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立志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管家微微一愣:“哎呀,老奴该死,老主人已经走了,小主人的小字也该去掉才是。”孟管家说这话的时候,目光闪烁,陈祇呵呵一笑解释道:“不管是主人又或者是小主人,这称呼,我定是不用的。”
这下,原本猜测陈祇是不是又心高气傲起来,准备恢复本性的孟管家松了口气,不过也有些难为,过了半晌,一拍大腿:“那我等换您为公子如何?咱们陈家一门皆为江阳之显贵,称您为公子,也是当得的。”
孟管家一解释陈祇才知晓,公子这个称呼可不像后世那般可以随便乱称呼,在春秋之时,必须是诸候之子方可受此称呼,到了汉代之时,虽然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但也常用以代称那些有势力或者是世家的年青才俊,而陈祇的祖父辈皆在朝为官,世家之少年,称为公子,也并无不妥。
--------------------
孟管家灵机一动,能想出这么个称呼,而且还能给陈祇解释得条条有理,看来这位少数民族出身的管家也应该不是啥子普通人才对,陈祇对于这位管家的来历更是越发的好奇了,只不过,他不太好当着面打听,到时候问问其他人也不迟。
“公子?嗯,以后都唤我公子便是。”陈祇两眼一亮,这称呼确实不错,至少要比主人听起来顺耳百倍,公子之称,要比主人让陈祇觉得顺耳百倍。
既然认定了,孟管家办事的风格一向是认准了就干到底,立即唤了人来,让他们通传府中所有闲杂人等,以后不许再称呼陈祇为小主人,一律皆称公子方可。看到管家如此办事,陈祇暗暗翘起了大拇指,人材,至少在管家这个位置上,陈祇觉得孟管家还真是相当负责的。
“这是益州江阳郡?”陈祇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益州,还真巧了,后世自己就是在三国益州的地盘内生长生活了十来年,后来才走出了小县城,迈入了大城市生活的,看样子,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把自己给一脚踢到了三国时代的益州,还真跟自己的生存环境有所关联。
孟管家赶紧点了点头:“正是,咱们陈家在江阳郡一带,可算得上是这个!”孟管家翘起了一根大拇指,一脸的傲然之色,缓缓地道出了陈家的历史。
陈家祖上在西汉之时,曾经做到过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其子孙亦担任过郡太守,东汉建立之后,其祖入益州,做过巴郡太守,其后子孙也有做过一方郡守的,但是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益州,倒也算得上是益州小有名气的世家,而其曾祖父那一代就担任江阳太守长达十余年之久,而陈家也就此落户于江阳。
虽然比不上成都那些良田万顷的大地主,算起来,在江阳,陈家也算是个数一数二的富豪之家了,遗憾的是自己的母亲前两年就去世了,最亲近的人就只有他的大姐绣娘和一个比他小上九岁的妹子陈孜,而大姐已经嫁了人,嫁给了一位益州官吏,姓王名累字亮嘉。
--------------------
PS:第一更到了,晴了会尽量保持每天两更,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支持晴了,顺便说一声,这本书现在字数还少,看不出什么好坏了,等多两天,内容丰富一些之后,大伙再作评价如何?放心,晴了会努力地写好它的。
正文 第四章 咱亲戚都是吊人……
“王累?你说我姐夫叫王累,而且是在刘璋的手下当官的王累?”陈祇不由得大吃一惊,王累,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里边有几位虽然不太出名,却又很出彩的人物,比如这位姓王名累就是其中之一,在刘备兵入益州之时,把自个倒吊在城门楼子上叫嚣着要精忠报国,以死谏主而名垂青史的嚣张人士啊……
格老子的,从古到近,能把自个倒吊在城门楼子上的有几人?而且还能把吊着自个绳子给割断触地而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陈祇摸了摸脑门,彻底地无语了,为自己有这么一位便宜姐夫而感到害怕,没错,不是荣幸,是害怕。
“正是,大小姐的夫君也算得上是位年轻才俊……”边上的孟管家没注意到陈祇那副受惊的模样,自顾自地在那唾沫横飞地继续表述他对于陈家女婿的感观。在他的眼里边,这位陈家的大女婿不仅仅人材模样出众,而且学识过人,虽然脾气倔强了点,家世清贫了点,但是绝对是一良婿。
目前,这位姐夫正在成都做官,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太长时间,所以大姐绣娘才会携着小侄子和小妹陈玫一块在成都,这几日,临近百日之期,姐夫请了假之后,他们这才赶过来给自己那位亡父作百日之祭。
“……当初老主人在江阳郡任太守之时,这位王大人就在老主人的手下作一小吏,后被老主人看重,着力提拔,而大小姐也相中了这位大人的学识和才俊……后来,还是由夫人娘家的叔叔,闻名天下的大人物文休公亲自作的大媒。”孟管家的口才的不错,说起这些故事来两手在那指天画地的,也让陈祇听得津津有味,若是这位管家长的不是那么面目可憎,左手惊堂木,右手耍上一把折扇,绝对是个说评书的顶尖演艺大师。
“等等,你说的那位文休公是谁啊?”陈祇从方才听到了王累之名开始,脑袋有些晕呼呼的,而现在孟管家的吹嘘让他差点笑出声来,文休公?三国时代,自己只听说过什么孟德公、玄德公之类的,可就是没听说过什么文休公,想来是这位孟管家满嘴跑火车,为了吹捧自家,不留余力地吹捧。
这话一出口孟管家给哽得喉结上下鼓动了半天才憋出:“公子您怎么可以记不得您的叔公文休公?”
--------------------
听到了孟管家这话,陈祇微微一愣,难道说这位叔公很有名不成?想到了这,陈祇只得摆出了一副苦恼的模样,伸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耸了耸肩膀,孟管家才作一副恍然大悟状,熊掌似的大手拍了拍脑袋:“呵呵,公子恕罪才是,老奴竟然忘记了这一茬。文休公乃是大名鼎鼎的汝南平舆许氏,当今的巴郡太守,与您的另位一位叔公子将公最褒贬擅品评天下人物,谁能得您二位叔公一言,必能天下轰传……”
听到了这话,陈祇真的激动了,子将公,若说陈祇记不得什么叫文休公,但是那个子将公他可是知道的,三国之时,除了许劭许子将之外,再没有人用这个字了,既然是他的兄弟,那么除了许靖之外还有何人?
“你说的可是那个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许劭许子将?他是我的叔公?”许靖、许劭,这二位可是堂兄弟,这么说来,自己好歹也跟天下名士沾上了边边。陈祇乐的嘴都咧了,心里边美的那个跟三伏天灌了一大壶凉水似的:“格老子的,没曾想才到三国,就跟这么些个名传千古的人物扯上了亲戚关系。”陈祇的心里边好歹有了一丝安慰。
“正是,想不到公子果然还能得记得。这二位公子的叔公,可都是名闻天下之名士也。”孟管家连连点头,翘起了大拇指,摆出了一副神往的架势,就仿佛他是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发生的一位亲历者一般。
“许靖是我的叔公,许劭也是我的叔公,而我姐夫是王累?”陈祇头皮开始发麻,格老子的,没有想到才来到了三国,就跟这么多的历史名人扯上了关系,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好事,就单说他的那位便宜姐夫王累,历史上,把自个倒吊在城门楼子上的丰功伟绩不知道震慑了多少儒家人士,虽然他这种行为跟后世跳楼要工资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种方式方法太过偏激,像那种以命献身明志之人陈祇无法去赞同,至少在这个时代,刘璋确实不是什么值得效忠的主子。
至少有一点,如果这位便宜姐夫真要这么干了,那我在这个时代的姐姐岂不是要变成寡妇了吗?陈祇不由得揉了揉脑门,看来,自己现在所处的时代可不是那种远离了战火硝烟的年代,而是一个每时每刻都会有着生离死别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后世,陈祇也有位大姐,大他五岁,因为母亲早逝,加上父亲和爷爷都是一般德行的老古板,是棍棒出孝子的铁杆支持者,好在有这么个姐姐护着,所以,陈祇对他大姐的感情是最深厚的,想到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与亲姐姐永别,让他心里边份外的难过,不过,现实已经摆在了眼前,他就得面对如今的一切。
可没曾想到的是,自己的新任大姐的夫君竟然是历史上这么有名的不顾家人而只顾他的理想的吊人,让陈祇不得不忧心了起来。
边上的孟管家看到自家的公子听到了姐夫王累的名字之后,面色开始阴沉了下来,瞅了半天,公子的表情似乎没有好转的迹象,不由得暗叫了一声不好,难道公子忆起了当年跟姐夫不和的事实了?
孟管家还记得老主人临走之前对自己的吩咐,这个时候,自己要再不吱上两声,岂不是太对不起那位对自己有活命之恩的老主人了,要知道,咱们少数民族最讲的就是信用和义气,孟管家便硬着头皮道:“公子,其实王大人这人对大小姐可真没得说,您也别把那些过往的事往心里边搁,毕竟大小姐现如今连孩儿都有了……”
“嗯?难道以前我跟姐夫有矛盾?你是说我跟我姐夫关系不太好?”陈祇一下子就从孟管家的话里查觉出了点什么,接口问道。
“……”孟管家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看样子公子不知道在胡思乱想啥子,而自己却胡思乱思地会错了意,这下如何是好?说了,搞不好让公子忆起过往,脾性上来了,到时候,没了老主人从中斡旋,岂不是坏了大事,可要不说,公子就在跟前,难道还拿针线来把自个的嘴巴子缝了不成?
孟管家此刻的心情可谓是左右为难得想把自个的头发全给揪了去。
--------------------
PS:第二更到了,这本书现在字数还少,看不出什么好坏了,等多两天,内容丰富一些之后,大伙再作评价如何?放心,晴了会努力地写好它的。
另外说声,三国穿越的常客:司雨客大大的《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也还不错,大伙去给这位兄台捧个场,晴了就写不出那种风格的来
正文 第五章 刘璋不得益州人心的关键
“老管家,你且说便是,经此一难,心中已经有所顿悟,家中只剩我与大姐,姐弟之间,过往之事,都把它当作过烟云烟便是。既是一家人,就该和睦相处才是。”陈祇只得动之以情,有些事儿,还是事先知晓的好,瞅老管家的模样,陈祇哪里还不清楚,肯定是穿越之前的这副身体的主人为人不咋的,要不然,干嘛这位老管家一个劲地吹捧姐夫王累人品如何的好,比之吹捧那位名满天下的叔公还落力,陈祇好歹也在后世活了二十来年,连这点信息都听不出来,还不如也跟自个的偏宜姐夫学习,拿跟麻绳也去倒吊城门楼子算了。
听到了自家公子这番既有礼貌,却又包含深意的话,孟管家可是感触良多,一位老男人,差不多都感触地眼泪岗岗的,没有想到啊,自家原本脾性恶劣的公子在受了一场灾病之后,好像变的成熟稳重了起来,似乎变了个人似的,若是放在往日,怕是下人稍有礼数不周,轻则斥骂,重则棍棒,哪会有方才一般温言好语的待人?
孟管家虽然不好意思全漏出来,但还是说了一些东西,隐隐地点出了两人相处并不愉快,当然其中就与陈祇过往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这让陈祇有些尴尬,打了个哈哈岔开了话题,让孟管家继续述说他父亲的丰功伟绩,一面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汁,格老子的,这小身板的原主人看样子还真是一位拿鼻孔瞅人的主,幸好还有一场大变故为理由,不然,自己还真难想出法子来解释自己这么快地扭转了性子。
陈祇也就只不过略略思索一番,很快就被孟管家所言给吸引了过去。
自己还有一位年不过垂髫,也就是五六岁,单名一个玫,聪明伶俐,乖巧可爱,甚得其父之宠,因为年纪太小,加上自己这个当兄长的年纪没个正形,所以妹妹这段时间随在大姐那边。
至于自己的父亲,那位曾经在刘璋的手下干过公务,担任过江阳郡太守的父亲在去年,也就是建安六年刘璋征讨赵韪之乱时受到了牵连,被免了官,一气之下给气出了重病来。撑了大半年,已经在三个多月前去世。
--------------------
听着孟管家愤愤然地说起这场叛乱,这倒也让陈祇对于刘璋父子的行径相当的鄙视和愤慨。刘璋之父刘焉入蜀之初,因为他们是外来户,生怕自己掐不过益州当地的本地佬,所以曾招集自南阳等地流入益州的难民,组成一支军队,号称“东州兵”。作为他统治益州的枪杆子,刘焉也算是个人材,至少在益州,凭着这么一只没有经过多少正式训练成军的乌合之众东州兵,辛辛苦苦地打拼了许久,总算是能在益州站稳了脚根。
不过刘璋继父任益州牧后,因性格懦弱,待下宽厚无威,这些在益州内本就无根无底的东州兵自然是仗势欺凌当地土著居民,刘璋根本就没办法约束这些个持骄而宠的兵痞,使得益州的世家豪门与刘璋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激烈。
赵韪为益州大吏,因益州百姓和世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而对刘璋的统制生起怨恨之心,遂起兵反叛,当时很多益州世家豪门都站到了赵韪这一边,在蜀郡(今四川成都)、广汉(今四川广汉北)、犍为(今四川彭山北)等地纷纷响应,驱使自己的家奴和佃户参与赵韪的叛乱,使得赵韪在短时间之内便拥兵数万,与刘璋为敌,势力甚盛。建安六年中,赵韪甚至领军围攻了成都,而刘璋部下的东州兵恐一旦失败被诛,奋勇力战。赵韪不筹,只得败退江州(今四川重庆),被追兵杀死,随后,益州世家豪门不知道掉了多少的脑袋,抄了多少的家财,而且整个益州一直处于一种白色恐怖的氛围,直至去年秋,赵韪之乱方算尘埃落定,可益州的世家豪门十亭之中怕是也折了五亭。
这一战之后,受到牵联的蜀中世家豪族不下数十余家,而就连偏安于江阳郡的陈祇之父,因为也属于益州的本地佬,世家之一。也因此事,让担心世家再有起伏,再给他屁股上捅刀子的刘璋给削去了江阳郡太守之职,贬为郡吏,刘璋的这一系列报复蜀中士族与百姓之举让他更加的不得人心,可谓是人皆切齿,就差画小纸人拿针扎再拿鞋底子抽了。
孟管家提起了这位益州之主时那咬牙切齿的恨意,让陈祇明白了一件事,怪不得刘璋在益州不得人心,后来那些益州人士宁降刘备,也不愿意为他卖命,原来还有这么一件蠢事掺杂在里边,而自己那位可怜的偏宜父亲,就因为此事给罢了官,而且还给气死了,这让陈祇对刘璋的道德品质又看低了几分。
另外听到了孟管家所说的益州世家豪族提供了兵源,这让陈祇不由得好奇了起来:“老管家,照你所言,那这些益州世家岂不是比皇帝册封的那些什么百户、千户还要厉害,能弄出那么多人可了不得。”
听到了自家公子的惊叹,孟管家嘿嘿一笑:“公子,像成都那些大户,哪家没有上万户的佃农、荫户?哪家没有良田数千顷。就说咱们家,虽然在益州内排不上什么名号,可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