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联军被杀十五万,最后还是被打败。魏将段干子提议割地向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秦国想并吞魏国,只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的,就像抱薪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苏代的话见于《史记·魏世家》〃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一般理解是:抱着柴草去救火。抱就是抱。这不是〃引火烧身〃吗?〃薪不尽,火不灭〃,这抱着薪的人不早烧死了吗?
《康熙字典》〃抱〃字条说:〃与'抛'通,弃也,掷也。〃〃抛〃字条下又曰:〃或作'抱'。〃由此可见,成语〃抱薪救火〃原意当为抛薪救火也,就是向火势扔柴。〃薪不尽,火不灭〃,是说柴不扔完,火就烧不完。
《史记·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抱儿鞭马南驰'也。〃《汉书·李广传》也作〃抱儿鞭马南驰〃。〃推堕〃与〃抱〃是同义词,〃抱儿鞭马南驰〃,就是推下胡人少年打马向南跑。这〃抱〃就是〃抛〃。
《史记·三代世表》:〃姜嫄以为无父,贱而弃之道中,牛羊避不践也。抱之山中,山者养之。又捐之大泽,鸟覆席食之。姜嫄怪之,于是知其天子,乃取长之。〃
这是个著名的传说:姜嫄踩了一个大脚印,就怀有身孕,生下一个孩子。姜嫄认为这个孩子没有父亲,脸面上不好看,就将孩子扔在道上,可是牛羊都不踩这孩子;姜嫄又把孩子扔到山里,山里人将他收养了;姜嫄又把孩子扔到水泽里,鸟儿们飞来用羽毛给孩子当被褥,给他叼来吃的东西。姜嫄感到惊奇,知道这个孩子不是凡人,将来会有天下,就养大了他。这个孩子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后稷。
〃抱之山中〃就是扔到山里,〃抱〃就是〃抛〃,与〃弃〃、〃捐〃是一个意思。
第78节:〃土崩瓦解〃不是土崩瓦解
〃土崩瓦解〃不是土崩瓦解
〃土崩瓦解〃是个常用的成语,比喻的是崩溃了,彻底垮台了。许多人认为〃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的原意,自然就是〃土崩了,瓦碎了〃。多数辞典就是这么解释的,《辞源》解释〃土崩瓦解〃说:〃像土倒塌,瓦碎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这么解释对不对呢?不对。因为〃土崩瓦解〃不是〃土崩了,瓦解了〃,而是〃房子倒塌了〃。
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土倒塌〃的问题的,要是说陡处的土倒塌了,多少还有一点儿垮台、崩溃的意思,可是〃瓦碎裂〃了,可就跟垮台、崩溃搭不上边儿了。古时那种瓦片并不大,以小瓦块的碎裂描述崩溃之势是远远不够的,是不恰当的。
〃土崩瓦解〃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总结秦的灭亡时说:〃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言秦国败坏,若屋宇崩溃,众瓦解散也。〃张守节将〃瓦解〃释为〃众瓦解散〃,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很明显,〃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是个比喻句,意思是说,由于秦国的弊病积累已经很久了,它的灭亡就像是房子倒塌一样。房子垮塌时,土墙倒了,房顶上本来排列有序的瓦片,忽地一下子全散开了,落到地上。这样的阵势,用于比喻秦国的灭亡才是合适的。
土崩瓦解是房子倒塌时的部分现象,土崩瓦解是房子倒塌的借代。〃土崩瓦解〃的原意,并不是像《辞源》解释的那样〃像土倒塌,瓦碎裂〃。
第79节:〃人自为战〃本不是各自作战
〃人自为战〃本不是各自作战
成语是固定了的语言,它已经有了自己的特定含义,而这含义与它的出处常常是相差很远的,怕的就是有人用成语的意思阅读古代作品。〃人自为战〃就是一例。
现在,成语〃人自为战〃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各自单独作战或干事情,而它的原来意思根本就不是这样。
〃人自为战〃与成语〃背水一战〃出自同一故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说,韩信带了几万不大听指挥的兵远道攻打赵王歇,而赵王有兵二十余万,据井陉之险以逸待劳。战斗开始,韩信说灭了赵军再吃饭,就将一万人背水布阵。赵军见了韩信这等的阵势不禁哈哈大笑。可是战斗的结果却是韩信大胜,赵军大败。战后总结时,有人问韩信:〃兵法上讲,布阵应背后是山陵,前方是水泽,这回将军您却让我们背水布阵,还说,灭了赵军后再吃饭,当时大伙全不服,可是最后咱们竟然打胜了,这是用的什么战术?〃
韩信说:〃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众将军这才全服了。
韩信这里说的〃人人自为战〃,没有一点儿各自单独作战的意思,而是说,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生存而尽力作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秋七月,(袁)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
第80节:夜郎是怎么自大的
夜郎是怎么自大的
夜郎自大是最难听的贬义成语之一,因为这个成语,夜郎国为人熟知,但一点儿光彩也没有。可是,我们看看历史,就觉得夜郎自大并不是简单的自高自大,而是情有可原。
我们是通过《史记·西南夷列传》才知道曾经有个夜郎国的。
其实汉王朝及汉之前的王朝也并不知道有个夜郎。是汉武帝想要通过西南地区寻求到一条通向身毒(印度)的通道,才知道有一个夜郎。
汉武帝的使者是先到滇国的,一到滇国,滇王就问汉使者:〃'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
滇王与夜郎侯的事,在《史记》中也不是著名篇章,以后也并不大为人注意。到了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才有了〃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这才有了成语夜郎自大,成语夜郎自大就是从这儿来的。从此,夜郎背上了坏名声。
我觉得夜郎委屈有下面几点:
一、〃汉孰与我大〃是滇王说的,并不是夜郎君说的。《史记》只说了〃及夜郎侯亦然〃,也就是说,夜郎王只是说出了与滇王类似的话,但到底是不是说了〃汉孰与我大〃,并不清楚。
二、再说了,即使是夜郎王说的也是〃汉孰与我大〃,这也算不上是〃自大〃。〃汉孰与我大〃只是问一下,打听打听,并没有说:我比汉朝大或者我与汉朝一样大。
三、只许你汉朝自大,人家问一下就不行了,就得受贬斥,若这话是汉使者说的,就不会遭到非议,其实这是汉朝自大。
四、不知道汉朝有多大,原因是〃道不通故〃,是条件所限,并不是滇王、夜郎王自己有妄自尊大的缺点。互相不了解,其实,不光是滇王、夜郎国君对汉不了解,汉也同样对滇、夜郎不了解。怨不得人家。
五、《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就夜郎王眼光所及,与周围比较,夜郎、滇也确实是大。
成语还是成语,原来怎么用还怎么用,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贬低夜郎。
有意思的是,20世纪末,竟然出现了〃抢夜郎〃的闹剧。夜郎国的疆域、中心区域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学者们分歧最大、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目前,贵州省内就有安顺、桐梓、六枝、望谟、惠水、长顺和三都等地,认为古夜郎的中心在今天自己的行政区域内。云南省的宣威,广西和湖南也认为在自己的区域之内。各方都能引经据典,甚至找出学术论文。有的县甚至都想改名为〃夜郎县〃。夜郎又成了〃香饽饽〃。
据记载,夜郎国灭于西汉末期,汉成帝河平年时(公元前28…前25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调解。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斩杀了夜郎末代国王,平定了叛乱。此后,夜郎不再见于史籍。夜郎国存在了约三百多年。以后,晋朝曾在贵州设置过夜郎郡。唐初在今贵州石阡一带曾设置过夜郎县。不久在今湖南新晃一带又设置过夜郎县。宋代也短时间在湖南新晃设置过夜郎县,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叫夜郎的县名。但后来的这些夜郎郡、夜郎县与原来的夜郎是不是同一地,至今也弄不清楚。
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
第81节:想梅止渴
想梅止渴
看到这个标题,您一定说,错了,是〃望梅止渴〃不是〃想梅止渴〃。您说得对,我这样写主要是想说,〃望梅止渴〃等于〃想梅止渴〃虽然并没有〃想梅止渴〃这个成语。
〃望梅止渴〃源于《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行军路上找不到水,渴得要命。聪明的曹操想出一招,说:前面有个大梅子林,梅子非常大,又甜又酸又解渴。士兵们一听,嘴里出了口水,于是不觉得渴了。
曹操说的梅林根本不存在,曹操是利用了条件反射,让士兵想到梅子〃口皆出水〃,达到暂解渴的目的。
〃望〃最常见的意思是:往远看,别的意思很少用。于是,有人以为,〃望梅止渴〃的〃望〃就是远望,这就错了,这里的〃望〃其实是想。曹操所说的梅子根本不存在,是他想出来的,是想梅止渴。
〃望〃当〃想〃讲的例子,还有许多:
望文生义,就是并不理解,靠想象推测;望而生畏,是一想就害怕,用不着看到;望而却步,是一想到某件事就害怕不敢前进了;得陇望蜀,是得到了陇地又想得到蜀地;望穿秋水,是期盼得眼睛都坏了,并不一定是真的用眼睛看;望风而逃,是听到一点儿信息就跑了,也是想出来的;望其项背,是希望达到别人的程度;望子成龙,是盼望孩子成才。
现代汉语中不少词中的〃望〃也是这个意思,如盼望、期望、愿望。
还有一个〃望〃最要当心,那就是〃望洋兴叹〃的〃望〃,这个〃望〃不是远看,也不是想、盼。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若〃是海神的名。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是抬起来头对海神说话。〃望洋〃并不是朝着海洋看。〃望洋〃是个单纯词,这种词不能拆开来用,只能是〃望洋〃,不能说〃望着洋〃、〃望海洋〃。
〃望闻问切〃的〃望〃也容易出问题。这个〃望〃是中医的一种诊断方法,医生望诊时,多数是面对面的,不会后退几步离你远远地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就是望诊,两个人在朝堂上,已经很近了,这个〃望〃不是远看的意思。
第82节:〃三顾茅庐〃当释〃三问茅庐〃
〃三顾茅庐〃当释〃三问茅庐〃
〃三顾茅庐〃又作〃三顾草庐〃,是最常用的成语。多数人认为〃三顾茅庐〃,就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看望诸葛亮,这里的〃顾〃就是〃看望〃。这样的解释不能说错,但是并没有解释到位,并不是恰当的解释。〃三顾茅庐〃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三问茅庐〃,而不是〃三拜茅庐〃、〃三看茅庐〃。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出于诸葛亮自己写的著名的《出师表》,原文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咨〃就是问、询问,〃咨臣以当世之事〃就是:问我当时的局势。刘备三次到草庐中,确切地说是看望了诸葛亮,但是,看望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因为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要向诸葛亮咨询。〃问〃才是刘备的主要目的。将〃三顾茅庐〃解释为三次到茅庐询问,才是恰当的。这样解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顾〃与后面的〃咨〃正好形成了呼应,表述才成为一个整体。
现在〃顾〃最常用的义项的确就是〃看望〃,但是,它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义项,就是〃问〃。
释〃顾〃为〃问〃,在古代汉语中是可以举出不少例子的。《国语·晋语八》:〃訾柘死,范宣子谓献子曰:'昔者吾有訾柘也,吾朝夕顾焉。'〃范宣子说的意思是,訾柘死了,我没有人可以经常咨询了。而绝不是说,訾柘死了,我没有人可以经常看望了。杜甫写诸葛亮祠的《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可以说是对〃三顾茅庐〃最好的解说。〃顾〃的宾语是〃计〃,这〃三顾频烦天下计〃,怎么也不可以解释为〃三拜频烦天下计〃,只能说是〃三问频烦天下计〃。现在常用的〃顾问〃是个同义并列结构的合成词,〃顾〃就是〃问〃,〃问〃就是〃顾〃。当顾问的人,责任就是解答别人的咨询。
〃期期艾艾〃的故事
成语〃期期艾艾〃是形容人口吃的,并不常用。可是,它的出处却极有意思。
这〃期期艾艾〃,其实是两个时代不同的事。
先说〃期期〃。这事记载在《史记·张丞相列传》。西汉开国有一位名臣,名叫周昌。这个人帮助刘邦打过天下,立过大功,以刚直不阿闻名,但是有个毛病,就是说话不行,一到关键时就磕巴上了。这刘邦得了天下,坐了皇帝位,就有点洋洋得意,丢了当年战争年代的好作风,整天就知道寻欢作乐。这天,刘邦正跟宠爱的戚夫人在一块起腻,周昌心里极为不满,也不通报一声,推门就闯进去了。刘邦气不打一处来,就骑在周昌脖子上问:〃你说,我是何如君主?〃这周昌上来犟劲,脖子一梗,说:〃陛下即桀纣之主也!〃刘邦拿这人也没办法,只好笑笑拉倒。刘邦欲废太子另立戚夫人的独生子如意。周昌又大闹起来,刘邦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这〃期期〃是周昌着急时发出的声音,没有意义,后来,〃期期〃就成了口吃的意思。
〃艾艾〃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三国时灭蜀的大将邓艾,虽然率军打仗无人可比,但说话也不利索,别人问起他的名时,他就〃艾艾艾〃地〃艾〃个不停。司马昭看邓艾这样子,就拿他取笑开涮,〃你说艾艾的,你的名里到底是几个艾?〃邓艾虽然口讷,但脑子灵得很,一看这是拿自己开玩笑,就说:〃凤兮凤兮,故是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