〃,谢娘也不一定姓谢,而是美女、歌伎的代称。南朝的萧氏、东晋的谢氏,都是当时的权贵门阀,这些人家的妇女生活优裕、打扮入时、举止优雅,成为当时人追随的偶像,经常被写入诗文,后来渐渐改变了意思。
第64节:新解〃只是近黄昏〃(1)
新解〃只是近黄昏〃
老年人最爱提到的是李商隐的七绝《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老年朋友引用这首诗时,一般只是引用〃夕阳无限好〃,很少有人将后面的〃只是近黄昏〃连用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个完整的句子,只有完整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人们解释〃只是〃,认为就是现在〃但是〃的意思,并且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解释成虽然夕阳无限好,可是却接近黄昏了。说〃只是近黄昏〃表现的是一种无奈。这样的解释,仅是注意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没有从诗的整体考虑。如果考察整首诗和〃只是〃的用法,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向晚意不适〃,这是说心情不好。但是作者一没有喝闷酒,二没有找人发泄,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驱车登古原〃,到野外走走。因为〃向晚意不适〃,所以才〃驱车登古原〃,这是因果关系。诗人到乐游原,目的是明确的,就是为了要看一看黄昏时的太阳,让夕阳解除〃意不适〃。他所要寻找的恰恰就是黄昏这个特殊时间里的太阳,让夕阳解除〃意不适〃,并不是想要寻找无奈,寻找苦恼,而是解除烦恼与无奈。寻找无奈,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乐游原是当时文人们常去的地方,也是作者经常去的地方,现在他来到这个地方就是为了看黄昏的夕阳,是有计划在先的,就是要通过看夕阳,驱走心中的感伤。〃近黄昏〃是〃夕阳无限好〃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在黄昏,也就没有作者眼中的无限好的夕阳了,正是因为〃近黄昏〃,才具有了〃夕阳无限好〃。作者没有理由对产生〃夕阳无限好〃的〃近黄昏〃表示无奈,表示惋惜,如果他那样做,就等于是白到乐游原了。
第65节:新解〃只是近黄昏〃(2)
人们误解〃只是近黄昏〃的根本原因,是将诗中的〃只是〃,等同于现在的〃只是〃,以为这里的〃只是〃就是表示转折的〃但是〃,这是用现代的语义解释古代的诗句。
其实,古代的〃只〃,还可以表示因果、条件关系。例如:〃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的〃只〃,解释为〃就是〃,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应该解释为:就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应该解释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就是因为未到伤心处。这个〃只〃也是表示原因的。
从李商隐自己的诗作中,我们也能找出不少〃只〃表示原因的例子。《西南行却寄相送者》:〃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行人只在雪云西〃,意思是:行人正是因为在雪云西。无题诗《凤尾香罗薄几重》中的〃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斑骓只系垂杨岸〃,就是:斑骓正好系在垂杨岸。
如果,将〃只是〃解释为转折关系,那可就坏了:〃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作者一路都是积极向上的情绪,可是到〃只是近黄昏〃这儿,却转了调子,先是积极又是消极,整首诗就出现了矛盾。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合理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夕阳无限好,正是因为近黄昏。
这样,整首诗才有了一个连贯的思想,一条顺通的脉络,中心也就明确了,作者的本意也显现出来了。〃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翻译过来是:因为在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好,所以驱车到乐游原上看夕阳,让夕阳解除心中的不适。夕阳多么美好啊!夕阳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它正在黄昏这个时候黄昏有什么不好!
这首诗写于何时不详,李商隐的一生活了四十多年,按理说不应该有岁月迟暮之感。他的另一首《乐游原》:〃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就全无消极迟暮之感。纵观李商隐的一生,他一直是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好是他积极生活态度的写照。
第66节:《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拿画家开涮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拿画家开涮
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有人说这是春景图,这样说并不错,这些确实是苏轼写作的目的。但是,这首《惠崇春江晚景》还是苏轼的调侃、逗趣戏作,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
惠崇和尚是北宋的大画家,他擅长的是江南春景,尤其是水禽小景,其《溪山春晓图》、《沙汀烟树图》、《秋浦双鸳图》让人叹为观止,被称为宋人图画的绝品。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又称《春江晓景》,画面有竹,有桃花,有鸭子戏水,但蒌蒿、芦芽,绝不是画的主题,只不过是背景而已,至于,河豚已是画面之外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画中的鸭子看出了春水的温暖,画得好,评得也好。这是规规矩矩地说画,说得合情入理,以鸭说水,以鸭说春,这正中惠崇的笔意。说得惠崇心中美滋滋的。可这不应该是诗眼,诗才写了两行,还没评论到关键处,人家惠崇正等着下文。惠崇想的是一定有更高的评价美辞将要出来。没有想到的是,这老苏笔头子一转,说到了〃蒌蒿满地芦芽短〃,说到了画最不重要的枝梢末节。这让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倒也行,诗有抑有扬,一般的诗到了这句也多是这样,抑过之后定有崇山峻岭,最后一句,定是出人意料的好评语。惠崇和尚正等着听好戏。可这姓苏的忽地来了个〃正是河豚欲上时〃,结句了。
〃正是河豚欲上时〃完全是苏轼自己的想象,完全与画面无关。人家画的竹、桃花、戏水之鸭,最用笔墨的是鸭子。这些他说完后,眼睛却盯上了不起眼的蒌蒿和芦芽,又由蒌蒿和芦芽联想到了吃,吃河豚。拼死吃河豚,河豚可是个怪玩意儿,味道极美,但是吃了却能毒死人。据说,蒌蒿、芦芽这两种东西与河豚同煮,毒性就小了,就可以吃了。不沾荤腥的惠崇自然是一丁点儿吃河豚的意思也没有的,人家画的就是美水美景,可苏东坡这个馋嘴巴子,却自顾自地从人家的画里想出了吃,吃吃别的也行,偏偏是吃要人性命的河豚,这不是成心气死人吗?要是先生您写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找个高人评评,那位评出了涮羊肉,您能不生气吗?
其实读这诗时,读者就已经能觉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节,〃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另是一节,说的不是一回事。只〃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两行诗,就已经将画的最好处评完,剩下的就是开涮了。
对朋友的游戏之作,戏谑得高,糟蹋得好,又于看似不经意中留下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来说去,还是高。高人就是高人。
有人说,苏轼与惠崇是同时代的人;有人说,苏轼与惠崇不是同时代的人。这事说不清楚。即使苏轼没有见过惠崇,也是拿人家的画开涮了。
第67节:是〃有女如芸〃
成语
是〃有女如芸〃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诗的第一节是:〃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历来都解释为:在东门那地儿,有许多女人。认为〃如云〃即众多的意思。可是,我们想一想,女人众多,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女人,诗中的主人公总不至于认为各种各样的女人全都是美丽的吧?也有的人说:走出了城东门,看到了美女多得像彩云。这也不好解释,为什么诗中的主人公一出城,美女就全都集合了呢?
其实,这〃有女如云〃的〃云〃,是一种植物,而不是天上的云彩。从整首诗来看,第一节是〃有女如云〃,第二节相对着的是〃有女如荼〃。第二节其实是第一节的同义反复,意思是一样的,语气是一致的,结构也应该是对称的。可如果一个是天上的云,一个是植物,那就不好对称了。
从用语习惯看,《诗经》中〃有女如……〃、〃有女……〃的句子很多,如《野有死麇》的〃有女怀春〃,《有女同车》的〃有女同车〃、〃有女同行〃中的〃有女〃应当解释为:有一个女子。〃有女如荼〃应该解释为〃有一个女子像荼一样〃,而不可能是有许多女子全都〃如荼〃。如此,到了〃有女如云〃就成了〃有许多女子〃,这也讲不通。
1922年,在古都洛阳发现了汉代石经,共有几十块。著名的金石学家罗振玉将这些发现写入《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一书。其中有鲁诗《诗经·郑风·出其东门》残字〃虽则如芸〃。既然〃虽则如云〃是〃虽则如芸〃,就可以推测出来,〃有女如云〃也应该是〃有女如芸〃。可惜,今日的注释家,没有注意到这一信息,依然在朱熹等人解释《诗经》的圈子里打转。
芸是一种草本植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芸,香草也〃。
将〃云〃看成〃芸〃,〃有女如芸〃就成了:有一个女子像芸草一样。〃出其东门,有女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