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3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33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修成功,到色界天去了,到无色界天去了。这是说你不知道求生净土,你也得这样殊胜的果报。
  所以我们今天要为人演说的是什么?你看看现在社会大众需要的是什么,他缺乏的是什么。他缺乏孝顺,我们做孝顺给他看;他缺乏敬祖,我们年节祭祖做出那个样子给他看;他不懂得事奉尊长,我们做出事奉尊长的样子给他看。社会教育!我们所做所为是在做社会教育。佛菩萨生生世世一切处、一切时没有舍弃社会教育,孔老夫子当年在世这一生也没有舍弃社会教育。夫子在世演得多教得少,他教实际上只有五年,但他表演,那是他一生。表演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夫子心行觉正净。夫子的心行与十善业相应,决定没有十恶这种行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你仔细观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十恶业相应,那怎么办?我们决定跟十善业相应,决定远离十恶业,这是表演给人看。我们做这种表演,自利利他,自己得大利。
  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什么关系?大乘经教里头给我们讲,「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华严经》讲的关系更密切,「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我常常讲的,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同一个自性,同一个法身,你看这个关系多密切,先要把关系认识清楚。我们的自心同一个不动智如来,我们六根作用同一个妙慧,文殊师利菩萨。名号是表法的,不动智如来是一切众生的本体,体性;善巧妙慧是自性的起用,是性德的流露,文殊普贤代表。无量无边的诸佛、无量无边的菩萨在哪里?在自己身心,圆满具足。我如是,你也如是,他也如是,一切众生无一不如是。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说明我们大家的关系。然后你才真正理解,五伦八德是有来由的,不是前面聪明人发明的,他们建立的,不是,自性本来具有的。
  随顺自性就叫做性德,自性是道,随顺道就叫做德,绝不违背性德。性德真正是究竟圆满,没有一丝毫缺陷,是纯净纯善没有丝毫不净,没有丝毫不善。我们常常听人说万善同归,万善同归真性,万善同归自心,自心就是真心。恶从哪里?恶是迷了自性,违背了自心才发生的。从这个地方建立我们的真信切愿,从这里建立我们的正知正见,佛知佛见。所以这不由他教。你看看世尊出生走这个七步,岂不是具足一切诸佛如来圆圆满满的佛法,也正是《华严》里面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不二」。后面还有一句。
  「现於世间,最胜无比故,示行七步」。现是现在,现在在世间,世间没有人能跟他相比,这个绝对不是佛骄傲自大。所以有些学者,我初学佛的时候,台湾大学有几位教授我跟他们很熟,他们年龄大概都比我大,大我十几二十岁,我那个时候二十几岁,他们四十多岁。我那个时候刚刚学佛,这些老教授们给我说:佛是不错,但是太骄傲了。我说何以见得他骄傲?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一出生,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傲慢。这是一般学者们没有认真去研究佛法,佛法里讲的「我」是什么他不知道。他把那个我认为是世间人把身体当作我,这个错了。
  佛家讲「我」意思讲得很多,通常诸位在佛学辞典这些参考资料里面你能看到,讲八个我,这里头最重要的有两个,主宰、自在。所以佛说「凡夫无我」。你没有主宰!如果你有主宰的话,我年年十八多好,我何必要老?我何必要生病?自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你没有我。自在,你常常生烦恼,你一点都不自在。所以这两个定义,主要的定义你都没有,所以佛说无我。但是佛讲了法身有我,三德里头有我;法身有我,有常乐我净,般若有常乐我净,解脱有常乐我净,那是真我,你真有主宰,你真有自在。唯我独尊,主宰、自在这最尊,说这个意思,不是说我这个身体,不是讲这个,意思不能错会。佛行七步里头包括这么许多的意思在里头,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经文就不必再解释了,『念慧皆善巧,丈夫师子步』。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下面第四首偈:
  【或见绀青目。观察於十方。有时现戏笑。为顺众生欲。】
  我们看这一段。菩萨示现在人间一定是随顺人情,如同我们常讲的通情达理,不是无情无义,所以他也会示现的戏笑。清凉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只用了七个字,「顾盼时,观方现笑」。而偈颂里面,『观察於十方,有时现戏笑』。这个里面的深义,一切众生业报受生,但是谚语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由此可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给诸位说不是财富,为财富而活一生是错误的;不是权力、不是地位,而是什么?是快乐。这个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你活在这个世间要活得快乐,你就没有白活了,与贫富贵贱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活得幸福,活得快乐。
  夫子在《论语》里面说,《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是孔子弟子们记录老师的言行这样的一本书。里面所记载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夫子综合他一生的经验得出来一个结论,人生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是学习,学圣人,学贤人,学道德,这个重要。所以《论语》上有一段记载著说,夫子自己讲的,我相信他一生不止讲一遍,应当是讲很多遍,学生都非常熟悉。他自己述说他十五岁有志於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就是他的学业完成,该学的东西都已经学得很完备了。学以致用,学了之后要把你所学的变成你的思想,变成你的行为,变成你的言语,你所学的东西真正得到了。
  我们今天所学的,依旧没有办法脱离烦恼,依旧没有办法改变习气,是什么原因?你所学的东西没消化。天天在学,就好像天天在吃,吃了怎么样?你里面内脏功能失效了,不能吸收,完全没有消化。这没有消化麻烦大了,我们这个人身体虽然不能消化,它还是排泄掉,你又没有办法排泄,都储存在这里面,就变成了大病。这个病是什么?所知障,不能消化是烦恼障。於是我们天天在学的时候,增长烦恼,增长所知。学到最后哪里去了?学到最后都到三途去了。你说你冤不冤枉?你所学的东西没有变成你自己的思想,没有变成自己的受用,没有变成自己的言语,这坏了,古人说不如不学。可是你要晓得你不学佛法,你会学社会上那些东西。总而言之,不会学、不善学,统统是毛病,这个问题很严重。
  我们今天要发心,要表演给大家看,最容易见到的是我们的态度。跟一切人接触欢欢喜喜,诚诚恳恳,这重要。诚诚恳恳,欢欢喜喜,表里一如,非常重要,你要做到。你心里有什么统统表现在外面,绝对不是说里外不一样,里外不一样是假的;真诚心就是讲的表里一如,我心里想的是什么,表现在外面就是这个样子。做给别人看,这就是度化众生。你要怎么度法?这就是度众生。众生有严重的烦恼习气,有妄想分别执著,我没有,至少我这些很轻很轻;众生生活在烦恼忧虑恐惧之中,我生活在安定、和谐、快乐、无忧、安全之中。心安,无论到哪里都平安;心善,无论在哪个境界里都善;心净,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都清净。这得受用。
  在经里头学会了,天天学天天增长智慧,天天增长德能,他怎么不快乐?学以致用。所以夫子境界不断在提升。四十不惑,不迷惑了。什么叫不迷惑?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摇,也就是说自己能做得了主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觉而不迷,是一片慈悲、一片祥和。这是现在一般人感受不到的,夫子所表现是这个,决不受外面环境干扰。他有能力、有智慧能够转变外面的环境。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就是指知道因果报应。用佛家的术语来说,他知道三世因果,这真的一点不假。我们今天社会这个样子,夫子知不知道?知道,很清楚、很明白。一切众生只要随顺道德,天下大治,人民安乐,真正和睦;如果违背道德,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社会大乱,生民痛苦,他知道这些道理。千年万世,他怎么会不清楚?清清楚楚。五十岁就有这功夫了。
  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理事无碍了。看什么都好,听什么都好,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无有选择。所以他能够到六道三途去示现教化众生,什么环境都适应。这里头还有很深的意思,什么深义?他在无论什么环境里头,他的感受是平等的,这个不可思议。为什么他感受是平等?因为他没有分别执著了。我们能适应,什么样环境能适应,没有离分别执著;换句话说,还是不平等。这一种境界凡夫没有。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华严经》上讲的事事无碍。夫子是读书人的代表,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你看看他功夫的提升,学业的进步。我们要学,他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问题就是看你是不是肯真干?你要真干,享受,快乐无比!真正是消业障增福慧,消灾免难,什么样大灾大难对我都平等,我没有受到一丝毫影响。为什么?无我,无我所。你们会受灾难是因为你有我、有我所,你就会受苦受难,你每天就会操心,患得患失。真正觉悟的时候,无我。
  《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心是能现能变,能现能变都不可得,所现所变哪里会是真的,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你才真正契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像很多预言里面讲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核武生化全部都上台了,这个地球要毁灭了。那个现象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个现象也是梦幻泡影,一点障碍都没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怎么会有恐怖?怎么会有忧虑?你那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著来的。只要离妄想分别执著,法界是一真。现在全世界有好像有十万多颗原子弹,科学家说这些原子弹要是爆发可以毁灭地球一百七十次。那个觉悟的人眼目当中,这毁灭一百七十多次都是梦幻泡影,对他来说怎么样?如如不动,他没有受一点点干扰。不要说这个小事情,这算什么?鸡毛蒜皮。大千世界毁灭了,这大事!成住坏空,星球爆炸了,星系毁灭了,那比地球上爆这几个原子弹严重多了,还是梦幻泡影,还是皆是虚妄。他有没有妨碍?没有。有没有伤害?没有。何以没有?他的身是法身,他的心是虚空,他的身是法界刹土众生,这一切众生没有生灭。
  能现的心没有生灭,所现的相给你说也没有生灭,我们在大经上读得不少了。识变还是没有生灭,如果有生有灭那是真的,那就不能叫虚妄,决不可以说梦幻泡影。所以《般若经》上讲得好,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要是常常把这些经句多念几遍,会开悟,心定下来了,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这才叫返本归源,才见到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名词叫诸法实相。不但说你从此以后不造罪业了,你念头都不生。过去无量劫来迷惑所造的罪业,现在一觉悟统统都没有了。造罪业就好比黑暗,现在灯一点上黑暗就没有了,千年暗室,一灯能照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多想想。所以人生在世,你都通达明了了,你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得失,你多快乐。
  佛教人常生欢喜心,要常学,学圣人。学圣人,无论你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只要你肯学圣人,你的生活一定非常快乐。颜回贫穷,物质条件很差,生活得天天快快乐乐。孔夫子以他做一个榜样,教导一切众生,人生活在世间要快乐不要有忧虑。忧虑是从迷惑烦恼生的,快乐是从智慧生的。学圣人,圣人有智慧,圣人有德行,所以你的快乐是从智慧、是从德行里面流露出来的,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是快乐。所以菩萨示现,「观察十方,有时现戏笑,为顺众生欲」,为顺众生欲是教化众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清凉大师教我们参考《疏钞》六十九卷第十一页,我们看「离世间品」这一段的原文,「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微笑心自誓」。十是表法的,不是数字,代表圆满。遇到开心的事情当然就笑了,这个地方讲示微笑心自誓,什么叫自誓?《疏》里面有注解,我们把这个注解念一念,晓得自誓是什么意思,因为十句都有自誓。《疏》里头说「现微笑在行七步时,瑞应经云,菩萨示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即自誓也」。这清凉大师为我们解释的,自誓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意思前面跟诸位解释了,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像我们在前面所讲的,人要活得快乐,人要过得很幸福,人要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自己能做得了主宰,得大自在,这是最尊最贵的,「我」就表这个意思。不是说我这个身体是最尊贵,我的地位最尊贵,我的聪明才智最尊贵,不是指这些。指自己真正能做得了主宰,真正能做得了主宰是智慧、是德行。所以它这自誓两个字的意思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我们再往下看。
  「何等为十」,这下面有十句,第一句「所谓菩萨摩诃萨念言,一切世间,殁在欲泥,除我一人,无能免济,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这句不难懂,实在讲,确确实实是事实,尤其是现前的社会,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言,言是说出来提醒大家。一切世间,就是一切世间里面的众生,沉殁在欲泥,泥是污泥,池塘底下的污泥,比什么?比五欲,财色名食睡。佛经上常讲这五个字,财色名食睡叫地狱五条根。那个泥就是代表地狱。人为什么会堕地狱?就是迷在这五桩事情里头不能自拔,迷得太深了,他所感得的果报就是地狱。贪财、贪名、贪色、贪吃、贪睡,把五欲六尘比喻作污泥。我们看看现前这个社会是不是这样的?为财色名食睡,父子之情断掉了,所以今天社会有儿子杀父母的,有父母杀儿子的。这是城隍讲的不孝父母。父无慈,子无孝,还会敬什么祖先?他不堕地狱谁堕地狱?有这个行为堕地狱,没有这个行为有这个念头也堕地狱。地狱的种类很复杂,里面受的苦难有轻重不相同。
  江老师画的地狱变相图,希望诸位要常常看,多多看。为什么?你看一遍触目惊心,警惕自己,不但不能有恶行,恶的念头都不能有。你要有恶念恶行,转眼之间这就是你的果报。这一张图就是把这个讯息传达给你,你要知道。另外还有一张西方极乐世界图,这张图正在绘制之中,大概要一年才能完成,劝你念佛的好处。念佛求生净土,你得到的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所以佛看到的人间世。「除我一人,无人免济」,这个「我」是菩萨。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来救苦救难。谁是菩萨?觉悟的人就是菩萨。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觉悟的人不是别的,把「我」找到了;迷惑的人不是迷别的,把我迷掉了,不知道有我,不知道什么是我。你的真心就是我,你的性德就是我。《楞严经》上所讲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真我从来没有离开你,天天跟你在一起。非常可惜,你不认识他,你得不到一点点的受用,这才叫冤枉到极处。所以佛看到这个样子,看到这个现象,现在应化到世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