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缘十四有缘。四随心行不与心相应。十三与心相应。亦随心行一不与心相应。亦不随心行。如是等种种阿毗昙分别说。初如是分别入般若波罗蜜诸法实相中。尽皆一相所谓无相。入佛心皆一寂灭相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六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义第四十二(卷二十七)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密
【论】大慈大悲者。四无量心中已分别。今当更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譬如有人诸子系在牢狱当受大罪。其父慈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离苦已。以五所欲给与诸子是大慈。如是等种种差别。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答曰。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问曰。若尔者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复次凡夫人声闻辟支佛菩萨慈悲名为小。诸佛慈悲乃名为大。复次大慈从大人心中生。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恶道大苦。能与三种大乐。天乐人乐涅槃乐。复次是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舍离。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脱苦已。以五所欲乐禅定乐世间最上乐。自恣与之皆令满足。比佛慈悲千万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间乐欺诳不实不离生死故。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复次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作伎乐。皆是大慈大悲力。复次大慈大悲大名。非佛所作众生名之。譬如师子大力。不自言力大。皆是众兽名之。众生闻佛种种妙法。知佛为祐利众生故。于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能行。众生闻见是事。而名此法为大慈大悲。譬如一人有二亲友。以罪事因缘故系之囹圄。一人供给所须一人代死。众人言能代死者。是为大慈悲。佛亦如是。世世为一切众生。头目髓脑尽以布施。众生闻见是事。即共名之为大慈大悲。如尸毗王。为救鸽故尽以身肉代之。犹不与鸽等。复以手攀称欲以身代之。是时地为六种震动海水波荡。诸天香华供养于王。众生称言为一小鸟所感乃尔。真是大慈大悲。佛因众生所名故。言大慈大悲如是等无量本生是中悉应广说。问曰。禅定等诸余功德。人不知故不名为大。智慧说法等能令人得道。何以不称言大。答曰。佛智慧所能无有遍知者。大慈大悲故。世世不惜身命。舍禅定乐救护众生人皆知之。于佛智慧可比类知。不能了了知。慈悲心眼见耳闻。处处变化大师子吼。是故可知。复次佛智慧细妙。诸菩萨舍利弗等。尚不能知何况余人。慈悲相可眼见耳闻故人能信受。智慧深妙不可测知。复次是大慈大悲。一切众生所爱乐。譬如美药人所乐服。智慧如服苦药人多不乐。人多乐故称慈悲为大。复次智慧者。得道人乃能信受。大慈悲相一切杂类皆能生信。如见像若闻说。皆能信受。多所饶益故。名为大慈大悲。复次大智慧。名舍相远离相。大慈大悲为怜愍利益相。是怜愍利益法。一切众生所爱乐。以是故名为大。是大慈大悲。如持心经中说。大慈大悲有三十二种。于众生中行。是大慈大悲摄相缘。如四无量心说。复次佛大慈大悲等功德不应一切。如迦旃延法中。分别求其相。上诸论议师。虽用迦旃延法。分别显示不应尽信受。所以者何。迦旃延说大慈大悲一切智慧。是有漏法系法世间法。是事不尔。何以故。大慈大悲名为一切佛法之根本。云何言是有漏法系法世间法。问曰。大慈悲虽是佛法根本故是有漏。如淤泥中生莲华。不得言泥亦应妙。大慈大悲亦如是。虽是佛法根本不应是无漏。答曰。菩萨未得佛时大慈悲。若言有漏其失犹可。今佛得无碍解脱智故。一切诸法皆清净。一切烦恼及习尽。声闻辟支佛。不得无碍解脱智故烦恼习不尽。处处中疑不断故心应有漏。诸佛无是事。何以故。说佛大慈悲应是有漏。问曰。我不敢不敬。佛以慈悲心。为众生故生应是有漏。答曰。诸佛力势不可思议。诸声闻辟支佛。不能离众生想而生慈悲。诸佛能离众生想而生慈悲。所以者何。如诸阿罗汉辟支佛。十方众生相不可得。而取众生相生慈悲。今诸佛十方求众生不可得。亦不取众生相。而能生慈悲。如无尽意经中说。有三种慈悲。众生缘法缘无缘。复次一切众生中。唯佛尽行不诳法。若佛于众生中。取相而行慈悲心。不名行不诳法。何以故。众生毕竟不可得故。声闻辟支佛。不名为尽行不诳法。故声闻辟支佛。于众生于法。若取相若不取相。不应难不悉行不诳法故。一切智能断一切诸漏。能从一切有漏法中出。能作无漏因缘。是法云何自是有漏。问曰。无漏智各各有所缘。无有能悉缘一切法者。唯有世俗智。能缘一切法。以是故说一切智是有漏相。答曰。汝法中有是说。非佛法中所说。如人自持斗入市。不与官斗相应。无人用者。汝亦如是。自用汝法。不与佛法相应无人用者。无漏智慧。何以故。不能缘一切法。有漏智是假名虚诳势力少故。不应真实缘一切法。汝法中自说能缘一切法。复次是声闻法中十智。摩诃衍法中有十一智。名为如实相智。是十智入是如实智中。都为一智。所谓无漏智。如十方水入大海水中都为一味。是大慈大悲。佛三昧王三昧师子游戏三昧所摄。如是略说大慈大悲义
【经】菩萨摩诃萨欲得道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论】道名一道。一向趣涅槃。于善法中一心不放逸。道随身念。道复有二道。恶道善道。世间道出世间道。定道慧道。有漏道无漏道。见道修道。学道无学道。信行道法行道。向道果道。无碍道解脱道。信解道见得道。慧解脱道俱解脱道。如是无量二道门。复有三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三种地狱热地狱寒地狱黑闇地狱。三种畜生道。地行水行空行。三种鬼道饿鬼食不净鬼神鬼。三种善道。人道天道涅槃道。人有三种。作罪者作福者求涅槃者。复有三种人。受欲行恶者。受欲不行恶者。不受欲不行恶者。天有三种。欲天色天无色天。涅槃道有三种。声闻道辟支佛道佛道。声闻道有三种。学道无学道非学非无学道。辟支佛道亦如是。佛道有三种。波罗蜜道方便道净世界道。佛复有三道。初发意道。行诸善道。成就众生道。复有三道。戒道定道慧道。如是等无量三道门。复有四种道。凡夫道声闻道辟支佛道佛道。复有四种道。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声闻道有四种。苦道集道灭道道道。复有四沙门果道。复有四种道。观身实相道。观受心法实相道。复有四种道。为断未生恶不善令不生道。为断已生恶令疾灭道。为未生善法令生道。为已生善法令增长道。复有四种道。欲增上道精进增上道心增上道慧增上道。复有四圣种道。不择衣食卧具医药乐断苦修定。复有四行道。苦难道苦易道乐难道乐易道。复有四修道。一为今世乐修道。二生死智修道。三为漏尽故修道。四分别慧修道。复有四天道所谓四禅。复有四种道。天道梵道圣道佛道。如是等无量四道门。复有五种道。地狱道畜生饿鬼人天道。复有五无学众道无学戒众道乃至无学解脱知见众道。复有五种净居天道。复有五治道。复有五如法语道。复有五非法语道。复有五道凡夫道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复有五道。分别色法道分别心法道分别心数道分别心不相应行道分别无为法道。复有五种道。苦谛所断道集谛所断道灭谛所断道道谛所断道思惟所断道。如是等无量五法道门。复有六种道。地狱道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道。复有舍六尘道。复有六和合(旧云六种)道六神通道六种阿罗汉道六地修道六定道六波罗蜜道。一一波罗蜜各各有六道。如是等无量六道门。复有七道。七觉意道七地无漏道七想定道七净道七善人道七财福道七法福道七助定道。如是等无量七道门。复有八道。八正道八解脱道八背舍道。如是等无量八道门。复有九道。九次第道九地无漏道九见断道九阿罗汉道九菩萨道。所谓六波罗蜜。方便成就众生净佛世界。如是等无量九道门。复有十道。所谓十无学道十想道十智道十一切处道十不善道十善道乃至一百六十二道。如是等无量道门。如是诸道尽知遍知。是为道种慧。问曰。般若波罗蜜。是菩萨第一道。一相所谓无相。何以说是种种道。答曰。是道皆入一道中。所谓诸法实相。初学有种种别。后皆同一无有差别。譬如劫尽烧时。一切所有皆同虚空。复次为引导众生故。菩萨分别说是种种道。所谓世间道出世间道等。问曰。云何菩萨住一相无相中。而分别是世间道是出世间道。答曰。世间名。但从颠倒忆想虚诳二法生。如幻如梦如转火轮。凡夫人强以为世间。是世间皆从虚妄中来。今亦虚妄本亦虚妄。其实无生无作。但从内外六情六尘和合因缘生。随凡夫所著故为说世间。是世间种种邪见。罗网如乱系相着。常往来生死中。如是知世间。何等是出世间道。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所以者何。智者求世间出世间。二事不可得。若不可得。当知假名为世间出世间。但为破世间故。说出世间。世间相即是出世间。更无所复有。所以者何。世间相不可得。是出世间是世间相常空。世间法定相不可得故。如是行者不得世间。亦不着出世间。若不得世间。亦不着出世间。爱慢破故不共世间诤。何以故。行者久知世间空无所有虚诳故。不作忆想分别。世间名五众。五众相假令十方诸佛求之。亦不可得。无来处无住处。亦无去处。若不得五众来住去相。即是出世间。行者尔时观是世间出世间实不可见。不见世间与出世间合。亦不见出世间与世间合。离世间亦不见出世间。离出世间亦不见世间。如是则不生二识。所谓世间出世间。若舍世间不受出世间。是名出世间。若菩萨能如是知。则能为众生。分别世间出世间道。有漏无漏一切诸道。亦如是入一相。是名道种慧
【经】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一切智一切种智。有何差别。答曰。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一切智譬如说四谛。一切种智譬如说四谛义。一切智者。如说苦谛。一切种智者。如说八苦相。一切智者。如说生苦。一切种智者。如说种种众生处处受生。复次一切法名眼色乃至意法。是诸阿罗汉辟支佛。亦能总相知无常苦空无我等。知是十二入故。名为一切智。声闻辟支佛尚不能尽别相知一众生生处好丑事业多少。未来现在世亦如是。何况一切众生。如一阎浮提中金名字。尚不能知。何况三千大千世界。于一物中种种名字若天语若龙语。如是等种种语言名金尚不能知。何况能知金因缘生处好恶贵贱因而得福因而得罪因而得道。如是现事尚不能知。何况心心数法。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复次后品中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复次声闻辟支佛。虽于别相有分。而不能尽知故。总相。受名佛一切智一切种智皆是真实。声闻辟支佛但有名字。一切智譬如昼灯。但有灯名无有灯用。如声闻辟支佛。若有人问难。或时不能悉答不能断疑。如佛三问舍利弗而不能答。若有一切智云何不能答。以是故但有一切智名胜于凡夫。无有实也。是故佛是实一切智一切种智。有如是无量名字。或时名佛为一切智人。或时名为一切种智人。如是等略说一切智一切种智种种差别。问曰。如经中说。行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等诸法得一切智。何以故。此中说但用道种智得一切智。答曰。汝所说六波罗蜜等即是道。知是道行是道。得一切智何所疑。复次初发心。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一切善法。尽名为道。此道中分别思惟而行。是名道智。如此经后说道智是菩萨事。问曰。佛道事已备故不名道智。阿罗汉辟支佛诸功德未备。何以不名道智。答曰。阿罗汉辟支佛道。自于所行亦办。是故不名道智道是行相故。复次此经中说声闻辟支佛。声闻中不摄三道故。此中不说佛道大故名为道智。声闻辟支佛道小故不名道智。复次菩萨摩诃萨。自行道亦示众生各各所行道。以是故说名菩萨行道智得一切智。问曰。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答曰。如佛告诸比丘。为汝说一切法。何等是一切法。所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十二入名一切法。复有一切法。所谓名色如佛说利众经中偈
若欲求真观 但有名与色
若欲审实知 亦当知名色
虽痴心多想 分别于诸法
更无有异事 出于名色者
复次一切法。所谓色无色法。可见不可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心非心。心相应非心相应。共心生不共心生。随心行不随心行。从心因不从心因。如是等无量二法门摄一切法。如阿毗昙摄法品中说。复次一切法。所谓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见谛所断思惟所断不断法。有报法无报法。非有报非无报法。如是等无量三法门摄一切法。复次一切法。所谓过去法未来法现在法。非过去未来现在法。欲界系法色界系法无色界系法不系法。从善因法。从不善因法从无记因法。从非善非不善非无记因法。有缘缘法无缘缘法。有缘缘亦无缘缘法。非有缘缘非无缘缘法。如是等无量四法门摄一切法。复次一切法。所谓色法心法心数法。心不相应诸行法。无为法四谛及无记无为。如是等无量五法门摄一切法。复次一切法。所谓五众及无为苦谛所断法。集谛灭谛道谛思惟所断法不断法。如是等无量六法门摄一切法。七八九十等诸法门。是阿毗昙分别义。复次一切法。所谓有法无法。空法实法。所缘法能缘法。聚法散法等。复次一切法。所谓有法无法。亦有亦无法。空法实法。非空非实法。所缘法能缘法。非所缘非能缘法。复次一切法。所谓有法无法。亦有亦无法。非有非无法。空法不空法。空不空法非空非不空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