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呼吸-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前面已经说过,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而并非彼此无关。因此,尽管各种呼吸锻炼的方法只作用于外呼吸的一部分,但其影响却会遍及整个呼吸过程。例如,如果适当地加快呼吸的频率,就可能增加吸入肺的氧气量,肺内的氧气量增加了,进入肺毛细血管的氧气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动脉血的血氧含量上升,并被血液运输到全身各部,继而在进行组织换气时,进入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氧气也就增加了。氧气是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进入各组织器官的氧气多了,必然对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适当地进行呼吸锻炼,不但会影响呼吸的全过程,而且会影响全身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对呼吸的认识
在了解了现代科学对于呼吸的基本认识之后,再了解一些中医学对于呼吸的认识,会更有益于学习呼吸锻炼的各种方法,因为本书所介绍的呼吸锻炼方法有不少起源于古代,而古人对于呼吸的认识大都体现在中医学之中。
中医学认为肺司呼吸,肺是重要的呼吸器官,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很有相似之处。所谓肺司呼吸,是说肺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司”就是主持的意思,例如“司仪”就是主持仪式。通过肺的呼吸,人们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这里所说的“清气”、“浊气”,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大概可以理解为氧气含量高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空气吧。另外,按照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吸气属阳,呼气属阴,因此,呼吸的过程也是阴阳交接变化的过程。
在中医学里,肺不但主呼吸之气,而且主一身之气,也就是肺对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全身气机的出入即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呼吸来完成,即肺的呼吸功能,而气机的升降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所谓宣发肃降,是指肺有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物质散发到全身的作用,使之上通下达,沟通内外,向上输布即宣发,向下输布即肃降。这里的“津液”是指多种体液,包括血液,也包括汗液,而“水谷精微”则是体液中营养物质的总称,包括氧气、蛋白质等。与现代医学知识相比较,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多少有点像氧气在血液中向全身运输的过程。
但我们应该知道,中医学知识并不能完全与现代医学知识等同。如上所述,肺所输布的是津液和水谷精微物质,这其中可能包括血液和氧气,但又不仅仅是血液和氧气。此外,五脏六腑在中医学里不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生理、病理功能意义上的概念。中医的脏腑不是指器官的物质结构,而是指它的功能活动系统。例如,中医学里的肺,主要是指司呼吸、主一身之气等功能之综合,而不仅指肺这个脏器。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医脏腑学说在本质上是功能体系的概括分类,而不是结构体系的直观表达。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前一章介绍的关于呼吸的基本知识,是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于呼吸的基本认识,也就是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在医学界取得了基本共识的知识。接下来,我们还要介绍一些关于呼吸研究的新进展。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呼吸的认识已经更为丰富。为了与时俱进,为学习各种呼吸锻炼方法做好更为充分的知识准备,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对呼吸的现代研究做一些展开性的介绍。
由于我们的目的是学习呼吸锻炼的方法,所以这里对于呼吸认识的展开性介绍将侧重于介绍呼吸方法所引起的生理、心理效应,这会加深我们对呼吸锻炼方法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对呼吸锻炼方法的学习。
来自根瘤菌的启示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人们对呼吸的认识还远远不够。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一些科学家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结果他们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他们通过测算,发现当地的土著居民蛋白质的摄入量很低,只是实际消耗量的一半,但那些土著居民看上去却很健康,并没有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营养不良症状或其他病症。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为什大豆根瘤菌么入少出多还不产生消极影响呢?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找到了答案。原来,在那些土著居民的胃里,有一种类似大豆根瘤菌的细菌。大豆根瘤菌有种特殊的本领,它们能够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就与此有关。而那些土著居民胃里的细菌,也有相同的作用,它们能够利用吸进的氮在胃里促进蛋白质合成。换句话说,当那些土著居民吸进空气的时候,也就同时提供了蛋白质的来源,借助于特殊细菌的帮助,他们的呼吸就等于吃饭,而且这种“饭食”来源很丰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众所周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很高,大约占78%,远远高于氧气的含量,氧气的含量只占大约21%。
这个发现足以使人们对呼吸刮目相看,它说明在特定的情况下,呼吸发挥的生理作用可以超出人们的想象,并不局限于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常理。然而,这个例子虽然与呼吸关系密切,但其呼吸并没有受到主动的调控。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的土著居民并不知道他们的胃里有什么细菌,也不会感知到胃里发生了什么,更不会知道呼吸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他们不可能主动操作和调控其呼吸的过程,只是自然呼吸而已。其实,从探索呼吸锻炼方法的角度考虑,这些土著居民如果适当地调控他们的呼吸过程,或许可以更多地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吃”得更饱一些。当然,这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论证。
如果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居民并没有意识到呼吸与其“饭食”的关系,那么,许多体育运动员对于呼吸与其运动项目的关系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一位举重教练曾经谈过举重与呼吸操作的关系。当被问及举重运动员是不是可以不系腰带时,他回答说可以,并解释说,那宽而厚的腰带主要对运动员的腰起保护作用,并不影响举重的成绩,如果运动员的技术过硬,自我保护的意识强,不系腰带也是可以的。当然,系上腰带会更有安全感,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也会减轻。但当被问及在举杠铃之前那一刹那,运动员不憋一口气行不行时,他则肯定地回答说:“那当然不行!”他解释说,如果不憋一口气,杠铃根本举不起来。只有憋住一口气,才能增大肌肉的爆发力。运动员在举起杠铃的那一瞬间,必然在憋气的同时快速发力,憋气为发力提供了内在的作用基础。由此可见,憋气的呼吸操作对于举重的实施和举重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憋气并不是简单地屏住呼吸,憋气与屏息不一样。屏息是指呼气或吸气之后作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或长或短,由人为控制。憋气则是指吸气之后,立即紧闭声门,然后做用力向外的排气努力,但并不呼出气。例如,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为了集中注意力,听起跑的枪声,要暂停呼吸,这是屏息;而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的刹那间,向上发力时脸憋得通红,那是憋气。屏息没有增加肌肉发力的作用,反而可能减少肌肉的发力。例如母亲为了不惊醒睡着的孩子,蹑手蹑脚走进屋里时会屏住呼吸,这时候肌肉的发力有所减轻。只有憋气可以增加肌肉的发力,而且憋得越厉害,也就是向外排气的努力做得越大,肌肉的力量增加也就越大。
正因为呼吸对于体育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优秀的运动员都很重视调节呼吸,研究适合于自己运动项目和体能特点的呼吸操作方法。本书所介绍的呼吸锻炼方法,有一些就来自于体育运动的呼吸训练。这些呼吸方法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气,从而提高呼吸的效率,有益于身心健康。
呼吸锻炼是治疗身心疾病的良方
相对于呼吸对生理的影响,呼吸对心理的影响更为细微和深入。
有经验的心理专家都知道,在做心理咨询时,如果咨询专家与来访者的呼吸频率相对一致,双方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就会比较好,反之则比较差。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呼吸频率能够对思维产生直接影响。双方的呼吸频率一致,思维的速率也就近似,在探讨一个问题的时候,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可以设想:有三对正在进行初次接触的谈恋爱者,第一对中一人呼吸比较平缓,另一人呼吸有些急促;第二对中两人的呼吸都比较平缓;第三对中两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请问,哪一对进行得比较顺利?当然,仅凭呼吸还难以断定他们最终是分手还是结合,但从呼吸频率的差别可以推断,第二、三对中两人的心理状态和感受比较一致,且第三对中两人都有些心动,可能比较“有戏”。此外,在进行各种谈判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调节呼吸频率的技巧,这将有助于达成协议。
其实,呼吸对于心理起作用的因素不仅仅是呼吸频率。呼吸频率的改变实际上是整个呼吸品质改变的一个比较容易观察和操作的内容。呼吸速度的加快或减慢直接影响呼吸气息的粗细、深浅,而呼吸气息深浅粗细的变化可以影响呼吸的形式。例如,急促的呼吸,气息出入大都较浅,多为胸式呼吸;缓慢的呼吸,气息出入大都较深,可能是腹式呼吸或者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由此可见,呼吸频率的改变并不是单一因素的改变。同样,因呼吸频率而引起的心理变化也并不单一。例如,吸气兴奋交感神经,呼气兴奋副交感神经,呼吸频率的适度减慢会降低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人的心理反应会因之起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此时人的自我感觉是冷静、沉着、自信、头脑清晰、思维的逻辑性强、行事比较果断,能够应对比较复杂的局面。也就是说,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品质都会因呼吸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反过来,人的心理变化也会对呼吸产生影响,沉静的心理状态会使呼吸也变得平缓。一个气喘吁吁的人难以心绪宁静,而一个心静如水的人也不会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心息相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心烦气乱和心平气和。
呼吸对思维的内容也能产生影响。去过西藏旅游的人都知道,由于那里的海拔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低,而且有季节变化。据估计拉萨地区在夏季7、8月份空气中含氧量较高时,其氧含量是北京地区空气含氧量的75%左右;而冬天阿里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大约只有北京地区的50%。初到西藏的人大都在头几天会明显地感到头痛、睡眠不好、多梦。有趣的是,梦的内容可能更杂乱、更离奇、更缺乏逻辑。在白天,缺氧症状严重的人,意识也可能略有些恍惚或浮想联翩。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缺氧可能引起幻觉,意味着人对于自我意识的把握能力有所下降。高原上的梦比平原上的梦更为杂乱无章,缺氧可能是一个因素。说不定青藏高原上那些神奇的传说,也与缺氧环境中人的意识变化有某些联系,否则那些奇异的传说为什么不产生于内地呢?
一般说来,到西藏的3~5天后,由于心率加快,并注意了减慢身体活动,人对于缺氧的耐受性会大大提高,上述的缺氧症状会逐渐消失。再以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会逐渐增加,血液携带、运输氧的能力大大提高,对高原上的生活会越来越适应。这是机体对于环境自发的适应过程。
由此可见,知道了呼吸对于心理、意识过程的影响,就可能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利用改变呼吸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增进身心健康,甚至用于帮助治疗一些身心疾患。
以上介绍的这些呼吸的生理和心理效应,是想要说明学习呼吸锻炼的方法可以取得多方面的锻炼效果。有些效果是人们已经熟知的,例如增加肺活量;有些效果则可能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呼吸对情绪的影响;还有一些效果则可能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例如,说不定你的胃里也有什么特殊的细菌,也能够通过呼吸合成蛋白质呢!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增进健康,人们比较熟悉的锻炼方式是身体锻炼,而不是呼吸锻炼。无论是做广播体操、打乒乓球、踢足球,还是跳交谊舞,都是不同方式的身体锻炼。可以说,日常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是身体锻炼。此外,现代体育还包括了如下棋、打牌等锻炼心智技能的活动。然而,呼吸锻炼的位置在哪里?它是体育锻炼吗?回答是肯定的,呼吸锻炼应该属于体育锻炼。
人们之所以对呼吸锻炼不大熟悉,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呼吸锻炼比较枯燥,缺乏游戏性和对抗性,因而趣味性较低,不太容易吸引众多的练习者。又如,呼吸锻炼的效果大都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获得,于是耐心不足的人往往半途而废。但自古以来,在呼吸锻炼上下工夫者还是大有人在,而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内丹术就是以呼吸锻炼为主要技术,利用呼吸锻炼所产生的身心效果,以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的健身方法。
在了解了较为宽泛的呼吸基本知识,下决心学习呼吸锻炼的具体方法之前,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呼吸锻炼的特点和基本原则,这是保证呼吸锻炼沿着正确方向开展、避免走弯路和出偏差的必要之举。才
呼吸锻炼的特点
如上所述,呼吸锻炼可以包括在广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但与形体锻炼相比,呼吸锻炼的操作特点是比较内在,比较精细,学习的难度相对比较大。此外,呼吸锻炼评价特点是注重主观体验,检验锻炼目的是否达到的依据主要是自我感觉标准,而其主观感觉标准与客观监测标准未必统一。
(1)细小变化中追求长远效果
呼吸锻炼没有明显的外在的可以观察到的形态变化,不能像形体锻炼那样一看就能照着做。只有气喘吁吁时才能看到胸廓起伏、张口耸肩、鼻翼扇动等外在的形体变化,如果是心平气和的呼吸,外在形体上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学习呼吸锻炼主要是把握内在变化。其内在的变化包括呼吸方式、部位的变化,呼吸气流的速度、强度、到达位置的变化,呼吸所引起的相关内脏、肌肉的感觉变化,等等。
呼吸锻炼所引起的上述内在变化并不剧烈,而是渐进的、细微的。呼吸锻炼的功夫和技巧讲求的就是细致入微,不但不追求、而且要避免大起大落。在呼吸锻炼过程中,往往越是细微的变化越有深远的效果。这一点可能和日常的身体锻炼大相径庭。身体锻炼往往是动作大一些、剧烈一些,效果就显著一些,运动量与运动效果成正比。呼吸锻炼则不然,要求见微知著,在细小的变化之中去追求长远的效果,运动量与运动效果未必成正比。
由于呼吸锻炼的内在和精细,学习上就特别要求敏锐和专注。而且由于内在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理解的正确也格外重要,需要仔细、认真地看书或听讲解,最好有教师或有实际锻炼经验者作指导。在理解正确的基础上,再去悉心体会,把理解的概念落实于实际的操作和体验中。
(2)注重主观体验
由于呼吸锻炼比较内在,缺乏外在可观察的指征,在练习上必然要注重主观体验,呼吸锻炼的许多描述和评价指标就只能落实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