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心地善良、向往道德的、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不少。在我想欧洲也不例外,可惜我们那边大家收不到,那就没法子了。网路能收到,卫星收不到,但是卫星通过网路也收得到,所以我们决心还是在那边加一颗卫星。这是事实提供出的证据。
现在我们再想想,许多卫星电视台播放的这些节目,这些节目他自己也知道,不是正面的节目。为什么要播放?收视率高,迎合大众的兴趣,他卖广告。如果收视率没有了,人家就不买广告,还是为了商业行为,从这能赚点钱。你这种节目播出去,多少收听的人产生负面的影响,你知道这个因果责任多大?没想到!只看到钱要紧,没有想到后果。播放一点正面东西,还是有人看,有收视率。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净化人心的节目?尤其是净化人心、道德的这种节目,在我们讲这种教材可以使人百读不厌,不像看一般电视,看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你要有一套电视剧叫人家永远看不厌,看一遍还想再看一遍,还想看一遍,看一百遍,还想看两百遍,你成功了。这是什么?圣贤教育,圣贤书百读不厌。
我也想到,我常常在想,现在古书,念古书愈来愈困难。有很多年轻人想不想念?想念,想念怎么样?字不懂,繁体字看不懂,字的音不知道怎么念法,念了又不晓得意思。我天天在想,我想的是我们怎么样能搞一套有声书,什么叫有声书?譬如光碟,光碟是书本,里面是文字,没有图像的,里面是文字。我想做什么?蓝底白字,这样看起来很舒服,蓝底白字。不但这个字注音,而且我们请普通话讲得好的,讲得标准的,像电视台的播音员,依照这个书去念,把音声配进去。譬如这片光碟,这片光碟是《论语》,你要想读《论语》、学《论语》,你就拿这套光碟,你在家里打开电视机你天天就可以读。光碟成本很低,比买书便宜,大量来流通。这叫读,有声书,读。
另外是讲解,讲解可以用我们这种方式,老师讲解。讲解有字幕,念到这个书的文字,这个文字可以像我们现在一样用字幕打出来,详细讲解,在一起互相研究讨论,用这种方法。如果有这种机缘,我们把它放在网路上、放在卫星电视上,远程教学,对全世界、对全人类全民教育。成本不太大,真正找几个好的老师,发音很标准,读诵、讲解,我们能把这套东西留下来,古圣先贤的文化就保留了,成本高一点值得。
在当前,这桩事情比印这些书本、典籍还要重要!典籍印得多,保留下去不会失掉,纵然有灾难,还是不会完全失掉,这是我们的用心。但是,要叫现在人都能够学习,除了用这个方法之外,书本还困难,这是我们全心全力赶快要做的。做这桩事情,我们这是东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在中国做。在外国做有实际上的困难,找不到人才,不是这个环境。所以,这个事情国内能做很好,香港、台湾都可以做,这都是传统文化的领域。
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不要怕苦,不要怕难,真正肯发心,从自己本身做起。什么样的难关,想想释迦牟尼佛,我们的勇气就起来了。佛能够突破一切难关,什么人都不能忍受的,佛都能忍受,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第一首偈:
【广大苦行皆修习。日夜精勤无厌怠。已度难度师子吼,普化众生是其行。】
第一句前面说过了。「无余修」,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了,《钞》里头还有解释,他说无余修这个里头有四修,第一个是「无余修」。什么叫无余?一切皆修,就是皆修,没有一样不修,这正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句话里头含义非常的深广,但是在学习方法上来说,是有次第的,是有先后的,这个不能不知道。法门无量誓愿学,四弘誓愿里面是列在第三愿。第一呢?第一是叫你发心,你不发心没有法子。世间法里面叫立志,人在一生没有志向,就是你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这一生就一无所成,什么都不能成就。凡是有成就的人,他一生当中一定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努力的目标,循著这个方向,他一定会达到目标。像海里面航海一样,我有方向、有目标,我这个船一定会到达目的地,都是往前进。如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这个船在大海里面,永远在大海里头转。所以,人不可以没有志!佛法里面,佛法的修学、证果,你要是没有愿(愿就是志,就是世间的志),你这一生也不能成就。
佛法法门很多,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你学哪个法门?选定之后,修学一生不改,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你会达到。如果常常改变,这个麻烦大了,常常改变,你变成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像在大学念书,我选定一个科系,认真努力你四年毕业。如果你选的这个学系,我选的是文学,念了半年我去改数学,再念半年我去念医学。这个学校有几百个科系,一年改一个,半年改一个,一百年都毕不了业,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首先要成就你自己的基本的课程,在佛法常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目的在哪里?目的在断烦恼、开智慧。智慧是本有的,智慧为什么不开?因为你有烦恼,烦恼障碍了智慧,所以你智慧不开;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是断烦恼最有效果的方法。
所以你看四弘誓愿的排列,发了愿之后,有方向、有目标了,然后断烦恼,断烦恼的过程当中决定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长到什么时候?各人根性不相同,一般中上根性大概五年,顶多十年,五年到十年你这个课程就修完了。烦恼轻,智慧长,这个时候才可以广学多闻,进入到第二个阶层「法门无量誓愿学」。无论哪个法门都可以涉猎,你只得其利,不受其害,你才能学,成就你圆满的后得智,无所不知。如果你烦恼习气没断,你要是涉猎很多法门,那你就一事无成。必须是基本课程毕了业,有了立足之处,然后再广学,这有好处,无论对你修学哪一门都有好处。我们学佛,我们在佛门里面脚跟站稳了。我们修净土,古人讲有禅有净土,那个关键:有了。你要学禅,有禅了,你学净土,有净土了,你要是学教,有教了,只要你有了。什么叫有?契入才叫有,不是说我学了就有,未必。
我学了《华严》,你有《华严》了吗?不见得,等於什么?考试要及格才叫有,考试不及格没有。怎么叫考试?清凉大师讲的话很好,信、解、行、证,证才算是有;你信了,你能理解,你也能依教奉行,你没有证,你不算有。为什么?没有证,你不能得到经教真实的利益,这个真实利益是超越十法界,最低的成就是圆教初住菩萨,那你真的是有《华严》了。圆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有了;你无明没有破,法身没有证得,没有,学了《华严》没有得到《华严》。你要想得到,那一定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有了。
有净土,实在讲,所有法门,净土叫做易行道,它容易。为什么?它不要断烦恼,伏住就行了。那什么人有净土?心地真正清净,妄想、杂念有没有?有,但是伏得住,确确实实这个东西不起现行。像我前面所说的,顺境、善缘决定没有贪恋的心,没有这个念头,逆境、恶缘决定没有一丝毫瞋恚的念头,你有净土了,你心清净了。心里面二六时中,确实有阿弥陀佛,确实有极乐世界,有净土了,决定得生。如果你还贪恋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包括在这个世间还弘法利生,这个念头都不可以有。为什么?这是世间法。你念念当中要有阿弥陀佛,要有极乐世界,要有宝池德水,要有诸上善人,这个才行。你心里老是还念著这个世间,这不行,这个东西要放下,彻底放下。这个关系很大,不是小事,真有才行。
所以,这个注子里面所说的无余修,一定要自己有了,然后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是第二个境界,第一个不能够圆满,决定不能到第二个,到第二个就全部毁掉了。现在很多人出的毛病就在此地,一开头就是想广学多闻,想什么都学,什么都知道,结果最后是什么都不知道,禁不起考验。真的净土往生有把握了,我们帮助一切众生安心了,为什么?自己等於说往生已经拿到,好像我们到外国去,我们的签证已经拿到,早一天去,晚一天去无所谓。我这里有事,多耽误几天,我这里没有事,我早一天去,很自在、很方便。没有就等於你没有拿到签证,你想去去不了,所以你要真正有,有了之后可以广学。
譬如我们今天做多元文化工作,希望突破所有的界限,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不分文化,希望全世界的人每个人都能够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包容、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要做这个工作,这个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书要读,广学多闻。读这些书,读每个国家的历史,每个国家的人文,读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统统都读,我统统都了解,不影响我自己的修行。我自己修行的功夫,不但没有干扰,没有被破坏,反而是增长智慧。从哪里看?对我自己所修的,因为读其他的这些典籍,读其他的这些资料,使我了解我这个经典会了解得更深入。为什么?触类旁通,我讲我这个经会讲得更圆满,讲得更透彻,讲得更欢喜,这个时候才能广学多闻。所以,基础没有打好不可以,你一多学就学杂了,就学乱了。
第二句,『日夜精勤无厌怠』。这里头有两种修行,一个「长时修」,一个是「无间修」,时间长、不间断。「日夜精勤」,精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叫做精,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一门深入;勤就是不懈怠,无厌,无懈怠。要不是这样修行,如果说是希望很短的时间就能成就,这个不可能。世出世法里头决定做不到,世间法都要长时薰修,何况出世间法。所以你一定要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一定要发心,全心全力为正法久住,为众生离苦。你要真正发这个心,有感应,感应里头第一殊胜的是什么?寿命,我们不怕苦,我们要寿命。为什么?寿命时间长,我这个科目可以学得完。如果寿命短,学的东西没有学完就走了,这很糟糕。能往生,那就不错了,如果不能往生的话,这个伤害太大了。
如果寿命能够延长,你的寿命到了的时候,你没有办法往生,你条件不具足,再能够延长个十年、二十年,这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往生拿到了,决定可以往生。这个利益多大,全世界、整个银河系给你的利益都不能相比。整个银河系都给你,在佛法讲,你也不过是个大梵天王,不过是一个摩醯首罗天王,没有用,出不了三界,还是六道凡夫。这一往生,永脱轮回,这一往生,一生当中决定成佛,你说这个利益多大!所以要长时修,寿命短了不行。
如果我们现在是在中年,那你就要拼命努力。为什么?往后的时光不多了。我是过去年轻的时候,人家给我算命,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我就把四十五岁定到最后一年,什么都不想。遇到这个净土法门,认真努力就是想求生净土,我没有求长寿,更没有求名闻利养。四十五岁那年过了,害了一个多月的病就好了,这些年来,我又多活了三十几年。这三十几年,我往生真有把握了,教理慢慢的透彻了。我第一次讲《华严》好像没有留录音带,是在华藏图书馆讲的,陆陆续续讲的,如果要有录音带的时候,我这一次所讲的跟从前比一比,完全不一样。你就能够看出这么多年来,这个进步的状况。老听经的同学,我相信你们能够感触得到,我讲的境界年年不相同,月月不相同我不敢讲,我敢讲年年不相同,愈来愈殊胜,真正是法喜充满。
要日夜精勤,无疲无倦,会不会有疲倦?真的不会疲倦,为什么不会疲倦?欢喜,法喜在里头。谚语常讲「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只要一快乐,疲倦就忘掉了。做什么事情容易疲倦?自己不愿意做的,勉强做的,时间愈长愈讨厌。不想做,不愿意做的工作,去做容易疲倦,做不起劲,懈怠懒散。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读你喜欢读的书,我这一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大家在一起讨论佛法,在一起学习佛法,永远不疲不厌,愈学习愈有精神。如果今天一天不读经,今天一天不在一起学习,我就垂头丧气,没有精神,这是四十多年来的经验。我一读感觉得什么?不累。有很多从事於教育工作的人,每天在学校上课感觉得疲劳,所以他问我:你每天还讲四个小时,累不累?我说不累。为什么?我搞的这一门我喜欢的,你们教的那个课,未必你喜欢。学校给你排了课程,排了进度,你一定要去教,你不教不行。你是有外面压力,我这个没有压力。我这个经摆在面前,长讲短讲、深讲浅讲,自在的,没有人限制我。快乐在这个地方,哪里会有疲倦?哪里会有厌怠?不可能。
所以,学习要记住,八万四千法门,你选择法门很重要,你要选择你喜欢的,选择你的程度可以接受的。如果选择不是自己喜欢的,选择太深、太难了,你就会有懈怠,你就会有厌倦,你会浪费时间,你在这一门功课上学不成功,这就是一般讲契理(佛经是佛说的,当然契理)不契机。不适合我的程度,不适合我现在的生活环境,我学起来就很困难。所以,选择法门的时候,一定自己选择,自己初学不能选择,请老师给我们选择提供参考。我们试验试验,如果觉得有困难,再选,不要选得太深,分量不要太多,学得才会有兴趣。这一部东西学好了,毕业了,学完了,可以再学一部比较深一点、比较长一点,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学个五年、十年就可以决定,自己有学习的经验了,自己能够选择,请老师给你印证,选定之后一生不改,就会有成就。
我早年跟李老师学经教,学讲经,老师给同学们选择都是小部经,分量都不大,我看经文超过两千字的很少,几乎都不超过两千字,小部经。学生们学讲,这一部经一个月就讲完,顶多一个半月就讲完了。不是天天讲,一个星期讲一次,一次一个小时,一个月五次,五个星期,五个小时,一个半月七个小时,就讲七次,讲得都很浅。但是,一个月一部经毕业了,一个半月毕业,很有成就感,法喜充满。我因为到这个班上去,我是最后上学的,他是按先后顺序,我要上课的时候是最后一个人。所以,还没有轮到我,正式教我,我就离开了。但是我参加这个班,老师教他们的时候,我在旁边听,我都听会了;接受老师教导的人还没有听会,我在旁边听会了,这就是我的基础比他们好。我的记忆力很强,听一遍,大概在一个星期之内,我可以能够记住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我有这个能力。老师讲一个小时,我听了,我上台去覆讲,我至少可以能够讲到五十五分钟,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学得快,我在旁边旁听统统学会了。
在这个班上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我学十三部经,旁听来的。我出家,离开台中的道场,出家之后教佛学院,就在旁听听来这十三部经拿到佛学院去教学。佛学院一个学期才教一种经,一样,佛学院是三年六个学期,我才用六部经,后面还有七部经没用上。所以,李老师那个方法好,佛学院比不上,进度快。出了家之后想想还是不行,为什么?学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