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兰》的人没有离开真主,善学,善学这两个字妙极!
回来,我休养了一天,今天起我们的经照常启讲。我想我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今天讲两个小时,明天讲两个小时,后天我们就恢复正常,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我们每天还是要照常讲四个小时。这首偈上一次跟诸位讲过,我们今天还继续来讲,因为上一次讲意思未尽。这首偈很重要,从偈子、偈文表面上来看是一个问号。这个问号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
第一句『我性未曾有』,我的本性,我的本性有没有?当然有,怎么会讲未曾有?这个未曾有是我们六根接触不到。佛在大经上讲性是真正的自己。禅宗里面寻求的是什么?「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性。所以宗门修学最高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的人就是成佛之人,我们就称之为佛,他不是凡夫。
性,那很难见,难在哪里?眼看不见,耳也听不到,鼻也闻不到,舌也尝不到,手也摸不到,不但这五根接触不到,你心里头起心动念也想不到,这个事情麻烦。它在哪里?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法界虚空界。所以未曾有它不是物质。我们讲的物质范围很大,色声香味触法都叫物质,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根都接触不到。六根里头的意根,意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想像,起心动念的想像能够缘得到的是识,不是性。《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那个心就是性,这个心跟性是一个意思,唯心所现,就是整个宇宙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它产生变化,变化无量无边的法界,我们现在科学家讲的无量无边不同维次空间。这样大的变化,这变化是识。识,我们能想像得到,我们意根能缘得到,但是意根缘不到性,所以说未曾有。这个未曾有不是断灭,不是真的没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你一定要懂。
『我所亦空寂』。「我」都没有了,它不是物质,那用现在的话说,它是能量,它不是物质,所以说是无我,佛家讲无我,但是大乘佛法又讲常乐我净。所以我们没有深入研究佛法的人,都说释迦牟尼佛说话常常矛盾,你看一会说无我,一会又说有我,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世尊说话绝对没有矛盾,他讲的是事实真相。那么讲常乐我净,常乐我净是真有。常乐我净里面的我,是不是个物体?不是。那个我,也就是讲的能量。所以无我跟这个我意思是相通的,这个话就很难很难懂。所以今天哲学里头都没有办法,哲学里头是讲相对的,有无是相对的,佛法里面有无是一不是二,这东西不好懂。所以我们用现代人这些逻辑,这个思惟的方法,甚至於辩证法,都没有办法解释。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怎么有跟无是一不是二?
我以前年轻的时候,四十多岁,在台湾主持大专佛学讲座,那时我担任总主讲。有一次我就想到我们应当,这个佛法里头有因明,因明就是逻辑、就是辩证法。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这是哲学专家也是佛学家,我就想邀请他来给同学开这门课。我到他家里去跟他谈,他老人家说:不行,大乘佛法超越逻辑辩证法。他说:因明,佛法重视因明,因明是对中下根讲的,是对初学讲的,到某一个阶段之后,这东西不起作用。我想很有道理。所以他那个时候就告诉我,他说:你们这个讲座不要开这个课。我最后想想他讲的有道理。华严境界里逻辑辩证法统统用不上,因为他讲空讲有是一桩事情。在某一种状况之下,他讲空,那就是从能现能变的能量上来讲,他讲空寂,它不是物质;从能量变成了形相,就是变成了物质,这个时候讲有,有不是真有,所以有跟空是一。有是幻有,所以《般若经》上常常用「梦幻泡影」来做比喻。
诸位要晓得,大家《金刚经》念得多,你去看看六百卷《大般若》,佛讲这个话总讲了有千次以上。所以这么大部的经,你从头到尾念一遍,它有它的好处,重要的地方,它重复几百遍,重复一千多遍。所以这一部经念完之后,当然你都记不住,但是重要的东西你全记住,它重复遍数太多。在修学心态上、方法上来讲,你看「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话,就是《金刚经》上都讲了十几遍。这一卷里头讲了十几遍,你就想六百卷里头讲多少遍?所以这给你很深很深的印象。那菩萨学佛,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实际上讲就是这一句。我要接受,我要保持,我常常要读诵,我要为人表演,那就是说我做出样子来给人看,有人来问我,我跟他解释。你看不就是这个,这句话就这个意思。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佛教菩萨,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到成佛,这个事情就是佛菩萨的生活,就是佛菩萨的工作,就是佛菩萨的事业,天天要干。我们现在这几年来提倡的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跟这句话是一个意思。而实际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要跟「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八个字来比较,还是佛讲的这一句圆满透彻,彻底。学为人师,我怎么学法?行为世范,我要怎么行?他这八个字里头,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自行化他,他讲尽了。言语,你想想看多简单、多好记!你只要天天这样做,一生受用无穷。不能够契入佛法,就这八个字忘掉了。
经典上所讲的,我有没有接受?比学的意思还深。他受了,学,学了他未必受,受,是学有心得才叫受。你看持,保持,这个受是契入,契入他能保持。所以他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那就是演这个字。自自然然的,日常生活就是表演,自行化他,我自己这样做,让别人看,别人看了之后,慢慢受感动,这就是化他。人家看到你这个形象,他有所感动,他就向你请教。请教,那就跟他讲;他不请教,不请教就不讲,为什么?缘没成熟,他感的还不够深。
我们过去在美国、在加拿大遇到当地人。在美国,我们在达拉斯、在加州都遇到同样的美国人,都是我们的邻居,几乎天天见面。有一次就来问我,问我们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你们生活这么快乐?不论在什么时候看到你们都是满面笑容,都是很快乐、很轻松,这他们感受到。我们就介绍给他,我们是学佛的。他说佛是什么?我们就告诉他,佛就是快乐。他说这个好!我说:佛是清净,佛是长寿,身心健康。他说这个我们要学。我说欢迎你来。因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我说:你们星期天进教堂,星期六到佛堂,来学快乐清净、健康长寿,不冲突!这就意思都说了。
在加拿大有一次,因为我们身上常常带著念佛机,阿弥陀佛的佛号不间断,他们听到,他就来问:你这是什么音乐?让人听到的时候这么舒服,一点都不会感觉到烦躁。我说这是阿弥陀佛的佛号。他问佛号什么意思?就介绍给他,欢喜!他说你这个机器什么地方有得卖?我们就送给他。这些就是演说,演说都是全方位,没有一切限制。所以你想想看学佛怎么个学法?八个字讲完。凡是学佛,不论你出家在家,你没有得到受用,这八个字你完全忘掉,你违背了。
佛家的理讲得透彻,讲得圆满,那就是它没有对立。你看我们今天世间人讲哲学,无论东方、西方的哲学,哲学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原因?它对立,它空有是对立;那佛法不是,佛法是圆融的,空有是一不是二,那再讲自他是一不是二。在我们世间,自他是对立的,这一对立,你们就想想,今天我们讲化解冲突,对立就是冲突的根,根源。冲突都是从很小地方起来的,小小的不如意生起来烦恼。那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小冲突起来的时候,不要把它变成大冲突,化无。佛教我们什么?把对方想作是我们自己的父母,我们自己的父母说几句重话,我们听到了还能计较吗?这个方子好。这个办法在从前是非常有效果。
可是我又想到的是今天的社会难,今天社会儿女不听父母的,不尊重父母,常常跟父母吵架,甚至於还有杀害父母的。所以在这个时代讲弘法利生,比从前困难十倍、百倍都不止。那真的要什么?要我们一般人常讲,要做最大的牺牲奉献,要做最大的忍辱、忍让,不为自己,为众生、为社会。所以今天布施波罗蜜、忍辱波罗蜜是我们修行的重点,不能忍要忍,不能让要让。最究竟圆满的牺牲奉献,天天要做忍辱仙人,天天要接受歌利王的考验,是很苦,是很难,但是成就不可思议。我们今天一天的成就,可以说要跟从前那些菩萨诸佛来比,我们也超过他十倍、百倍。所以今天真正肯修行的人,我们想像当中能体会得到,诸佛菩萨、一切善神对你是无比的恭敬,无比的敬佩。为什么?他要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种环境,他也未必能成功。他们生活那个时代环境好,矛盾冲突少,所以他能成功;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未必能成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说今天是要智慧才能化解。
念佛能不能化解?念佛还是对於善根深厚的人行,中下根性的人都很难。中下根性的人智慧少,因为念佛是修定,他没有智慧,他内心里头有烦恼习气,贪瞋痴慢除不了,这个东西常常起现行、常常作祟,把你修学的功夫破坏,问题在这个地方。我也想到,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事情,可是今天讲经说法的人少,幸亏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有高科技,我们有网路、有卫星电视,流通录音带、录相带、光碟来做补助。可是这样做法,我们还是非常辛苦,最重要的后继有人,真正有发心的人,这种发心的人都不是凡人,凡人不肯牺牲奉献,凡人受一点点委屈就退心。那不是凡人,当然就是我们佛门所说的再来人,他生到这个世间来,他不是为他自己享福,不是为这个。他来干什么?他是来受苦受难,是来拯救众生。他要有这么一个愿望来的时候,这个人就不是凡人。
我讲经曾经跟诸位同学做过报告,我生活在农村,从小就受苦受难,十三、四岁失学,家穷,缴不起学费,自己去工作,要赚钱养活自己。我十四岁就要自己养活自己,不敢乱用钱,因为家里太苦,所以尽量节省,每个月还能寄一点钱给我母亲。一个人常常坐在河边树下就想,我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到这个世间来?我很少跟一般小朋友去玩,年轻人玩。玩的时候,那差不多是十岁以前,在农村里面。到十三、四岁受苦的时候,失学、懂事的时候,我很少跟一般同学们玩。我自己就思索我为什么?那是在抗战期间,看到的是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天天逃难,这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在那个时候发心,我到这个世间来,应该是帮助这些苦难同胞。所以说是从那个时候,我就真的思想见解这一生的方向都走上救苦救难,牺牲奉献,舍己为人。
那从哪里下手?因为我失学,所以我就头一个想到的是,怎么样能叫天下所有的这些儿童,不再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我就想这个问题。所以我到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很成熟,我有方向、有目标。因为失学,所以对於学习就非常重视、非常珍惜,因为别人学习有学校念,我没有学校念。我一面工作一面想学习,自修,自修很困难,遇到难题不能解决,这怎么办?我就请教好的老师。我心里头有个想法,如果我是一个好的老师,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来向我请教,我一定是很热心的来教他。我将心比心,真正好老师一定是这种态度。所以我跟他不认识,我打听,我给他写信。果然不出我想像预料之外,这些教授、老师们都给我回信,跟我约时间到他家去见面,大多数都在家庭。见面之后都很乐意指导我、教我。
所以我那个时候到台湾没有多久,我认识十几位教授,都是用写信的方法,而且这些教授好,有的时候他给我介绍,这认识很多。所以我的星期假日就更忙,我要去跟这些学者们,跟他们学习。在平常我所去的地方,很多同学都晓得,我去的地方是图书馆、书店,娱乐场所里头找不到我,我有时间会到书店去看书,到图书馆看书,我一生是这样学习过来的。
跟定一个老师,魔障一定会现前,我的经验很丰富。你看我跟方先生,这真跟他学了,他老人家也真肯教;我跟章嘉大师,跟李老师,在我周边的人对於老师的批评,那都是负面的不是正面的,很多很多人。如果我们要一听他的话就退了心,对老师信心丧失,我们的前途就毁掉了。所以我听别人批评老师,我是用儒家所讲的一个态度,如闻别人批评我们父母之过,「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我听了之后没有回应,不敢说。但是我绝对不会把他的那些批评,影响我对老师的尊敬、对老师的学习,不受影响,我能学得成功。
如果听人家一造谣言,对老师信心丧失,那我就完了。这些事情,《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都讲到。所以我幸亏好,还有这么一点根,善根。我那时候想什么?我亲近老师,我常常跟他接触;你们批评他的人,你们跟他接触很少,了解不够。再说,夫子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听说那过失,那过失是什么时候的?前几个月,前几年。他现在改了,现在没有了,我跟他的时候,我没有看到。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不能随著境界转,我们才会有成就。
清凉大师给我们讲得更好,这些话在《四十华严》五十三参里面说的。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参学,教善财童子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访,里面就说了,最重要的不见善知识之过。你要见善知识之过,你这一生就没指望,就学不成。善知识纵然真的有过,不知道这个善知识是不是佛菩萨应化来的,也许他示现这个过失是度某一类众生,我们不知道。所以他说权实难知。这个权是什么?就是佛菩萨大权应化,故意装这种过失,也是度众生的,我们哪里知道?所以以后我们学佛,在深入经藏之后明白,世间有没有恶人?一个恶人都没有。恶人是什么?是佛菩萨大权示现来教我的,这就是夫子讲的三人行必得吾师。善财童子一生能成无上道,凭什么?就凭这个,心目当中没有恶人。自己的心善行善,恶人在他眼睛里面都变成善人,这个高明,佛法里面讲「境随心转」,我转境界,不是境界转我。
凡夫之所以不能成就,是境界转变自己,自己随著境界转,那就苦了;圣人他转境界,无论什么境界到他面前,统统都变成善,都变成美好的。恶人、恶事,恶的现象是什么?是我们自己无始劫烦恼习气在那里起现行,在那里发作。好像人发病一样,正常的,发完之后就报掉、就没有了。你不能不让他发作,一发作之后就好了。我们要用这个心态学才行。但是这个心态,佛菩萨、古圣先贤讲得很多,为什么我们学不会?学不会是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们不了解。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不知道;如果知道,自然就化解。佛菩萨教给我们这些方法,轻而易举就做到,一点都不困难。
我在日本冈山参加联合国的会议,他们在讨论怎么样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我最后发言,提出我的一个看法。我说这个问题要真正能够落实、能够实现,必须把我们自己根本的一个错误观念要纠正过来。大家听我这个话,就很注意听。我能看得到大家的态度很认真、很注意听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