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官场小说] 重生之衙内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起点vip2011-6-18完结)-第1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俊用筷子挑起几根面条,不急着吃,望着白杨,笑嘻嘻地说道。
“有面条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快吃!不然不理你!”白杨被抓住了“痛处”,不由大是“羞怒”,妙目一瞪,气呼呼地说道。
就算做到了最大国有投资公司的总裁,副部级高干,和自家男人“斗气”,白总裁也还是很小女孩性格,威胁的言语就是“不理你”!柳省长吃了一“吓”,不敢再说,唯唯诺诺的,果然大口吃面条,边吃边含含糊糊地说道:“麻烦你,去给我倒杯水,不然成腌肉了!”白杨忍俊不禁,忙即给柳俊倒了一杯水过来。
孰料柳省长又不满意了,嘀咕道:“唉,还是女儿好,每次过来,都能喝到香喷喷的浓茶,哪像你啊,这么敷衍了事……”一想起小小乖巧的模样,柳俊的嘴角便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个温馨的笑容。
别看小小还没满六岁,很是懂事,和“干爹”着实亲近,每次柳俊过来,小小都争着给柳俊泡茶。
现在小小去了姥爷家,柳省长的待遇便直线下降。
其实白杨是急着让他喝水,倒不是要故意“怠慢”,谁知一个“疏忽”,又让这人抓住了理。
白杨强忍笑意,不厌其烦,又起身为他泡了一杯热茶。
原以为如此“服务周到”,省长大人应该满意了,谁知柳省长很惬意地喝了一口清香的茶水,又开始找茬:“杨杨,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明知道我要来,干嘛让老太太把小小接过去啊?我可是有段日子没见过闺女了,怪想的……”白杨妩媚的大眼睛一瞪,怒道:“光嘴里说得好听,那你怎么又不去幼儿园接她?每到周五,我妈就急不可耐的在幼儿园守着,小小一放学,就接走了。
你不是不知道这回事,怎么不提前去呢?”白建明老两口老来寂寞,小小成了他们最喜欢的宝贝疙瘩。
白建明是自重身份,不好公然出现在幼儿园,不然的话,老爷子要亲自出马的了。
听了白杨这个话,柳俊便即“色厉内荏”,不敢接茬。
那个幼儿园,柳省长确实是知道的,却哪里当真敢去接小小?何南方与小小在同一个幼儿园呢,柳省长这一露面,小小叫“干爹”,南方直接叫“爸爸”,不是故意找难受吗?叫柳省长如何向孩子们解释?见一句话将“跋扈”的小顽童“镇”住了,只顾低头吃面,白杨嘴角便露出笑容。
“梦莹还真的敢想啊,把南方和小小愣放到了一块……你还别说,姐弟俩挺合得来的,似乎天生就有这种亲近感,小小对南方可好了,有什么好东西,都先尽着他去,回到家里,必定要跟我说南方怎样怎样,高兴得不得了。”
白杨边说,边轻轻摇头,似乎对何梦莹的奇思妙想,很感有趣。
何大小姐一贯不按牌理出招的。
不过这一招,貌似是出对了。
“他们原本就是亲姐弟,自然亲近了。”
柳省长便抬起头来,得意洋洋地说道。
白杨就扁了扁嘴,随即嫣然一笑。
VY
曹晓国担心柳俊受不了药材交易市场的混乱肮脏,柳俊看上去却不是很在意,慢慢在市场里行进,不时东张西望,脸上带着微笑,似乎很是兴致勃勃。
他这一回“微服私访”,还真没有要找茬的意思,就是想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这也是柳俊的习惯了,尽可能了解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贴近实际,减少偏差。
柳俊深知,上位者一个疏忽,到了下面,会造成何等巨大的损失。
制定贴近现实的政策并努力贯彻落实,才是领导人的第一要务,其他的均只是辅助措施罢了。
另外,柳俊也很喜欢这种深入民间的生活,随着他地位的上升,融入普通群众的时间和机会也是越来越少了。柳俊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这个比如很熟悉,似乎也很恶俗,却是事实。
束缚柳俊的那只看不见的笼子,就是各种各样的规则,各种各样的关系网,其中也包括柳俊自己亲手编织起来的,那张在普通人看来,庞大到不可思议的关系网。因为柳俊到了如今的位置,有很多规则,他必须要去遵守,很多的关系,必须要去梳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柳俊很不喜欢这种约束!
没有人喜欢这种约束。
但是,这却是现实。仕途之道,原本就是一条单行道,没有掉头的说法。古时候资讯不发达,地球还不是“村”,官员老了,可以上书“乞骸骨”。如今资讯发达了,科技进步了,地球也成“村”了,“乞骸骨”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柳俊只能走下去。
故此,这一趟“微服私访”,柳俊是当做难得的旅游来享受的。
丹阳市虽然经济不发达,风景却是极好的,绿化程度更是全省最高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堪称真正的绿色家园了。
昨天从丹阳市区驱车赶往德城县,一路上绿树成荫,柳俊感到胸怀大畅。丹阳市的公路等级不高,单是这道路两旁的绿树,似乎也足以弥补不少了。
柳俊甚至和同车的曹晓国开玩笑,说就算不去风景名胜区,仅仅在这些公路上开车跑一趟,也可以当做是旅游了。
曹晓国点头称是。
眼下这个药材交易市场,在别人眼里混乱不堪,柳俊却饶有兴趣。
不过胡浩然就不这么认为,他现在神经绷得紧紧的,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这样的环境,对于警卫干部来说,乃是极大的考验,似乎任何时候,均有可能发生意外。
当然,负责警卫柳省长和曹副省长安全的人员,不止胡浩然一个,省武警总队也派了两名精干的军官,追随在左右。加上柯启帆和曹晓国的秘书,只要不是发生“针对性”的事件,还是足够应付的。
柳俊不担心这个。
如同他对邓文所言,丹阳市不是龙潭虎穴。相对来说,丹阳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
德城县这个药材交易市场,是丹阳市最大的中药集散地,甚至也是A省东南数市最大的中药集散地,规模很大。它的前身,就是一个小城镇,因为德城县山高林密,盛产各种珍贵药材,一些山民采到了中药,都会拿到这个集镇上来出售。随后一些有经商头脑的人,便在集镇上开了几个专门收购药材的商行,做开了药材生意。随着时间推移,来这里收购药材的商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规模。发展到现在,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药材生意。很多外地人,也跑到这里来做生意,小集镇俨然成了一个“移民城市”,南腔北调,各种口音都有。窄窄的街道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材。加上摩肩接踵的人流,当真是好一派热闹场景。
不过柳俊这一行人的出现,还是让一些见多识广的老板暗暗纳罕。
看上去,柳俊和曹晓国均是气度沉稳,俨然大人物,凭直觉,应该是身价很高的大老板。但是看上去,对药材却很不内行。柳俊不时会走进一些店铺去和老板攀谈,问的也不是药材的价格,品位,而是生意流通的情况。诸如什么时候那种药材好销,什么时候生意最兴隆,都是来自哪里的客人在收购药材等等,倒像是做市场调查的。
见柳俊和曹晓国不像是普通人,大部分老板倒是客客气气的回答了柳省长的提问。也有个别老板忙不过来,对一省之长也就爱理不理的。而且这部分老板,大都是女性,耐心比较差。这人不买药,只管喋喋不休的问个不了,谁见了不烦啊?
搞不好就是竞争对手派来做秘密调查的。
风流倜傥,自负魅力无穷的柳省长,在这里并不受女性的欢迎。
当柳俊再一次被一位女老板“赶”了出来,便笑着对曹晓国说道:“晓国,看来咱们长相比较凶狠,女同志都不待见咱们啊……”
曹晓国就笑呵呵的。
看得出来,柳俊心情很是愉悦。尽管不被女同志待见,柳省长还是了解到了不少有用的情况。
一边陪着柳俊在人群店铺中穿梭,曹晓国一边向柳俊说道。当然,声音压得比较低,尤其那声“省长”的称呼,更是只有柳俊自己能听见。既然是“微服私访”,就该注意保守秘密。
跟随柳俊一起视察,曹晓国极其上心,努力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柳俊的思维。
自从京城一行之后,曹晓国回到玉兰,就发现刘飞鹏以及汪国钊等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省委书记例行的与副省级干部沟通的时候,刘飞鹏很隐晦地问到了他在京城跑项目的一些情况。
当然,刘飞鹏问得很技巧,看上去似乎是在关心他的工作。因为曹晓国以前算是刘飞鹏线上的干部,刘飞鹏隔一段时间就要召见他一次,和他谈谈话,沟通一下。地点也不一定就是在办公室,有时候也可能是在刘飞鹏家里,有时候甚至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譬如钓鱼场之类的地方。刘飞鹏如此安排,也是为了联络感情,更好的团结同志。
但曹晓国还是感觉到了刘飞鹏字里行间的“怀疑之意”。
他在京城的一些行动,是瞒不过人的。第一次和柳俊聚会,还可以说是正常的往来。毕竟他作为柳俊的副手,柳俊请他吃个饭,很是合理。但第二次和柳俊还有容百川、梅傲寒在北山靶场打靶,就非比寻常了,无论怎么看,都是曹晓国融入了柳俊的圈子。
这对刘飞鹏来说,是难以容忍的问题。
虽然曹晓国不是省委常委,在省政府的排名中也不是很靠前,终归是副省长,在A省政坛算得是份量颇重的人物,尤其他又是公认的刘系干将,就此不声不响的“投靠”了柳俊,对于业已“威信大失”的刘书记,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进一步彰显出刘飞鹏在与柳俊较量之中的劣势。
曹晓国的“变节”,或许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一大批干部,快速向柳俊靠拢。
官场上历来是最现实的,大家信奉的均是“实力”。
曹晓国也很清楚,到了这个时候,骑墙是肯定行不通的了。他若是那样做,就是奇蠢无比,既被刘飞鹏怀疑,又彻底丧失了登上柳俊大船的机会。
不过,曹晓国也不能公然向刘飞鹏剖明自己的心思,当下只是当做不明白刘飞鹏的意思,规规矩矩的回答了刘飞鹏的提问,对于和梅傲寒商妥的资金事宜,毫不隐瞒的对刘飞鹏说了,也承认在北山靶场,容百川是出现了,应柳省长的邀请去的。
曹晓国十分明白,向柳俊靠拢,不在乎言辞,而在于实际的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完全依照柳俊的指示行事就是了。无论如何,他是A省的副省长,是柳俊的副手,执行省长的指示,乃是天经地义的,明面上,刘飞鹏也不好说什么。
曹晓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工作明显比以前更加努力,对于柳俊布置的任务,一点不含糊。
柳俊微笑问道:“哦,你说说看,应该怎样加强引导和管理呢?”
听语气,好像是在考校又好像是点拨。
曹晓国丝毫也不以为意。柳俊对他的态度越是随意,就越说明他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效,正在逐渐的融入到柳俊的圈子之中。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个药材市场规模是不小,但真正有实力的大公司不多。到目前为止,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这种组合,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的能力均是很弱的,也形成不了竞争力。目前来看,最多就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药材集散地,是买方市场。下游的客户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药材的价格上不去,大头都让别人赚去了,这样很不划算啊……”
曹晓国有些忧虑地说道。
“是啊,各自为战,是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的。没办法形成规模优势对下游客商进行反制,价格上很吃亏。这样的例子,很多。”
柳俊点点头,对曹晓国的观点很是赞同。
“这个药材市场,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几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存在了,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都是这样‘散放’的模式,没有加以引导,可见德城县甚至丹阳市的领导,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不够开放,看问题不是很全面啊。”
曹晓国摇头叹息道。
这个话,曹晓国算是有感而发,却不是为了拍柳俊的马屁。柳俊每主政一地,就大力要求干部解放思想,用新眼光看新世界,不要拘泥陈法,要有开拓性的思维。
仔细研究柳俊的执政之道,就能够发现,所谓“经济建设强人”,其实指的并不是柳俊自己有多能耐,关键还在于建设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干部团队。潜州市、玉兰市无不验证了这一点。
柳俊双眉微微一蹙,似乎对曹晓国这个说法十分认同。
丹阳市经济欠发达,固然有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干部思想不够开放,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类似德城县这样的药材市场,如果好好加以引导,足以带动整个德城的经济实现大跨越。到目前为止,却还是这种自给自足的散放模式,曹晓国此言,确是的评。
“还有,德城县的元竹存量,也是全省第一,如果能加以好好的利用,也是一个巨大的财政收入来源。这里面,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见柳俊认同自己的观点,曹晓国又进一步说道。
柳俊缓缓颔首,说道:“嗯,这个可以作为重点来研究,咱们多转悠几天,好好合计一下,到时候再和邓文他们商量。丹阳再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不然,就会拖全省的后腿了。共同富裕,不能有一个城市落下。”
一行人边聊边走,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药材市场的一端,眼前景色又是一变。同时一股骚臭的气味冲鼻而来,柳俊等人猝不及防,被熏得够呛。
“什么东西?”
曹晓国皱起眉头,很不悦地说道,同时有些担忧地望了柳俊一眼。
却原来这里已经不是药材市场了,而是一个农贸市场,到处都是卖菜卖杂货的店铺和摊子。药材市场规模很大,人口密集,这个农贸市场自然就是配套设施了。
曹晓国压低声音说道:“省长,咱们掉头吧,这里环境确实太糟糕了……”
柳俊想了想,缓缓点头。
一行人正要准备掉头,柳俊忽然又站住了脚步,摆出仔细倾听的样子,曹晓国等人不由都有些奇怪,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引起了柳俊的注意。
“你们听,是不是有人在叫卖麂子?”
柳俊听了一下,问道。
曹晓国年岁远比柳俊要大,说到感官的敏锐,自然大是不如,他可是一点都没听到。
柯启帆说道:“嗯,我也听到了,是有人在叫卖麂子。”
柯启帆说着,还伸手向右边指了一下,显然是指出那个声音的来源。麂子是野生动物,味道很不错,柯启帆以为柳省长被勾起了馋虫。熟悉柳俊的人都清楚,这位省长乃是大型肉食动物。
柳俊说道:“麂子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怎么会在这里叫卖?”
曹晓国不由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个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这些地方知道的人可不多。”
曹晓国这说的也是大实话,在这种偏僻的山区县,人有时候还被保护得不够呢,更不要说野生动物了。而且野生动物这个东西,正是许多饕餮之徒的最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