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大学 作者:吴苾雯-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9年,当国人大多不知“雅思”为何物时,胡敏创办了雅思考试培训部,为去英联邦国家留学的学生进行英国“托福”培训。如今,新东方雅思考试培训部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雅思考试培训基地。
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徐小平办起了新东方出国留学咨询处,为找不到人生定位的青年进行人生策划和设计,使许多处在迷惘中的青年找到了方向,获得了成功。
这场学习的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和反思,它还带来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俞敏洪的“激情式教学”;王强的“美语思维”课;江博的“英语教学麦当劳模式”;杨继在教学中对表演艺术的引进;宋昊创造的极具特色和魅力的“宋氏教学语言”……
这一切,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新东方”成为一个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活力和魅力的地方。
7年殚精竭虑,“新东方”已由一个小小的“托福”班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出国英语考试及英语学习培训基地。2000年8月,联想新东方教育在线网站开通。9月,新东方在上海、广州两地办的分校同时挂牌。新东方要为未来的中国培养更多的具有高素质的留学生。
“新东方”帮助许许多多年轻人圆了出国求学梦。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从“新东方”走出去的留学生超过了1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然而,出国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迈向理想的一级阶梯。成功的人生需要策划和设计。
在多年与学员的交往中,俞敏洪看到,不少年轻人出国留学是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出去以后应该学什么,自己最适合学什么,学完了以后干什么。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甚至没有设计,而是踩着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俞敏洪认为,这种盲目性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于是,“新东方”为找不到人生定位的青年进行人生策划和设计。
一位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毕业后曾在国外做过3年商务代表,回国后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做投资顾问。想去美国留学的愿望使她走进了“新东方”。不久,她收到了美国一所不知名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专业是妇女研究。虽然她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却又没有决心放弃。徐小平分析了她的情况后说,你有多年在商务领域工作的经历,有优秀的托福和GMAT成绩,这就是你的优势,你应该争取去哈佛大学读MBA,而不应该去一所三流的学校读一个你不感兴趣的专业。你已经赢得了人生成功的平台,下一步就看你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展翅高飞了。
一番分析,如醍醐灌顶。那位女大学生重新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今年6月,她一脸喜气地来告诉徐小平,她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新东方”帮助学生进行人生策划和设计,鼓励他们向世界名校冲刺,争取一流的教育,结交一流的人群,追求一流的前途。
2000年5月,俞敏洪又一次开始了他北美大陆的游说之旅。不过,这一次与五年前不同,俞敏洪要游说的对象是“新东方”的学员、已经学有所成的中国留学生。
近两年,俞敏洪多次到海外考察,他强烈地感受到留学生对国内发展的关注和犹豫不决的徘徊。他们需要及时知道国内的信息,需要在徘徊时,有人坚定他们的信心。俞敏洪觉得,为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架起了一座桥梁的“新东方”,有责任成为海外学子回国发展的彩虹。
“新东方”制定了“留学生归国彩虹计划”。他们建起了海外留学生人才库,为回国发展的留学生牵线搭桥。他们计划每年分期分批邀请留学生回国考察,由“新东方”提供往返机票。他们鼓励一批批来“新东方”学习、准备出国留学的年轻人,树立将来学成回国的战略目标,寻找回国发展的线索,抓住回国发展的机遇。
早在打开国门的时候,邓小平就充满睿智地说过,送出去10个留学生,回来一个就是成功。今天,当中国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时,她多么渴望学业有成的学子早日回家。
俞敏洪此次北美之行的第一站是美国,在纽约、在芝加哥、在华盛顿,他走一路,讲一路,讲国内形势,讲中国的机会,讲留学生的历史机遇。
5月21日和24日,俞敏洪应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邀请,分别在这两所大学为中国留学生作了题为“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留学生的历史机遇”的演讲。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来了,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达特茅思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闻讯后也纷纷赶来了。
俞敏洪向他们介绍近几年国内政治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讲述一个个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故事,讲中国的开放政策给中国留学生带来的历史机遇。他说,曾几何时,“放弃国外轿车洋房回国”的故事还作为稀有事物被人们传说,可在今天,已有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纷纷回到了国内,因为他们知道,学有所成后未必一定要留在美国寻找美元和机会。中国急需人才,人才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及时回国,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只要努力,在国内也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他说——
只要努力得当,当代中国青年,未必一定要通过出国之路,已经可以在国内寻求到充分的个人财富。
只要奋斗有方,当代中国青年,未必一定要经过出国留学,已经可以在国内获得骄人的个人成就。
只要胸怀大志,当代中国青年,未必一定要毕业后留在美国寻找美元和机会,立即回国追逐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只要目光远大,当代中国青年,任何时候出国都可以,世界作为你发展的舞台其实永远对你开放,而不必非要迫不及待,把出国当作一个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
俞敏洪的演讲打动了许许多多中国留学生的心。哈佛大学一位公共管理硕士一直下不了回国的决心,听了演讲后,他激动地对俞敏洪说,没想到国内发展这么快,我已经没有什么好犹豫的,6月份我就回去。并希望俞敏洪为他联系国内的发展机会。
一位叫钱永强的年轻人刚刚拿到美国耶鲁大学商学院MBA毕业证书,正面临着走与留的选择。出国前,他曾就读“新东方”,他从俞敏洪的演讲中看到了中国开放的脚步。他终于下了回国的决心。现在,钱永强已是“联想新东方教育在线”的总经理,并已成为“新东方”讲授GRE逻辑的明星教师。
俞敏洪计划每年去国外10所大学演讲。他坚信,开放的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从“新东方”走向世界,也将会有更多的人在“彩虹”的牵引下回到中国。
那天,在俞敏洪的办公室里,我与他有过一段对话:
记者:你从北大的一名教师成为今天的新东方校长,是什么东西打开了你的创造之门?你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你认为如何才能解放一个人的思想,给人带来想象力和创造力?
俞:我认为这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突破你自己。假如当年我联系出国成功了,到了国外的某所大学读一个文学博士,最后成为一个文学教授,我也可能不会再想回中国创业了。有时候,一个人发展得太顺利只是一种平庸的发展,这种平庸的发展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使你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我大学时有不少朋友上学时成绩比较好,努力考完托福、GRE就出国留学了,留学时的成绩也不错,毕业以后找一个比较舒适的工作,从此就过上了一种有老婆、有房子、有车子的平庸生活。
我认为只有两种人在世界上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人是经过了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了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的那种人。另一种人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比如说你是学化学的,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专家,这也是成功。
记者: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许多人在遭遇到失败和挫折后很容易一蹶不振。你的人生道路上也充满挫折和失败,你是怎样对待它的呢?
俞:这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我从小就在农村贫困家庭中长大,在高考时,又一连考了三年才考上大学,这种磨难磨炼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后来我用三年时间联系出国不成功的时候,我就没有象一些人那样或一蹶不振或破罐子破摔,丧失生活信心。而是能够接受失败,能用一种比较平静的心态面对失败。出国留学失败了,我就重新确定比较现实的小目标,那就是首先赚点钱养家糊口,再多挣点钱争取能自费出国留学。
记者:赚钱的目标是人人都有的,谁都想赚钱,这个目标太平凡太普通了。
俞:赚钱这个目标是很平凡很普通,但关键是看你怎么看赚钱这件事。比如说有些人本身没有什么能力,上来就想赚大钱,一点基础都没有就想做大事业,那肯定是不行的,也是很难成功的。所以说正确对待自己的能力很重要。我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一天赚30块钱,因为我每天上一次课,一次课就是30块钱。但是当我达到了一天赚30块钱的目标后,我就开始想更高的目标,后来我就一天上两次课,一天赚60块钱。再后来,我看到别人办培训班,一天能赚600块钱,我就想是不是我也试试,因为我的能力似乎不比别人差,于是我也开办了自己的培训班。这就是一天一天进步的精神。如果一开始就让我创办现在规模的新东方,那我会被吓死。
人应该有宏大的理想,但更要知道实现这个理想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去做,定好了目标之后,要实现它有可能要用几十年的时间,也有可能几年的时间就会成功,因为人只要努力,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我曾经和学生说过,你做任何事只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就够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别人每天背10个单词,你每天背11个单词,这样一年下来你就比别人多背365个,而一年后那个人要想赶上你,可能要多花两个月的时间。而你每天比别人多背一个单词是花不了多少时间的。
新东方就是用这种方法一点点发展壮大起来的。当年别的班每期能招30个学生的时候,我就想我能不能每期招40个学生,今年新东方招了10万名学员,我就想明年能不能招11万。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小看你所迈出的一小步。
记者:有人说,不管遭遇多大的失败,不管如何对自己没有信心,只要走进新东方,就会亢奋和激动,就会重新获得斗志和自信。新东方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魅力?
俞:新东方的校训是: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其实是一种精神。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都应该有这种精神。对一个人来说,技术上的东西很容易学到,但精神却需要培养。新东方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就是因为新东方除了教给学生技术上的东西,还教给学生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新东方的精神。一个人如果想成功,他必须要具备技术以外的东西,这就是心态、感情、胸怀、理想和目标。如果没有这一些,就算英语学得再好,也无非是一个懂英语或者精通英语的技术人员。
我曾读到一篇文章,是讲美国某大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们把青蛙放到一个盛满热水的锅里,青蛙马上就跳了出来。而把青蛙放到盛满冷水的锅里,青蛙会非常快乐地游来游去,然后给锅慢慢加温,青蛙仍会快乐地游来游去。等到温度很高时,青蛙已经跳不出去了,结果被活活煮死了。其实人也是这样,如果处在一个慢慢加温的恶性环境中,人不知不觉就失去了自己所应具备的东西,等到意识到的时候也许已经晚了。那么这种应具备的东西是什么?它不是技术,而是理想、追求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所以,我们给每一位走进新东方的学员都当头泼一瓢热水,让他们象青蛙一样跳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实现达到最大化。而且我从自己的经历认识到:一个人突破了自己以前的思想后带来的创造力会有多大!
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学校处处碰壁的朱海军,在网络世界里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留学的路被堵死后,俞敏洪创办了为出国留学生培训英语、名播中外的新东方学校。
一位社会学专家分析估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目前很多被压抑的人才,将有更多的人会向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行业、部门“跳槽”。而且,社会将会给“跳槽”者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有人估计,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有50%的人改了行。深圳的年轻人,平均不到一年就要跳一次槽。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知识更新的加快以及学校学的知识在一生中派用场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职业人士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增加,原来特别看重的个人专业背景正在淡化,其限制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严格。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人的综合素质,因此年轻白领择业极少受到专业行业的局限,他们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职业。
这种变化,也许可从一份“IT公司招聘员工最看重什么”的调查中窥见一斑:
一、绝顶聪明;二、迅速应变能力;三、敢于冒险,但绝不孤注一掷;四、渴望成功;五、富于幻想、六、适于团队工作。
从列出的这些条件可以看出,学历和专业已经退到了“二线”。
如今在我们身边,做记者的,也许是学金融的;做房地产的,也许是学中文的;做营销的,也许是学哲学的;做餐饮的,也许是学经济的……,开放的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开放性和多样性的选择机会。
其实,跳槽就是跳龙门,跳的越高,见的东西就越广阔。爱一行专一行固然是社会的需要,一专多能更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努力地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
第八章 水往低处流
认识王勇
认识王勇,是在中央电视台的一间演播室。
那天晚上,倪萍主持“聊天”节目,与倪萍聊天的是一位名叫段云松的年轻人。没考上大学的段云松,做过王府饭店的门童,小饭馆的老板,后来又开过红遍京城的“忆苦思甜
大杂院”,如今是五福茶艺馆的老板。
我是被邀请去当观众的。我的旁边坐着北京广播学院的大学生们。
倪萍与段云松聊完后说,今天我们还请来了另外一位年轻人,他叫王勇,王勇的经历跟段云松有点不一样,他是大学生。
说到这里,倪萍将头扭向观众席笑着问:“你们知道北京小王府吗?很火的!他就是那里的老板。”
王勇与我隔着两排也坐在观众席上,他穿着橘黄色的套头衫,听见倪萍在介绍他,他站起来欠了欠身子神情有点拘谨。接着,有人将话茼递给了他,他拿着话茼发了一通言,说了些什么我没记住,可有一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人生苦短,应该去干自己喜欢干的、愿意干的事情”。
节目录完后,我们交换了名片。王勇的名片很独特,上面画着一幅建外大街至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