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正说刘墉:刘墉的家世之谜(上)-纪连海-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说起,说起刘墉的先祖,刘墉这个“刘”可是跟刘邦那个“刘”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来,刘墉那个“刘”和刘邦这个“刘”还真是一样,他们是同乡不过不是刘墉,是刘墉的老祖宗的时代,刘墉他们家老祖宗世代居住在哪儿呢,居住在江苏徐州,那个时候徐州下面有个县,现在这个县不归徐州了,江苏徐州的砀山县,砀山县大刘村,刘墉他们家的祖宗在汉朝的时候就居住在那儿,等到了元末清初的时候他们家就搬了。
社会太动荡,就搬大量哪儿呢,就搬到了今天山东的日照,其实不远,这个徐州的砀山现在归安徽,它的砀山县大刘村北面就是山东,东面就是江苏,它的西面是河南,它自己在安徽的最北角,它这个地方是四省交接处,所以他搬到山东是很近的路程,就搬到了日照,这是到元末明初等到明朝成化年间,也就是1465年到1487年间他们家又搬家了,因为在日照他们家住不下了,他们家人口繁衍的太多了,这样刘墉的祖先中的一支就搬到山东诸城,这样居住下来,说到刘墉的高祖的时候,叫刘通,刘通活着的时候,已经到了明朝末年了,他们家第一次转变了一个身份,此前这家这个家族就是世代务农,但是从刘通开始,他们家就开始识文断字了,认识字了,那么刘通还考中过秀才,但是,世道变了,明清交替,他也就没有考举人、考状元的机会了。
很快,清军入关,清军入关的时候,由于我们所讲的这个清初的统治政策,对汉族的统治政策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造就了很多很多汉人的不满意,很多汉人造反,与满族对着干,长达二十几年的战争,满汉之间的战争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它的政策,哪个政策出了问题呢,最严重的政策,出问题的政策就是剃发令。
我们从电视上可以看到,清朝人,他这个清朝男子,他的头发,他怎么留那个头发,这个头发有讲究的,我们汉族人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不能剪的,你这一辈子,你这个头发就老得留着,但是,满州人接受的是另外一种教育,他这个头发是怎么讲呢,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前面没有,后面没有,左边没有,右边没有,就中间有,这个头发它叫“削平四夷,定鼎中原”,这个头发是有讲究的,八个大字“削平四夷,定鼎中原”,意思是满清要统治中国的意思,所以他已经统治中国了,所以的人都要按照它剃法令的规定,每个人都得剃头发啊,都得理发,所以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两句俏皮话,一个叫〃留发不留头〃你要是不想理发的话,你要不想削平四夷的话,那你人就死了
死掉,或者就叫“留头不留发”,你要想留着脑袋你就得削平四夷,要不然你人就死,它的这个政策激起了汉人的反抗,两千多年了,我们讲,汉族人,他接受儒家传统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损伤的,因为这个就激起了汉人的反抗,典型的比如说扬州十日,比如说嘉定三屠等等很多很多事情,当然了,刘墉他们家绝不在反抗者之列,清军一入关,那时侯还是顺治皇帝,顺治帝叫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1643一继位,1644年一入关,立即刘墉他们家就投降了,就成为了大清朝的臣民,从此以后好几代刘墉他们这个家族就一直是大清朝的顺民就一直是大清朝的顺民,不但如此,刘墉他们家还支持大清朝的事业。
(尽管刘墉的曾祖归顺了清朝,但是他们距离能够进入满州贵族控制的清朝朝廷做官乃至日后的高官厚禄,似乎还很远,而且刘墉一家毕竟是汉人,在当时清军刚刚入关天下还没有平定的情况下,更是难以获得清朝朝廷的信任,那么机会在哪里呢?)
刚才我们讲的是刘墉的高祖,现在我们讲刘墉的曾祖,刘墉的曾祖叫刘必显,他就立即就参加了1652年顺治年间在全国组织的科举考试,当时天下还没初定,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呢,结果他组织考试,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就参加了考试,结果还不错,一举考中进士,大清朝很高兴,毕竟有那么多的汉人臣服于我了,听我的话了,赶紧把这些人派到各地,发送到各地去当官,结果刘必显就被发送到广西,担任户部员外郎,这个户部我们知道管理财政的,员外郎是什么官呢,员外郎是一个备选官员,那个时候清军刚刚入关,满州人对汉人不信任,他的正官都是满州人或者是蒙古人,汉人只能当上备选官员,就很了不起了,所以刘墉的高祖父能当上这个官,就已经是政府非常信任了。我们从1652年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考上进士,到1814年这一年,刘墉他们家重新修家谱,这中间是162年,162年间刘墉他们家考上进士一共11位,考中举人的一共35人,两样合计一共46人,在这162年间,刘家成年男丁加在一起不足100人,录取率超过50%,所以我要说这么一句,在山东诸城,没有一家能和刘墉他们家相比,在学问上在考试上,所以我在这儿说,归顺了大清朝以后的刘家,科举得意,为官也是越来越得意。
这样我们就讲到刘墉的祖父,刘墉的祖父叫刘棨,刘棨这个人呢,当的官就大了,就不是员外郎了,刘墉的祖父叫刘棨,刘棨担任的是什么官职呢?他担任的是四川布政使,四川,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布政使他指的是主管户口,主管钱粮的,管税收的这么一个官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省长这个官职,这是刘棨,刘棨为官是非常正直的,曾经被写在什么里面呢,曾经被当朝的人写的一本书《国朝循吏史》里面,登载过他的事例这本书是谁写的呢?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是康熙年间的进士,雍正年间被雍正皇帝指定为雍正的儿子、接班人的老师,也就是弘历的老师,弘历继位以后是乾隆,这两个人一个是朱轼,一个叫蔡世远,这两个人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在康熙年间写就的在雍正年间刻录的,雍正年间,乾隆那阵还是皇子,所以他当皇子,皇太子的时候每天就要由他的老师指定给他读这本书,每天要给他读一段,所以我们说乾隆是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刘墉他们家是清官。
(这可真是不一般了,大概清朝没有哪个汉族官员能够;有如此非同寻常的地位,既然刘墉家族已经享有了怎么高的官职与待遇,到了刘墉的父亲的时候,也就是乾隆帝登上皇位几十年,乾隆还能再给刘墉的父亲怎样的高官厚禄呢?)
刘墉的父亲叫刘统勋,有人说刘统勋,《天下粮仓》里不是有个刘统勋吗,难道那个刘统勋就是刘墉的父亲,是啊,没错,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他当的官可是越当越好了,在刘墉他们家族中,应该说没有人能够从皇帝的信任上讲空前绝后,没有人能够得到皇帝如此器重和信任,那刘墉的父亲当上了什么官呢,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还担任了六部尚书得有一个尚书房,尚书房是六部尚书办事的机构,担任了尚书房的总师傅,还担任了两个官职,一个是东阁大学士,还有军机大臣,还担任了一个官职叫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这都是刘墉的父亲当的官,咱们先说简单的三部尚书,工部尚书相当于咱们建设部,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刑部尚书相当于公检法三个机构的最高领导人,最高首领。
然后这个吏部尚书,说起大清朝就这个吏部最有意思,吏部它下面有四个机构,有四个司,这四个司被子老百姓统称叫什么呢?喜、怒、哀、乐。它原本的名字不叫这个,但是他们一出手,就分别是喜怒哀乐。比如说我们先说这个“喜”,“喜”这个司是什么呢?它叫文选司,管官员的选拔,管官员的任命,这缺了一个官,让你去吧,所以文选司一出章人人都高兴,选上我就高兴。“喜”。还有一外司,叫“怒”名字叫考工司,每年官员都得考核,一考核就有人淘汰,就有人受处分,所以这个司叫“怒”。还有个司呢,叫“哀”是稽勋司,你当的好好的官,结果你的父母死了,你回家歇着吧,这三年不许为官了,所以它一给你来电话,它一给你去信,那你们家就死人了,您就该回家了,所以你就得哭,这就是“哀”还有个司呢,“乐”这个司呢,它的机构叫验封司,什么意思呢?如果这个官员死了,那么会出现什么呢?就会出现一个新的东西,给你们家多少钱,补贴、抚恤金,还有这个官员他有好多儿子,他没死,他这个儿子怎么当官,用科举考试吗?不用,看你的官位的大小,你不用考试可以直接当官,刘墉就是这么(当官)刘墉一生就考过一回进士,秀才没考过,举人没考过,为什么?他直接过,就因为他爸爸是这个官,这是我们讲到的,所以这个验封司,验封这个机构就是管发钱的,管按印的,所以吏部的四司,就叫“喜怒哀乐”。
(好一个喜怒哀乐,老百姓的智慧与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刚才,我们看到,刘统勋还担任了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官职,叫做尚书房总师傅,这个以前好像没太听说,这究竟是一个管什么的官职呢?)
尚书房总师傅,六部,每一个部里面,人多少人办公啊,每一个部有放个至少有六个人,这是六个,六六就三十六,这三十六个人,要有一个联合办公会议,每个月要碰一次头,每个月碰头的召集人是谁呢?这是刘统勋当的官,刘统勋还当了一个官,就叫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翰林院是从哪朝开始有的呢?是从我们讲的唐朝开始有的,开始设翰林院,翰林院设学士,翰林院的人叫翰林学士,主要任务是帮着皇帝办公,等到清朝的时候,翰林院的职责是什么呢?清朝的时候,翰林院的职职是掌修国史,修《明史》就归他们修,而且,清朝每一个皇帝的言行,都要由他们记,还有皇子们的教育得归他们,所有皇子皇孙们的教育程度,上什么学,读什么书得有陪读,所以翰林院人很多,好几百,你看它分成官职,就有这么几个,这是他担任的一个官职,此外,他还担任了一个官职,叫东阁大学士,这个大学士,也是从唐朝出现的,唐玄宗时期设置大学士,设置什么呢?
它有一个机构,叫大学士这么一个机构,他最早的大学士是宰相统领,分成四个馆,一个馆教书法,一个馆教绘画,一个馆教音乐,一个馆教舞蹈,教谁呢?就是陪着皇帝,皇子,皇孙,最开始是干这个的,但是后来等到明清时期,大学士开始掌握什么呢?大学士开始掌握替皇帝起草奏令,起草奏章,所以大学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官职,等到清朝的时候,大学士专以三个殿,还有三个阁,以三殿三阁的名字命名,一共有六个六组,一共六个,每一个里面要有多少人呢?也是每一个殿的每一个阁里,其中各两个是大学士,还有一个是协办大学士,就是大学士助理,这样加在一块儿六个机构,也是三十六个人,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到发刘墉的父亲,刘统勋这儿的时候,应该说刘家受到的重视,可是异乎寻常了,刘统勋做了哪些工作,使得乾隆皇帝如此重视他呢?而乾隆皇帝如此重视刘家,又对刘墉的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下一讲再讲。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十一)正说刘墉01:刘墉的家世之谜(上)-纪连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传播发扬中华文化!
爱我中华,振兴祖国!
努力学习,创造新的中华文化!
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