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于丹-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高深,也不神秘,但只有拥有敬畏之心,才能读进去古人的作品,才能写出像样的诗词。那些没有敬畏心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任何真正的文化知识的。
29问:你们说,“中国文化已经到了最危急关头”。那么,怎样才能拯救?
答:应该多一些人用孔子所说的大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有美德的人多了,文化才有希望。
30问:你们说:“学者虽然没有钱,但是学问自身的愉悦足以补偿一切;如果在社会生活比较有标准的地方,于丹会很富有,但没有社会地位。因为主流的声音会告诉世人,他们有钱但并不值得尊重。然而,这一次,无良媒体人加入到为于丹之流推波助澜的行列中,社会生活的标准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你们的“理想国”是什么样的呢?社会怎样做才能具有“引导我们灵魂向上的力量”?
答:我的理想国,就是孔子的理想国,也是英国思想家埃德蒙、柏克的理想国。简单说,这个理想国应该尊重知识、尊重美德。也就是要“以愚昧无知为耻”。
31问:你们说:“《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够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才能在新世纪里重铸辉煌,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和谐。”难道于丹一道歉,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能重建了,我们的生活就和谐了?
答:这只是培养对知识的敬畏的开始。
32问:你们说,“再不要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那什么才是“客厅”?
答:我觉得最适合讲《论语》的是台湾的龚鹏程先生。他做学问的气象,当世无人能及。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课的时候,所有听过他课的学生说,那才是真正在讲中国文化!他的书如《汉代思潮》等,是“内行看了服气,外行看了解恨”。而于丹的书呢?是“外行人看着热闹,内行人一看就发笑”。讲《庄子》我觉得应该是我的朋友,上海的学者张远山。
33问:现在联名的倡议已经引起了很大关注,很多人支持也很多人反对,这是您预料之中的吧,您觉得您想要的效果达到吗?在您看来,这样抵制用有用吗?
答:真理并不以人多势众判断。孔子当年,各国都不用,而像少正卯这样的人,门人要多得多。
我认为,这样的抵制会促进一些有头脑的人思考:何以被媒体吹上天的于丹,在这样一群“别样的人们”(鲁迅语)那里,会被如此激烈地攻击。
34问:在3月5日于丹新书的签售现场,有一个读者现场用文化衫批判于丹,您对这种行为如何看?
答:我很尊重并且理解他的愤怒。任何一个对传统文化抱有宗教般虔诚的人士,面对于丹都不可能不愤怒。他是一位楚狂接舆式的人物,我尊重他。
35问:有人把你们称做中国文化的力量或者希望,不知道徐先生自己怎么理解你们的保护传统文化的行为?
答:中国文化在目前来说,最需要的不是普及,而是传承。应该从小学开始就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我检点自己,为中国文化传承所做的事,目前只有两件:一是在高校中开设了诗词写作课,二是开设了京剧文化导论课。现代人学习传统文化,根本意旨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的大人君子。这需要具有强烈的殉道意识,我做得还很不够。
36问:据我所知,你们也有你们的推广传统文化的方式,您认为你们的方式和于丹有什么不同?
答:我们传播的是正确的知识。
37问:你们怎样保证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呢?
答:保证自己方式的正确,很简单。科学讲实验,人文讲积累。我们的知识储备使得我们对自己有自信。
38问:网上有一个观点,说这是文人相轻,是嫉妒。圈内人批评于丹,是因为于丹抢了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风头,背后还是一个利益之争,您怎么看呢?
答: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年,惠施以为庄子要抢他的相位,于是大搜三日,庄子跑去见他,说有一种凤鸟,非梧桐的练实不吃,非醴泉的水不饮,可是,那嘴里叼着腐鼠的猫头鹰,却以为它要来抢自己的食物。
那些说我们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嫉妒的人,他们不能理解真正做学问的人,不知道学问带给人的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超过一切。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讲,发现一个字的正解,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我们的一切行为,基于我们太热爱知识和真理。重利之人他们永远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大人君子之乐,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孔颜乐处。在大人君子的心目中,根本不存在利的念头。我们唯一关心的就是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这是嫉妒吗?孔子的思想就是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正直的人取代小人做了高位,老百姓就服了,否则民就不服了。“举枉错诸直”,这是孔子一辈子最不能容忍的。
39问:还有人说,一些反对于丹的学者是故意要学术显得神秘,才能显得做学问人的高端,您怎么看呢答:学术本来就是很高端的。为什么这些人不想着朝着高端努力,硬要把高端往下拉呢?知识分子其实是希望大众有知识的,他们是希望大家都有知识,而某些躲在论坛上骂人的人却希望知识分子和他们一样无知。
40问: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你的讲座没有取得于丹讲座的追捧程度,难道只是因为没有去“百家讲坛”?
答:你如果听过我的讲座,就不会这么问了。
徐晋如:我为什么要强调敬畏(1)
今天一个媒体记者问了很多问题,都是我答媒体问里面没有的,不妨贴出来奇文共赏:记者说:请讲一下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什么?比如,是经典著作还是更多在于人文精神?
徐晋如说: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锻造人的高贵的人格和高雅的情趣。高贵和高雅,是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
记者说:您谈的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目标,那么具体到传统文化呢?您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是不是仁、义、礼、智、信之类?
徐晋如说:我认为高贵的人文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第二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第三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记者说:这似乎还是对于君子的定义,那么具体到老百姓呢?您认为中国的老百姓身上有没有传统文化的体现?
徐晋如说:孔门传道,讲究有教无类,又说人皆可以至尧舜。老百姓何尝不该努力成为君子呢?
记者说:水至清则无鱼,人人都是君子的社会好像也挺恐怖的。
徐晋如说:不可能人人是君子,但必须要承认君子是人的终极目标。
记者说:您说中国文化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那么您觉得社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传统文化复兴回归了呢?
徐晋如说:大家普遍对于知识有着敬畏之心的时候。
记者说:知识难道不应该是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吗?更应该是亲近而不是敬畏吧?
徐晋如说:知识是用来敬畏的。只有敬畏,才能掌握。否则,只能获得虚假的知识。知识是少数人创造的,而创造的动因,大多数是因为单纯的求知欲,少部分是因为对自然的敬畏。而那些懂得敬畏的人,是真正的科学家和学者。孔子说,古今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因为“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从而去学习。而为人,是想通过知识谄媚人。孔子对后者是批判的。
记者说:《百家讲坛》的制片人说他们的节目是给初中文化水平的人看的,您觉得让这些人了解《论语》,即便有些错误,是不是也比完全不懂要强?
徐晋如说:不是。如果只是普及《论语》的知识,我们绝不会反对。我们反对的是糟蹋《论语》。于丹用世俗的世界观去解读孔子。
记者说:怎样才算是普及《论语》知识?只是忠实地翻译吗?但对古文的翻译似乎也经常会有分歧的。
徐晋如说:对《论语》知识的普及,需要讲课人首先对孔子的整套思想体系有明晰的了解。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讲下去。翻译的歧义是存在的,但解释与重组、糟蹋不同。
记者说:您认为在电视上做这种节目和在大学课堂上讲课的方式是不是应该有所不同?
徐晋如说:那是毫无疑问的。电视要更加视觉化一些。事实上大学讲坛上现在很多老师也讲究视觉化了。
记者说:是不是也应该更生动浅显一些?因为面对的受众是不同的。
徐晋如说:那当然。但浅显不等于可以讲错误的知识。这样对受众是有害的。
记者说:最大的害处是什么呢?除了您说过的会影响一些学生的高考答题方式。
徐晋如说:最大的害处是使得观众、读者误以为孔子就是那么浅薄的一个人,从而最终对中国文化的元典彻底丧失敬畏。
记者说:这是一位网友的话:“妈妈告诉我要像徐博士讲得那样,敬畏知识、敬畏圣人,可是该怎么敬呢?像敬鬼神而远之那样敬吗?”您觉得呢?
徐晋如说:举个具体的例证吧。比如写诗,中国古代文人都会写近体诗。我相信今天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愿意学写近体诗的。近体诗是有格律的,何处该平,何处该仄,是有严格的规定的。而押韵,则应该押平水韵。只有尊重这些基本的准则,你才有可能学会写近体诗。而如果没有敬畏,随便乱写,那么,你写的就不是近体诗,就算你一首诗是八句,每句都是七个字,那也不能叫七律。对《论语》的态度也一样。
记者说:您不觉得自己对普通民众的要求太高了吗?
徐晋如说:敬畏心和感恩心是人的基本准则。事实上,中国人曾经是很懂敬畏的。那个时候任何一个不识字的人都懂得敬惜字纸,那种敬畏是浸到中国人灵魂里面的。
记者说:您是说大众其实也可以接受学者们的文化,正确的文化知识也可以讲得浅显,对吗?
徐晋如说:当然。把学者与大众对立起来的,是现在的荒谬的学术体制。要求学者写那种毫无生命的可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事实上,伟大的学问是与全人类的福祉密切相关的。
记者说:那么您觉得于丹之所以这么“火”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她的个人魅力还是讲授内容,或是传播方式?
徐晋如说:原因出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上。我们的教育没有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没有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和判别是非的能力。
记者说:您觉得这有没有反映出大众对文化的渴望呢?
徐晋如说:大众对文化充满渴望。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传播知识,开启民智。
记者说:于丹昨天说愿意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握手,您对她的反应有什么看法?您对她本人有意见吗?有没有可能和解?
徐晋如说:我必须要再n次的声明,我们的吁请书不是针对于丹个人的,而是针对对中国传统文化元典的解读方式的。
徐晋如答网友(1)
1十博士:自取其辱于丹:挡不住的光芒作者:窗外夜雨 提交日期:2007…3…16 17:15:00自从以徐晋如为首的十博士向于丹发难以来,一开始便被众网民冠之以“跳梁小丑”的称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支持于丹的大大超过反对者。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冷漠和轻视的当今社会,于丹的讲座如久旱的甘露,让广大群众对传统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使众多观众和读者,对自已祖国的文化精华又多了一些了解。
答:真理从来不以人数的多寡来判断。于丹被某些人看做是传统文化的兴奋剂,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你说于丹让广大群众对传统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然而无论是《论语》还是《庄子》的原著,都没有出现热销的状况,试问,你又如何证明这个命题呢?要使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文化精华多一些了解,我们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普及,而不是肆意歪曲经典来媚俗。
2博士批于丹,有知识,没见识作者:易中天大弟子 提交日期:2007…3…15 01:38:0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些天,有几个什么博士跳出来,说是反对于丹,把于丹贬得一文不值,要求于丹下课,不要在央视《百家讲坛》混了,要彻底封杀,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云云,看过之后,只觉得好笑,还拿出去医院看病选医生的问题来类比于丹,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又是一帮莫名其妙的腐儒!
博士在大伙的印象中,应该是博学之士,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可是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说是有知识,没见识!
答:你这样说,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懂什么叫“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真正的特立独行之辈——比如我们,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你这样的人的攻击,这就叫做:“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3于丹,你的流行很过分作者:西门送客 提交日期:2007…3…15 17:24:00自从去年“十博士”经过浴血奋战赢得了“抵制洋节过春节”的重大胜利后,如今卷土重来,对“学术超女”于大师发起了猛烈攻击,其措辞之严厉,骇人听闻,劈头就是一句“传统文化已经到了最危急关头”,乍一听,笔者还以为要奏国歌,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后来打听才知道此“十博士”不是彼“十博士”,原来虚惊一场。由此可见,我们的“十博士”俨然成了学术界的一大品牌,以后学术攻讨,只要树起“十博士”的大旗,必然攻无不胜,战无不克,实在是学术界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答:我们从未表示过我们是什么“十博士”,参与签名的有副教授,有已取得博士学位刚进入研究部门的人员,也有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我们在名字后面签署上我们的学历背景,仅仅是为着表明我们的真实身份。我们认同网络实名制,并在行动上的实践我们对网络实名制的认同。因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成年而具有正常理性的人,都应当对其言行负完全之责任。我们从来就不认同所谓“十博士”的抵制圣诞节的行为,因为我们认为狭隘民族主义不是一个泱泱大国所应有的气度。请不要把我们与之相类比。
4万字帖:点评反于丹十博士作者:雨舟人 提交日期:2007…3…13 21:39:00一百个学者来讲孔子,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着眼点、着重点不同,经历与经验不同,性格、兴趣、处境不同,师承或者个人的知识组成不同,便会讲出一百个孔子。大家都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只要不是讲得走火入魔,离经叛道,甚至无中生有,诲淫诲盗,而又能引人向上,催人奋进,并且能够促使人与人为善,有利于社会和谐,是不能斥为“意淫、猥亵中国文化”的。
答:《论语》并不是一部文学作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根本不适合。古来为《论语》作疏解的学者众矣,然而他们在大方向上从未产生过分歧。
5于丹和我们时代大学的耻辱作者:河水清 提交日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