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18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83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宗不要掺杂教下,这是什么?初学的时候;圆融,那就自在了。初学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矩,所谓是「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学习,特别中下根性的人,最怕的是躐等,好高骛远。这个好高骛远的病,根就是名闻利养,还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放不下,所以你修学不老实。果然放下,你一定随顺佛陀教诲,随顺祖师大德的教诲,循规蹈矩,假以时日,你确实可能开悟,可能悟入。有一点点私心,有一点点好名好利的心,大障碍,严重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是把你误导到邪知邪见,这就糟了,这个邪知邪见造罪业,罪业果报三途。
  三途是自己罪业变现出来的,你要问有没有?没有,不但三途没有,六道也没有。我们今天堕落在人道,怎么回事情?什么原因?业力变现的,你造的是六道里头人道的业,现在要受人道的果报。安分守己去受果报,消业!一定是业尽情空,性德就现前。情执没有放下,没有空,业报没了,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我们现前事实真相。为什么不老实?为什么不听佛的教诲?佛的教诲太多了,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根性,要不知道自己根性,你学错了法门,也毁了你一生。修学法门就跟病人吃药一样,可不能吃错药,这个常识我们有。我们生病吃药,小心谨慎,药吃错了,不但病不能好,病会加重,甚至於死亡。修学法门亦复如是。法门要是契机,我们的成就很快,确实能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如果修学法门错了,不契机,就像吃错药一样,把我们的法身慧命在这一生障碍住,损失太大了。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这个机缘很不容易。
  佛陀在世的时候,人福报大,你遇到释迦牟尼佛,向他老人家请教,他教你的法门决定不错。为什么?他知道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一切造作,因此他教给你的法门契你的机,你容易成就。佛灭度之后,到现在将近三千年,现在佛不在世,善知识、真正依教修行证果的人也没有了,这时候我们怎么办?佛很慈悲,知道我们现在众生的状况,所以他老人家在《大集经》里头说过,末法时期,末法就是佛灭度两千年以后。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第三个一千年往后(佛的法运一共是一万二千年)是末法一万年。佛灭度后三千年了,末法一万年,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从我们现在算起是应该还有九千年,这末法。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亿亿人修行,罕一就是难得有一个人能成就,不容易!唯有修念佛法门带业往生能成就,这就是佛陀给末法众生一个明确的指示。你生在末法,你依照净土带业往生这个法门,你决定成就。修这个法门,我常讲万缘放下,就用这个法门先求得清净心。老实念佛,把执著念掉,把分别念掉,只要能於一切法不再执著、不再分别,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平等,你的智慧逐渐逐渐开了。要不要学法门?这看缘分,如果有这个机缘,有这个必要。机缘,无非是法缘好,尊重你的人很多,信赖你的人很多,你可以帮助他们。他们尊重你,他相信你,你说的话他听,这时候可以观机,学一点经教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行!你可不能忘记,不能因为法缘殊胜,又堕落在情执里面,你就坏了。堕在名闻利养里面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那你这一生往生的机会也都靠不住,这个损失太大了。
  不能往生,那就继续搞六道轮回,不知道哪一生、哪一劫,你再会遇到这样的机会。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不是生生世世容易遇到的,这个一定要晓得。因此,我们遇到之后,决定不敢错过,决定还是以念佛为主,还是以求生极乐世界为主。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我真正往生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我再回来现身说法度众生不迟,这个稳当,可靠!为什么?绝对不会退转,绝对不会迷失。所以,现在自己(别人不知道,自己清楚),自己想一想在这个世间,善缘恶缘、顺境逆境、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还动不动心?还会动心,不行,我是凡夫,我不是再来人。
  果然是再来人,你从西方极乐世界再来的,这个现象就很清楚,你决定没有自私自利,你决定没有名闻利养,决定不会贪图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你怎么会有分别?你怎么会有执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得大自在。这个大自在是随时可以去。这个世界众生需要我帮助,我再多住几十年、多住几百年,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真有能力做得到。想想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这叫生死自在。没有这个能力,老实念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人,那是有大智慧、大善根、大福德,一门深入。读一部经,只要读,不要求解。为什么?智慧不开,你怎么会解?你所解的全是错的。你所想的、你说出来的似是而非,不是真的,这是我们末法众生不能不知道的。
  末法众生最好的老师,最真实的大善知识,给诸位讲,就是净宗十三祖印光老法师。他虽然不在了,《文钞》在。现在他老人家的《全集》,这些年来出版了。我学佛的那个时候,在台湾只能看到《文钞》正编、续编,正编两册,续编两册。很难得,最近差不多二十年来,《全集》出来,精装七册,分量并不很多。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教我,这一生当中务必要跟印光大师学习。怎么跟他学习?读《文钞》,天天读《文钞》。经典我也只取两种,《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我就依照这两种。《阿弥陀经》,我依照蕅益大师的《要解》、莲池大师的《疏钞》。《无量寿经》,我采取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依靠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
  我自己讲经是我自己学习的心得,把我所学习的心得,我所得到的,我所体会到的,说出来给同学们参考,给同学们分享,我们大家一起来勉励,一起来学习。除此之外,我有什么能力?我还是个凡夫,我的警觉性比较高。警觉性之所以高,天天读经。读《文钞》就是天天听印祖的教诲,不敢胡作妄为,老老实实的修行,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真正成就,这个真正成就是决定往生净土。现前这个世间的世缘要放下,彻底放下,一丝毫都不能够沾惹。你沾惹,沾惹这一生去不成了,这个损失太大太大了。
  今天我们读这首句子,真正是不可思议,佛也以方便法为我们说出,真的是难。『一切众生有生灭』,清凉大师在注解上说,「初句了生灭,刹那一期,皆悉了知」。这个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出来。「刹那」,这个刹那是形容词,不是讲的一刹那,因为一刹那时间太长。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太长了。所以这个刹那是形容词,形容那个时间太短,短到我常常用一个数字来比喻,「亿万分之一秒」,佛经上常讲的是「生灭同时」,《楞严》上讲的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个生灭几乎是同时,所以说「不生不灭」。如果没有生灭,说个不生不灭,这废话!说不生不灭是真的有生灭,但是生灭你已经没有办法觉察到。不要说我们人,现在用最精密的仪器也没有办法测试出来,生灭同时,这是「一期」。第二个呢?第二个也是这个现象,因为它太快了,就是一秒钟当中它已经有亿万生灭了。我们看到这一秒钟,是亿万生灭的相续相。一期是一个相,一期不是讲相续相。「皆悉了知」,什么人?佛经上讲八地菩萨。七地菩萨都觉察不到,八地菩萨才看到阿赖耶识里面那个动态,阿赖耶识的种子动态。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九首偈颂:
  【一切众生有生灭。色与非色想非想。所有名字悉了知。此住难思方便力。】
  『一切众生』,「一切」是广义的,不仅仅是娑婆世界,三界九地、十法界都包括在里面。「众生」这个名词,我们学佛的同学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一般人看到这个名词,都是以为好像有众多的众生,这是错误,这个解释错误。众生不能当作很多人、很多事物来讲,它的意思是说,「生」,任何一物,有情也好、无情也好,它怎么生起来的?佛给我们说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称之为众生。「众生」这个名词是从它体上讲的,清凉大师注解里头也有说,它后面「十一字了相,即众生体」,是从众生体上讲的,众缘和合而生。这个话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许许多多条件,这个现象发生了。这个现象,或者是动物,或者是植物,或者是矿物,或者是虚空,或者是我们讲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这都是现象。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现象,全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缘和合而生就是它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就当体即空。所以,没有自体的体是法性,法性不是物质,法性就是真心,心能现,能现相。
  现在科学说,这个「有」,有就是物质,物质是无中生有,这个说法跟佛法里讲的非常接近。物质确实是无中而生的,但是它生立刻就灭,生灭时间之短促,我们没法子知道。不但我们不知道,阿罗汉也不知道,权教菩萨也不知道。明心见性的菩萨知不知道?或许知道一些,不透彻。真正了解,真正清楚明白,八地以上。八地叫不动地,也就是说,对一切法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从圆教初住菩萨就开始修,於一切法里头去练,练这个功,练不起心、不动念的功。要练多久?三个阿僧只劫,才真正不动心。这是《华严经》上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阿僧只劫,你能够修到三贤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这三十个位次统统是从不动心上说的,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上讲的;不起心、不动念,功夫有浅深不同,愈往上面去功夫愈深,这是一个阿僧只劫。第二个阿僧只劫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是八地、九地、十地这三地,愈往上面去愈难、愈微细。
  八地菩萨,诸位想想,七地是两个阿僧只劫修满,八地是进入第三个阿僧只劫,第三个阿僧只劫才真正是不动。这时候怎么样?这时候就见到阿赖耶识微细的境界,这个微细的境界大概就是讲无中生有,心现识变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七地菩萨还做不到。八地、九地、十地,这是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什么地位?法云地菩萨。再向上就证得等觉,等觉要多久才能够证得妙觉位?佛在经上没讲,佛只讲从圆教初住修满法云地的菩萨是三个阿僧只劫,愈往上愈艰难,愈往上时间愈长。第一个阿僧只劫三十个位次,第二个阿僧只劫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只劫三个位次,你从这样来推想,大概等觉菩萨这个位次要证到妙觉,我看至少是一个阿僧只劫。妙觉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天台家讲的六即佛,「究竟即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台家判教的时候,「分证即佛」,分证不是究竟,究竟圆满是最后这一个位次。
  在这个时候,对这桩事情真的明了、真的清楚了,「一切众生有生灭」。这一句不就是前面讲的吗?「世界始终成坏相」,怎么成,怎么坏。我们凡夫讲成住坏空,讲的是相续相,不是讲的事实真相。事实真相里面,动物生老病死,植物生住异灭,矿物成住坏空,都了不可得。这些相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相续相上来的。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今天科学家发现宇宙膨胀的现象,是从相续相上观察到的,相续相。它生灭的真相呢?真相没见到。现在看到这个真相也知道,有从无生,生出来之后很快它又灭了,看到这种生灭相。这个生灭相,用我们这个经上讲的是「刹那一期」,行,可以能够说得过。刹那一期,这是见到了。见到是心不够细,如果心要很细的话,把这个做为一个研究专题,你就晓得有没有膨胀?没有。正是像电影,我们从电影里面看到这个现象。电影在银幕上画面,一个一个画面打出来,每个画面的底片不一样,不是一个画面,正是佛经上讲的,这种刹那生灭「各各不相知」。
  佛经上讲的这些道理,真的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不是我们的经验,不是我们的常识,但是它是宇宙的真相,宇宙万有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科学家有的时候偶尔发现,粗心大意疏忽了,没有认真把它当作一个主要的命题来研究。可是用「研究」,真的是很难。研究是什么?用心意识。用心意识,总没有办法了解它的真相;真正了解真相,离心意识。佛法讲离心意识参,你才能了解真相。为什么?离心意识是真心,真心才知道真相,妄心怎么知道真相?因为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妄心不能明了真心,真心能明了妄心,妄心不能明了真心。性了解识,识缘不到性,识是妄心,识能变,心能现。这是说「一切众生」。
  我们以身体来说,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一切众生。这身是怎么成就的?现在大家知道,精神的现象现在科学不能解释,精神到底从哪里来的?可是这个肉体,物质的现象,现在科学了解得相当清楚,许许多多器官。这些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再要详细分析、观察,变成分子,分子再分就变成原子、电子、粒子,物质现象。这里面所有的众生,这是许许多多众缘和合而生的,这些众生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现在科学家讲新陈代谢。你在器官里面细心去观察,细胞会死,死了之后消失,新的细胞又产生来代替它。科学家告诉我们,人身体,整个身体所有一切细胞统统都换新,多少时间?七年。七年是个周期,你身上一个旧的细胞都没有了,全部都换新。这个发现很有意义,人在七年是一个周期;换句话说,八岁的时候,他从母体上生下来的细胞是一个都没有了。二七是一十四,十四岁,到十五岁的时候,你十四岁以前的细胞也统统都换成新的,一个旧的都没有了。
  这里面我们会联想到一个问题,七年换一次,正是好像我们现在用的这些机械,现在人最通常用的交通工具,用汽车。你买了一辆汽车,用了几年你就换一个新的,这个车不要了,买个新的,买个新的就等於说是全部都换新的。还可以使用的时候,假如说七年可以使用,使用的时候,有时候零件坏了,换一部分零件。常常修理,每年都去修理,修理换零件,到七年的时候完全不能使用了,全部换新的;换一个新的,每七年换一个新的。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愈换愈好?为什么换旧零件?为什么换衰老的零件?
  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人没有衰老的相,天人永远是年轻,一直到死亡的时候才现衰相。死亡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最后的七天;他寿命到了,五衰相现前,最后的七天。在这个以前,天人不生病,天人不衰老,这什么道理?他比我们聪明,他每七年换的时候全换新的,愈换愈好,永远保持著他的相好光明。我们凡夫就糟糕,愈换愈差!你们想想看,第二个七年比不上第一个七年,第三个七年比不上第二个七年,十个七年就是七十岁,第十个七年比不上第九个七年,愈换愈差。这是什么原因?一般人笼统的说,衰相。佛法里面笼统的说,业障、业报。没错,是能讲得通。这个换不是随自己的欲望,我想怎么换就怎么换,不是随妄想。
  但是,如果你随顺真心、随顺性德,你就愈换愈好。天人为什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