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

第1章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1章

小说: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沈昫    

                   目录

卷001 本纪第一 高祖   卷002 本纪第二 太宗上 
卷003 本纪第三 太宗下 卷004 本纪第四 高宗上 
卷005 本纪第五 高宗下 卷006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卷007 本纪第七 中宗睿宗 卷008 本纪第八 玄宗上 
卷009 本纪第九 玄宗下 卷010 本纪第十 肃宗 
卷011 本纪第十一 代宗 卷012 本纪第十二 德宗上 
卷013 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 卷014 本纪第十四 顺宗 宪宗上 
卷015 本纪第十五 卷016 本纪第十六 穆宗 
卷017 本纪第十七上 敬宗 文宗上 卷018 本纪第十七下 文宗下 
卷019 本纪第十八上 武宗 卷020 本纪第十八下 宣宗 
卷021 本纪第十九上 懿宗 卷022 本纪第十九下 僖宗 
卷023 本纪第二十上 昭宗 卷024 本纪第二十下 哀帝 
卷025 志第一 礼仪一 卷026 志第二 礼仪二 
卷027 志第三 礼仪三 卷028 志第四 礼仪四 
卷029 志第五 礼仪五 卷030 志第六 礼仪六 
卷031 志第七 礼仪七 卷032 志第八 音乐一 
卷033 志第九 音乐二 卷034 志第十 音乐三 
卷035 志第十一 音乐四 卷036 志第十二 历一 
卷037 志第十三 历二 卷038 志第十四 历三 
卷039 志第十五 天文上 卷040 志第十六 天文下 
卷041 志第十七 五行 卷042 志第十八 地理一 
卷043 志第十九 地理二 卷044 志第二十 地理三 
卷045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卷046 志第二十二 职官一 
卷047 志第二十三 职官二 卷048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 
卷049 志第二十五 舆服 卷050 志第二十六 经籍上 
卷051 志第二十七 经籍下 卷052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 
卷053 志第二十九 食货下 卷054 志第三十 刑法 
卷055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卷056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卷057 列传第三 卷058 列传第四 
卷059 列传第五 卷060 列传第六 
卷061 列传第七 卷062 列传第八 
卷063 列传第九 卷064 列传第十 宗室(太祖 代祖诸子) 
卷065 列传第十一 卷066 列传第十二 
卷067 列传第十三 卷068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卷069 列传第十五 卷070 列传第十六 
卷071 列传第十七 卷072 列传第十八 
卷073 列传第十九 卷074 列传第二十 
卷075 列传第二十一 卷076 列传第二十二 
卷077 列传第二十三 卷078 列传第二十四 
卷079 列传第二十五 卷080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卷081 列传第二十七 卷082 列传第二十八 
卷083 列传第二十九 卷084 列传第三十 
卷085 列传第三十一 卷086 列传第三十二 
卷087 列传第三十三 卷088 列传第三十四 
卷089 列传第三十五 卷090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卷091 列传第三十七 卷092 列传第三十八 
卷093 列传第三十九 卷094 列传第四十 
卷095 列传第四十一 卷096 列传第四十二 
卷097 列传第四十三 卷098 列传第四十四 
卷099 列传四十五 睿宗诸子 卷100 列伟第四十六 
卷101 列传第四十七 卷102 列传第四十八 
卷103 列传第四十九 卷104 列传第五十 
卷105 列传第五十一 卷106 列传第五十二 
卷107 列传第五十三 卷108 列传第五十四 
卷109 列传第五十五 卷110 列传第五十六 
卷111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 卷112 列传第五十八 
卷113 列传第五十九 卷114 列传第六十 
卷115 列传第六十一 卷116 列传第六十二 
卷117 列传第六十三 卷118 列传第六十四 
卷119 列传第六十五 卷120 列传第六十六 
卷121 列传第六十七 卷122 列传第六十八 
卷123 列传第六十九 卷124 列传第七十 
卷125 列传第七十一 卷126 列传第七十二 
卷127 列传第七十三 卷128 列传第七十四 
卷129 列传第七十五 卷130 列传第七十六 
卷131 列传第七十七 卷132 列传第七十八 
卷133 列传第七十九 卷134 列传第八十 
卷135 列传第八十一 卷136 列传第八十二 
卷137 列传第八十三 卷138 列传八十四 
卷139 列传第八十五 卷140 列传第八十六 
卷141 列传第八十七 卷142 列传第八十八 
卷143 列传第八十九 卷144 列传第九十 
卷145 列传第九十一 卷146 列传第九十二 
卷147 列传第九十三 卷148 列传第九十四 
卷149 列传第九十五 卷150 列传第九十六 
卷151 列传第九十七 卷152 列传第九十八 
卷153 列传第九十九 卷154 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卷155 列传第一百一 卷156 列传第一百二 
卷157 列传第一百三 卷158 列传第一百四 
卷159 列传第一百五 卷160 列传第一百六 
卷161 列传第一百七 卷162 列传第一百八 
卷163 列传第一百九 卷164 列传卷第一百一十 
卷165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卷166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卷167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卷168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卷169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卷170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卷171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卷172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卷173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卷174 列传第一百二十 
卷175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卷176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卷177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卷178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卷179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子 卷180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卷181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卷182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卷183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卷184 列传第一百三十 
卷185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卷186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卷187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卷188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卷189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卷190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下 
卷191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 卷192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下 
卷193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上 卷194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下 
卷195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卷196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上 
卷197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下 卷198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 
卷199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卷200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卷201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卷202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卷203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卷204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卷205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卷206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回纥 
卷207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卷208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卷209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 西南蛮 卷210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卷211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东夷 卷212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卷213 列传第一百五十 卷214 列传第一百五十 
卷215 ●附 录 

            本纪第一 高祖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
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
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锡,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尊光皇帝。
皇祖讳虎,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以功参佐
命,当时称为“八柱国家”,仍赐姓大野氏。周受禅,追封唐国公,谥曰襄。至隋文帝
作相,还复本姓。武德初,追尊景皇帝,庙号太祖,陵曰永康。皇考讳暎馨仓葑芄堋
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谥曰仁。武德初,追尊元皇帝,庙号世祖,陵曰兴宁。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
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
见亲爱,累转谯、陇、岐三州刺史。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谓高祖曰:“公骨法非常,
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高祖颇以自负。大业初,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征
为殿内少监。九年,迁卫尉少卿。辽东之役,督运于怀远镇。及杨玄感反,诏高祖驰驿
镇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时
炀帝多所猜忌,人怀疑惧。会有诏征高祖诣行在所,遇疾未谒。时甥王氏在后宫,帝问
曰:“汝舅何迟?”王氏以疾对,帝曰:“可得死否?”高祖闻之益惧,因纵酒沉湎,
纳贿以混其迹焉。十一年,炀帝幸汾阳宫,命高祖往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师次龙门,
贼帅母端兒帅众数千薄于城下。高祖从十余骑击之,所射七十发,皆应弦而倒,贼乃大
溃。十二年,迁右骁卫将军。
    十三年,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
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俄而马邑校尉刘武周据汾阳宫举兵反,太宗与王威、
高君雅将集兵讨之。高祖乃命太宗与刘文静及门下客长孙顺德、刘弘基各募兵,旬日间
众且一万,密遣使召世子建成及元吉于河东。威、君雅见兵大集,恐高祖为变,相与疑
惧,请高祖祈雨于晋祠,将为不利。晋阳乡长刘世龙知之,以告高祖,高祖阴为之备。
    五月甲子,高祖与威、君雅视事,太宗密严兵于外,以备非常。遣开阳府司马刘政
会告威等谋反,即斩之以徇,遂起义兵。甲戌,遣刘文静使于突厥始毕可汗,令率兵相
应。六月甲申,命太宗将兵徇西河,下之。癸巳,建大将军府,并置三军,分为左右:
以世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左统军隶焉;太宗为敦煌公、右领大都督,右统
军隶焉。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石艾县长殷开山为掾,刘政会为属,长
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分为左右统军。开仓库以赈穷乏,远近响应。秋七月壬子,高
祖率兵西图关中,以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癸丑,发自太原,有兵三万。丙辰,
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
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有白衣老父诣军门曰:“余为霍山神使谒唐皇帝曰:‘八
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当济师。’高祖曰:“此神不欺赵无恤,岂负我哉!”八月
辛巳,高祖引师趋霍邑,斩宋老生,平霍邑。丙戌,进下临汾郡及绛郡。癸巳,至龙门,
突厥始毕可汗遣康稍利率兵五百人、马二千匹,与刘文静会于麾下。隋骁卫大将军屈突
通镇河东,津梁断绝,关中向义者颇以为阻。河东水滨居人,竞进舟楫,不谋而至,前
后数百人。
    九月壬寅,冯翊贼帅孙华、士门贼帅白玄度各率其众送款,并具舟楫以待义师。高
祖令华与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引兵渡河。屈突通遣其武牙郎将桑显和率众数千,夜袭长
谐,义师不利。太宗以游骑数百掩其后,显和溃散,义军复振。丙辰,冯翊太守萧造以
郡来降。戊午,高祖亲率众围河东,屈突通自守不出,乃命攻城,不利而还。文武将吏
请高祖领太尉,加置僚佐,从之。华阴令李孝常以永丰仓来降。庚申,高祖率军济河,
舍于长春宫。三秦士庶至者日以千数,高祖礼之,咸过所望,人皆喜悦。丙寅,遣陇西
公建成、司马刘文静屯兵永丰仓,兼守潼关,以备他盗。太宗率刘弘基、长孙顺德等前
后数万人,自渭北徇三辅,所至皆下。高祖从父弟神通起兵鄠县,柴氏妇举兵于司竹,
至是并与太宗会。郿县贼帅丘师利、李仲文,盩厔贼帅何潘仁等,合众数万来降。乙亥,
命太宗自渭汭屯兵阿城,陇西公建成自新丰趣霸上。高祖率大军自下邽西上,经炀帝行
宫园苑,悉罢之,宫女放还亲属。
    冬十月辛巳,至长乐宫,有众二十万。京师留守刑部尚书卫文升、右翊卫将军阴世
师、京兆郡丞滑仪挟代王侑以拒义师。高祖遣使至城下,谕以匡复之意,再三皆不报。
诸将固请围城。十一月丙辰,攻拔京城。卫文升先已病死,以阴世师、滑仪等拒义兵,
并斩之。癸亥,率百僚,备法驾,立代王侑为天子,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大赦,改元为
义宁。甲子,隋帝诏加高祖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进封唐王,
总录万机。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改教为令。以陇西公建成为唐国世子;太宗为京兆尹,
改封秦公;姑臧公元吉为齐公。十二月癸未,丞相府置长史、司录已下官僚。金城贼帅
薛举寇扶风,命太宗为元帅击之。遣赵郡公孝恭招慰山南,所至皆下。癸巳,太宗大破
薛举之众于扶风。屈突通自潼关奔东都,刘文静等追擒于阌乡,虏其众数万。河池太守
萧瑀以郡降。丙午,遣云阳令詹俊、武功县正李仲衮徇巴蜀,下之。
    二年春正月戊辰,世子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太宗为副,总兵七万,徇地
东都。二月,清河贼帅窦建德僭称长乐王。吴兴人沈法兴据丹阳起兵。三月丙辰,右屯
卫将军宇文化及弑隋太上皇于江都宫,立秦王浩为帝,自称大丞相。徙封太宗为赵国公。
戊辰,隋帝进高祖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唐国置丞相以下,立皇高祖已下四庙于
长安通义里第。
    夏四月辛卯,停竹使符,颁银菟符于诸郡。戊戌,世子建成及太宗自东都班师。五
月乙巳,天子诏高祖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王后、王女爵命之号,一遵
旧典。戊午,隋帝诏曰:
    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遇盗江都,酷甚望夷,衅深骊北。悯予小子,奄造丕愆,哀
号永感,心情糜溃。仰惟荼毒,仇复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启处。相国唐王,膺期命世,
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
保乂朕躬,系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
命。在昔虞、夏,揖让相推,苟非重华,谁堪命禹。当今九服崩离,三灵改卜,大运去
矣,请避贤路。兆谋布德,顾己莫能,私僮命驾,须归籓国。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
之所废,岂其如是!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三恪。雪冤耻于皇
祖,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殒,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
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
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
    遣使持节、兼太保、邢部尚书、光禄大夫、梁郡公萧造,兼太尉、司农少卿裴之隐
奉皇帝玺绶于高祖。高祖辞让,百僚上表劝进,至于再三,乃从之。隋帝逊于旧邸。改
大兴殿为太极殿。
    甲子,高祖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命刑部尚书萧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天下,改
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官人百姓,赐爵一级。义师所行之处,给复三年。罢郡置州,
改太守为刺史。丁卯,宴百官于太极殿,赐帛有差。东都留守官共立隋越王侗为帝。壬
申,命相国长史裴寂等修律令。
    六月甲戌,太宗为尚书令,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相国府司马刘文静为纳
言,隋民部尚书萧瑀、相国府司录窦威并为内史令。废隋《大业律令》,颁新格。己卯,
备法驾,迎皇高祖宣简公已下神主,祔于太庙。追谥妃窦氏为太穆皇后,陵曰寿安。庚
辰,立世子建成为后太子。封太宗为秦王,齐国公元吉为齐王。封宗室蜀国公孝基为永
安王,柱国公道玄为淮阳王,长平公叔良为长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