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醒狮 >

第37章

醒狮-第37章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猛地一下扑上前,抱住了赵瑞芝,在赵瑞芝脸上,眼睛上,脖颈上疯狂地亲吻
了起来。赵瑞芝也不由自主心摇神荡起来,双臂紧紧搂住了宋维新的脖颈……
    两人灼烫的嘴唇紧紧地相贴在了一起……
    猛地,她赵瑞芝像想起了什么,一个激灵,从迷乱中惊醒,松开了搂在宋维新
脖颈上的双臂,一把推开了宋维新。她想起了湘水岸边的新婚之夜,想起了那名义
上还是自己丈夫的孔府大少爷孔文义,也想起了那一直痴情于自己的孔家二少爷孔
文才。
    一切都是这样突猛地出现,又是这样突猛地中止,他和她都感到出乎意外的惊
愕。宋维新从眼镜片后瞪大着眼睛,惊愣地呆望着赵瑞芝。她赵瑞芝也瞪着一双大
眼睛,惊怔地望着宋维新,好像不认识似的,惊怔地望着,不知所措。
    以后的几天里,赵瑞芝时不时地还回忆起这一天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心荡神移
地回忆着,但很快地又自我强制地用别的什么事情来阻止这种回忆。
    令人陶醉而又是令人惊惧的情景。
    美好的而又是可怕的情思。
    几天后,宋维新托一个同学转交给赵瑞芝一卷东西,打开一看,是一幅她的画
像——显然是依照着那幅画像又重新另外临摹的。看得出来,是认真地细心地临摹
出来的,又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临摹得和他原来画的那一幅画像一样好,一
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和那一幅画像不相上下。
    宋维新按照他所许诺的做了。
    他用倾注自己满腔的心血,来向她赵瑞芝表述自己炽烈的痴情。
    宋维新在画像卷里还附带有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工工整整写着:

瑞芝同学:
    像已另画好一张,请收下。
    雕像《思想者》也已完成大半,我定将尽力尽快完成。
    祝你好。
    祝你一切都好。
                        永生永世都将忠诚
                              为你效劳的
                          你最忠实的奴仆

    雕像《思想者》也是赵瑞芝那一次无意中提起让宋维新仿塑的。
    那是半个月前的一天下午,他们两人,还有邓仲澥、张国焘几位同学,一起去
图书馆红楼李大钊主任处,请教有关俄国十月劳工革命和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从图书馆红楼出来,他们两人走在一走,沿着操场边的树林子走着,
依着巴黎公社的话题,谈到了继意大利巨匠米开朗基罗之后,又以自己的雕刻艺术
跻身于世界艺术大师行列之中的、出生于巴黎一个平民家庭里的罗丹,奥古斯特·
罗丹,谈罗丹这个人,谈他的奋斗与成功,也谈他的雕塑作品,谈他如何善于运用
令人震惊的形式和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段,塑造神态生动和充满力量的形象,
谈到了他的《加莱义民》、《青铜时代》、《思想者》、《吻》等作品,尤其是关
于《思想者》,谈得最多,也谈得最热火朝天。两人都很喜欢这件雕塑作品。尤其
赵瑞芝特别喜欢。她说她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当时好几天。那个思想者的形象
都时不时地在她脑海里浮现着。
    “只是在杂志上看到,也没有个立体感,而且,杂志是人家的,人家也拿走了。
要是真的有上这么一个雕塑,哪怕是小小的,像杂志立起来那么高,摆在桌子上或
者窗台上,那多好!”她赵瑞芝不无遗憾地说着,还用手上下左右比划着雕像的大
小。
    宋维新望着赵瑞芝:“你很想要?”
    赵瑞芝点点头:“想要。”
    “真的?”
    “真的!”
    “好,我给你雕塑一个。”
    “真的?”
    宋维新认真地点点头,眼睛在眼镜片后面熠熠地闪烁着诚挚的亮光。
    没有想到,就像那次在来北京的轮船上说请他画像一样,这一次关于《思想者》
雕像也就这么说了一下,他就当真认真地对待起来了。
    当然,她赵瑞芝也不是弱智,她心里很明白,这是一个男子痴迷地钟情于一个
女子的心态和情态的具体体现。
    真是一个痴情而又诚挚的人!
    她很感动。赵瑞芝从心底深处感谢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义?她赵瑞芝并非冷血动物,一点不懂得情意。她完全
明白了宋维新对她的一片火热的痴情。而她对宋维新呢,也不是就没有一点好感。
她喜欢他的俊逸和潇洒,尤其是敬慕他在艺术上的超人的才华。这种敬慕之情,在
她逃婚的那天夜里,在宋家公馆第一眼看到了宋维新,又在公馆的客厅里看到了那
幅《创造亚当》的油画,尔后又知道了这是宋维新临摹创作的画之后,便就在心中
隐隐产生了。越往后,这种敬慕之情越烈,有时还隐隐约约转化成了倾慕。也正因
为这样,她也曾几次在宋维新的那炽烈的情火的猛烈烧灼下,也情潮涌动过,陶醉
过,心荡神移地迷乱过,发发乎不能自己。
    她对宋维新,既希望能经常看见他,能常和他在一起,能和他畅所欲言地谈中
论外,谈古论今,谈论历史,谈论艺术,特别是谈论西洋的文化、习俗以及他们各
方面的情况,但她又怕能经常看见他,怕经常和他在一起,伯和他过多地探讨一些
东西。
    人哪,真是难以捉摸!
    她赵瑞芝对宋维新是这样,内心充满着矛盾,对孔文才呢,更是这样。孔文才,
英俊清秀,满腹文才,和宋维新一样,也是容易让女士们动心的男子。尤其这孔文
才,孔府的二少爷,别看他文绉绉的,名符其实地是孔夫子孔老二的后裔,是孔家
店里养育出来的身子骨儿,但他那副侠肠义胆,却是他孔家家族的先人们万万料想
不到的。他竟敢违背祖训,抗拒吃人的封建礼教,逆抗他们孔家的家风家规,支持
和帮助自己的嫂子丢下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哥哥,在新婚之夜逃婚而出走,这如
果没有一点侠义之心,是决然做不到的。她赵瑞芝非常感激他这一点,也特别敬佩
他孔文才这一点。与此同时,她还为孔文才“挥毫倾怀诉,凝仁望月楼,夜风传讯,
春阳何时,沐浴心头?”的一片深切的真情,执著地痴迷于她,而情热心动。那次
孔文才来给她送他为她写的这首《曲玉管·倾怀》词时的那在大雪纷飞中,站在树
下,凝望着她寝室窗户,丝绸长袍裹着的瘦弱的身子披满了一层厚厚的雪花,几乎
就是一尊冰雕玉刻般的“雪人”似的身影,曾经常不时地在她脑海中闪现。除此而
外,她也还为他孔文才总是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爱护她,体贴她,而感到熨慰,
感到欢悦,感到幸福,而心神摇曳地陶醉沉迷过。那好几次,孔文才都是以一个真
正的男子汉的样子,把她护卫在自己的胸前,使她难以忘怀。特别是那一次,她在
一家新开的小书店买了几本书回来,在大街十字路口的那家小杂货店的屋檐下,在
入冬的狂吼乱舞的风雨雪中,孔文才把她护卫在自己的胸前,几乎就是把她搂在自
己怀里,在用自己的身子为她遮挡着风和雨和雪。当时正感到有些寒意的她,立时
浑身被一种和煦的温暖所紧紧地包围住,感到极其舒心的欢畅和惬意,以至浑身舒
服得都有些眩晕。这种被男子护卫在怀里的眩晕,也经常时不时地伴随着生理上的
情潮莫名地涌动,从心底冒出来,冲击一下她,骚扰一下她的心境。但也是很快地,
她又把住了自己,像被烈日烧昏了的头脑,猛地被一阵强劲的凉风拂过,而倏然清
醒了似的,把住了自己。
    她悲哀地而又沉重地意识到,孔文才的情况还不如宋维新。在她和宋维新之间,
只是有一个名义上的所谓“丈夫”孔文义的影子站立在那儿,把他们相隔开来,而
在她和孔文才之间,不仅有孔文义那可怕的“丈夫”的影子,在隔开着他们,而且
还有个比亲姐妹还要亲的女友宋一茗——茗妹的怨恨的影子,在隔分着他们,除此
而外,还有一条更可怕的鸿沟——孔文才和她是叔嫂关系的又宽又深的鸿沟,横隔
在他们之间。
    所以,她赵瑞芝也就更怕见孔文才,同时也更怕孔文才看见她。
    她对孔文才的矛盾的心理,较之对宋维新,还更要厉害一些。
    所以,在孔文才和宋维新走进来的时候,她不敢看宋维新,更不敢看孔文才。

                                   四

    讨论在热烈地进行着。
    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地自抒己见。都一致认为社会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
的思想和精神,再不能让那些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的东西所禁铜住。俄国十月劳工
革命的胜利,打破了孔家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腐学说,也打破了
所谓“高贵者聪明、卑贱者愚蠢”的错误观念。卑贱者不一定就不聪明,有时候,
真正聪明的,还是卑贱者。下下人有上上智。在当今世界潮流中,下苦力的劳工大
众已经成为社会行进的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青年学生们应该怎样去做?
    讨论的中心集中到了“当今青年应该如何投身于时代潮流中去?”这一议题上。
    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都兴致勃勃地听着大家讨论。
    大嗓门的张国焘站起来说:“依我之见,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谬
论,也应打破。”
    邓仲澥也站起来说:“就是。我们也应该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封
建统治者的罗网中挣脱出来!”
    陈独秀很是赞同地点点头:“国焘、仲澥两位同学说得很对,我们还应该打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很错误的封建陈腐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
书高’,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高贵者最聪明,卑贱者最愚蠢’一
样,都是孔家店里的腐霉发臭的旧货,也都是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
治宝座,用以来束缚人们的罗网。我们必须把这些罗网都彻底打破,从里面冲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就是说,我们不需要上学,不需要读书。书,我们还是要读,而且
还要好好地读。但我们不能在这些封建主义罗网的束缚下去读书,我们要在社会的
实际中来读书,把读书和劳工结合起来,这样学得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这样的知
识对国家和民族也才有用。”
    李大钊也很赞同地接过陈独秀的话:“我们怎么样才能像刚才陈学长说的那样
把读书和劳工结合起来呢?我觉得,我们不能只是死死地关闭在学校里读书,我们
还应该走出校门去,像陈学长刚才说的,到社会的实际中去读书。我们很多人,都
是去工厂学习,去乡下学习,去劳工中间学习,也有的去国外学习,才真正学得了
一点东西的。比如我,就曾经去东洋日本学习过。比如陈学长,就多次去过日本。
再如咱们的蔡校长;就是率先去法国勤工俭学学习的。还是早在咱们的辛亥革命之
前,咱们的蔡校长就和吴王章先生、李石曾先生等,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学会,曾以
‘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知识’为宗旨,吸引并组织了大批的有志之
青年,分批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回来后都成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现在各方面的得力的
人才。”李大钊说到这里,侧过脸问坐在旁边的蔡元培:“蔡校长,是这样的吧?”
    蔡元培点点头,说:“我和吴玉章先生都认为,法人思想之自由,甲于世界。
既无崇拜官绅之劣风,尤少迷信宗教之恶迹,不尚繁文,最富美学之感触,勤俭而
善居积,与吾神州中华济同。同学们当以法人为楷模,习之,做之,当去法兰西国
勤于劳作,俭以求学苦习,耳濡目染,吸取各类所长,他日次第归土回国,必将有
以助社会教育之进行。我们原来那个留法勤学会,已被民国之罪人袁逆强行取缔。
前年,我等在法国召开并又成立了一个华法教育会,回国后又正式成立了这个华法
教育会的中国会和留法勤学会,作为经办全国赴法兰西国勤工俭学的总机关。”
    李大钊插了一句:“咱们蔡校长就是华法教育会中国会的会长,也是留法勤工
俭学会的会长。”
    一阵热烈的掌声爆起。
    蔡元培笑笑,接着说:“我们将不断地组织大批的有志青年赴法兰西国勤工俭
学。我们已经在高阳布里村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班,在保定南关育德中学
已经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高级预备学校,还将准备在北京创办法文高等专修馆,就
附设在咱们北京大学内,还准备在长辛店开办留法预备班,专门培训赴法兰西国勤
工俭学的留学生。我们热切欢迎我们北大的同学们以及全国有志青年们都积极参加
赴法勤工俭学活动!”
    更热烈的掌声,如轰雷般响起,把整个大阅览室震撼得都有些籁籁颤动。
    在热烈的掌声中,传来一些急性子男女同学迫不及待的喊叫声:
    “请问蔡校长,去法国怎么办手续?”
    “是不是还需要申报?到哪儿去申报?”
    “请问蔡校长,都有些什么要求?”
    “是不是要先交定金和学费?定金是多少?学费是多少?一起交吗,还是分期
分批交?”
    “要不要什么担保人?要几个担保人?”
    “是不是都得要去预备班学习一下?”
    “……”
    “……”
    同学们都很兴奋地喊叫着,问着;一个个都像被激发起来的灼烫的火星似地,
进溅着,闪耀着各种各样色彩耀眼的光。
    许多同学都已经离开了座位,呼啦啦地都涌到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跟前去
了。
    蔡元培在回答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宋一茗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赵瑞芝跟前,扯开宏亮的嗓门儿,问赵瑞芝:
    “瑞芝姐,你去不去?走,咱们两人一块儿去!听说巴黎那个地方可好玩了。”
    “我……”赵瑞芝望着宋一茗,迟迟疑疑着。
    赵瑞芝心里也是一团火,热烘烘的,热切地向往着那个叫法兰西的神奇的西洋
国家,向往着那座叫巴黎的西洋大城市。从一些杂志上和书上,从蔡元培校长和李
大钊、陈独秀、胡适等教授们的讲话和讲课中,还有从平时同学们(当然也包括宋
维新)的天南海北的侃侃而谈中,她知道巴黎那是一座比北京还要大的、很了不起
的西洋大都市,是一座英雄之都,又是一座艺术之都。那里有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
塔,有富丽堂皇的罗浮尔宫,有建筑奇葩的凡尔赛宫,还有雄伟壮观的凯旋门,还
有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特别是,那里拉雪兹墓地的“巴黎公社社员墙”,是一些教
授们在讲课提到时,和一些同学们闲侃谈及时,都非常敬仰的,使得她赵瑞芝不由
得也从心底无比崇敬。真了不起!就在一八七一年五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在拉雪兹
墓地的这一面墙下,二百多名巴黎公社战士,为了保卫自己的公社,保卫自己的劳
工政权,同凡尔赛军队进行浴血搏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全部壮烈牺牲。除这
些令她赵瑞芝敬仰以外,吸引她的还有,她读过林琴南翻译的《凯撒之死》、《俄
狄浦斯王》、《基度山伯爵》、《三剑客》、《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巴黎茶花女轶事》,还有以《人间喜剧》为总题的《高老头》、《幻灭》、《欧
也妮·葛朗台》等各种各样震撼人心的作品,她崇拜伏尔泰、大仲马、雨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