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陈先奎大预测-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同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了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
其内部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而资
源短缺由于使物质资料部门重化部门发展过快、过多,使得煤油电运高
度紧张,实物补偿难以实现,价值实现也就成为空话。专题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经验与启示(一)请分析说明在抗日战争初期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
错误主张,并且说明中国共产党应该怎样在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中保持独立性1。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但是,这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参加统一战线的时候,仍然坚决地反对并企图限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发展,害怕共产党在动员和组织中国人民抗战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危及其统治,所以采取限制、欺骗、诱惑、“融解”和打击等破坏政策,并以此作为其分裂统一战线,限制抗日大业以至对日妥协的准备。
因此,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实际上是放弃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在蒋介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破坏和进攻面前自动解除武装,实质是投降主义的观点。
2。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和实践,首先强调独立自主原则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即坚定地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反对说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并且反对蒋介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英美抗日派的特点,在政治上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以保证抗日统一战线的革命性、人民性和先进性、民主性;争取中间势力,以真正孤立和制约顽固势力。在这个“三位一体”的政策和策略中,独立自主地发展进步势力是最根本的,是争取中间势力,保证抗战胜利的关键环节。
(二)结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
系和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参见当代世经友情提示)
形式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陈先奎大预测第六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命题方向
第六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命题方向友情提示要点
(一) 经济全球化
(二) 地区经济合作或区域经济集团化
(三) 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与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四)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五) 联合国地位作用与改革
(六) 国际反恐斗争
(七) 中日关系和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八) 中美关系和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九)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一) 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2. 全球问题和解决全球问题基本主张;
3.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4. 中美、中欧纺织品争端与如何正确对待国际规则;
5.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及其国际论争;
6. 世界货币与金融全球化。
(二) 地区经济合作或区域经济集团化
1. 地区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3. 欧盟一体化及欧盟宪法受到严重挫折的原因与前景;
4.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包括东盟的战略地位及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发生转化的内容、原因与意义;
5.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包括上海精神,新型安全观与新型地区合作模式,特别是SCO在2005年阿斯塔纳峰会后所表现的新变化;
6. 中国的周边国家外交。
(三) 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与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
2. 当前世界形势的总特点;
3. 朝核六方会谈,包括朝鲜的战略地位,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的地位和作用,朝核六方会谈的目标、分歧、成果与重要意义;
4. 沙龙单边行动计划;
5. 伊朗核危机。
(四)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 中国的新秩序主张及其在新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
2. 美国的主张;
3. 美欧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4. 发展中国家的主张;
5. 联合国在新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
6. 国际反恐对新秩序的影响;
7. 中美两种主张的根本分歧;
8. 国际政治新秩序与经济新秩序的相互关系。
(五) 联合国地位作用与改革
1. 联合国发展三阶段;
2.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3.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主要作用;
4. 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5. 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基本主张;
6.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主要方案与主要分歧。
(六) 国际反恐斗争
1. 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原因;
2. 分析美国的反恐政策;
3. 评价美国领导国际反恐的结果;
4. “文明冲突”与恐怖主义产生原因;
5. 美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新霸权理论;
6. 中国政府的反恐主张;
7. 反恐对世界主要大国和国际新秩序的影响;
8. 评美国的伊拉克和“中东民主改造计划”。
(七) 中日关系和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1. 中日关系的特点;
2. 冷战后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新发展;
3.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4. 中国政府关于中日友好和中日关系中历史问题的基本主张;
5. 日本“争常”受挫的原因。
(八) 中美关系和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1. 中美关系的特点;
2. 中国政府关于中美关系的基本主张;
3. 美国对华政策的两大主张及其两面派特点;
4. 美国对台政策的实质及其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危害;
5.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6. 怎样理解中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政策;
7. 批判“台独”;
8. 十六大后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新举措、新成就。
(九)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调整;
2.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3.剖析新自由主义;
4.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