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焚书 >

第6章

焚书-第6章

小说: 焚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令鸟鹊巢其顶乎?想必有至富至贵,世间无一物可比尚者,故竭尽此生性 
命以图之。在世间顾目前者视之,似极痴拙,佛不痴拙也。今之学者,不必 
言矣。中有最号真切者,犹终日皇皇计利避害,离实绝根,以宝重此大患之 
身,是尚得力学道人乎?《坡仙集》我有披削旁注在内,每开看,便自欢喜, 
是我一件快心却疾之书,今已无底本矣,千万交付深有来还我!大凡我书, 
皆为求以快乐自己,非为人也。 

… 页面 41…

                                与焦弱侯书 

     昨闲步清凉,瞻拜一拂郑先生之祠,知一拂,兄之乡先哲前贤也。一拂 
自少至老读书此山寺,后之人思慕遗风,祠而祀之。今兄亦读书寺中,祠既 
废而复立,不亦宜乎!归来读 《江宁初志》,又知一拂于余,其先同为光州 
固始人氏,唐未随王审知入闽,遂为闽人,则余于先生为两地同乡,是亦余 
之乡先哲前贤也。且不独为兄有,而亦不必为兄羡矣。一拜祠下,便有清风, 
虽日闲步以往,反使余载璧而还,谁谓昨日之步竟是闲步乎?余实于此有荣 
耀焉! 
     夫先生,王半山门下高士也,受知最深,其平日敬信半山,亦实切至, 
盖其心俱以民政为急,国储为念。但半山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 
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先生切于目击,乃不顾死亡诛灭之大祸,必欲成吾胡、 
越同舟之本心,卒以流离窜逐,年至八十,然后老此山寺。故予以为一拂先 
生可敬也。若但以其一拂而已,此不过乡党自好者之所歆羡,谁其肯以是而 
羡先生乎?今天下之平久矣,中下之士肥甘是急,全不知一拂为何物,无可 
言者。其中上士砥砺名行,一毫不敢自离于绳墨,而遂忘却盐梅相济之大义, 
则其视先生为何如哉!余以为一拂先生真可敬也。余之景行先哲,其以是哉! 
     今先生之祠既废而复立,吾知兄之敬先生者,亦必以是矣,断然不专专 
为一拂故也。吾乡有九我先生者,其于先哲,尤切景仰;其于爱民忧国一念 
尤独惓惓。使其知有一拂先生祠堂在此清凉间,慨然感怀,亦必以是,惜其 
未有以告之耳。闻之邻近故老,犹能道一拂先生事,而旧祠故址,废莫能考, 
则以当时无有记之者,记之者非兄与九我先生欤?先贤者,后贤之所资以模 
范;后贤者,先贤之所赖以表章。立碑于左,大书姓字,吾知兄与九老不能 
让矣。吁!名垂万世,可让也哉! 

… 页面 42…

                              复士龙悲二母吟 

     杨氏族孙,乃近从兄议,继嗣杨虚游先生之于之后,非继嗣李翰峰先生 
之后也。非翰峰之后,安得住翰峰之宅?继杨姓而住李宅,非其义矣。杨氏 
族孙又是近议立为虚游先生之子之后,亦非是立为李翰峰先生守节之妹之后 
也。非翰峰之妹之后,又安得朝夕李氏之宅,而以服事翰峰先生守节之妹为 
辞也?继杨虚游先生之子之后,而使服事翰峰先生守节之妹于李氏之门,尤 
非义矣。虽欲不窥窬强取节妹衣食之余,不可得矣。交构是非,诬加翰峰先 
生嗣孙以不孝罪逆恶名,又其势之所必至矣。是使之争也,我辈之罪也,亦 
非杨氏族孙之罪也。幸公虚心以听,务以翰峰先生为念,翰峰在日,与公第 
一相爱,如仆旁人耳,仆知公必念之极矣。念翰峰则必念及其守节之妻顾氏, 
念及其守节之妹李氏,又念及其嗣孙无疑矣。 
     夫翰峰合族无一人可承继者,仅有安人顾氏生一女尔。翰峰先生没而后 
招婿姓张者,入赘其家,生两儿,长养成全,皆安人顾氏与其妹李氏鞠育提 
抱之力也。见今娶妻生子,改姓李,以奉翰峰先生香火矣。而婿与女又皆不 
幸早世,故两节妇咸以此孙朝夕奉养为安,而此孙亦藉以成立。弱侯与公等 
所处如此,盖不过为翰峰先生念,故弱侯又以其女所生女妻之也。近闻此孙 
不爱读书,稍失色养于二大母,此则双节平日姑息太过,以致公之不说,而 
二大母实未尝不说之也。仆以公果念翰峰旧雅,只宜抒师教之,时时勤加考 
省,乃为正当。若遽为此儿孙病而别有区处,皆不是真能念翰峰矣。 
     夫翰峰之妹,一嫁即寡,仍归李家。翰峰在日,使与其嫂顾氏同居南北 
两京,相随不离;翰峰没后,顾氏亦寡,以故仍与寡嫂同居。计二老母前后 
同居己四十余年,李氏妹又旌表著节,翕然称声于白门之下矣。近耿中丞又 
以“双节”悬其庐,二母相安,为日已久,当不以此孙失孝敬而遂欲从杨氏 
族孙以去也。此言大为李节妇诬矣,稍有知者决不肯信,而况于公。大抵杨 
氏族孙贫甚,或同居,或时来往,未免垂涎李节妇衣簪之余,不知此皆李翰 
峰先生家物,杨家安得有也。且节妇尚在,尚不可缺乎?若皆为此族孙取去, 
李节妇一日在世,又复靠谁乎?种种诬谤,尽从此生。唯杨归杨,李归李, 
绝不相干,乃为妥当。 

… 页面 43…

                              书晋川翁寿卷后 

     此余丙申中坪上笔也,今又四载矣,复见此于白下。览物思仁寿,意与 
之为无穷。公今暂出至淮上,淮上何足烦公耶!然非公亦竟不可。夫世固未 
尝无才也,然亦不多才。唯不多才,故见才尤宜爱惜,而可令公卧理淮上邪! 
在公虽视中外如一,但居中制外,选贤择才,使布列有位,以辅主安民,则 
居中为便。吾见公之入矣,入即持此卷以请教当道。今天下多事如此,将何 
以辅佐圣主,择才图治?当事者皆公信友,吾知公决不难于一言也,是又余 
之所以为公寿也。余以昨戊戌初夏至,今又一载矣。时事如棋,转眼不同, 
公当系念。 

… 页面 44…

                                 会期小启 

     会期之不可改,犹号令之不可反,军令之不可二也。故重会期,是重道 
也,是重友也。重友以故重会,重会以故重会期。仆所以屡推辞而不欲会者, 
正谓其无重道重友之人耳。若重道,则何事更重于道会也耶!故有事则请假 
不往可也,不可因一人而遂废众会也,况可遽改会期乎?若欲会照旧是十六, 
莫曰“众人皆末必以会为重,虽改以就我亦无妨。”噫!此何事也!众人皆 
然,我独不敢,亦望庶几有以友朋为重,以会为重者。今我亦如此,何以望 
众人之重道乎?我实不敢以为然,故以请教。 

… 页面 45…

                               复顾冲庵翁书 

     某非负心人也,况公盖世人豪;四海之内,凡有目能视,有足能行,有 
手能供奉,无不愿奔走追陪,藉一顾以为重,归依以终老也,况于不肖某哉! 
公于此可以信其心矣。自隐天中山以来,再卜龙湖,绝类逃虚近二十载,岂 
所愿哉!求师访友,未尝置怀,而第一念实在通海,但老人出门大难,讵谓 
公犹念之耶! 
     适病暑,侵侵晏寂,一接翰诲,顿起矣。 

… 页面 46…

                                    又书 

     昔赵景真年十四,不远数千里佯狂出走,访叔夜于山阳,而其家竟不知 
去向,天下至今传以为奇。某自幼读之,绝不以为奇也。以为四海求友,男 
儿常事,何奇之有。乃今视之,虽欲不谓之奇不得矣。向在龙湖,尚有长江 
一带为我限隔,今居白下,只隔江耳。往来十余月矣,而竟不能至,或一日 
而三四度发心,或一月而六七度欲发。可知发心容易,亲到实难,山阳之事 
未易当也。岂凡百尽然,不特此耶。抑少时或可勉强,乃至壮或不如少,老 
又决不如壮耶。抑景真若至今在,亦竟不能也?计不出春三月矣。先此报言, 
决不敢食。 

… 页面 47…

                                复澹然大士 

      《易经》未三绝,今史方伊始,非三冬二夏未易就绪,计必至明夏四五 
月乃可。过暑毒,即回龙湖矣。回湖唯有主张净土,督课四方公案,更不作 
小学生钻故纸事也。参禅事大,量非根器浅弱者所能担。今时人最高者,唯 
有好名,无真实为生死苦恼怕欲求出脱也。日过一日,壮者老,少者壮,而 
老者又欲死矣。出来不觉就是四年,祗是怕死在方上,侍者不敢弃我尸,必 
欲装棺材赴土中埋尔。今幸未死,然病苦亦渐多,当知去死亦不远,但得回 
湖上葬于塔屋,即是幸事,不须劝我,我自然来也。来湖上化,则湖上即我 
归成之地,子子孙孙道场是依,未可谓龙湖蕞尔之地非西方极乐净土矣。 

… 页面 48…

                                复李渐老书 

     数千里外山泽无告之老,翁皆得而时时衣食之,则翁之禄,岂但仁九族, 
惠亲友已哉!感德多矣,报施未也,可如何!承谕烦恼心,山野虽孤独,亦 
时时有之。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可知已。身 
犹其易者,筹而上之,有国则烦恼一国,有家则烦恼一家,无家则烦恼一身, 
所任愈轻,则烦恼愈减。然则烦恼之增减,唯随所任之重轻耳。世固未闻有 
少烦恼之人也,唯无身乃可免矣。老子云:“若吾无身,更有何患?”无身 
则自无患,无患则自无恼。吁!安得闻出世之旨以免此后有之身哉!翁幸有 
以教之!此又山泽癯老晚年之第一烦恼处也。 

… 页面 49…

                                 焚书卷三 

                                   杂述 

                             卓吾论略滇中作 

     孔若谷曰:吾犹及见卓吾居士,能论其大略云。 
     居士别号非一,卓吾特其一号耳。卓又不一,居士自称曰卓,载在仕籍 
者曰笃,虽其乡之人,亦或言笃,或言卓,不一也。居士曰:“卓与笃,吾 
土音一也,故乡人不辨而两称之。”余曰:“此易矣,但得五千丝付铁匠胡 
同梓人,改正矣。”居士笑曰:“有是乎?子欲吾以有用易无用乎?且夫卓 
固我也,笃亦我也。称我以 ‘卓’,我未能也;称我以‘笃’,亦未能也。 
余安在以未能易未能乎?”故至于今并称卓、笃焉。 
     居士生大明嘉靖丁亥之岁,时维阳月,得全数焉。生而母太宜人徐氏没, 
幼而孤,莫知所长。长七岁,随父白斋公读书歌诗习礼文。年十二,试《老 
农老圃论》,居士曰:“吾时已知樊迟之间,在荷蒉丈人间。然而上大人丘 
乙已不忍也,故曰‘小人哉,樊须也。’则可知矣。”论成,遂为同学所称。 
众谓“白斋公有子矣”。居士曰:“吾时虽幼,早已知如此臆说未足为吾大 
人有子贺,且彼贺意亦太鄙浅,不合于理。彼谓吾利口能言,至长大或能作 
文词,博夺人间富与贵,以救贱贫耳,不知吾大人不为也。吾大人何如人哉? 
身长七尺,目不苟视,虽至贫,辄时时脱吾董母太宜人簪珥以急朋友之婚, 
吾董母不禁也。此岂可以世俗胸腹窥测而预贺之哉!” 
     稍长,复愦愦,读传注不省,不能契朱夫子深心。因自怪。欲弃置不事。 
而闲甚,无以消岁日。乃叹曰:“此直戏耳。但剽窃得滥目足矣,主司岂一 
一能通孔圣精蕴者耶!”因取时文尖新可爱玩者,日诵数篇,临场得五百。 
题旨下,但作缮写眷录生,即高中矣。居士曰:“吾此梓不可再侥也。且吾 
父老,弟妹婚嫁各及时。”遂就禄,迎养其父,婚嫁弟妹各毕。居士曰:“吾 
初意乞一官,得江南便地,不意走共城万里,反遗父忧。虽然,共城,宋李 
之才宦游地也,有邵尧夫安乐窝在焉。尧夫居洛,不远千里就之才问道。吾 
父子倘亦闻道于此,虽万里可也。且闻邵氏苦志参学,晚而有得,乃归洛, 
始婚娶,亦既四十襍。使其不闻道,则终身不娶也。余年二十九而丧长子, 
且甚戚。夫不戚戚于道之谋,而惟情是念,视康节不益愧乎!”安乐窝在苏 
门山百泉之上。居上生于泉,泉为温陵禅师福地。居士谓“吾温陵人,当号 
温陵居上。”至是日游遨百泉之上,曰:“吾泉而生,又泉而官,泉于吾有 
夙缘哉!”故自谓百泉人,又号百泉居上云。在百泉五载,落落竟不闻道, 
卒迁南雍以去。 
     数月,闻白斋公没,守制东归。时倭夷窃肆,海上所在兵燹。居上间关 
夜行昼伏,除六月方抵家。抵家又不暇试孝子事,墨衰率其弟若侄,昼夜登 
陴击柝为城守备。城下矢石交,米斗斛十千无籴处。居士家口零三十,几无 
以自活。三年服阕,尽室入京,盖庶几欲以免难云。 
     居京邸十阅月,不得缺,囊垂尽,乃假馆受徒。馆复十余月,乃得缺, 
称国子先生,如旧官。未几,竹轩大父讣又至。是日也,居士次男亦以病卒 
于京邸。余闻之,叹曰:“嗟嗟!人生岂不苦,谁谓仕宦乐。仕宦若居士, 
不乃更苦耶!”吊之。入门,见居士无异也。居上曰:“吾有一言,与子商 

… 页面 50…

之:吾先大父大母殁五十多年矣,所以未归土者,为贫不能求葬地;又重违 
俗,恐取不孝讥。夫为人子孙者,以安亲为孝,未闻以卜吉自卫暴露为孝也。 
天道神明,吾恐决不肯留吉地以与不孝之人,吾不孝罪莫赎矣。此归必令三 
世依土。权置家室于河内,分赙金一半买田耕作自食,余以半归,即可得也。 
第恐室人不从耳。我入不听,请子继之!”居士入,反覆与语。黄宜人曰: 
 “此非不是,但吾母老,孀居守我,我今幸在此,犹朝夕泣忆我,双眼盲矣。 
若见我不归,必死。”语未终,泪下如雨。居士正色不顾,宜人亦知终不能 
迕也,收泪改容谢曰:“好好!第见吾母,道寻常无恙,莫太愁忆,他日自 
见吾也。勉行襄事,我不归,亦不敢怨。”遂收拾行李托室买田种作如其愿。 
     时有权墨吏吓富人财不遂,假借漕河名色,尽彻泉源入漕,不许留半滴 
沟洫间。居士时相见,虽竭情代请,不许。计自以数亩请,必可许也。居士 
曰:“嗟哉,天乎!吾安忍坐视全邑万顷,而令余数亩灌溉丰收哉!纵与, 
必不受,肯求之!”遂归。岁果大荒,居士所置田仅收数斛稗。长女随艰难 
日久,食稗如食粟。二女三女遂不能下咽,因病相继夭死。老媪有告者曰: 
 “人尽饥,官欲发粟。闻其来者为邓石阳推官,与居士旧,可一请。”宜人 
曰:“妇人无外事,不可。且彼若有旧,又何待请耶!”邓君果拨己俸二星, 
并驰书与僚长各二两者二至,宜人以半籴粟,半买花纺为布。三年衣食无缺, 
邓君之力也。居士曰:“吾时过家毕葬,幸了三世业缘,无宦意矣。回首天 
涯,不胜万里妻孥之想,乃复抵共城。入门见室家,欢甚。问二女,又知归 
末数月,俱不育矣。”此时黄宜人,泪相随在目睫间,见居士色变,乃作礼, 
问葬事,及其母安乐。居上曰:“是夕也,吾与室人秉烛相对,真如梦寐矣。 
乃知妇人势逼情真。吾故矫情镇之,到此方觉 ‘屐齿之折’也!” 
     至京,补礼部司务。人或谓居士曰:“司务之穷,穷于国子,虽子能堪 
忍,独不闻 ‘焉往而不得贫贱’语乎?”盖讥其不知止也。居士曰:“吾所 
谓穷,非世穷也。穷莫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