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生斜长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
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饱暖也。”这是我们的史学著作竞相引用的名言,一向被认为是农民革命的
伟大理想。这诚然是不错的。对于缺少土地、啼饥号寒的广大被剥削、被压
迫的农民来说,无异是向他们展示了一个诱人的美丽的天堂,会激励他们去
推翻现存的只给他们带来贫穷和痛苦的社会。但是,未来社会果真是那么诱
人吗?《天朝田亩制度》接着写道:“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
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这就是说,每家都束缚在土地上,除种地外,还要植桑、养蚕、缝衣,
可以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家家只养母,
不养公,如何交配、繁殖?不能交配、繁殖,如何能生生不已地养下去?第
二,如果有一家想多养几只鸡、几头猪怎么办?对于第一个问题,《天朝田
亩制度》没有回答,笔者无从揣想;那第二个问题倒是好解决的。 《天朝田
亩制度》接着说:“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
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苧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这里说得很清楚,每家只能留足自己的使用部分,其超额部分,则要无偿“平
调”,“归国库”了。自然,你要是多养了一只鸡、一头猪,也是要“归国
库”的。这就是为什么会使笔者想起那些年头的“割尾巴”的原因。虽属比
拟不伦,但总不是匪夷所思吧?
史书上说,太平天国地区,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太平军所到之处,地
主不是被杀,就是逃亡,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就有了土地,自然积极生产。
然而史书上又说:《天朝田亩制度》似乎从未实行过,因为它根本行不通。
先不论它那烦琐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即以规定每家“五母鸡,二母彘”而论,
也不足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不足以造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动
不动就“余则归国库”,谁还肯多干呢?
太平天国以“处处平匀”相标榜,它之所以规定“余则归国库”,看来
也是为了保证“处处平匀”,不致于造成贫富分化的“不匀”现象。但是,
“处处平匀”从来都只是一种幻想,即使在太平天国也没有严格实行过。就
拿吃肉来说吧,太平天国规定:天王每日给肉十斤 (天哪!我不知道洪秀全
的肚子如何吃得下),依次递减,至总制(相当于知府),每日半斤,总制
以下则不给肉。至于鱼,有材料说,只有诸王才可食用。所以,凡是平均主
义盛行的地方,总是伴生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同时也伴生着普遍的贫穷和匮
乏。
… 0…
保皇会的“妙语妙事”
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康有为、梁启超一派人流亡海外时期的文献,觉
得很有些“妙语妙事”,可以介绍给读者。
俗话说:“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历史上有一流人,形成了某种立场、
观点之后,就很难改变。戊戌变法前,康有为、梁启超把维新的全部希望寄
托在光绪皇帝身上;变法失败后,仍然纹丝不变,把扶助光绪皇帝复位作为
头等重要的政纲。为此,他们大造舆论,把光绪皇帝说成是中国历史上几千
年才一见的“天纵之资”。所谓“天纵之资”,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天才
了。
在康、梁看来,光绪不做皇帝,中国就要亡国,光绪一做皇帝,中国就
要成为头等强国。光绪皇帝的才能可谓大矣哉!神矣哉!要问什么是个人迷
信的话,此即一例。
1899年 月,康有为在加拿大组织保皇会,全称7 “保救大清皇帝会”。
8月4日,适逢光绪皇帝生日,康有为率领侨胞在中华会馆庆祝。那场面,
据描写是:“烛设辉煌,箫鼓铿锵,冠裳璀璨,龙牌在上,龙旗在顶”,一
群人或长袍,或短衣,一律“拳跪起伏,九叩首”。康有为因为感情冲动,
竟至于嚎啕起来。当然,那时有不少加拿大人在旁看热闹,康有为以为他们
也很感动,居然记载说:“西人左右视,皆以为未之见云。”
这以后,保皇会逐渐发展到中美、南美、檀香山等一百四十余个城市,
会员据说有数百万之多。该会逐渐形成了一套仪式和规条。其内容据记载是:
“会所奉万岁圣牌,会众悬皇上圣像,圣寿则张灯结彩而恭祝,旬日则召众
议事而齐来。会所之室,尊奉万寿之牌,会员之衣,人悬圣主之像。”一处
说是“万岁圣牌”,一处说是“万寿之牌”,两相比勘,推想起来,不外是
一块牌子,写上“恭祝今上大清皇帝万岁万万岁”,或“恭祝今上大清皇帝
万寿无疆”之类的语句。至于“人悬圣主之像”,笔者因对徽章史素无研究,
不知道保皇会员胸前所挂的是个什么样的东西。铜质乎?铁质乎?圆形乎?
星形乎?三角形乎?还有,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光绪皇帝的
“御容”是怎样制作上去的?这些问题,均不得而知。国内文物部门倘有收
藏,那是亟愿一观的。
至于会议程序,檀香山保皇会有一次会议是这样开的:
“先生(指梁启超——笔者)率同志一齐起立,恭祝皇帝万寿,齐声喝
彩三声,声震全市;次祝康先生到处平安,又喝彩如前。”不仅要祝“皇帝
万寿”,而且要祝康先生“平安”,还要“齐声喝彩三声”。笔者读了这段
记载,想到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场面,不禁哑然失笑。历史是何等相
似呀!当年,“四人帮”之流以扫四旧、立四新相号召,口口声声指责别人
为“保皇派”,然而,他们所立的“新”呢,不过是康、梁保皇会的余唾而
已。
历史有着巨大的堕性。霉腐的封建陈渣有时会包裹着华丽的装潢,仿佛
是什么代表时代趋向的新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读点历史,长长见识,还是
很有必要的。
… 1…
梁启超游美国而梦俄罗斯
1903年2月至10月,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逛了一趟美国。这一
逛不打紧,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
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就暗中向往共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
海外,向往共和之情更常常溢于言表。但是,他一到美国,这个他不久前歌
颂过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时,却大大失望了。
在美国,梁启超见到了城市的壮丽,工农业的繁盛,见到了 19世纪与
20世纪之交出现的“怪物”——托拉斯,见到了美国的“平民政治”、“地
方自治”,见到了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但是,他也见到了纽约的贫民窟,
见到了美国的“党派之私”和“选举之弊”,还见到了华侨社会的种种缺点,
于是,他得出了结论,共和不适用于中国。在《新大陆游记》中,他写道:
“自由云,立宪云,共和云,如冬之葛,如夏之裘,美非不美,其如于我不
适何!”他甚至说:“今日中国国民,只可以受专制,不可以享共和。”
早在 1899年,梁启超就介绍过德国政治学家伯伦知理的学说。从美
国回到日本不久,梁启超又读到了德国人波伦哈克的著作——《国家论》。
这两位洋人,都攻击共和制度,梁启超觉得找到了理论根据,于是决定与共
和制告别。他在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写道:
吾党之醉共和,梦共和、歌舞共和、尸祝共和,岂有他哉,为幸福耳,为自由耳。而熟意
稽之历史,乃将不得幸福而得乱亡;征诸理论,乃将不得自由而得专制。然则吾于共和何求哉,
何乐哉!
梁启超的文章一向以“笔锋常带感情”著称,写着写着,他不禁哭将起来:
呜呼痛哉!吾十年来所醉、所梦、所歌舞、所尸祝之共和,竟绝我耶?吾与君别,吾涕滂
沱。吾见吾之亲友者而或将亦与君别,吾涕滂沱。吾见吾之亲友昔为君之亲友而遂颠倒失恋不
肯与君别者,吾涕滂沱。
梁启超大概哭得很伤心,所以一连写了三句“吾涕滂沱”,又写了一句“吾
与汝长别矣”,以示其悲感之深。其后,他忽然觉得有人可能会问,那末中
国今后怎么办,是不是以“君主立宪”为追求对象,于是,他接着写道:
不然,吾之思想退步,不可思议,吾亦不自知其何以锐退如此其疾也。吾自美国来而梦俄
罗斯者也。
原来,他与共和、民主告别之后,梦寐以求的对象是俄罗斯——沙皇专制主
义的俄罗斯。1906年,他干脆大谈“人民程度未及格”、“施政机关未整备”,
提倡在中国实行开明专制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一度领导中国的思想界和舆论界,成为许
多年轻人的偶像,但是,自从他发表“游美国而梦俄罗斯”的言论以后,他
在那个时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1904年4月,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年轻人,读了梁启超上述
关于伯伦知理学说的文章后,写了三首诗寄给他,其一云:
新相知乐敢嫌迟,醉倒共和却未痴。君涕滂沱分别时,正余情爱最浓时。
—— 《读任公所作伯伦知理学说题诗三章即以寄赠》
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南社发起人,自号江南快剑的高旭 (天梅)。
《楚辞》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高旭的这首诗,
前两句明确表示,“共和”是自己的“新相知”,心虽沉醉,却是理智的清
醒选择;后两句以调侃的语气讽刺梁启超:你涕泪滂沱地和“共和”告别,
… 2…
而我却正在与“共和”热恋,情爱浓烈。高旭原来是《新民丛报》热心的作
者和读者,这以后就明确地和保皇派分手了。后来的历史表明,这一分手是
正确的。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像梁启超这样“游美国而梦俄罗斯”,因不满于西
方文化、西方民主而转回东方文化和专制主义的颇不乏人。他们不了解,当
时的西方民主主义文化远胜于东方的专制主义文化。历史的任务应该是吸收
西方民主主义文化的一切优良部分,超越它,克服它的局限和弊端,而不是
笼统地拒绝它,往回走。
… 3…
邹容自贬 《革命军》
邹容的 《革命军》,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最杰出的政论著作。它以热烈
奔放的语言讴歌革命,呼唤“中华共和国”,号召人民奋起斗争,推翻清王
朝的专制统治,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反动统治者畏惧之极,
革命党人则视为最好的革命教科书。1903年12月,孙中山在《复某友人函》
中称赞此书:“感动皆〔甚〕捷,其功效真不可胜量。”第二年,他在美国
旧金山一次就印了一万一千册,分寄美洲、南洋各地。1906年,他又致函同
盟会新加坡分会负责人张永福,要他照河内所印版式从速翻印分派,认为“必
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据统计,该书在辛亥时期共翻印二十余次,
总印数在一百万册以上,大概是那个时期书刊发行量的最高纪录了。
然而,在《革命军》出版之后,邹容本人对它的评价并不很高。那时,
他正因此书被囚,在上海的法庭上,他和清政府聘请的律师古柏之间有这样
一段对话:
邹容:因披阅各西国诸书,即作 《革命军》书,底稿放在行李内,今年四五月间,请假来
沪,在马路上看见卖日报人手内持有《革命军》书出售,我未及查问何人所刷印,亦不知其书
价若干。
古柏:书中意思,尔现在仍记得否?
邹容:不然。现在,我意欲改作《均平赋》一书,今天下人无甚贫富,至前作之《革命军》
已弃而不问。市上所售被人所窃,将来至东京时,尚须查究。
古柏:知《革命军》书不好,何不废弃?既被人窃印出售,何不出而禁止?
邹容:既非巡捕房,又非上海县,实无此势力能禁止人收书出售。
古柏:当尔作此书时,是否心怀叵测?
邹容:不然。现在我心中意思总要作 《均平赋》耳。
在这一场对话里,邹容声言书稿“被窃”、“未及查问何人所刷印”,显然
出于对清政府斗争的需要;但是他表示:《革命军》已“弃而不问”,“心
中意思总要作《均平赋》”,则反映了邹容的思想又登上了一个新高度。
20世纪初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部分敏感的中国
革命党人看到了这一现象,不愿中国重蹈覆辙,开始追求和向往社会主义。
当时,报刊上出现了一批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上海滩上也出现了几种介绍
社会主义的译本,例如《近代社会主义》、《社会党》、《近世社会主义评
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神髓》等。这一时期革命党人对社会主义
的介绍往往使用中国传统的语言——“平均”或“均平”。孙中山在《复某
友人函》中就曾宣布: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他批评欧美
“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的现象,认为“天下万事万物无不为平均
而设”,“欧美今日之不平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以趋跻于平均”。邹容所
说的“意欲改作《均平赋》一书,令天下人无甚贫富”,和孙中山所表达的
思想完全一致,它表现了这位年轻的革命家对新的救国、救世道路的探求,
较之 《革命军》所单纯鼓吹的独立、自由、平等、共和等理想,自然又前进
了一步。
值得指出的是,邹容声称“意欲改作《均平赋》一书”是在1903年12
月4日,而孙中山的《复某友人函》则作于同年12月17日,比较起来,邹
容还要早几天。遗憾的是,邹容很快就瘐死狱中,没有能将它写出来,否则,
近代中国思想史上又会出现一部引人注目的著作了。
… 4…
反对取缔规则与杨度避难
1905年12月8日,日本宇都宫市千手町一家名为手冢屋的旅舍接待了
一位中国客人,他自称江苏省苏州府常熟县人,名王礼钧,30岁。这位客人
除每天买几种东京出版的报纸仔细阅读外,足不出户。不久,受到日本调查
人员的注意,经盘问,这位客人不得不承认他的真实姓名是杨度。就是后来
劝袁世凯当皇帝,而后又奇迹般地成了共产党员的杨度。
杨度于1902年离开故乡湘潭,赴日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班。同
年归国。次年参加清政府经济特科考试,被录取为第一等第二名。不久,再
度赴日,进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1904年当选为中国留学生总会副干事
长,随后又升为干事长,成了鼎鼎大名的留日学生领袖。他为什么要改名换
姓,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