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我自寻我道 >

第34章

我自寻我道-第34章

小说: 我自寻我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可怜巴巴的众强盗,杜远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每人口里硬给塞进了一粒六味地黄丸,杜远说道:“你们也别给我叹苦经了,我刚才给你们吃的是四川唐门有名的毒药含笑半步颠。你们在十日之内到向阳坡找一个姓卓的人,到时候他会给你们解药的。”

说完杜远也不再和这般强盗废话,转身就下了山。山风吹来了他远远的叹息声:“唉,想不到东疆的强盗混得一个比一个惨,再听他们说下去我都要忍不住给他们钱花了。”

心肠很软的杜远飞快地跑下了山,一口气跑了两三里路,杜远这才停下来,喘了口大气:“好了,看不到那帮饿得面黄肌瘦的强盗了,我的良心也好受多了。”

杜远看看天色渐晚,从背包中取出腊肉和干粮,又拾了几根柴火,开始生火烤起肉来。

正忙碌间,突然背后传来人声:“好一个根骨清奇、姿质不凡的练武材料。”

杜远一惊,转身看去,一个身着蓝衫、轻袍缓带的老者立在他身后不远处,正含笑着望向他。

只不过……只不过那老者虽是神情潇洒,面目和蔼可亲,但是身上却带着一丝极锐利的杀气。这股杀气虽然锐利,但又极其的淡薄隐蔽。若不是杜远这样久经沙场,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人物是万万感受不到的。

杜远全身立刻紧绷起来,小心仔细地顺着那老者发出杀气的方向看去,原来那杀气所对的方向正是在烤架上烤得滋滋冒着油光的那块腊肉。

杜远立时便放松下来,对那老头招招手,说道:“朋友,咱们相逢便是有缘,你若是饿了,便一块吃个饭好了。你这用收徒来骗饭吃的借口也太恶俗了一些吧。”

那老者见杜远识破了他的计谋,脸上便有了三分尴尬之色。但听得杜远邀他一块用餐,却又露出了七分欣喜。微一抬脚,便越过了三四十丈的距离,来到杜远跟前。用的正是武林中失传已久的轻功绝技缩地成寸。

杜远虽想到这老头可能会两手功夫,却万万没想到这老头的功夫会有这么高,看上去连陆雨轩也比不上他。当下被惊得愣住了。

在杜远惊谔的眼神中,那蓝袍老头连使出擒龙手、吸星大法、天霜掌三项绝技,一手抓起腊肉,一手吸过酒瓶,再以天霜掌将滚烫的腊肉冷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功夫,腊肉被他吃光,酒瓶里的酒也被他喝的一滴不剩,那老头才心满意足地拍拍肚子,打了一个饱嗝。

杜远小心翼翼地问道:“前辈,请问您高姓大名?”

那老者又打了一个饱嗝,他既吃饱了饭,就不愿再和杜远多废话了,眯着眼回味了半天腊肉的滋味,这才答道:“你问这么多干什么?我又不会白吃你这顿饭,待会我会传你两手功夫,便算抵了你这顿饭钱了。”

“嗯,这个,前辈,有一句话我不知当问不当问?”

老头瞟了杜远一眼,懒洋洋地说道:“你这小子婆婆妈妈的,太不爽快了。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莫学那些婆娘一样。”

杜远陪着笑连声道:“是是是,前辈教训得是。在下只是费解,以前辈的武功,怎么会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呢?”

“唉……”老头长叹一声,对杜远倒起了苦水:“这也怪我,年少无知的时候,千不该万不该拜了一个白道的大侠做师傅。”

“拜了一位大侠做师傅不是一件好事么?”杜远迷惑不解。

“你懂个屁。师傅是白道大侠,徒弟自然也是白道人士了。既然做了白道人士便不能打家劫舍,仗势欺人。若刚才站在你身后的不是我,而是一个黑道袅雄,早一刀砍翻你,然后把你的所有银钱食物都给抢过来了。”

那老头虽然说得没头没脑的甚是凌乱,但杜远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闯荡江湖可不象武侠小说里写得那么轻松惬意,这衣食住行哪样不要钱?从砍人用的刀子,到被人砍后疗伤的药品,又哪样离得开一个钱字。

黑道人物还好些,反正名声不好,抢个把大户钱就来了。

似这等白道有头有脸的人物,便只得指望着能碰上几个为富不仁的财主或者贪脏枉法的贪官才能有机会充实一下空空的口袋。

可江湖之中武林人士何其之多也,往往一个贪官家一个晚上会来上三四拔替天行道的白道人士,这行当竞争如此激烈,难免会碰到出手空回的情况。

这些大侠往往又自命清高,不肯屈尊好好地当个打工仔赚点生活费。所以这种武林异士路遇良材美质,一时心动之下收了个徒弟的故事在大江南北便流传得十分广泛。评书演义中只会羡慕那些弟子的好运气,可谁又知道这帮师傅的良苦用心。比如像洪七公他老人家收郭靖为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杜远看着这个穷困潦倒的白道高手,脸上慢慢浮现出了暧昧的笑容。

第五十三章 牛人荟粹 

“前辈您手头是不是有点紧啊?”杜远的笑容像个十足的奸商。

“你想干什么?别以为我现在身上没钱就好利用了。我是不会帮你去作奸犯科的。我告诉你,我是有气节地。”老头警惕地看了杜远一眼,心道:早知道刚才就悄悄把他打晕再抢了他的腊肉就好了,看这人一脸奸诈的样子,一看便知道没打什么好主意。

杜远嘿嘿一笑。道:“前辈乃是当世之高人,小子哪有敢在你身上打什么鬼主意呀。以前辈高风亮洁的风范,若是小子开口让前辈您去干什么作奸犯科的事,前辈还不一掌把我给拍死呀。”

老头自得地拈拈胡须,微微笑道:“你这娃儿还有点眼光,我费正彬岂是浪得虚名之辈。你在南七北六一十三行省随便打听打听,说起我嵩阳铁手的名号有谁不跷大拇哥的。”

忽而费正彬又狐疑地上下打量着杜远道:“你这小子看上去太不老实。莫不是以为拍我两句马屁便能哄我为你做事?我可不是那么好骗的。”

杜远听了嵩阳铁手费正彬这个名号差点笑出声来,似乎这个名号在《笑傲江湖》里头也出现过。不过那可是个反面角色,武功也不过是二流而已。但杜远皮里阳秋的功夫极好,面上依然恭恭敬敬地对费老头不失礼数。道:“费前辈,您老侠名远播德高望重,小子又怎么敢在您老人家面前耍花枪呢?不过小子还真有点事要请你老人家帮忙。相信象您老人家这么古道热肠急公好义的大侠客是一定不会拒绝的。”

杜远一五一十地将他在东疆的经历和准备要做的事情给费正彬讲述了一遍,费老头听得频频点头,但是最后还是扯着胡子做出一副为难的神态说道:“按说这件事情我应该帮忙,毕竟是关系到这么多我大明百姓的生死,抵御异族入侵我国土更是我辈豪侠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只不过我到东疆来也有一件事情要办,不如等我办完事之后再到向阳坡找你们可好?”

杜远一听,当即拍着胸膛说自己在东疆是多么多么的有面子,人头是多么多么的广,势力是多么多么的大。费老前辈的事便是他的事,他一定想办法替费老前辈办好。

费正彬的老脸笑成了一朵绽放的老菊花,在杜远的马屁攻势之下,说出了自己来东疆的打算。

原来费正彬有一个老朋友在工部军械所做了一个七品的小官,没想到军械所突发大火,将几个仓库给烧成了白地。这家伙很倒霉地做了这次事故的替罪羊,全家一起被发配到了东疆,这次费正彬正是准备把他给偷偷救回中原的。

以杜远那么深的城府,听了费正彬这一番话,脸上也压抑不住兴奋的笑容了:还真是想什么便来什么,杜远正愁着如何制作一批精良的武器,装配向阳坡的民兵。听费正彬说竟然有一个正宗国家军械所出身的官员在东疆,这好比是睡觉时有人给送上了枕头,正合杜远的心意。

当下杜远便一拍大腿,拉着费正彬就要去流放地救人,那急匆匆的样子看起来倒似比费正彬这个当事人还要着急似的,不由让费正彬对杜远好感大增,觉得这小子虽然面相上透着一股子奸商的味道,不过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古道热肠的好人。

二人一个轻功高强,一个脚力惊人,第二天清晨便赶到了流放管理所。依费老头的意思是说:白天先休息一整天,到了晚上偷偷摸进去抢了人就走,谅这些脑满肠肥的管理所公差也没能力拦得住他们。

杜远苦口婆心地告诉费老头,即使是身为一个江湖中人也要知法懂法守法,若是人人都仗着有一身本领就以武犯禁,那国便不国了。费老头听得先是目瞪口呆,再是啼笑皆非,最后是怒发冲冠。气哼哼地说既然你小子这么有本事便你去想办法把人救出来吧,老子我不管了。

杜远微微一笑说老前辈,打打杀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江湖不是靠着能打不怕死就能闯出一片天地的年代了。你还是看看小子我是怎么做的吧。

说完拉着费正彬直接走到流放管理所的大门前,封上一只红包交给门前站岗的差役,五分钟后,他们已经捧着热腾腾的茶杯坐在了流放管理所所长办公室里面了。

管理所的所长姓钱,叫钱不忧。三围是68、68、68。样子长得倒蛮平易近人的。

弥勒佛一样身材的钱所长还没发话,杜远已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张名刺。

钱所长接过名刺一看,上面写着:大明环宇发展有限商社总掌柜,东疆四海贸易商团第一投资人,向阳坡实业集团首席执行总裁――杜远。

钱所长看完名刺再抬起头来看杜远的眼神里已经带上了一丝敬意,拱拱手道:“原来杜先生如此年轻已经是这么多商社的大老板了,钱某真是失敬了。”

杜远很矜持地笑着说:“哪里哪里,这不过是投了个好胎,全靠家中长辈照顾而已。”然后就开始与钱不忧所长东拉西扯,从大明国家经济政策讲到国际形势,再从京城政治圈里的秘闻讲到公务员的待遇。话里话外透露出京城里杜远的背景有多么多么的深,然后再对钱所长在大明边疆苦寒之地为祖国守卫边疆,在艰苦环境里创造出这么多的成绩表示了一下敬意。一番话说得钱所长满面春风笑逐颜开,继而对这位大有来头的杜总裁高山仰止佩服得五体投地。

直到这时,杜远才话风一转,慢慢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杜某受家中长辈派遣,来东疆开拓生意,但手下人才实在是太少了点,不知可否与流放管理所一起合作一番……”

流放管理所一向是个清苦的单位,虽说是可以对着众犯人作威作福,但是毕竟地处边疆苦寒之地。而且被送来流放的犯人的身家大都已经被各府各衙榨了个干净,管理所只能靠着让犯人做苦力榨出些许工钱来做外块。近三年来匈奴闹得越发厉害,以至年终奖发放的时候每每是钱所长头痛病发作的时刻。

杜远一出手就封了个五十两的大红包给钱所长,还为每个犯人开出工作一月五钱银子的‘高薪’。钱不忧见有如此好事,当即拍板成立了流放管理所下属第三产业――东疆人力资源管理及劳务输出商社。钱所长自任为掌柜。一份白纸黑字盖着公章的契约立刻就写好,还签上了杜远和钱不忧的大名。

既然合约已经敲定,按国人的规矩自然是要胡吃海喝一场。钱所长殷勤地把杜远请到流放管理所下属招呼所的餐厅内,开了一间贵宾包厢请杜远小酌两杯。

酒过三巡,杜远与钱不忧二人已经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恨不相逢未嫁时,就差没斩鸡头烧黄纸结拜兄弟了。两人一口一个“大哥”“兄弟”的叫得挺亲热。

杜远只是稍微流露出有一个远房长辈全家被流放到东疆,希望钱所长照顾照顾的意思。钱不忧就豪爽地大手一挥说这不过是一桩小事而已,兄弟我这便把人给你带来,只要他不离开东疆境内,随便你把他们接到哪里休养都行。

果然,金钱便是世界上第一的能源驱动力。在大红包的刺激之下,钱所长的动作不可谓不快,不到盏茶功夫便把费正彬那位老朋友一家人给带到了包厢里来。费正彬见杜远办事如此利落,而且他那位老朋友一家还弄了个因病休养、监外执行的正规国家文书。不禁唉声叹气地自叹不如叹为观止。直说自己已经老了,今后的江湖便是象杜远这样年青一辈人的江湖了。

只是有一桩事让杜远大大觉得失望,原来那费老头的老朋友虽然是在军械所干了一辈子的老军工,说话之间流露出的谈吐才干也很不错,但他居然在军械所的职位是精忠报国尽忠职守效忠皇上思想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换个现代点的称呼便相当于是某国有企业的书记。所以虽然是个老军工但他居然对军械制造、炼钢制炮俱皆是十窍通了九窍。

那钱不忧倒也擅长察颜观色,见杜远脸上有几分不愉之色便详问究竟。杜远知道现在只要不提造反这两个字,这钱所长对他一定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便实话实说告诉他说想找几个懂炼钢炼铁,制造兵器的人才,自己炼制点武器,这样匈奴来打谷草的时候也好有个保障。

钱不忧笑得非常愉快。说:“兄弟,咱这别的没有,各色各样的技术工匠倒是不少,兄弟你既需要,便尽管挑去就是了。”

杜远闻言高兴得恨不得在这钱所长的胖脸上‘叭叽’一口,忙问这里还有些什么人才。

钱不忧一个一个地细数给他知道:“四川唐门自前金入蜀之后便站错了队,投了前金那一方。所以唐门在大明各地的势力都被扫荡一空。光唐门制器坊便有二三十人被流放东疆,到了我手下。”

顿了一顿,钱不忧续道:“还有前金从了逆的匠户、各地解送来的犯了事的工匠、咱们这流放所内登记造册的各类匠人不下千人。兄弟你便是要再组织一个军械所都不成问题。”

杜远听得幸福得快要晕了过去,这哪里是一个流放管理所呀,这里有着全国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要什么人才便有什么人才,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技术工人集中营呀。

杜远一高兴,自然也就豪爽起来,当即又和钱不忧签订了一个新合同,凡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每月工钱提高到了一两银子。

虽然这一两银子里要钱所长个人提两钱的抽头,管理所还要提成三钱,但对于那些匠户来说,有钱拿已经很不错了。何况杜远还包吃包住,何况还从此脱离了干苦力的命运。所以管理所里的匠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感动地流着泪,把杜远的长生牌位供在了自家的神龛内。

钱所长也挺高兴,他每月都可以有数百两银子的进账,管理所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库。感激之下自然对杜远更加的亲热,简直就是有求必应。

杜远也挺高兴,他这一趟一下子便招了上千名各类工匠,外带两千名苦力。其中还藏龙卧虎,不乏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一下子缓解了向阳坡劳动力紧张的局面。最最主要的是,这些劳动力都十分的便宜。每个月两千余两银子的工钱便足以应付。简直就是物美价廉得无以复加。

一想到这些人马上就都是自己的手下工人了,奸商杜远的笑容愈发愉快了起来。

第五十四章 回家的感觉 

当杜远带着浩浩荡荡上万人马来到向阳坡的时候,卓非凡等人看着排成一条长龙,见首不见尾的人流差点连下巴都合不上了。

卓非凡一拳捶在杜远的胸口,不可置信地道:“杜远,我猜到你这回会给我带个惊喜回来,可这个惊喜也太大了吧。你从哪骗了这上万人回来?”

杜远很谦虚地搓搓手,非常认真地纠正着卓非凡的错误:“哪有上万人,总共才九千四百八十一人而已,千万不要虚报了人数了。”

卓非凡笑骂道:“说你胖你还真就喘起来了,你就别假谦虚了,你脸上哪有一点谦虚地表情了。你还真是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