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

第19章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19章

小说: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临大节而不可变。

  关于〃夺〃的另一重大误解出自屈原的故事。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的〃夺〃,也有人解释成〃夺走〃、〃抢夺〃。可是,一个堂堂的大夫,直接就从〃与之同列〃、〃王甚任之〃的左徒屈原手中抢夺楚怀王指令写的〃宪令〃草稿,这有点儿太不像话了。上官大夫虽然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这么公开撒野吧,得装装样子吧。屈原草拟的是〃宪令〃国家基本法,这种东西也抢得的吗?草稿未定不是金币,谁抢到手就是谁的。敢抢宪令,这事弄到楚王那儿,上官大夫不得挨收拾?

  联系屈原写的宪令尚是〃草稿未定〃,还没有确定下来,应该是上官大夫想要趁稿子未定时更改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文。〃屈平不与〃,是屈原没有同意。屈原不同意更改宪令,上官大夫也没有办法,就背后到楚王那儿说屈原的坏话,整人。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就是上官大夫得知屈原起草宪令,想要更改。 
第99节:草船借箭:孙权…周瑜…诸葛亮


  草船借箭:孙权…周瑜…诸葛亮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一段,是最能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这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真实的草船借箭并不是这样。

  《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说的是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带兵南下进攻东吴的濡须(安徽无为东南),孙曹两军隔长江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分出个胜负。这天,孙权亲自坐着条大船来到江面观察曹军的动向,结果挨了一顿猛箭,差点儿把船给弄翻了。曹军集中〃火力〃,没少用〃子弹〃,看来是下了狠劲儿。孙权没有借箭的意思,也没说是草船,只是察看敌情。孙权船的一侧中箭太多,有些倾斜,将要翻船。孙权急中生智将船调个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两面挨打,求个平衡。结果平安无事回到营寨。

  《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写的,自己人记自己的事,犯不着往孙权小儿脸上搽胭粉。此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孙权没有想到借箭,但将船换一面受箭,说明孙仲谋脑瓜好使,这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到了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变成了另一个人。〃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这时,也看不出周瑜是借箭,只是得了便宜卖了乖,气一下曹操。说〃约得数百万支箭〃,这已经是小说家的夸张,一个人射出十支箭,就需要有十万人同时开弓,还得除去射到水里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有个习惯:好事全是算一个人的。到了《三国演义》,主角成了诸葛亮,聪明全到了孔明一个人身上。《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周瑜要杀孔明,命他监造十万支箭,以及孔明立下军令状,利用大雾的机会,逼近曹营,用草船借箭,还跟鲁肃一边借箭一边喝着小酒唠闲嗑。故事生动、好看,但只是故事,并不是真的。

  现在小学课本也有了《草船借箭》。从娃娃抓起,草船借箭的主人是诸葛亮,已经难以更改。 
第100节:《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署名〃郦道元〃的《三峡》,被选入中学课本多年,这篇选自《水经注·江水》的短文只有一百多字,写得极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实,郦道元根本没有到过三峡。

  郦道元(约470…527),生活于南北朝的北魏,当时南北朝对峙,北魏的势力从来没有达到三峡一带。北魏最强大的时候也是〃遗之度外,吴蜀而已〃,也就是说,北魏没有占领包括三峡的长江流域。郦道元一生都在北朝做官,也没出使过南朝,他是不可能到过三峡的。

  没到过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答案是,这些文字不是他的作品,是别人写的。

  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收集了大量前人的资料,达437种之多,而多不说明出处。现在看到的《三峡》一节,即是引自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

  郦道元只是对盛弘之的文字做了小小的改动,就是〃惟三峡七百里中〃、〃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凡一千二百余里,虽飞云迅鸟,不能过也〃等几处。

  唐朝欧阳询等编的《艺文类聚》、北宋李昉等编的《太平御览》早已经指出《三峡》一节并非出自郦道元之手。遗憾的是,中学课本还是标明作者是郦道元,侵犯了盛弘之的著作权。

  盛弘之是南朝刘宋临川王的侍郎,他写的《荆州记》是一部地理著作,主要是记载荆州与古代楚国的地貌及其变迁,兼及各地的乡情、盛物、人事典故、名胜景点。

  《水经注》除了引用盛弘之的《荆州记》,还大量引用了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庾仲雍的《江纪》,有的说明了出处,有的没有说明出处,因而造成了误解。

  虽然当时中国分裂为南北朝,但是郦道元认为中国应该是统一的国家,南北都应该在《水经注》记述之内,所以虽然没有能力到达南方,却对南方水系力图详细记载,引用别人的文章也是不得已。同时,郦道元对引用的文字也作了一定的修改,有的修改还非常精彩。再说了,如果没有郦道元的《水经注》,盛弘之的《荆州记》、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恐怕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会为世人所知, 
第101节:《三峡》写的只是巫峡


  《三峡》写的只是巫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这是初中课本中郦道元的《三峡》,然而,读这篇文章时,可要当心。

  虽然文章开篇一句就是〃自三峡七百里中〃,其实,这段文字只写了一个巫峡,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峡。

  在这段文字之前还有:〃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这部分已经写完了〃三峡之首〃、〃瞿塘、黄龛二滩〃。接下来才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才是开始写巫峡了。

  《三峡》之后的文字接着是〃江水历峡〃、〃江水又东径流水滩〃、〃江水又东径宜昌北〃、〃江水又东径狼尾〃、〃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然后是〃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这段文字才写到了西陵峡。

  长江三峡或奇或险或壮美,各有各的特点,课本选文这百余字仅说了一个巫峡,在这之前所说的是瞿塘峡,在这之后写的是西陵峡。观文意,〃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之前省略了主语〃巫峡〃。〃自三峡七百里中〃只是状语,起限定范围作用。全句应当是:在七百里三峡中,巫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一节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收尾,其实也已经告诉我们,这部分写的仅是巫峡。

  还应该知道的是,三峡并非七百里。

  《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七百里〃课本无注,种种翻译、解释全认为〃七百里〃就是700里。无解说即表示没有疑问。其实,三峡是193公里,也就是不到400里。400、700,古今对里程的认识不会差距这样大吧?其实这〃七百里〃并非实数,极言其长,行文造势而已,不可实解。 
第102节:听好〃丝竹〃弦外音


  听好〃丝竹〃弦外音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中学语文课本注释为:〃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这是沿用了旧注,只是字面上的解释,真正理解〃丝竹〃在《陋室铭》中的含义,光是说到这里是不够的,还应当〃听〃出来〃丝竹〃在这特定语境中的弦外之音。

  《陋室铭》先说了〃可以调素琴〃,又说了〃无丝竹〃,又是有乐器,又是无乐器,若仅依教材注释就出现矛盾了。可见,这里的〃无丝竹〃并不是真的没有〃琴瑟、箫管等乐器〃,而是有其他意义的。

  其实,这里的〃丝竹〃与〃素琴〃是反义相对,〃丝竹〃并不是指一般的乐器或音乐,而是指与村野、朴素相对的华靡、典雅的音乐。

  丝竹指华靡、高贵的音乐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窃位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丝竹〃与〃轻暖〃、〃百味〃、〃华靡〃成同义对举。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怀。〃〃丝竹〃是与〃盛〃相连的,是与〃一觞一咏〃相对的,这里的〃丝竹〃就是指华丽、喧闹的音乐。白居易《琵琶行》说了〃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后,又说〃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可是又有〃山歌与村笛〃,可见,这〃丝竹声〃并不是所有的音乐,而是指城市里典雅的音乐,与〃山歌与村笛〃相对的音乐。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欧阳修在这里以〃丝竹〃为非,喜的却是〃负者歌于途〃之〃歌〃,这是抑华靡而扬村野、清新、自然。清人黄景仁《绮怀》诗〃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铅华〃是妇女化妆品,这里是浮艳的借代。〃铅华〃与〃丝竹〃是同义词。

  刘禹锡的《陋室铭》,主旨是表达安贫乐道,超脱凡俗的清趣,对市井奢华,官场纷繁的摈弃。将〃丝竹〃理解为华丽、侈靡的音乐,更符合文章的原意,这样,〃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钩鱼〃不可作〃钓鱼〃

  《口号万岁》一书中的《阿骨打的骨气》有:

  《辽史》卷二七载:〃天庆二年二月,(天祚帝)幸混同江钓鱼,界外生女真酋长在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长次第起舞,独阿骨打辞以不能。〃……当时女真人处于原始公社后期,被迫向强大的封建帝国契丹大辽朝贡。辽国皇帝远足去钓鱼,女真的一些酋长不远千里前来捧场。

  说的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这里的〃钓鱼〃应该是〃钩鱼〃。不少人因为不了解〃钩鱼〃,写作〃钓鱼〃。

  《阿骨打的骨气》所引的《辽史》卷二七,此处原文就是〃钩鱼〃并不是〃钓鱼〃。

  天祚帝钩鱼的混同江即松花江,若只是小小的钓鱼,犯不上兴师动众,大张旗鼓,远行混同江。农历〃二月〃黑龙江正是严冬,凿冰下钩,用大缆拴上大钩,钩黑龙江流域的鲟鳇鱼。鲟鳇鱼可达几百斤至千斤,钩鲟鳇鱼不是容易的事,有似后来的木兰围猎。辽帝钩鱼是春〃捺钵〃的主要内容。〃捺钵〃契丹语,又作〃巴纳〃,即国君渔猎行营的帐篷。春〃捺钵〃时,皇帝和臣僚共议国事,校猎讲武,属国、部族的酋长、首领都来朝见,皇帝设宴款待,君臣共贺。

  钩鱼意义不仅仅是鱼,既是比武,也是接见〃外宾〃,还是开大会,场面很大,很热闹。 
第103节:水泊梁山文化人


  水泊梁山文化人

  《水浒》主要写的是英雄好汉行侠仗义的故事、拳脚枪棒的功夫,对于文人之事自然没有过多描写,然而,一百零八将并非全都是只知舞枪弄棒的草莽武夫,好汉之中也有许多文化人。

  梁山的领导层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群体。宋江出身于刀笔吏,能书善文;军师吴用本来就是教书先生,智多星,大〃学究〃;卢俊义,卢大员外,也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善于运筹的公孙胜,文化程度更不用说了。正是这些有文化的人,构成了梁山具有高度指挥能力的领导核心。

  武将之中的文化人,有幼读兵书的关胜,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董平,武举出身的韩滔,将门之子彭玘;林冲、呼延灼、花荣、杨志、徐宁'等人出身将门,做过军官,也都是具有一定文化的。

  即使是出身低下的人,也不是全无文化的,如武松也〃颇识几字〃,识得景阳冈上的榜文,并能在鸳鸯楼上题字。石秀能〃细细写一本清账〃。

  梁山还有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知识分子,如神机军师朱武,掌管粮钱的柴进和李应,传送文书的戴宗,书法家圣手书生萧让,〃极好刀笔〃的裴宣,〃精通书算〃的神算子蒋敬,专攻兽医的皇甫端,〃重生扁鹊应难比〃的神医安道全……

  有些人虽然看不出是知识分子,但也是具有技艺的专门人才,如善于经营酒店的朱贵,精于雕刻的金大坚,搞服装设计的侯健,被称为〃妙手楼船匠〃的孟康,监造城垣的陶宗旺,金毛犬段景住虽是盗贼却是相马的伯乐。

  梁山还有许多文艺人才。乐和笛子吹得好,燕青筝弹得好,马麟箫吹得棒。此外,梁山上的歌手也不少,连那白日鼠白胜也会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没有文化的乌合之众是不能够打胜仗的,正是因为山寨中有了这么多的文化人,水泊梁山的事业才盛极一时,打起仗来才所向无敌。

  真的不识字的是鲁达和李逵。鲁提辖打死镇关西之后,行至雁门,傻乎乎〃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