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变。谁的心?自己的心,谁的识?自己的识,不是随别人。别人没有办法变境界给你看,佛都做不到,可是别人能给我们做增上缘,我们受别人影响,那个影响是什么?见色闻声,见到外面境界相自己接受,接受的时候在自己意识、末那里头,变起一个现相自己来受。唯识经论里面讲得详细,这是佛给我们讲真正的事实真相,你要是通达明了再不会冤枉人。你要是冤枉人那罪过很重,别人确实没有给你受,你自己变现出境界自己受。
我们举个比喻,我们从逆境里头来说,我们看到一个很讨厌的人、很不喜欢的人,见了心里就不高兴,是不是这个人给我的受?不是的。这个人现的那个相,我们的眼睛就像照相机一样,把他那个相照进来,照进来印在我们眼识里,眼识就好像是底片,这个相印在我们眼识,眼识没有分别,眼识没有执著,就像照相机一样它把他照下来,照下来之后,把这张相片传给第六识,传给第六识也不是像现在这样传真,不是这个意思;传给第六识,第六识接受过去之后,第六识也有相分,就是第六识它那个萤光幕,从眼识这个萤幕传给它,那个萤光幕里现相。诸位要记清楚,分别,它不是分别眼识这个萤光幕,它是分别第六意识自己的萤光幕。我们现在用萤幕来传递,这个大家知道。於是第六意识分别,第六意识的见分缘自己第六意识的相分。每个识都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它不会缘前五识的,它是缘自己的相分。前五识是对外面境界接触,它只管传递,它接触之后马上传递进去,传给第六,传给第七,传给第八。传给第六分别,传给第七执著,它们都互通的。
第六意识分别,立刻就传给第七、第八,第八是档案室归档。所以第七识的执著,不是执著第六识的相分,是执著第七识自己的相分。你要是把这个搞清楚的时候,你要是怪外头人,人家真是冤枉死了,跟外头境界不相干。你所有的活动,六、七识都不对外,阿赖耶只是仓库,只是资料室;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来的统统归档。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就是第六跟第七,转识成智是六、七先转;六、七是因上转,五、八是果地转,所以五、八你用功用不上。六、七转了,五、八跟著转,你在五、八上下功夫,没有办法,做不到。所以唯识经论里头,把这个事情讲得透彻,这才是佛家讲的心理学,比大学里头讲的那个心理学高明太多了。我们读了唯识经论,再看大学里头那些资料教科书,没看头,长篇大论说一大堆,一大本、一大本都没有说到关键上去。佛法里头这些论典分量都不多,字字句句说到关键上,你读了之后不能不佩服。
所以古德常讲自作自受,这句话的意思非常之深,一般人听了怎么样?真的是似懂非懂,你说他不懂好像是懂,你说他懂他真不懂,他要真懂了他的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绝对不会怨天尤人。懂了之后,无论受什么苦难不会怪人,怪自己傻,为什么自己第六意识见分分别自己的相分,又传递给第七识去执著;第七识也是自己的见分执著自己的相分。这真的非常微细,你念了之后也非常有趣味,真是个新闻。为什么?一生以来从来没有想到过,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知道我们里面的情形是这样的复杂!
人,内里面身体跟思想这个复杂情形,跟外面大宇宙完全相同,不增不减,无二无别。所以人身是个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通了,大宇宙就不难,也通了,一通一切通。你看看佛在经上常常用身做比喻,观身,你能常作如是观,容易开悟。唯识里面讲的事实真相,确实能够帮助你建立正确的人生宇宙观,用佛法的术语来讲,正确的了解诸法实相。根源,无生智,这是般若智慧,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一切法不来,一切法不去。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速度太快了,这真正是高速度,我们现在人间科技达不到。在这种高速之下,我们迷了,不知道真相。真相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不知道;不知道它是不来不去。不知道也还好,麻烦在哪里?强不知以为知,麻烦出来了,那怎么样?错解了,误会了,误会的根在这个地方。对宇宙人生真相误会的根源,你从这里才找到。你为什么会误会,从哪里误会起,这找到了。从根源消除,当然是最高明的。所以大师在此地讲「以无生智,随物而感」。
下面是解释,「一身多身,但由众生分别心起,所以无积无从」。它是变化的,而且有无是一不是二,一身无量身,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你要说无,它确实有现相;你要说有,这个相不存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相,你要晓得叫相续相,就像我们看电影银幕上的相一样,相续相,它是个生灭相。电影上银幕现的相,一秒钟那个幻灯片换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就觉得它的速度太快,所谓是目不暇接;误会、看错了,以为是真的,其实是一张一张幻灯片放的。那个幻灯打开,就是这个放映机,放映机的镜头打开,这一张幻灯片照在这个银幕上,立刻把它关起来,关起来的时候换第二张,再把镜头打开,第二张现出来了。它是一张一张连著的,连著速度快了,你就不知道它是一张一张在换,就不知道了。
一秒钟换二十四张就把我们搞糊涂了,就把我们欺骗了,我们迷在其中。那现实这个环境,一秒钟生灭多少次?《仁王经》上世尊方便说,世尊给我们讲一弹指,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所以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我们一个健康的人,手脚很灵活的人,我们弹指会弹得很快,你算算看一秒钟只要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正好两个十万八千;换句话说,一秒钟这个现相的生灭二十一万六千次。电影银幕上一秒钟二十四次,你就不知道它的生灭了,现在是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相续相。我们在电影银幕看的是相续相,那个相续相慢动作,很慢很慢,我们现实环境是很快速度的相续相。
我讲这段经文,我记得好像是用七、八个小时说明这个现象。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对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相,对自己的身体,再也不执著了,为什么?执著不到;再也不打妄想了,为什么?想像不到。真的,想叫妄想,执叫妄执,哪有这回事情。你的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自作自受,全是假的,一场空,绝非事实。这一般人见不到,要不是佛给我们说,我们怎么会知道?我说佛在《仁王经》这个说法是方便说,为什么?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不快,比光的速度慢,比电磁波的速度也慢,所以我们知道佛是方便说。而实际上呢?实际上那是亿万分之一秒,不是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不是,亿万分之一秒,无法想像。你才动个一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几十万分之一秒,这是事实真相。这个现象法尔如是,它是自然的,本来就是这样的。只是众生迷了,迷而不觉,法身菩萨才觉而不迷,见到事实真相。
见到事实真相,叫见道。什么人见道?法身菩萨,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身,那就叫见道,就是见到事实真相,不再迷惑了。见到这个事实真相,你才真正明了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叫清净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你的大慈大悲从法性里面流露出来,遍满法界虚空界,你的慈悲,你的爱心遍法界虚空界,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相好,没有一样不是遍法界虚空界。跟法界虚空界,上自一切诸佛下至地狱众生融成一体。这是事实真相。这个时候你才晓得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就好像全身许许多多这些细胞,这些细胞跟自己什么关系你明白了,一体。
一切诸法,无一不是清净的,无一不是平等的,所以无积无从。一切诸法无所有,哪有积?哪有从?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一念他就现相,无念就不现相。下面大师用比喻来说,这个比喻也是世间人常常讲的,我们中国人常说「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只有一个在天上,晚上在河边,哪个地方有水,水里头就有月亮的影子。天上那个月是一,水里面的月亮是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让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佛菩萨现无量无边身,就像水中月,而且现的身不一样,色不一样,形不一样,相不一样,名字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众生分别心不一样,总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再说,不要说佛了,回过头来我们细心观察自己,我们自己这个相,我要问昨天这个相跟今天这个相一样不一样?你说也一样,错了,怎么可能一样?要是一样的话,就等於说我们这个底片(幻灯片)放在银幕上没有换,没有换就一样,它要换了的话,不一样。像看电影,你看到那个相是一样的,一秒钟换二十四次,它怎么会一样!我们现在这个相,就是依《仁王经》上佛讲的这个,一秒钟它要换二十一万六千次,怎么会一样?不要说昨天跟今天不一样,我刚才讲的是用昨天跟今天相比,那今天,上一个点钟跟现在,一样不一样?再说前一分钟跟这一分钟,一样不一样?再说前一秒钟跟这一秒钟,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就答对了,就用《仁王经》的说法,一秒钟它就换了二十一万六千次,你怎么会一样,永远不停。这叫什么?五蕴里头这叫行,八苦里面这叫行苦,行苦就是不住,它停不住。停住就好了,停住不就变成长生不老了。说刹那不住,时间太长了,刹那太长了,一刹那九百生灭。你明白这个道理,底下这句你就很好懂。
『见佛种种身』。一秒当中,一秒这么长的时间,佛这个身已经现了多少次?二十一万六千次,不是种种身吗?谁见到?法身菩萨见到了,法身菩萨那个眼睛厉害,我们的眼睛不行。我们的眼睛看到幻灯机,不能看电影,幻灯机上我们按一个钮换一张,按个钮换一张,我们看到底片的生灭,看到它换片子。电影机里面的速度我们就看不出来,何况我们现实环境。依佛所讲的,佛的方便说,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这是真相,诸法实相。
所有一切法,没有一法例外的,我们人身体是如此,我如此,你也如此,他也如此,各个如此,花草树木也如此,桌椅板凳也如此,山河大地也如此,没有一样的。这一张桌子摆在此地,前一秒钟跟后一秒钟它已经现了多少个相?二十一万六千次。我们今天要这个说法,跟一般人说,人家说我们神经病,头脑有问题。他说这明明没有变,这个样子,昨天是这个样子,今天还是这个样子,哪里变?跟这些人就方便说,你说没变,好,就没变;你说一样,好,就一样,真的行得通。你一定说它不一样,一定要说它有变化,那两个人就打架去了。
人与人都能交往,要记住和为贵,他错了跟他错,表面上跟他错,内里我清楚,表面上装糊涂,我们才能相处。不装糊涂,日子不能过。在这个里面,那个和为贵也看到了。所现一切相都是性德变现的,唯心所现。性德里面没有冲突,性德里头没有矛盾,性德里头没有误会,所以宇宙是和谐的。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是相辅相成,互助合作的,决定没有冲突。冲突不是自性,自性决定没有冲突,和为贵。法性原本就是这个样子,《易经》里面称为太和,太和就是法性,太和就是道,随顺太和就是德,道德。怎么随顺?性德,性德是和睦,我们懂得用和睦,守住和睦。你懂得用和睦,中和,中和是德。中是什么?不偏不邪就叫做中。不偏不邪没有邪恶,自性里头没有邪恶,自性里头是至善,儒家讲的「止於至善」,至善是性德。儒家讲中庸,用中,佛法讲中道,所以这是性德的大用。我们讲体相用,太和是体,中和是用,保和是相。
北京皇宫里面三个大殿,就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和表示什么?道德。太和是道,中和、保和是德,完全随顺,太和。所以,古圣先王都懂得以道治国,以德化民(用德教化人民)。他根据什么?在佛法讲就是法性、法相,他随顺法性、法相,那还有什么话说!在现在人来讲,他随顺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原理原则,这就决定没有错误。大自然里头没有分别,大自然里头没有执著,大自然里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贪瞋痴慢,没有五欲六尘,它的运作永远是平等的,永远是和谐的。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永恒的,都是遍法界虚空界;真诚遍法界虚空界,清净平等遍法界虚空界,正觉慈悲遍法界虚空界。你说人在这个境界里头,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圆满,圆满比美满更胜一筹,美满不见得圆,圆满决定美满。
如果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稍稍契入几分,你就对这门学问欲罢不能;我可以不睡觉,我可以不吃饭,这个东西不能不学。所以孔老夫子自己说,那是真话,也给我们做榜样。夫子说我曾经一天不吃饭,一夜不睡觉,我在那里想,想来想去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所以治己,是对治自己的,不学则不智;教所以治人,教是教别人,不教则不仁,你不教就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什么都没有了。这个道理我们懂,「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是一体的。你没有慈悲,你真诚没有了,清净平等正觉都没有,这五条有一个全都有,决定分不开。什么是慈悲?真诚是慈悲,清净是慈悲,平等是慈悲,正觉是慈悲。再把事相连上去,看破是慈悲,放下是慈悲,自在是慈悲,随缘是慈悲,念佛是慈悲,没一样不是慈悲。慈悲就包括了一切法,一法如是,法法如是,你才晓得它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一体,见了性才晓得,性德。性德不能分割,一证一切证,一通一切通。所以古人讲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了;一法明了,法法都明了,这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要是把那个根本通达了,性识通达了,要不要学?不要学,全通了。这是甚深大法,法法平等,无论哪一法都能通到性识,因为什么?它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它的根是一个,世出世间万事万法根是一个。
所以你要有恒心、要有耐心,不要去换,这一法通到底,通到明心见性,到明心见性一切法自然通达。但是每个人无量劫来习性不相同,这是我们愚痴、迟钝原因之所在。如果我们这一生学的这个法门,我们过去生中曾经学过,那就快,你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现在又遇到,这个种子印象加深,你悟得快。如果你现在学的这个法门,过去生中没学的,很困难,觉得很生涩,很不容易理解,说明过去生中没有学过。这种情形,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经验。你不相信,你把《大藏经》翻来看看,有些真的很喜欢,有些看不进去,不想看,不是不好。这个在佛法术语里面讲,叫契机、不契机。机跟过去生中有关联。
佛法八个宗派,像密咒,有人一学密咒他就朗朗上口,他就音念得很准确,很快就能背诵,过去生中学过。有些人对这个密咒就一点都不能接受,你教他念,教了好几遍,他记不住,这是什么?过去生中没有学过,初学就很生了。过去生中学过的,你接著干很熟,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