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9-跟着电影去旅行-世界卷-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号建物之间的墙壁,遭枪决的人多达2万人;还有一个屋内放置有堆积如山的空瓶子,听说一瓶毒药就可毒死400人,而如此多的毒药瓶子,不知已经害死多少人。 这里地下室还有人体高速焚化炉,据说每天焚烧的尸体超过300具以上。后来德军纳粹还想到一个更快速、致人于死的“瓦斯房”,使得集中营内到处充满杀人机器。令人不由毛骨悚然。 不过,该看看的,踏血而行完毕,留一颗最真诚的良心。 资讯补给站 奧斯威辛Oswiecim: 奧斯威辛原本是一個小地方,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在此設立集中營,並且大量屠殺無辜的生命後,此地乃成為波蘭境內最具歷史傷痕的地方。 交通: 從克拉科搭火車到奧斯威辛約需2小時,巴士2。5小時,抵達奧斯威辛火車總站後,再搭乘巴士前往集中營博物館(PanstwoweMuzeumwOswiecimiu)。
第三章:惊险旅程《浮宫魅影》:到达卢浮宫(1)(图)
把《木乃伊》的剧情设置在法国以历史感著称的卢浮宫博物馆里,是一向以注重艺术性的法国电影向美式商业片的妥协,也是收覆票房失地的一次大胆尝试。有法国最美的女星苏菲马索的加盟,怎能不让人全情投入这场浪漫刺激的卢浮宫之旅呢。苏菲?玛索一直有一种隐藏的妖异气质,使她具有非常灵性的美感。只是限于贞淑的外表,在她的影视作品中能完全体现这一面的并不多。而《浮宫魅影》却填补了这个空白。在以罗浮宫为背景的暗丽色彩下,苏菲富于东方气质的眼睛和黑发将惊悚的气息散布在整部影片中。初时的惊惶与后来的坚毅,正是她最擅演绎的角色。不过最令人应象深刻的还是她那双惊恐的双眸和血红的唇,是绝对经典的心理型恐怖片造型。 电影记忆 苏菲?玛索的天使脸庞魔鬼身材再配上人间表情,把天上地下的美全部涵盖了。所以,《初吻》、《心火》、《情欲写真》、《芳芳》,都好看非常。但是这些好看里面有一些笑话:中国影迷借用她,来怀念周慧敏。 美是一样美的。但是如果提到鬼上身,周慧敏适合哀婉凄艳的聊斋女,而苏菲?玛索,才适合做《浮宫魅影》的女主角。 讲的故事很有点恐怖和悬疑的味道,但是看过之后想想,里面所涉及之物,除了爱情和美丽,无一复杂。 但是苏菲?玛索一出来就很美,而且爱情的情节在电影里也完美明了。所以,倒是剩下的东西不简单了。 千禧年到来之前,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一派科学盛世的明朗之气忽得被打破,鬼影憧憧,疑云片片。那具木乃伊,离开了地面,开始行走。 …… 如果有一种心愿足够真诚,几千年后,我们也依然可以重新被自己唤醒。 一系列怪事发生了。同时,特派员和记者丽莎(苏菲演的)去调查。我们也注意到,苏菲的爱情也在生长。但是渐渐的,我们知道,那个走来走去的鬼影,其实,后来,变成了她。 她是女巫吗?或者魔鬼?或者妖精?反正——她是谁? 她是个平凡的女孩子。刚刚遇到自己心爱的人。只是,她真的鬼上身了。 监视摄影机拍摄到诡异画面、古埃及的收藏品接连失踪…… 这是不是她的罪过? 那不知是谁的目光透过了苏菲的眼睛,望着这几千年后的世界。那是一个被湮灭的文明,一个被拐卖的灵魂。于是无奈早就了疯狂。 苏菲开始反抗。她意识到自己身体里面的秘密了。 如果是天意如此,那幺,承受这个苦难就是替天行道。如果不关天意,那幺,就弄清真相,自己做决定。 苏菲身体里面的那股仇恨,借着她的目光摧毁一切。然而,当遇到爱人的眼睛,它立刻退缩。 即使鬼上身,也认得自己爱的人。俗套就俗套吧,这是全世界的愿望。 最后,当然是真相大白。那具木乃伊来自于文明古国埃及,而随着西方列强的掠夺,他被迫从墓穴中见到阳光,但是,一个西方盗窃犯也抢走了它的象征文化之根的戒指,所以,他的灵魂注定得不到安宁。 既然如此,不如大家都不安宁。 可是大家都希望安宁。于是,戒指最后被找到了,被归还了。 它算是瞑目了。化作一缕光,回到故国去了。 人间的巴黎,巴黎的卢浮宫安然无恙。 苏菲找到了爱情。 人间西方世界还是一片升平。 电影旅行 这部电影镜头在剪接上极力简洁,以便把过多的出场人物交待清楚,又能让故事结构紧凑,增强节奏感,华美的卢浮宫及其广场周围建筑是本片美工上的亮点,尽管以电脑特技加惊险悬念为主的神怪电影别指望谁能比美国电影做得更好,但以法国人特有的气质与品位,还是塑造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也为我们近距离的了解卢浮宫创造了机会。那么如果有机会,如果有机会去巴黎,你一定要去卢浮宫看看。 卢浮宫博物馆(LouvreMuseum) 除了周二休馆,我们都可以进去,看看强盗的战利品以及他们自己的创作。 这里是世界最大最具象征地位的博物馆之一,同时是古代与现代建筑史的最佳融合,博 物馆内珍藏着中古至19世纪的艺术珍品,包括不容错过的卢浮宫三宝:蒙娜丽莎的微笑、双翼胜利女神和维纳斯雕像。 卢浮宫博物馆的前身原是大牢,后变成皇宫,始建于1190年,但它能成为一代风骚,还得感谢亨利四世,没有他,卢浮皇宫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第三章:惊险旅程《浮宫魅影》:到达卢浮宫(2)(图)
卢浮宫作为权力中心,前后约有两百年,路易十四建凡尔赛皇宫后,它才开始没落,1798年法国大革命,皇权倒台,卢浮宫这才变为博物馆,因此卢浮宫作为博物馆的历史也已两百多年了。 卢浮宫博物馆限于皇宫的格局,展出物品陈列不甚便利,因此自1983年起重整卢浮宫,这就是“大卢浮计划”,也是法国十大文化建设中最受重视的一大建设,这项工程已在1997年完工,把卢浮原有的八公里参观路线扩大了四倍,展出也重新调整,因此比以前舒服多了,也有比较有系统,当得起世界第一之誉。 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收藏分为八大部份:古东方文物(伊斯兰艺术部份)、古代埃及文物部份、古代希腊、伊特鲁利亚(Etrusques)及罗马文物部份、雕塑部份、工艺品部份、绘画部份、书画刻印艺术部份、卢浮历史及中世纪的卢浮皇宫等,在这些固定的展出外,还有许多临时性的展出和卢浮皇宫历史展作为长期展的补充。 金字塔 在1983年法国整建“大卢浮”时,总统密特朗指定华裔美藉建筑师贝聿铭为主工程师,法国人大哗,因为法国人把卢浮宫博物馆视为他们的文化圣地,就是法国人也不敢轻易“动土”,何况是一个华裔美人? 因此他们不相信贝聿铭有此能力,甚至有人讽刺的说:“贝聿铭懂法国文化吗?”贝聿铭也真的很叫人担心,他替大卢浮设计出来的第一张蓝图,竟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这又给法国人取笑的机会了,法国人问:“在卢浮古典的建筑中建一个现代化的玻璃金字塔?不伦不类!”但是贝聿铭与密特朗总统都不为所动,最后还是依贝聿铭构想完成了。 于是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景色。 的确,这个玻璃金字塔全是凭密特朗总统一个人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成功,因此巴黎人不称它是贝聿铭玻璃金字塔,而称它是密特朗金字塔。 至于密特朗为何对贝聿铭的设计情有独钟,据说密特朗有一个绰号是Sphinx,就是埃及狮身人面像的意思,原来密特朗对有关埃及文物有相当热情,难怪义无反顾支持贝聿铭的金字塔设计。 现在贝聿铭玻璃金字塔就屹立在卢浮宫博物馆的拿破仑广场上。玻璃金字塔的完成终于使法国人改观,法国人现在很乐意接受它了。 香榭丽舍大道(ChampsElyseesAve。) 我们曾经因为她的名字而心动不已,也许撑着素色的伞,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就能化茧成蝶。 和卢浮宫在同一区的这个梦之地,不可不看。 香榭丽舍大道全长约三公里,如从协和广场这头看,它有点微微隆起,最高点就凯旋门。巴黎在十六世纪拓建香榭丽舍大道时,颇有雄心中间是十二线行车道,之外是两线安全岛,再之外是两线慢车道,再之外是各宽21公尺的人行道,足堪降落世界最大的飞机,1980年真的有一架七二七飞机降下来,不过,那是法国政府搞观光宣传而已。 古老的大道,是上流社会的最爱,嗒嗒的马蹄声,雍容华贵的仕女,璀灿的橱窗,撒着金粉的舞鞋……但随着观光年代的来临,它的盛名为它带来了太多的观光客,因此打赤膊的、穿拖鞋的、自助旅行的……所以,灯光依旧,景色依旧,只是少了一种古典的神韵。 可是这个大道还是世界最美的,依旧寄托了所有人心中的风花雪月。 资讯补给站 购物:除了卢浮宫博物馆入口的大金字塔外,拿破仑广场上另外还有三个小型金字塔,金字 塔下方是罗浮宫购物商场,有许多商店和纪念品、服饰店。 香榭丽舍大道两旁有许多精品、服饰店:38号的ZARA,46号的DisneyStore,52号NafNaf,再过去的VirginMegastore、娇兰、Sephora、PlanetHollywood,因各国观光客涌入,多为一般品牌商店,价位和其它真正精品街相比,要便宜许多。
第三章:惊险旅程《英国病人》:撒哈拉是把黄沙锁(1)(图)
漫漫的黄砂,无边而庞大的天空下,只有我们两个渺小的身影在周折,四周寂寥得很,沙漠,在这个时候真是美丽极了。 ——三毛 在三毛的笔下,撒哈拉沙漠是美丽并没有边际的,在电影《英国病人》里面,那苍苍无边的撒哈拉,就如同黄沙做的锁,柔弱但是庞大,埋藏着所有的记忆。在你的眼中,撒哈拉沙漠又是什么样的呢?我想你会告诉我只有去了才知道。 电影记忆 这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故事。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面部被全部烧伤,当地的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这个机师由于受伤,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被叫做“英国病人”。 没有名字了,只是一个人了。却还有国籍,还有伤口。 护士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战争使她失去了男友麦根,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这使她身心交瘁。于是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那个“英国病人”。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匈牙利籍的历史学者艾马殊伯爵跟随探险家马铎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皇家地理学会”推荐来帮助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美丽的妻子嘉芙莲。嘉芙莲的风韵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艾马殊。 爱情,不可抗拒地产生了。 杰佛由于回开罗筹集资金,留下嘉芙莲和考察队一同进行考察。 他们共同发现了沙漠深处的绘有原始绘画的洞穴。 然后,一场激情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嘉芙莲倒入了艾马殊的怀抱。 然而,身为有夫之妇的嘉芙莲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尽管她深爱艾马殊,但她无法逾越道德的屏障,最终,她决定与艾马殊分手,这深深地伤害了艾马殊。 怎样选择都是错误。怎样的错误都是伤害。说来说去,虐待与自我虐待。 由于英国对德宣战,马铎也要回国,留下艾马殊在沙漠继续他在原始人山洞的考察。在一次杰佛驾驶飞机来接艾马殊时,飞机降落出了事,杰佛当场死去。而同机的嘉芙莲也受了重伤,艾马殊抱起嘉芙莲将她送往山洞。 这个时候,才可以说爱。 艾马殊要救嘉芙莲,要千方百计救她。——但是,那里没有人烟。他必须步行走出沙漠求救。他将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后,对他许诺一定会回来救她。 留下一句诺言,他走了。 当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并送上了押往欧洲的战俘车。 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心挂嘉芙莲的艾马殊焦急万分。他终于找机会逃了出来。也许,没有别的选择——他用马铎绘制的非洲地图换取了德国人的帮助,用德国人给的汽油驾驶着马铎离开时留下的英国飞机返回山洞。他没有违背诺言,可是,时间已过去太多,嘉芙莲已在寒冷中永远地离开了他…… 爱人死了,历史还在继续。战争还在继续。为了爱人作出的选择,产生它该产生的结果。 由于艾马殊的地图,德军长驱直入开罗城,直捣盟军总部。马铎得知后,饮弹自杀。而为盟军效力的间谍“会友”被切去了手指。 他对艾马殊充满憎恨,他费尽周折找到这座修道院,想复仇杀死艾马殊。 可是,可是当他听了艾马殊的故事后,却无法下手。 难以选择。 其他的爱情在继续发生着。 在照顾“英国病人”的日子里,汉娜结识了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并产生了爱情,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的爱情只有一样选择——谨慎而克制。 战争结束了,然而,死亡并没有结束,身为拆弹手的基普,注定还要无数次地面对死亡。汉娜理智地和奔赴雷场的基普人分手了。 艾马殊决定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汉娜深深地理解他,协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追随他的爱人去了。 这才是最后的选择。 汉娜也要离开修道院了,她怀抱着艾马殊留下的那本旧书,回望绿荫影中的修道院, 心中无比的平静…… 还能有什么呢?
第三章:惊险旅程《英国病人》:撒哈拉是把黄沙锁(2)(图)
电影旅行 尽管电影里面有叫人抱恨终身的憾事,可是好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很好的天气,去旅行。亲身碰触,那名叫撒哈拉的黄沙锁。 撒哈拉大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西自大西洋,东进尼罗河,北起阿特拉斯山脉,南至苏丹,南北纵贯1061公里、东西5150公里,面积超过九百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整个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包含的国家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毛利塔尼亚、马里、尼日利亚、乍得和苏丹。 大多数人以为撒哈拉是一片沙丘起伏的区域,但实际上它大约只有五分之一的地方是由沙构成的。其余的地方则是裸露的砾石平原、岩石高原、山地和盐滩。 曾经的撒哈拉 古代的撒哈拉并非黄沙一片,而是一片富庶的土地,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植物茂盛,百花争艳,飞禽走兽出没其间,俨然不同于今天的风沙遍地。当地居民从事放牧业。他们的绘画和雕刻至今仍能在洞穴中看到。后来气候变化,河流干涸。土壤因无水而龟裂,地上几乎长不出任何东西。这个地区也就变成了沙漠。 造物的选择。 撒哈拉壁画群 1850年,德国探险家因里希?巴思在撒哈拉的塔西亚高原惊奇地发现,当地沙岩的表面满是野牛、驼鸟和人的画像。画面色彩雅致和谐,栩栩如生,但是画中并没有骆驼。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岩画,成画时间约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些画面表现了人们当时的生活情景,还有大象、犀牛、长颈鹿、驼鸟等现在只能在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