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逃离"大学 作者:吴苾雯 >

第33章

"逃离"大学 作者:吴苾雯-第33章

小说: "逃离"大学 作者:吴苾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售额20%提成。

  听了经理的话,王晓楠心里凉了半截,这算什么工作?其他几个应聘者也都面面相觑。但是没有人敢提出异议。也许,走到这里来的人都是被生活逼到绝路上的人,公司提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好歹总算有了份工作。

  公司推销的抽油烟机,是南方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每台售价688元。王晓楠拿着产品说明书和几份空白订单,开始了她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那天是星期六,王晓楠背着包一大早就出去了。她走到街上先买了份北京市地图,寻找居民生活小区,她决定先去城南的方庄小区。

  到了方庄小区已经是9点多钟了,她在路边买了份鸡蛋卷饼,三口两口地吃下去就开始工作。她走进了一幢十几层高的塔楼。她按响门铃。门开了,隔着防盗门,一位中年妇女警惕地打量着她问:“你找谁?”

  “我是ⅹⅹ公司的推销员……”她话音还没落,对方“砰”地就关上了门。

  王晓楠又按响了另外一家的门铃。一会儿,听到有人走到门后问:“谁呀?”

  “我是ⅹⅹ公司的推销员……”

  “你走吧,我们不买东西。”人家连门都没给她开。

  ……,她上上下下地爬了一幢又一幢楼,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冷脸,有的人虽然给她开了门,让她进去了,可是任凭她说得口干舌燥,对方也不为之心动。只有一户人家给她这一天灰暗的日子抹了一片亮色。那是一位老人,不但给她开了门,还请她坐,并给她沏了一杯热茶。老人说他们家已经买了抽油烟机,但是如果要买新的,一定找她,并让她留下了联系电话。

  和老人告别时,老人说:“闺女,你干这行不容易,在外跑多穿点衣服别凉着。”王晓楠的眼圈一下就红了,这是那一天,她听到的最温暖的一句话。她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妈妈。

  这一天,王晓楠爬了无数层楼梯,敲了近百户人家的门,连一份订单都没签下来。第二天,她又爬了无数层楼梯,敲了近百户人家的门,还是一份订单都没拿到。

  回到住处,她一头栽倒在床上,浑身骨头象散了架似地。她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但她很快就将这种感觉硬挡回去了:没有谁逼着要我去干这份活,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有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原来坐在大机关里,居高临下地看芸芸众生,根本就没体会过生活的艰辛,这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谁说不会是一份人生的财富呢。

  想到这里,王晓楠从床上爬起来,她要认真理一理思路,总结一下失败的教训,重新制定自己的销售策略。

  她发现自己犯一个错误,两天来自己跑的都是一些居民入住已久的小区,这些小区的居民,家里一般都安装了抽油烟机,而且,抽油烟机不是易损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比较长,周期短的也得三五年。销售重点应该放在新开发的居民小区,而且最好是正在进行房屋装修或正准备入住的住户。

  她还发现自己的宣传也有问题,产品说明虽然背得滚瓜烂熟,但是缺少产品个性的介绍,而且语言也太书面化,语言应该朴实、简洁,产品介绍应该突出产品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而且最好能做到不超过三句话就能将其个性和特点介绍给对方。王晓楠琢磨到半夜,终于琢磨出了一段自己认为很不错的介绍词。

  后面这段日子,王晓楠将销售重点放在两个小区,一个是望京小区,一个是回龙观小区。望京小区在城东偏北方向,按北京市规划,入住人口将达到20万人,小区的建设速度很快,隔不了多少日子就会有一片新的住宅楼建起来。回龙观小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十大经济住房小区之一,由于房价偏低,卖的很火。王晓楠花跑了三天,在望京小区签到了2份订单,在回龙观小区跑了四天,也拿到了2份订单。一周内,王晓楠拿到了4份订单。

  拿着4份订单回到公司,经理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后来王晓楠知道,在那几个应聘者中,她拿到的订单是最多的。

  王晓楠从公司领到了550。4元提成。拿着这笔钱她很激动,这是她到北京后的第一份收入啊。而且几天下来,她对自己也有了信心,既然吃闭门羹、看冷脸的活自己也能干下来,别的活也没什么干不了的。

  有了第一笔收入,王晓楠便从同学处搬出来,与人合租了一间平房。试用期满后,她被正式录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每个月都能拿到十来份订单,业绩在公司销售人员中一直位居榜首。可是王晓楠明白,辞去工作、背井离乡地到北京来,可不是为了做一个每月能拿两三千块钱的推销员。她一边干着,一边寻找机会。

  在这家公司干了四个月后,王晓楠得知一家计算机专卖店招聘销售人员,便跳槽去了那家专卖店。尽管公司经理百般挽留,说她是个人才,在公司干会有发展。可是王晓楠丝毫不为所动,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那家计算机专卖店在中关村,王晓楠应聘的位置是销售小姐,每当顾客进了店,她就负责向顾客介绍各款计算机的性能、内存、显示器什么的,还要现场操作示范。

  王晓楠原本就是个电脑发烧友,1996年,当许多人还不知道因特网为何物时,她就成了第一批网民。这种活儿,对她来说是小菜一碟。

  王晓楠之所以要跳槽到这家计算机专卖店,一是推销计算机毕竟比推销抽油烟机有意思,二是想在中关村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在中关村呆了一些日子后她发现,这里就象个“地球村”,什么地方的人都有,有从国外来这里淘金的,有象她这样丢掉铁饭碗、带着梦幻到这里来寻找机会的,有大学毕业后放弃当地就业机会,跑到北京来闯天下的。有在高级写字楼上班的大学生,也有在路边偷偷摸摸卖盗版光盘的大学生。有人说中关村是冒险家的乐园,是有能力的人的天下。这里似乎不太讲究出身和学历,看重的是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有本事。只有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能在这里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

  在中关村,王晓楠听到了不少传奇故事:某某刚来中关村时还是个穷学生,可几年功夫就办起一家跨国公司;某某大学毕业后在中关村找不到工作,只好躲在路边卖盗版光盘,现在是一家电脑公司的CEO;某某毕业于外地名牌大学,先在中关村一小店做店小二,后来不但有了自己的店,还和人联手办起了一家网站……。

  这些传奇令王晓楠激动不已。但她知道,成功的背后一定是努力、是付出,决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同时她也明白,机会总是最先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她白天在店里搞推销,晚上坚持去清华大学的一个计算机班听课。

  半年后,王晓楠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一家报社准备筹办网络版,王晓楠认识的一位朋友得知消息后,介绍她去应聘。经过一轮笔试,两轮面试,王晓楠被录用了。

  一年后,王晓楠成为这家报社网络版的主编。

  我是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认识王晓楠的。那天,她穿着湖兰色的套裙,长长的头发用一根黑丝带绾在后面,显得很青春、很有朝气。

  我问她会不会在报社的网络版一直干下去,她笑了笑说:“也许会,也许不会,当哪一天,我觉得对这份工作已经没有激情了,我会选择离开,因为没有激情就不会有创造的冲动,也不会有工作热情,再呆下去会很痛苦,我会再次去寻找新的机会。其实,一个人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在香港,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呆了3年还不挪动,就会被人视作无能。挪一挪、动一动,会激发出新的热情,也许还会开发出新的潜能。”

  她的话让我深思良久。

  人往“低处”流,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机关、走出了国企,在更大的范围内谋求自己的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他们不在意饭碗是铁做的还是泥做的,只在意能不能在那个位置上找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他们不大在意目前的得失或薪水的高低,只在意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回报。

  据2001年的一份对年轻白领(其中一半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新世纪年轻白领的择业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看重发展前景胜于薪酬。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和前途已成为择业者关注的焦点,薪酬已不是择业者首要考虑的因素,位置已下降到二、三位,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发展和企业前景。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明智的大学生,他们已不追逐热门行业,而是看好潜力行业。尽管IT等行业大红大紫,薪水高,使许多人趋之若鹜,但这些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极快,会给从业者带来很大的压力。于是,有头脑的年轻白领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医药、环保、保险等潜力行业,虽然这些行业目前还不是财富增长最快的地方,但却是朝阳行业,是在未来有高回报的行业,他们认为,早日进入这些行业,既能抢到商业的先机,又获得职业“升值”的可能。

  而对于一些应届毕业生来说,由于受到工作经验、户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得不先就业,但是,先就业是为了后择业。在积累了工作经验,在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后,他们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去寻找理想的工作。跳槽,似乎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水往“低处”流是为了积水成渊,然后奔向大江大海。


 
第九章 我和魔鬼有个约会

魔鬼的侍从 

 
 

  这是一个充满了躁动,也充满了诱惑的世界。一夜暴富的神话,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它象海妖的歌声一样引诱着人的脚步。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发家史,激起人们无数的梦想,谁都希望在财富的金盆子里捞上一把。

 
  但是,这个世界有鲜花也有陷阱。在这个世界里,善与恶有时会并驾齐驱,天使与魔鬼有时会结伴而行。在这个世界行走,稍不留神也许就会掉进有魔鬼等候的陷阱。

  据一份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学历、高智商犯罪有增长趋势,并以智能型犯罪为特征。

  用知识和才能为天使服务,可以成为天使的翅膀,若用知识和才能为魔鬼服务,就会成为魔鬼的侍从。


 
天才学子成为股市“黑客” 

 
 

  天才学子成为股市“黑客”。

  1999年冬天的一个清晨,记者刘元坐了一夜火车来到位于山西省境内的一座监狱。她要见的人叫邵昌,他在这里的身份是一名罪犯,可是入狱前,邵昌是某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 
天才学子。

  在监狱的档案室,她看到了邵昌在入狱时填的登记表。在特长一栏中写着:计算机编程与日常管理、数理经济分析、股市技术分析、英语6级、翻译、写作。

  出现在她面前的邵昌是个身着灰色囚服,中等身材,白白净净,一脸书卷气的小伙子。可是1995年底,这个一脸书卷气的小伙子却是京城股市上一个神秘莫测的“黑客”。

  这个神秘莫测的“黑客”是这样被发现的:

  1996年3月13日,股民孙某发现,自己在北京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帐户上的资金,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动用了,而且是以4。91元的高价买进了10万股深深宝A;使他一下子损失了13。1万元。

  5月6日,在同一证券营业部,股民常某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其帐户上的40万股湘中意A,竟被以2。57元的低价卖出了,仅这一笔交易就损失了23。6万元。

  5月13日,还是在这家证券营业部,股民余某帐户上每股市值2。40元的琼海虹A,被人以0。38元的低价卖出,而且一次就卖出50万股,如成交的话,其损失高达101。5万元。

  这3笔股票交易的操作者都是邵昌。

  邵昌自述:

  这事发生在我读研的第3年。1995年12月,在研究生实习阶段,导师推荐我去了一家证券公司,此间我要完成毕业论文《从实证的方法论中国股市的数字特征》,还要帮证券公司进行股市投资分析,我被安排进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大户室。

  一天早上,在等待电脑启动时,我在键盘上随手按了几个键,没想到电脑停止了正常的运行。惊讶之余,我输入了几个命令,发现自己竟无意中进入了该部的数据库。当时我马上意识到,数据库软件设计有漏洞,因为除了授权人,一般人进入数据库属于非法进入。我很好奇,查看了几个数据库的内容。这一看非同小可,我发现除了股民交易密码是经过加密方法处理外,在这个营业部开户的七八千股民的帐户、资金、股票等所有交易信息我都能一览无余,我看到股民最多的有五千万元资金,最少的也有5万元。我很兴奋,未及多想就尝试破译密码的加密方法,当时只觉得挺好玩的,想试试自己的能力。

  我从小就有一些数学方面的天赋。我的外公在当地被称为“小诸葛”,他懂阴阳八卦,又喜欢研究中国古典数学,常给我讲九章算术、百鸡问题等,还总爱考我,什么油瓶分别装着3斤、5斤、7斤油,怎样才能倒出1斤?

  小学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保持前3名。中学时我一直当班干部,是老师的宠儿。多次参加校内外举办的数学、物理等竞赛。1987年,我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省一等奖;全国铁路系统数学竞赛第二名;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三等奖;1988年到复旦大学参加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举办的冬令营时,获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正因为这些荣誉,1988年高考前夕,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几所大学都愿意招我。当时中国的哪所大学我都可以上。我的数学老师就毕业于这所大学,他告诉我该校的理科在全国是一流的。于是,我被保送到这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

  我在大学学的是基础数学,当时的理想是当数学家。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是国内外数学竞赛的获奖者,竞争激烈。我很努力,被评为三好学生。毕业后许多同学出国了,我被保送本校研究生。

  读研时我学的是管理科学,我的成绩很好,仍被评为三好学生,而且入了党,当班长,是系研究生会副主席,毕业前夕我被确定留校任会计电算化老师。

  我之所以产生破译密码弄一笔钱的念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家。别人会以为我这是借口,但当时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放过鸭子养过牛,大冬天到水稻田里育秧,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干过。父亲是铁路工程师,哪修铁路就到哪去,长年不在家。母亲是民办教师,收入微薄,不仅要抚育3个孩子,还要照顾双方的老人。记得那时常常吃不饱,全家只有刚出生不久的弟弟能吃饱,每次他吃饭时,我和姐姐都盯着他的碗,只要他剩下一点儿,我和姐姐就会扑上去抢着吃。

  后来全家随父亲搬到城市,母亲的民办教师当不成了,就到服装厂当缝纫工,计件工作很辛苦,为帮家里挣钱,我上初中时就给服装厂打工缝扣子,缝一个挣4厘钱,从那时我就知道了挣钱不容易。父母的生活一直很清贫,尤其是母亲,从来没去哪玩过,没穿过好衣服,金银首饰就更没有了。小时候我不太懂事,觉得父母特别小气,我不小心打碎了什么,总会遭到很严厉的斥责。我想,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