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散文精品_格言選-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实秋格言】
【鲁迅格言】
【林语堂格言】
【徐志摩格言】
【周作人格言】
【丰子恺格言】
千载之後
艺术家的事业,不像将军或政治家的事业炫耀入目。艺术上的英雄的勋业与通俗的英雄的勋业不同。正如所谓“待知己于千载之後”,艺术家在世的时候所得世间的报酬往往极少,其大部分的收获得之于後世。
丰子恺《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
决斗场
对于人,只要每天有几小时的睡眠,有几餐饭吃,有相当的衣服穿,就是了。对于物,只求适用。眼前虽有一朵鲜妍的花,也只问有什麽用,属什麽科。攀到了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也只问是哪里,是何省何县。至于感情方面,全然忘却。这样的过于重视现实的结果,世界上的人都变成冷冰冰的,专讲利害的人了。社会变成一个荒凉的决斗场了。
丰子恺《美的世界与女性》
沙
原来沙这种东西,没有约束时不可收拾,一经约束,就有伟大的能力。
丰子恺《劳者自歌》
无我
因为我们的爱,始于家族,推及朋友,扩大而至于一乡,一邑,一国,一族,以及全人类。再进一步,可以恩及禽兽草木。因为我们同是天生之物。故宗教家有“无我”之称。儒者也说∶“圣人无己,靡所不己。”就是说圣人没有自己,但没有一物不是自己。
丰子恺《劳者自歌》
二重人格
我自己明明觉得,我是一个二重人格的人。一方面是一个已近知命之年的、三男四女俱已长大的,虚伪的、冷酷的、实利的老人(我敢说,凡成人没有一个不虚伪、冷酷、实利);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这两种人格,常常在我心中交战。虽然有时或胜或败,或起或伏,但总归是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始终在我心中对峙着。为了这两者的侵略与抗战,我精神上受了不少的苦痛。
丰子恺《读〈读缘缘堂随笔〉》
自然感化力
英诗人瓦资瓦斯的诗里说道∶“嫩草萌动的春天的田野所告我们的教训,比古今圣贤所说的法语指示我们更多的道理。”这正是赞美自然对人感化力,又正是艺术教育的简要的解说,吾人每当花晨月夕,起无限的感兴。人生精神的发展,思想的进步,至理的觉悟,已往的觉悟,已往的忏悔,未来的企图;一切这等的动机,大都在这等月晨花夕的感兴中发生的。
丰子恺《青年与自然》
机器人
今世有许多人外貌是人,而实际很不像人,倒像一架机器。这架机器里装满着苦痛、愤怒、叫嚣、哭泣等力量,随时可以应用。即所谓“冰炭满怀抱”也。他们非但不觉得吃不消,并且认为做人应当如此,不做机器应当如此。
丰子恺《暂时脱离尘世》
酒乡
没奈何,感伤者往往逃入酒乡,作掩耳盗铃的自慰。故曰∶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归。相欢有樽酒,不用惜花飞!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值且饺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中几回醉,十斤沽酒莫辞贫。
酒乡可说是我国古代诗人所公认的避愁处。倘真能“长醉不用醒”,果然是一个大好去处,可惜终不免要醒,醒转来依然负着这颗头颅而立在这一个世界里!
丰子恺《看残菊有感》
同情
许多动物中,何以只有人讲道理呢?是为了人具有别的动物所没有的一件宝贝,这宝贝名叫“同情”。同情就是用自己的心来推谅别人的心。人间一切道德,一切文明,皆从这点出发。
丰子恺《杀身成仁》
大我
同情极度扩张,能把全人类看作一个身体。左手受伤,右手岂能独乐?一颗牙齿痛,全身为之不安。这样,“一己”和“大群”就不可分离。我就为“小我”和“大我”。小我就是一身,大我就是全群。
丰子恺《杀身成仁》
宗教
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宗教。所以我的逃难,与其说是“艺术的”,不如说是“宗教的”。人的一切生活,都可说是“宗教的”。
丰子恺《“艺术的逃难”》
郁勃的艺术家
幽深的,微妙的心情,往往发而为出色的艺术,这是实在的事情。例如自来的大艺术家,大都是怀抱一种郁勃的心情的。这种郁勃的心情,混统地说起来,大概是对于人生根本的,对于宇宙的疑问。表面地说起来,有的恼于失恋,有的恼于不幸。
丰子恺《乡愁与艺术》
想象重要
想象的工作,在绘画上是极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用想象使它有形。人实际是没有翅膀的,艺术家可用想象使他生翅膀,描成天使。狮子实际是没有人头的,艺术家可用想象使它长出人面孔来,造成斯芬克斯。
丰子恺《画鬼》
并存
西洋文化用了不可抵抗的势力而侵入中国来,同时中国文化也用了顽强的势力而保住它的传统。于是中国人的思想上,生活上,处处出现新旧文化同时并存的状态。这叫做二重生活。譬如∶这里组织小家庭,那里在励行九世同居。这里在登离婚广告,那里在建贞节牌坊。甚至二种状态出现在一份人家里,或者一个人身上,造成了种种的烦闷与苦痛。
丰子恺《二重生活》
崇拜儿童
我向来憧憬于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了当时社会里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于是变成了儿童崇拜者,在随笔中、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现在回忆当时的意识,这正是从反面诅咒成人社会的恶劣。
丰子恺《我的漫画》
人生的苦闷
我们虽然由儿童变成大人,然而我们这心灵是始终一贯的心灵,即依然是儿时的心灵。不过经过许久的压抑,所有的怒放的炽盛的感情的萌芽,屡被磨折,不敢再发生罢了。这种感情的根,依旧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後的我们的心灵中。这就是“人生的苦闷”的根源。
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
提神
大人们的一切事业与活动,大都是卑鄙的;其能庶几仿佛于儿童这个尊贵的“赤子之心”的,只有宗教与艺术。故用宗教与艺术来保护,培养他们这赤子之心,当然最为适宜。从小教以宗教的信仰,出世的思想,勿使其全心固着于地面,而眼光高远,志气博大,即为“大人”。否则,至少从小教以艺术的趣味。音乐,绘画,诗歌,能洗刷心的尘翳,使显出片刻的明净。即艺术能提人之神于太虚,使人得看清楚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正路,而不致沉沦,摸索于下面的暗中了。
丰子恺《告母性》
到处为家
到了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回味上述的种种感想的时候,又不安心起来。我觉得这里仍不是我真的本宅,仍不是我的真的归宿之处,仍不是我的真的家。┅┅我现在是负着四大暂时结合的躯壳,而在无始以来种种因缘凑合而成的地方暂住,我是无“家”可归的。既然无“家”可归,就不妨到处为“家”。
丰子恺《家》
花月
吾人所常接近的自然,如日月星辰、山川花草等,其中花和月最与人亲。在自然中,月仿佛是慈爱的圣母Maria,花仿佛是绰约的女Aphrobite,常常对人作温和的微笑。
丰子恺《青年与自然》
心灵的事业
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不是世间事业的一部分,而是超然于世界之表的一种最高等人类的活动。故艺术不是职业,画家不是职业。故画不是商品,不是实用品。故练画不是练手腕的,是练心灵的。看画不是用眼看的,是用心灵看的。
丰子恺《西洋画的看法》
乡愁之美
美国是新造国,什麽都没有坚固的建设,音乐也如此。美国没有大音乐家,除比较有名的麦克独惠(Mcdowell)以外,然而美国的音乐有一种特色,即其民谣的美丽。且其美丽都是乡愁的美丽,在歌词上,在旋律上,均可以明明看出。
丰子恺《乡愁与艺术》
笼闭
我想,假如我的房子同这温室一样,坐在房间内通夜可以看星,春夏秋冬四季都可看星。不但星而已,天界的风雨晦明等种种庄严伟大的现象,都可自由地完全地看见,而由此得到高深的启示,岂非我生的幸福。回想我的生涯中的种种愚痴,迷妄,苦恼,烦闷,和悲哀的发生,都是为了热中于世间而忘却了世外的缘故;都是为了注目于地上而忽视了天上的缘故,都是为了房屋的形式使我低头,把我笼闭,不许我常常亲近天界的伟大现象而觉悟人世的虚妄藐小的缘故。
丰子恺《玻璃建筑》
钝感
人对于惯常接触的事物,容易发生钝感。诚如Emerson所说∶“倘然星是千年中只出现一夜的,人们对于其所表现的‘神都’的图的记忆,将何等信仰,憧憬,又是代代传之于後世!”
丰子恺《秋的星座及其传说》
人之思想
凡人的思想,浅狭的时候,所及的只是切身的,或距身不远的时间与空间;越深长起来,则所及的时间空间的范围越大。例如小孩,或愚人,头脑简单,故只知目前与现在,智慧的大人有深长的思想,故有世界的与永劫的眼光。
丰子恺《乡愁与艺术》
希望中的幸福
只有希望中的幸福,才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全的幸福。
丰子恺《辞缘缘堂》
朋友之情
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
丰子恺《儿女》
【梁实秋格言】
大主意自己拿
人,诚如波斯诗人莪谟伽耶玛所说,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叁究生死直超三界呢?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梁实秋《秋室杂文·谈时间》
高峰
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回头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细看看,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好多处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年》
陈酿
我看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轻的时候愣头愣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藏多年的陈酿,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
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年》
止痛片
其实哪一个人在人生的坎坷的路途上不有过颠踬?哪一个不再憧憬那神圣的自由的快乐的境界?不过人生的路途就是这个样子,抱怨没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飞也只是一个梦想。人作画是现实的,现实的人生还需要现实的方法去处理。偶然作个白昼梦,想入非非,任想象去驰骋,获得一进的慰安,当然亦无不可,但是这究竟只是一时有效的镇定剂,可以暂止痛,但不根本治疗。
梁实秋《谈徐志摩》
蔷薇与荆棘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
梁实秋《谈徐志摩》
不老
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摆脱赖以糊口的职务,作自己衷心所愿意作的事。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也有人五十岁才开始写小说,都有惊人的成就。“狗永远不会老得到了不能学新把戏的地步。”何以人而不如狗乎?
梁实秋《雅舍小品续集·退休》
人需友谊
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
梁实秋《秋室杂文·谈友谊》
生气
希腊哲学家哀皮克蒂特斯说∶“计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气。在从前,我每天生气;有时每隔一天生气一次;後来每隔三四天生气一次;如果你一连三十天没有生气,就应该向上帝献祭表示感谢。”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
梁实秋《雅舍小品续集·怒》
代沟
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深沟天堑,也可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间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卷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的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
梁实秋《雅舍小品三集·代沟》
玩
人从小到老都是一直在玩,不过玩具不同。小时候玩假刀假枪,长大了服兵役便真刀真枪;小时候一角一角地放进猪形储蓄器,长大了便一张一张支票送进银行;小时候玩“过家家”,“搀新娘子”,长大了便真个的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有人玩笔杆,有人玩钞票,有人玩古董,有人玩政治,都是玩。
梁实秋《西雅图杂记·模型》
吃一行恨一行
有人只看见和尚吃馒头,没看见和尚受戒,遂生羡慕别人之心,以为自己这一行只有苦没有乐,不但自己唉声叹气,恨自己选错了行,还会谆谆告诫他的子弟千万别再做这一行。这叫做“吃一行,恨一行”。
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流行的谬论》
无斧凿痕
艺术与自然本是相对的名词。凡是艺术皆是人为的。西谚有云∶Arsestcelareartem(真艺术不露人为的痕迹),犹如吾人所谓“无斧凿痕”。
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盆景》
沉默
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寂然,惟迦叶破颜微笑,这会心向笑胜似千言万语。
梁实秋《雅舍小品续集·沉默》
会心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即是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为什麽笑,她笑的是什麽。┅┅会心的微笑,只能心领神会,非文章词句所能表达。
梁实秋《雅舍小品续集·读画》
鸟的苦闷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梁实秋《雅舍小品·鸟》
能造树麽?
又有一位诗人名Kilmer,他有一首着名的小诗⌒⌒,有人批评说那首诗是“坏诗”,我倒不觉得怎麽坏,相反的“诗是像我这样的傻瓜做的,只有上帝才能造出一棵树”,这两行诗颇有一点意思。人没有什麽了不起,侈言创造,你能造出一棵树来麽?
梁实秋《雅舍小品续集·树》
戕害生机
我看过一些盆景,铅铁丝尚未除去,好像是五花大绑,即或已经解除,树皮上也难免皮开肉绽的疤痕。这样艺术的制作,对于植物近似戕害生机的桎梏。我常在欣赏盆景的时候,联想到在游艺场中看到的一个患侏儒症的人,穿戴齐整的出现在观众面前,博大家一笑。又联想到从前妇女的缠足,缠得趾骨弯折,以成为三寸金莲,作摇曳婀娜之态!
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盆景》
生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