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22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223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记住,能把恶人感动转变成善人,把坏人转变成好人,这是佛法,这是积德,真实的功德。他毁谤我,我决定不能毁谤他;他侮辱我,我决定不能侮辱他,为什么?我学佛,佛是这样教我的,佛自己也是这个做法,只要时间久了,对方会受感动,永远用真诚心、恭敬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现在知道人不是一生,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跟一切众生结了很多怨。现在学佛忽然明白了,自己生了惭愧心,过去无知做了这么多错的事情,现在别人对我不好,应该的,我过去是这么样对他,现在他这种态度对我,这是正常的,报掉了,我不放在心上,我加倍的对他真诚恭敬。报完之后,以后是好朋友,他明白了,他也觉悟了。千万不可以冤冤相报,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那就真错了。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所有冤业统统报尽,报尽,我们开悟,我们修行证果,我们成佛、成菩萨没有障碍,往生更没有障碍。
  所以冤业要从自己内心里面化解消除,不是从外面,不是从对方,是从我自己这一方化解,真化解。从对方化解,诸佛菩萨都做不到。诸佛菩萨所以能成菩萨、成佛都不是从外面,从内心,自己内心化解,成就大智大德大能。不但诸佛菩萨这样教导我们,古圣先贤也不例外,也是这样教我们,这哪里会错?
  我们看下面这文,『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这是有缘见佛。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遇到缘起现行,佛到这个世间来教化。
  【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
  这个数量太大太大!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是不是这样的?当然是,我们没有看到,我们看到经上记载最多的,经上记载一万二千人,是平常常随众的十倍,百倍、千倍没有听说过,经上没有这个记载。对,你看看经上,每一部经,或者是在序分,或者是在流通分,都会讲到欲界诸天、色界诸天、八部鬼神,这常常看到,我们人看不到的。这里面实际就包含了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众生人看不见,如果把他们也统统算起来,那就是这经上所说的,『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来的无论是什么身分,都是菩萨,他要不是菩萨,他不能参与这个法会。
  在这个地方,诸位要晓得,佛、菩萨、罗汉是什么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学位的名称。佛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博士,菩萨是硕士,阿罗汉是学士,这是修行已经有了学位、有了成就,成就大小不一样,所以学位的名称不相同,只有他的身分不一定。譬如这里讲菩萨,这是我们一般把他比喻作硕士,拿到硕士学位,有人在学校教书,有人在做官,有人经商,有人做工,也有出家的,各行各业里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里面,都有这种学位,他修学都到了这个层次。证到如来究竟果位,这都是拿到博士学位,这些博士也应化在各行各业,我们到后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看到了。你看五十三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五十三位善知识示现出家的只有六个人,其他都是在家的,都是佛、都是菩萨。
  所以这一点我们要晓得,绝对不要认为现在是乱世,现在人都很苦,愈是乱世愈是苦,佛菩萨特别怜悯,示现在这个地区这些众生里面特别多。因此我们平常处事待人接物不可以轻慢人,为什么?说不定这个人,我瞧不起他,我嫌他、讨厌他,说不定他是菩萨化身来的,很难讲。道场所谓是龙蛇混杂。你说当年国清寺里头,丰干、寒山、拾得,谁瞧得起他?疯疯颠颠的,在寺庙里头打杂,就是我们现在讲做义工,谁知道他是菩萨?要不是太守把这个讯息露了,没有一个人知道。那个太守是一个因缘,是他上任,正好天台这个地区是他管辖。在路上他母亲病了,找很多医生都看不好。有一个出家人说他能替他母亲治病,他就很感激,果然把他母亲病治好了。就问他:这个地区有没有真正的高僧大德?他就说:有!就在你现在上任这个地区天台山国清寺。是哪几位?丰干、寒山、拾得。丰干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这还得了?这不得了!
  所以一上任马上就朝山,去拜佛、拜菩萨,到山上去问这三个人,别人都笑话,你怎么找这三个人?他也不说,一定要见这三个人。丰干没见到,寒山拾得见到了,疯疯颠颠的,说一些话奇奇怪怪,没人听得懂,只有他知道恭恭敬敬礼拜。寒山拾得往外面跑,太守就跟在后面追,追到一个山上,山裂开了,他们两个走进去,山合起来,没有了。这个时候太守跟大家讲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化身,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化身来。这大家才晓得,惭愧到极处,平常没有瞧得起他。「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身分一暴露,你看就不见了、就没有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以后到处去找寒山拾得在墙壁上写的诗,尽量去搜集,搜集出来之后,现在有寒山拾得的诗集,在《大藏经》。
  愈是有灾难,愈是众生苦,诸佛菩萨、罗汉众神他们都有大慈悲心救苦救难,混杂在我们当中,我们不认识。为什么混杂在当中?他们有大福德,如果他们不混杂在我们当中,这个世界会毁灭,造罪业太重。这些人混杂在当中,我们得他的福报,沾他的光,虽然极重的罪业,还重罪轻报,果报轻一点,灾难少一点,灾难的时间能缩短一点,这是他们大慈大悲。我们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可以轻慢任何一个人,在街上要饭的人都不可以轻慢,为什么?说不定他是菩萨,他在那里示现,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不认识,我们用平等心看待,好,他纵然是凡夫,他有佛性,他是未来佛,我们对他尊重,成就自己的德行,自己决定不造罪业。你不懂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你随顺烦恼,天天造业,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这就是《地藏经》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修行修什么?就在这里修。我们常讲,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就修这个。跟一切人,我用平等心对待,和睦相处,这个功德就不得了,这个功德能救灾难,能够化解冲突,真正能够落实安定和平,这是全世界所有人迫切所需要的,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怎么个修法?我们真正是难得,遇到大乘经教,在大乘经教里头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落实,我们要做给别人看,这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修行真实的功德,世人所说的积功累德,从这里做起。这讲菩萨围绕。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
  每一方都有『大菩萨』,菩萨当中的领导,像我们现在讲班长一样,菩萨众里面的班长。
  【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
  由此可知,他率领,他带头,带到他自己那一个地区。所有的菩萨,『俱』是一起来,好像我们现在访问团一样,朝觐团一样。上首的菩萨,大概就是这个团体的团长、领队。
  【来诣佛所。】
  到佛这个地方来拜佛。
  【其大菩萨。】
  大菩萨是谁?
  【谓文殊师利。】
  『文殊师利』,诸位同学要记住,是通号,不是指一个人。你看看十方世界,每一方世界都有文殊师利菩萨。我前面跟诸位讲,菩萨好比是硕士,佛是博士,菩萨是硕士,硕士就是菩萨的意思。文殊,硕士里面又分很多学科,文殊是表智慧,智慧在我们现在大学里面讲的是哲学,哲学硕士就可以称之为文殊师利。哲学硕士太多了,十方世界都有,最有智慧的这个人他来带队,他来当团长。所以文殊师利不是一个人,你要懂得。你要是加上人的名字,文殊师利这个人,就是哲学硕士,某某某哲学硕士,你要加上这个名;不加上这个名,通称。观音、势至、普贤、地藏统统都是通名,不是某一个人。九华山地藏菩萨,那你一定要指金乔觉,那是指的一个人,这一位地藏菩萨。十方世界地藏菩萨太多,地藏是学科,菩萨是学位。我们学佛,这种常识是一定要清楚。所以说同名同号的佛菩萨不知道有多少?那就是说同一个学科、同一个学位,譬如今天讲哲学博士、哲学硕士,有多少?物理硕士,物理博士,数学博士,数学硕士,文学博士,文学硕士,菩萨名号大概都像这样。你要加个人的名字,那就指一个人,指某一个人;不加名字,通称,这我们晓得。
  晓得之后,你心量拓开,我拜观世音菩萨,这观音菩萨不是一个人,这一尊像是代表所有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主修的科目是慈悲,我们世间人讲博爱,寻声救苦,哪里有灾难,他到哪里去,感应无比的殊胜。为什么?其他的佛菩萨,你要求他,动念头求;观世音菩萨不必求,你只要有苦难,那个苦难他听到、他看到,他马上就来,你没有求他帮忙他就来,寻声救苦。人有苦一定有声音,悲哀的声音,那个悲哀的声音就是有感,痛苦的声音,菩萨马上就有应,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这里头没有迷信。而且要发心学菩萨,他们是已经证得学位,我们现在在学习,学位没有拿到,不要说是硕士学位,学士都没有拿到。可能我们在佛教里面现在还念小学,还没有提升到中学,到大学才能拿到学位。但是在小学也可以学,要学慈悲,要学著关怀,要学著能照顾人,要学能包容人,要学著能够帮助人,这叫学菩萨行。
  大乘教里头常常教导我们学菩萨道,上课,这是在经教里面学菩萨这些道理、理论、方法、境界;修菩萨行,要把你所学的落实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你叫修菩萨行,你就过菩萨的生活,做菩萨的工作。无论在哪个行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菩萨。地藏菩萨所修的是孝亲尊师,这是根本。地是表心地,我们今天讲心理建设。儒佛非常重视,你看儒家讲诚意正心,然后再修身齐家治国;佛法修学,第一个地藏,藏是宝藏,地是心地,你心地里面含藏无尽的宝藏,这个宝藏是什么?智慧、德能、相好,三大类!你心地里头含藏著,圆圆满满一点都不缺。
  地藏法门就是教你开发心地的宝藏,所以这是大乘教里面的起步。观音法门是把地藏再提升,提升就是观音。用什么方法开发?孝亲尊师,孝道、师道能开发自性的宝藏,自性的宝藏开发出来,要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为什么?不要独享,你的智慧德能福报不要独享,要让所有一切众生共享,你的福报就不得了!文殊是智慧,有智慧不造罪业,无论是受罪,无论是享福,都在修福,都在提升。普贤菩萨是实行家,落实,说到一定做到,那是普贤。四大菩萨就是代表佛陀教化众生这四个主要的功课,四门主要的功课。这四门功课有次第学,有同时学。你开头学习是有次第,你在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是同时,《华严》上说「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次第,圆融是没有次第,次第跟圆融同时,互相不相妨碍。可是初学的时候偏重次第,学习有基础之后就转向圆融,圆融就自在。这是人的介绍。
  【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
  他们从哪里来的?『金色世界』来的。金色世界表什么意思?这个要知道。物质里面,为什么大家重视黄金?黄金不变色,其他的五种,我们讲五金,金、银、铜、铁、锡,除黄金之外,都容易氧化,会变,黄金不会变,可贵在这个地方。那你就想想,金色世界是什么?永恒不变。什么东西永恒不变?道永恒不变,德永恒不变,具足道德这个世界就是金色世界,有道有德,每个人都懂得道,都修德,都积德。落实到人事上,什么是道?五伦是道,这我讲得很多,道是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运作,没有加一点点人为,也就是说完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在里面,这是道。有了妄想分别执著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够不违背道,那就叫德,违背道就没有德。我们能够随顺大自然的法则,遵循大自然的法则,这就有德,这个社会就是金色世界。
  想想我们现在,现在的社会是大幅度的违背了道德,所以人要遭受这么多苦难;随顺自然的法则,风调雨顺。这是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不知道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明了这个关系之后,我们一定随顺。随顺,和睦相处,不但跟人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跟自然所有一切万物,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也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整个宇宙是和谐的,你说这个环境,生活环境多好!我们讲磁场,那个磁场舒服极了。违背自然环境、大自然的法则,破坏自然环境,麻烦就来了,为什么?你随顺自己的烦恼,随顺自己贪瞋痴慢,你就把这个自然的法则破坏,现在人讲破坏自然生态,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这就是完全跟道德相违背,这一破坏果报是什么?天灾人祸。
  我们跟地球环境处不好,果报就是天灾,这个天灾是人为的,天哪里会降灾给人?哪有这种道理!人要是得罪了天,天就会有灾害来报,来报复,这是你自己感招的。所谓水灾、火灾、台风、地震,都是你自己招来的。《楞严经》上说得好,洪水,水灾是什么原因感招的?贪,悭贪感招的是水灾;瞋恚感招的是火灾,愚痴是风灾,不平是地震。心平气和,风调雨顺,什么灾害都没有。人跟大自然相处产生矛盾,现在人「人定胜天」,科学技术可以征服大自然,好,征服大自然就是跟自然打仗,打不过它。科学技术现在真的,你看征服太空,可是麻烦大了,这个大自然现象,地球上面保护地球的臭氧层破坏了。这个破坏愈来愈严重,阳光的辐射没有臭氧层的保护,直射,紫外线的强度增加,地球上愈来愈温暖,温差产生变化。地球一温暖,南北极的冰逐渐溶化。科学家知道,南北极的冰完全溶化,现在海洋水位往上升,升多少?大概是五十米到七十米,沿海的城市都淹没了,这就是你要征服大自然,大自然给你的回应。海水上升五十米到七十米,人为的。老实话,人本事再大,科学怎么发展,打不过大自然,最后还是要吃亏。
  人与人的关系搞不好,这是战争,人祸。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我们自己有生之年,这个世纪之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祸,人与人的关系没有处好。人能不能征服人类?不可能,只有带来严重的灾害。人与人的这种征服,最后的结果是同归於尽。现在如果再要爆发世界大战,就是核武战争,生化战争。这个战争,科学家都知道是整个地球人类的毁灭。全世界,科学家做了个估计,全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他们所有的核子弹头总合起来,差不多超过十万枚。每一个弹头现在能够毁灭一个城市,十万个城市没有了,人口多半集中在都市。所以这个战争真的要是爆发,那就是像法国诺查丹玛斯预言里所讲的,战争之后全世界人口剩多少人?有人说只剩七千万人,又回到原始的时代,所有一切科技文明统统毁灭。这个事情是瞬间之事,战争一爆发,几天就完了,从文明就回到原始了。
  人跟人的关系处不好,人跟自然的关系处不好,还有一个人跟鬼神的关系处不好,很麻烦!鬼神,也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讲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这科学家肯定。我们佛法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