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52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52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祖师大德待人接物一片慈悲。我在早年跟李老师学教,看李老师对待这些信徒,那是个在家道场,莲社、慈光图书馆,在家二众薰修的道场。李老师在台中教学讲经弘法三十八年,我有幸在台中亲近他老人家十年,我很留意看他处众,怎样待人接物!
  学生里面有很好的,接受教诲依教奉行的;也有像经上讲的,魔来扰乱、来触恼,给他带来麻烦,给他带来烦恼,真有!你细心去观察他怎样处置。李老师有定力、有智慧、有慈悲,他对於这些人守住一个原则,於道场没有大的损害,不闻不问;除非有重大的损害,他要出来处分。道场有董事会,他会在董事会里面把这桩事情提出来,由董事会开会议决怎样处理。他要徵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是自己做主,这是现在所谓是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应该要这样做法。在古时候,住持、当家就有权来做主,来处分。现在社会的制度跟从前不一样,老师给我们示现的,守法!我们生在这时代,守现在这个时代的法令规章,依法处置,不得罪人,到处置的时候那已经很不得已了,这些地方都要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菩萨坐道场,示现降魔第九句:
  「为显烦恼业用羸劣,大慈善根势力强盛故,示现降魔」。这个意思很好懂,就是把烦恼跟大慈悲做个比较。在没有比较的时候,世间人总以为烦恼力量强大,不知道慈悲的力量更殊胜,远远的超过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再重的人,跟一个道德之人相处一段,他的烦恼习气就消了,正是古德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世间人不仅仅是修道,就是求学、学艺,一般讲都要亲近高手、高人,常常跟他们接触,不知不觉就染上他们的气分,他们的气分好!一个真正想成就的人,不能不懂得这个诀窍。你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些方法,对你自己的学业、道业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桩事情实在说也不是容易,依照佛法来讲,还是要有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跟现前的缘分,这三个条件不能具足你就难了。
  所以,真正有善根的人他会觉悟,一般来说,处逆境容易激发进取的意愿,处顺境比较容易懈怠堕落。这是说明这个社会上,贫穷、贫寒家里面的子弟往往容易出人头地。什么原因?他生活太苦了,他知道他不发愤,他不用功,他不好好的学,将来没有出路,认真干!富家子弟不一样,没有这种警觉心,家里有的是钱,有的是地位,有的是享受,他把学习忽略了。纵然命里头有福,福报享尽之后马上就衰退,所以进取非常重要。这节经文就是教我们,菩萨示现降魔展示威力,要确确实实叫你认知,三昧、智慧、慈悲能够克服一切魔障;也就是说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魔障就是艰难、挫折、障碍,这三样东西能克服,这句是这个意思。
  再看末后一句,「为欲随顺浊恶世界所行法故,示现降魔」。这一句正是讲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常说妖魔鬼怪充满了社会,佛菩萨这个示现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来应付现前的一切人事物,人与事,尽量减低对道业上进修的障碍,这就是末后这句所做的示现,非常重要。所以,坐道场示现降魔就是除障,先要排除一切障碍,然后才能够顺顺利利的弘法利生,收到弘法利生的效果。我们回头来看这首偈:
  【或见坐道场,觉知一切法。】
  这正是「离世间品」这三十句里面前面十句。
  【到功德彼岸。】
  这是感得诸佛菩萨、龙天善神外面的护持,奇特未曾有事,这是到功德彼岸。最后这十句:
  【痴暗烦恼尽。】
  这真正降魔了。魔是什么?魔是愚痴、贪欲、瞋恚、贡高我慢,烦恼魔!大乘教里面常讲,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菩萨『坐道场』的时候烦恼尽了,转烦恼为菩提。所以,降魔是从内心里面做功夫,不是在外面。我们现在人常讲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外面这些病害你有免疫的能力,你不会受到侵害,同样一个道理。所以心地要清净、光明、慈悲,我们提的五种慈悲心,这是容易懂的,要认真去做,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果然能够在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你都能看破,你能放下,你能自在,你能随缘,这就叫善巧方便,这就是文殊妙慧,你能把五种菩提心应用到生活上,应用到处事待人接物。再看底下第八颂:
  【或见胜丈夫,具足大悲心,转於妙法轮,度无量众生。】
  这个排列的顺序,我们要记住、要学习。你看在教学之前,先要把障碍排除,都要想到。一切人事物都要能照顾得很完善,教学的时候就一帆风顺,就能够收到教学的效果。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了个总纲领,「转法轮时,因悲度物」。这就是大慈悲心的落实,帮助九法界有情众生,或者说帮助九法界有缘众生,这个范围就更大了,情、器世间全都包括在其中。我们看「离世间品」如来转大法轮,也有十句。
  偈颂里面『胜丈夫』,胜是殊胜,对佛的称呼。『具足大悲心』,悲能拔苦,慈能与乐,怜悯众生,特别是六道轮回的众生,不能出离;四圣法界的小圣,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藏通教的佛,不能够破无明。如来怜悯他们,帮助他们破无明,在六道里面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种佛的种子。这是没有善根的人帮助他种佛的种子,有善根的人帮助他提升,已经提升的人帮助他成熟,已经成熟的人帮助他在这一生证果。所以,菩萨坐道场转法轮,对一切众生都带来利益,这叫普度众生。
  普度众生这桩事是永恒的事业,不是暂时的,哪个地方众生缘成熟,菩萨在那里就现身;可以说遍法界虚空界,什么地方有感,什么地方就有应。菩萨以无量无边身,这个身不是分身,是应身,这个境界是不思议境界,绝对不是一个身分成很多很多身,我们这样想的话就错了,完全想错了,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佛菩萨身是法身,法身没有相,法身我们现在的科学家讲的术语叫能量,能量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今天用网路、卫星电视来做个比喻,我们在这个摄影棚里面跟大家在一起学习《华严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接收到这个讯号,萤光幕上就有影像、音声现前,你说这个影像、音声是分身,还是应身?你从这里去观察、去思惟,一切诸佛菩萨在法界虚空界里面应身,就像这样子,他不是分身。
  我们今天这种感应,你打开频道你就收到了,这个像是一样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感不同,佛菩萨的应那个相不一样。像《普门品》讲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所以他现的相不一定的。相怎么现的?从众生心想现的,众生心想,欢喜哪个相,他就现哪个相。能现没有心,没有念头,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所以他能够随顺众生。真的像《楞严经》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能现无量无边身,不但能现有情身,还能现无情身。无情什么?现山河大地,树木花草,很不可思议。说的法统统都是感应,所以佛没有固定的形相,也没有定法可说,这个道理总要懂。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决定不失时,时节因缘总是相应的,『度无量众生』。
  我们看看「离世间品」这十句。「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转大法轮,有十种事」。清凉大师在这里有注解,「转大法轮」,这下面有两门,「明转法轮,道成机熟,开甘露门故」,这是总说。菩萨修道圆满了,什么叫圆满?三种烦恼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再也没有执著;尘沙烦恼断尽,再也没有分别;无明烦恼也断尽,这个地方无明烦恼不一定断尽,示现八相成道,破一品无明就有这个能力。总而言之,这样说可以,无明烦恼断了,这个说法,行!断了,并没有断尽,断尽是如来果地,没有断尽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有能力在遍法界虚空界与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可以现身说法,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观世音菩萨有三经,三经里面的观世音菩萨阶位不等,这个要知道。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是刚刚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华严》里面讲的初住菩萨,他就有能力以三十二应示现转法轮度众生。他超越十法界,再到十法界来,那是示现。他是不是真的有到十法界来?我们要这样讲法,这是对初学人讲,实际上不是的。为什么?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我们在前面读过,他的身心跟虚空法界融成一片。现在讲他不是物质,他是能量,遍法界虚空界,就像我们今天讲的电一样,电波。什么地方有感他立刻有应,真的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我们用这八句来对我们面前这个电视机,你想想看,它是不是这样的?电视机画面有没生灭?没有。有没有来去?没有。无论这机器搬在哪个房间,搬在什么地方,你一按钮画面就出现;确实它没有生灭,它没有来去,它没有一异,它没有常断,从这里头都能看出来。
  从此你就能够体会到,你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到达极乐世界,虽然你的烦恼没有断,见思、尘沙统统都没断,生凡圣同居土。但是有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你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换句话说,那个到十方世界去应化(求学、应化)不是你自己修成的功夫,是佛力加持。佛力加持他真管用,能到十方世界,同时,真的,我们一般讲分身,无量无边身;去拜佛、去供养、去听经闻法,你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在这里面,我们想像当中应当是过去世中,生生世世善根发现,得佛力加持。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你所学习的那些经教,这一生当中忘掉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想起来了。虽然学,学得不透彻、不清楚、不明白,十方世界哪尊佛他现在正讲这个经的时候,立刻就起感应。十方世界六道众生,过去生生世世与我有缘,他现在善根发现的时候,立刻他就现相,自自然然的,不可思议。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十方一切诸佛赞叹就是赞叹这桩事情,弥陀威神加持。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那个地方是净土,所以,你起心动念一切作为,修的是净业。净业包括一般所讲的善业跟恶业,正如同《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有修善的,也有造恶的,但是他们这些示现的统统是净业。怎么说净业?他在这一切事相当中,造善也好,造恶也好,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他没有起心,他没有动念,这叫净业。我们今天修学,我们不起心、不动念做不到,至少我们应当要做到不分别、不执著。
  但是有个原则,不管是善的这一面,或者恶的那一面,统统是利益众生的,这就对了;绝对没有伤害众生的,决定没有障碍道业的。就是恶作,恶作叫逆增上缘,你细心看他的果报,好,殊胜,这叫净业。所以,净业是纯善,纯善里面有善、有恶,但最后是善的,最后一定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现在我们是净宗法门,肯定帮助他往生净土,提升他往生的品位。一切所作所为无有不善,现前不善,看后来结果,善!
  五十三参,清凉大师给我们提示的,叫「历事炼心」,炼什么心?炼清净,不染;炼真诚,不虚;炼平等,没有高下;炼正觉,不愚痴;炼慈悲,没有自私自利,炼这个。菩提心绝对不是在佛堂,不是在教室里面去修成的,是要在一切人事物里面去炼,去锻炼,把菩提心炼出来。讲堂里面、经本里面,只告诉你有这么一桩事情,你有菩提心。但是你现在的菩提心被烦恼习气障碍住,透不出来。什么烦恼习气?虚伪障碍你真诚,染污障碍你清净,贡高我慢障碍你平等,愚痴障碍你正觉,自私自利障碍你慈悲,不就是这个吗?你现在要把那些障碍去掉、淘汰掉,你要在一切人事物里面去练!你要不经过锻炼,天天在经本上读诵是读不出来的。经本上读诵就能够学得出来的,善财童子何必五十三参?没这个必要了。所以,修行一定要经过参学,不参学,哪来的成功!
  那我们今天是不是要出去参学?实际上参学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从早到晚,接触到一切人事物,你会用功就是参学,在境界里头磨炼。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智慧;虽然明了,不分别、不执著,这是功夫。什么功夫?这是三昧,这是持戒;清楚、明白是慧。你看看你在日常生活当中,面对一切人事物,真正在修戒定慧三学!你要不会修,面对一切人事物起贪瞋痴;戒的反面是贪,定的反面是瞋,慧的反面是痴。因为你在日常生活当中,面对一切人事物起贪瞋痴,所以落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去的希望,可怜可悯!
  佛菩萨教导我们,把它一转变就变成戒定慧。面对这一切人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慧。这些人作善,还是作恶?造因受报,我们常讲的,佛法里头讲,性相、事理、因果,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看了怎么样?不分别,不起分别心,这是定;於一切人事物不执著,那就是持戒;「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这里面十善业道落实了。身体一切造作,不失律仪;口没有过失,善护口业;心清净不染,这叫做参学,这叫做在境界里头练功!没有一个境界不是善境界,纯净纯善,你想想看,成就你戒定慧三学,它怎么不是纯净纯善?问题就是你会不会!
  到底怎么会的?心净则一切法净,心善则一切法也善,所以首先要练的是什么?纯净纯善的心。心现境界,纯净的心现纯净的境,六道都是净;纯净的善现一切境界善,三途也是善。我们今天为什么会不善?我们的心地被染污,贪瞋痴,所以看到诸佛菩萨都不善,不要说六道了。佛说得很清楚,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心想不善的时候,现出境界怎么会善?十法界、一真法界都不善。你的心不清净,心被污染了,严重被污染,所现的十法界也不净,一真法界也不净,你找不到净土。古大德的话是很有道理,会修的人从根本修,根本是心,根本是念头,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我们再看清凉大师的注解,他这里头「道成机熟,开甘露门故」,就是讲的大乘佛法。他说「於中」,它有两门,「初门所转法轮体用」,这第一段;第二段讲「明转法轮因缘」。每一段都有十句,总有二十句,我们现在看经文第一句,「何等为十,一者具足清净四无畏智」。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顺便把法轮的意思简简单单的做了个介绍。「前中」,前就是前一段,就是我们现在读的这一段。「流演圆通,目之为轮」,这是解释轮的意思。流,我们今天讲流通,这里头要具足来说,就是细说,流演圆通,这个意思就很完整。流是流布,我们今天讲传递,这是流的意思;演,表演。流演就是到处表演,一切时一切处,哪里有缘就在哪里表演,所演的都是圆满教学。
  圆满教学是什么意思?契机,契机、契理就叫圆。契理不契机,就是不适合当地人的程度,不适合他的需要,这叫不契机,虽然契理不契机。或者说契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