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

第27章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27章

小说: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竟陵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人,其实这只是捡拾到他的地方,他的家到底在哪里也是个未知数。

  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连自己的姓氏也没有的陆羽,就是从这样的起点开始,不懈地努力,刻苦地追求,最后成为一代茶学大师,写下了不朽的《茶经》,这种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 
第139节:陆羽原本无姓名


  陆羽原本无姓名

  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是我国唐朝的陆羽写的。《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茶经》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当时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陆羽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和技术都作了阐述。有了《茶经》,我国的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般认为,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又号东冈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天门)。

  其实,陆羽这个人原来是没有姓也没有名的,他到底应该姓什么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竟陵有个龙盖寺,寺中有位智积禅师。有一天早晨,寺里的和尚听到外面不断传来大雁的叫声,智积就急忙跑出去看。来到河堤那边,有三只大雁正围着一个婴儿叫,并将羽毛覆盖在孩子身上。智积禅师怕孩子冻死,忙将他抱了回来。可是智积是个出家人,不能收养孩子,就把这孩子送到了一个叫李儒公的人家里。李儒公原来只有一个女儿,看到又来了个男孩很是高兴,就收下了。因为不知道这孩子的姓名,李儒公自己的女儿叫季兰,李儒公就根据孩子脸上的伤痕,依行字取名季疵,〃疵〃就是毛病的意思。

  陆羽七八岁时,李儒公一家要迁回原籍,陆羽不能同行,就到寺院里当了智积和尚的杂工。智积禅师看季疵这孩子聪明、好学,就想让他皈依佛门,成为自己的弟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可是,这个进入佛门的季疵却无意向佛,一心扑在儒家经典上。就这样,季疵一直在寺中做杂役苦工。

  智积是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智积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智积也是个饱学之士。智积好茶,陆羽随智积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从这时候起,幼小的陆羽已经对茶学产生浓厚兴趣。龙盖寺的杂役生活,就是陆羽成为茶事大家的第一步。

  到了十一二岁时,为了生活,季疵离开了山寺,投奔了一个江湖杂耍班子。到了这里就是进入了社会,再用那个难听的〃季疵〃也不行了,他就琢磨为自己取个正式的名。儒家的经典《易经·渐》中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头一句话的意思是:鸿雁向茫茫陆地远飞,夫婿出征迟迟不归。妻子怀了婴儿,可是得不到养育。第二句的意思是:鸿雁飞到了高山,其羽毛可以用来做舞蹈的道具。他就取了这两句中的字,自名陆羽,字鸿渐。这个名正好与他婴儿时被大雁的羽毛覆盖的传说相吻合,又与他游走无定的戏班生活相符。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陆羽作戏时,为竟陵太守李齐物所赏识,李齐物帮助陆羽离开了戏班,陆羽得以专心从师研习儒学,并结识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后来,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难民离开竟陵,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相对安宁,又是名茶产地,陆羽在这一带搜集、积累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这一时期他又结识了著名诗僧皎然。皎然既是诗僧,又是茶僧,对茶有浓厚兴趣。陆羽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从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艺术的熏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而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陆羽二十八九岁时,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以后又经十几年的增补、润色,最后才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茶经》。

  让陆羽遗恨的是,直到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自己到底姓什么。一般认为陆羽生于733年,其实这只是他被智积和尚救下的那年,并不真是他的出生年。一般认为陆羽是竟陵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人,其实这只是捡拾到他的地方,他的家到底在哪里也是个未知数。

  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连自己的姓氏也没有的陆羽,就是从这样的起点开始,不懈地努力,刻苦地追求,最后成为一代茶学大师,写下了不朽的《茶经》,这种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 
第140节:太监〃李莲英〃还是〃李连英〃


  太监〃李莲英〃还是〃李连英〃

  大太监小李子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有的书叫他〃李莲英〃,有的书称他〃李连英〃,这人到底是〃李莲英〃还是〃李连英〃?

  小李子入宫前叫李英泰,据说〃李连英〃是〃老佛爷〃给他起的名。〃莲英〃意思就是荷花,是那个时代女孩子最常用的名。明明知道人家是男的,但割了物件,就给人家起个女名,这等于是公开的侮辱,对于太后自己来说,也显得太过分、太粗暴、太无礼了。因此说,慈禧不大可能给得意的手下太监起个女孩子的名。

  历史教师纪连海在《百家讲坛》说过,〃李连英〃跟他是同一个〃连〃。

  作家霍达说过,他写《补天裂》时,为〃李莲英〃还是〃李连英〃犯了愁,翻了许多资料,一直查到李连英的墓碑碑文,终于确信大总管头上没长〃草〃,应该是〃李连英〃。

  早年在北京恩济庄有一块巨大的石碑,高3?5米,宽1米有余,碑铭:〃皇清花翎二品顶戴内廷大总管李公墓志碑〃,现在这碑已经下落不明。据说墓志碑文中记载,公姓李氏,讳连英,字灵杰。

  既然是叫李连英,可是,不但现在有人写成〃李莲英〃,就是一些当时的文献也是让他头上顶草,这是为什么?

  有人估计,是当时的一些官员对宦官参政不满,而又不敢公开反对,就拿太监的名开涮,给他加个草字头,暗示这人不男不女。

  有趣的是,〃莲英〃这个过去女孩子最常用的名,后来却少见了,这可能与〃李莲英〃的鼎鼎大名有点关系哪个女孩子愿意跟这么个人同名?

  《红楼梦》的人名密码

  有人统计过,《红楼梦》中总共写了975个人,其中有姓有名的732个,人称《红楼梦》是〃一姓一名皆具精意〃。解读这些人名的含义,对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有重要的意义。

  《红楼梦》开篇就引出《题石头记》诗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其实是有言在先告诉读者,这部书表面上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是〃荒唐言〃,可是书的真正意义,却并不在这里,男女之间的爱情只不过是〃荒唐言〃而已,而〃其中味〃并没有明示,这是要读者自己去理解的。这是作者曹雪芹在提示人们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贾雨村和甄士隐是《红楼梦》中最早出现的两个人物。〃贾雨村〃谐音〃假语存〃,〃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这两个名又一次提示:存在这本书表面上的是假语,真的思想是隐藏着的。曹雪芹是用这两个人的名字再一次提醒读者阅读时要注意书的真实内涵。

  作为全书总纲的〃护官符〃,提到的四个姓氏,这本身就是一种密码。〃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是以〃贾〃谐音〃假〃。〃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本是一种官名,这里是用了双关,实指史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金陵王〃本是一种封号,这里也是用了双关,实指王子腾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是以〃雪〃谐音〃薛〃,指薛家。是这四大家族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交织出了这部《红楼梦》的主要矛盾。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葫芦僧〃得名于贾雨村当年出家的葫芦庙,也就是贾雨村潦倒时寄居的地方。〃葫芦〃本来是当时的俗语,就是不清不白、糊里糊涂的意思,这与文中贾雨村的断案方式正好一致,用〃葫芦僧〃这个名的作用是提示中心。

  被拐卖的甄士隐的女儿名〃英莲〃,〃英莲〃谐音就是〃应怜〃,这个人的命运,真是应该可怜。被薛蟠打死的小乡宦之子名为〃冯渊〃,〃冯渊〃谐音〃逢冤〃,逢上了薛蟠这个薛家的呆霸王,可真是逢上了冤家。作者使用〃英莲〃、〃冯渊〃两个名,是利用谐音寄寓着对两个不幸有情人的深切同情。

  〃霍起〃这个人物一出现,就是〃祸起〃,甄家就丢了女儿,继而遭了火灾。甄家丫环娇杏,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侥幸〃做了贾雨村的夫人。贾府的清客詹光、单聘人、卜固修,是一帮子〃沾光〃、〃善骗人〃、〃不顾羞〃的家伙。而粮房书办则是詹会,这个人只知道〃沾惠〃,贾芸的舅舅干脆就叫卜世仁,也就是〃不是人〃。贾化则是满口的〃假话〃。贾家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元、迎、探、惜〃就是〃原应叹惜〃。

  宝玉、黛玉、宝钗,这三个人是最为关键的人物。〃宝玉〃二字寄托着贾府这个贵族世家的期望,可是这个期望却是〃假〃的。〃贾宝玉〃这个名中暗示着叛逆的性格。〃黛玉〃中有〃宝玉〃的〃玉〃,意在取其清纯、洁净;〃宝钗〃中有〃宝玉〃的〃宝〃,意在取其富贵。三个人的名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牵连,这已经说明了三个之间纠葛不断、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过这些人名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一书使用语言的深度,即使是人的名字的选用,曹雪芹也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

 
您好!您下载的小说来自  欢迎常去光顾哦!更多内容等着你。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转载自互联网!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