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a道德经古今正解-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握一个大道而得以把握万物,这是道的超越;明白柔弱微小而能够洞悉苍天大道,这是道的齐同;混同玄微静默而达到气机充盈合和,这是道的精真;无为守柔不争;却能够达到完善于行事治理;可以崇贞德行情操,这是道的信宜。大道与万物是一个宗系,君主与臣民是一个整体,所有事物都归属于同一个大道。
因此,机巧物利滋生,天下的纯朴才会毁坏;统治者妨害生息,百姓才会因正义而赴死。所以,最大的获得莫过于安乐民生,最大的失去莫过于失去民心,最大的威力莫过于老百姓的憎恨起义,最大的胆量莫过于悖逆大道而自蹈死地。只有不追求享受,才是真正重视生命;只有不妄求大胆,才是真正懂得勇敢;只有不谋求一己之私,才是真正懂得成全自己;只有不图求博学知识,才是真正有所智慧。
大道辅应于万物存在,大德辅应于万物生息,清静无事是天下的常正态势。
'订正与辨析'
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意思即“老百姓不惧怕来自无道的统治者的震慑,统治者的大难将要到了”。言外之意即“百姓造反推翻暴政”。
下文接着“夫唯无厌,是以不厌”。对此还可参照前文“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躁则失君”。
2。“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句中“厌”字义为“厌弃”,如前文有“天下乐推而不厌”。“无厌”意思即“没有厌弃(百姓)的心态和言行”,“不厌”意思即“不被(百姓)所厌弃”。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可照应前文“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轻则失臣,躁则失君”句。
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句中“敢”指“妄为”而非普通意义的“大胆”,其完整含义是“胆敢背离大道,恣意妄为”。
当然,“大胆冒险”也是“背离大道,恣意妄为”。
4。个别版本有“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句,按帛书本订为“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含义是“天道的制约只有认识它,而无从追问它;只有依从它,而无法改变它”。
前文“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矣)”释义是“圣人慎重于困难”。
若按个别版本“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句中“圣人犹难之”释义当是“圣人犹且难以知道”。
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含义乃“大道无形却制约着一切”,而非“善恶必有报应”之类。
可参照前文“渊兮,似万物之宗”,“得者道亦得之,失者道亦失之”。
6。通行本七十四章今参照帛书本订为
“若民常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若民常且必畏死,则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如此逻辑缜密,叙述条理。
重要的是切合文章本意“只有通过无为而治,淳朴教化,让百姓重视生命珍爱生活,这样通过杀罚个别作乱者来维持安定的治理方法才起作用;然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杀罚别人的,需要专门设立有道的人来执掌司杀”。
当然,杀人乃是出于不得已。原则上还是“救人”为本,“震慑”为辅,最好“无弃人”。
'附:帛书本原文‘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使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7。通行本“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今按帛书本订为“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前文有照应“人之生,生而动,动晋之死地者……以其生生之厚也”。
而下文“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不仅包括“统治者不可以‘生生之厚’”,还包括“使百姓也不‘生生之厚’,而是‘常畏死’”。
又,古金文“求”与“生”字有几种写法有一定的近似性,不能完全否定二者有讹谬的可能。然而依现知各版本,均无伤大义,故而暂不予深究。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七六 七七 七八 七九
'原文'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现贤也。
'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伤之也。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古文正解'
行道不殆,知道不惑。贵生,贵全,贵久,贵安。
道者,天下宗;生者,天下性;和者,天下正;平者,天下势。
大物,惚恍;大强,柔弱;大方,自然;大象,清静。夫唯常,故能宗也;夫唯无,故能极也。是以,大智无为,而无不为之;大德无欲,而无不载之。夫唯道,故能为大而不败也;夫唯柔,故能载大而不伤也。是以;受国之诟而非誉,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而非福,是为天下王。同道乎无私而后得,报怨以德。
是以,圣人之于己也,不蹈危,不取福,不挠心,不嗜欲,恬淡而内宁。内宁,故能外不争,循常性,因天然,行大道,契大象,平素而德。故能体健身安,心明德浑,物我两全,是谓完善。
本道而行,含真而生,与众相宜,与物相济,知行并一,玄通而至极。
'今文正解'
依行大道不会衰败,知晓大道不会迷惑。重视生命,重视周全,重视长久,重视安定。
大道,是天下的宗主;生息,是天下的本性;合和,是天下的端正;均平,是天下的趋势。
最大的物体,却无可捉摸;最强的力量,却无比柔弱;最大的方法,却是任物自然;最大的形象,却是清虚平静。正因为大道的恒常,所以能够宗法;正因为大道的无物,所以能够极致。因此,有大智的人无为,反而无不有所作为;有大德的人无欲,反而无不能够承载。正因为依从大道,所以才能够作为大事而没有失败;正因为修习柔弱,所以才能够承载大众而没有伤害。因此圣人说:承受国家的耻辱而不贪求于荣誉,这才是社稷的君主;承受国家的困苦而不贪求于安逸,这才是天下的君王。圣人与大道一致于无私而后才有所获得,用大道玄德来对待天下的怨责。
因此,圣人对待自己,不踏入危险,不谋取福得,不扰乱内心,不嗜好欲望,恬淡而内心宁静。内心宁静,所以能够对外无争,遵循常性,因循天然,依行天地大道,契合天地大象,平常朴素而怀藏大德。所以能够机体盈健而处身安全,内心洞明而德性昏闷,做到外物与自我的共同周全,这就叫做完善的境地。
根据大道而行动,含藏精真而生息,与众人相适宜,与万物相辅助,知晓大道并笃行大道,玄微通达而到达极致境地。
'订正与辨析'
1。“木强则折”句中“折”字王弼本作“兵”,帛书甲本作“亘”,乙本作“兢”,还有版本作“共”。
《列子·黄帝》有“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古文字字体“折”“兵”“亘”“克”“共”书写极为形近,因而多有讹谬。
2。通行本“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句中“而”字似乎对仗于上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然而兹按帛书本订为“以”,且与下文“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有所照应。
“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即“损夺生存贫艰者来奉养富贵豪强者”,“以”字则准确的表达了这种关系,即“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关系”。
对此理解,可照应前文“狎其所居”“厌其所生”“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等句。
3。或有版本“孰能损有余而补不足于天下”,如此表达不切合《道德经》本义,甚至有人认为是在说“夺富济贫”“均贫富”。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唯有道者”,其中含义可以照应于前文“俭,故能广”以及后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道德经》里对于天下贫富不均的处理方法是“圣王”“既以与人”,治理““小国寡民”,最终教化淳朴而“自化”,齐同于“自然”“自得”。
4。各版本都作“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句中“易”字实为“伤”字讹谬,属偏旁讹谬。该字讹谬来源较古。
因为水的质地柔弱,所以在对付任何质地坚硬的物体时都不会受伤害,因此最能够战胜坚硬物体。
水的柔弱,不仅其他物体无从伤害它,而且水也不会妨害其他物体。这是双向的柔弱,彼此无伤,所以最为妥善“无尤”。
对此前文有照应“上善,若水……夫唯不争,故无尤矣”。
5。“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句中“诟(耻辱)”字有版本作“垢”字,属于讹谬。
文章含义乃是“无道的君主总是觉得自我高贵,希望应该得到举世赞誉,而圣人却去承受住国家的诟辱;平庸的君主总是自我主宰,冀求应该举国奉福,而圣人却去承受住国家的困苦”。因此说“正言若反”。
此前文所谓“致数誉无誉”,“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6。“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句中“大怨”除一般性含义之外,还意指“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对立以及怨恨”。
如此,一旦大的怨恨产生了,即使维系住,和的住,也必然有得者有亏者,有“余怨”,终归不如没有过怨恨好。因此“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就没有怨恨产生。
这才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无为”,才是最佳,才是最“善”。
7。有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当为“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实为失察之识。
整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论述内容正符合“报怨以德”!
其次,前文“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乃完整一句,且含义与本章照应,意思是“大者小之,多者少之,以此报怨以德”,切不可拆开。
8。“左”礼仪上是“尊贵的;高尚的,好的”,“契”意思是“欠条”,“左契”即“债权契”。“左契”所指,乃是前文“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照应后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正是“利而不争”的“善”。所以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对此前文有照应,“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勤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矣”。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八十
'原文'
'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古文正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道德而为之天下者,道贯天下而天下自化:绝礼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小其国,寡其民,政为憩,事为歇,交为息,兵为绝。
故,淳朴天下而社稷自解,混沌世界而清静自得。教不教,同浑伦,故但惧之于为奇;治不治,齐自食,故但保之于不虞。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象无形,大德无为,大正无事,大顺不殆。
'今文正解'
玄道生成了万物,玄德畜养着万物,万物有了形体,态势使之长成。
因此,依据大道大德来治理天下的,在于把大道贯彻天下而天下自行顺化:绝弃礼仪贵贱,抛弃聪明知识;绝弃仁爱贤明,抛弃尊卑正义;绝弃技巧才能,抛弃财宝物利;把各国疆土分划的很小,使各国人口相对很少,政治由此清闲,事务由此消歇,邦交由此停息,战争由此灭绝。
所以,使天下淳朴而社稷自会散解,使世界混沌而清静自会形成。教化于不教化,百姓混同于淳朴天性,所以但求威慑住妄图作乱的个别人而已;治理于不治理,百姓齐同于自食其力,所以但求保障好不可预料的困难而已。百姓都甘淡而食,素淡而衣,安定居住,怡乐风俗。邻国即使相互望见,鸡鸣狗叫声相互听见,两国百姓直至老死也不会往来。
最大的形象无形,最大的德行无为,最大的常正平静无事,最大的通顺不会败殆。
'订正与辨析'
1。关于“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句。
历来版本不一,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十百人之器而不用”,
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十百之器而不用”,
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对于“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河上公甚至如此作注:“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不征召而夺民良时也”。实牵强讹谬之解。
“什佰”相当于现代语“十百”,然而专用于指人的数目或编伍。“伯”则为“佰”字讹谬。
“什佰人之器”直接字面意思即“满足十人共用的器物和满足百人共用的器物(侧重饮食炊容器等,如大鼎,大锅)”,一般意思为“大型公共用具及设施”。
过去这些“什佰人之器”属于国家或集体机构才有,而不是“个人”或“百姓”拥有,故而“民”字多余。
同时,“什佰人之器”也只有在军队,徭役,祭祀,集会等场所才派上用场。因此,“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正对应“小国寡民”,其含义在于影射于“政治无为,社会无事”。
或有说:“人之”乃“兵”字讹谬。也未尝不无依据,则“器”当为一般含义“工具”。然而原句为“使有什佰兵器而不用”,则叙述逻辑上承接“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尚可,承接“小国寡民”略突兀,且与后文“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稍重复。
“什佰之器”,与“什佰人之器”含义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