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话说中国 >

第3章

话说中国-第3章

小说: 话说中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包拯判案(1)

    包拯判案    
    说不完的包公故事,清正廉明的包大人垂范后人。但历史上的包公并不如传说中那么神奇,他也有上当受骗之时。包拯的大名在民间流传甚广,平头百姓大多喜欢这个包青天。其实,包拯在正史上所占的篇幅并不多,不过史家也指出他性情刚直,嫉恶如仇。  古代清官的典型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安徽肥东)人。他当过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故人称“包待制”、“包龙图”,民间则呼其为“包公”、“包青天”。包拯是古代清官的典型和代表,后世有关包公办案的各种故事、小说、戏曲层出不穷,延续至今。此图出自《历代名臣像解》。      
    巧断牛舌案    
    包拯是个大孝子。中进士后,朝廷任命他到建昌做县官,因父母年事已高,他辞官不就。后来又让他当和州的税务主管,他老爹老妈恋恋不舍,希望儿子不要远离家乡。包拯没当几天税务官便弃官回家,侍候双亲。父母去世后,包拯在他们坟边筑庐守墓,迟迟不愿离去。家乡父老数次前来劝说,包拯才到天长县做了县官。有一天,一个人来县府告状,说是他的牛给人割了舌头,不知道是谁干的。包拯心想,肯定是仇家所为。就说:“看来这牛是活不长了,你且回家,宰了这头牛,把牛肉卖了。”牛的主人只得回家,杀牛卖肉。没过多久,有人来县里告牛主私宰耕牛。包拯大喝一声:“你为何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告人私自宰牛?”那人大吃一惊,稍加审讯,便不得不承认正是他割了牛舌。牛舌案使包拯声名大震。  宋代以儿童为主题的画作大量涌现 类似作品颇多,都是描绘当时的生活情景,这种题材的画,大都传为宋人苏汉臣之作。


第三章包拯判案(2)

    阎王包老    
    包拯在端州当知府时,政治清廉,深得人民拥护。端州出名砚,每年要把端砚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前任知府借机大肆搜刮,超过朝廷应征数额的几十倍,拿去贿赂朝中权贵,为自己升官发财铺路,搞得端州的百姓苦不堪言。包拯到任后,命令制砚工每年做足上贡的数量后,便停止生产。从而杜绝了以端砚行贿的来源。他本人在离任时,没有带走一块端砚。包拯当开封知府时,对贪官污吏严加惩治,谁来说情也不行,贵戚宦官把老包视为掌管地狱的阎罗王。当时民间流传一句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王包老。”按照旧例,讼诉双方不可直接到知府案前申诉,而包拯大开正门,任人民诉冤,衙吏不得阻挠。当时不少官僚仗势侵占河边的公有土地,建造私人花园,导致河道淤塞,包拯一怒之下,将这些私人花园全部毁掉。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京师内连妇女儿童也都知道有个铁面无私的包公,贪官污吏不得不有所收敛。  铡陈士美 此年画画的是著名的包公怒铡负心郎陈士美的故事。      
    包公上当    
    但是包拯也不像小说戏剧描写的那么神,他也有上当受骗的时候。有个人犯了罪,按刑律,将受杖打惩罚。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接受了犯人贿赂,与犯人约定:“今天府尹审案时,肯定要我来记录你的罪状,到时你大声呼冤自辩,我自有办法为你分罪。”包拯一上堂,囚犯便照小吏的吩咐,拼命为自己分辩。这时,小吏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大声呵斥:“别再多说了,快快受了杖责,滚回牢房去吧。”包拯平时最看不惯官吏仗势欺负囚犯,怀疑小吏打算敲诈囚犯,叫人当场打了小吏一顿,转而对囚犯宽大处理。不知道这正中了小吏的计谋。小吏利用包拯嫉恨官吏苛刻的心理,达到索贿营私的目的,实在是狡猾透顶。包拯性格峭直,铁面无私,他虽然官至高位,日常服饰饮食与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为了防止被人利用,与亲戚故友断绝来往。他曾言:“我的子孙如有当官贪赃枉法的,生不可放归本家,死不可葬于家族墓场,违背我意愿的,不是我的子孙。”他的故事后来经小说和戏剧的传播在民间广为流传,“包公”便成了清官的代名词。清官备受百姓推崇的社会是一个可悲的社会,因为这反衬出贪官之多。包青天的故事之所以广泛流传,深入人心,也正反映出人们对清官的向往,对贪官的憎恨与无奈。补衲图 (宋·刘松年绘)    
    〔杀婴之风〕    
    宋代福建路尤其是西部山区,出现杀婴成风的丑恶现象,其他地方如岳鄂地区、江南东西路、淮南西路,甚至如两浙路的某些地区,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宋代不光溺杀女婴,连许多男婴也不能幸免,有的地方一家仅留一子,其余哪怕九个全是男婴也都不要;有的地区一般只养二男一女,其余则舍弃;有的地区男多杀男,女多杀女。甚至一些士大夫家也不能免此恶俗。其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如丁税过重,贫下户不堪重负;贫民迫于贫困,无法养育儿女;富室则恐怕诸子均分财产使其家失去经济上的优势;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迫于人口过剩压力,出现了“多子固为人之患”的思想。朝廷严禁杀婴,地方官员施以劝导和法禁的两手政策,官府也推行资助产妇、给米助养及收养弃婴等慈善事业,但也只能奏效于一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现象。


第四章奇人王安石(1)

    奇人王安石    
    王安石奇在不拘小节,更奇在既固执又开明。王安石因进行变法而搞得是非蜂起,贬之者把北宋亡国的责任全归咎于变法;褒之者则将他称之为伟大的改革家,到20世纪70年代,王安石又被人戴上大法家的桂冠,拿出来大肆炒作了一番。可见王安石的确是个奇人。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被辞退。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残卷传世。      
    不讲卫生    
    王安石虽然官至相位,但生活上不拘小节,尤其不讲卫生。他经常不洗脸,以致脸上时常黑一块白一块的,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生有皮肤病呢。有一次,吕惠卿对王安石说:“先生你脸上长有黑斑,用花园里的荽草泡水来洗,可以去黑斑。”王安石说:“我脸皮本来就长得黑,不是什么黑斑。”吕惠卿又说:“荽草也能使脸皮变白。”王安石笑道:“我的皮肤天生就黑,用荽草洗又有什么用?”王安石的门人见王安石面色黧黑,就去问医生。医生说:“这是因为太脏,不是什么病。”门人就搞了点皂荚子,请王安石用来洗脸。王安石还是那句话:“天生脸黑,再洗也洗不白。”王安石患哮喘,医生开的药方中有紫团山人参,很难搞到。正巧有个朋友从河东回京,带有紫团山人参,便送了几两给王安石。王安石硬是不收。有人劝王安石:“先生的病非此药不可治,还是收下吧。”王安石脸一沉说:“没有紫团山人参,我不也活到了今天。”坚决不接受,弄得朋友很没趣。王安石五十岁时在金陵为母亲守丧,悲伤过度,更加不管穿戴,搞得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荆南知府潘夙遣人送信给王安石,信使来到王家,见大厅前的地上坐着一个老头,又瘦又脏,以为是给王安石看门的老兵,就叫他把信送进去。那老头接过信,席地而坐,拆开信封读了起来。信使一看急了,大声呵斥:“信是给你们主人王安石的,你一个看门的怎么可以自行拆开。”旁边的人笑着告诉信使:“他就是我们的主人王安石。”吓得信使慌忙跑出门外,连声道:“真是个好主人,好主人。”王安石平时衣冠不整,对吃的也不讲究。仆人议论说宰相爱吃獐肉,王安石的夫人听了感到很奇怪,就问:“你们怎么知道宰相爱吃獐肉?”仆人答道:“他吃饭时别的动也不动,唯独把獐肉全部吃光,可见他喜欢吃獐肉。”夫人问:“吃饭时,獐肉放在什么位置?”答道:“就在他的筷子边上。”夫人说:“明天吃饭时,在筷子边上放别的菜,把獐肉放得远一点。”仆人按吩咐摆菜,结果王安石把靠近筷子的那碗菜吃得精光,獐肉连碰都没碰。原来他是看什么菜近,就吃什么,并不是特别爱吃獐肉。  养蚕业和丝织业的兴盛 丝绸和瓷器一样,都是中国特有的物产。在宋代的富人阶层里,崇尚穿着华丽而舒适的丝绸衣服,由此带来了养蚕和丝织行业的兴盛。这是绘于宋高宗时期的《蚕织图》,图中详尽地解说了由种桑养蚕到织成丝绸贩卖的行业全过程,上面还有宋高宗妻子吴皇后的亲笔题字。国家大力支持能带来巨额税收的养蚕和丝织行业发展,希望好的经验和技术能很快传播到全国各个地区。


第四章奇人王安石(2)

    治家开明    
    王安石性情固执,但并非不通人情。夫人曾给他买了个小妾,王安石有些不以为然,问道:“你来干什么?”小妾答道:“夫人让我来侍候老爷。”王安石问:“你的身世如何?”小妾说:“我原先的丈夫是个低级军官,为朝廷押送粮食,不料翻了船,受到处分,家产全部没收,欠了一身债,只得把我卖了。”王安石不胜伤感地问道:“夫人用多少钱买了你?”答道“九十万。”王安石便派人找到她的丈夫,让他们夫妻复婚。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才气虽高,脾气极怪,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妻子生了个男孩,元泽看那孩子长相和自己不同,就怀疑妻子不忠,认为小孩不是自己亲生,竟然千方百计要杀掉自己的儿子,结果把年幼无辜的孩子折磨死了。小夫妻俩每天不是吵,就是闹。王安石知道媳妇是清白无辜的,不忍心看她受儿子的虐待,就干脆出面让两人离婚。他担心流言对媳妇不利,还亲自帮她另找了个婆家。在封建时代,有这样开明的长辈,真是幸运。神宗去世后,保守派得势,改革措施全被废除,王安石郁郁而终。  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兴旺繁荣不同,宋代农村经济大多仍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自己种田,自己织布制衣,这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多依赖于自然条件,如遇上意外灾害,家庭生活便十分艰难了。此图为宋王居正所绘《纺车图卷》。      
    〔宋代妇女离婚改嫁多〕    
    宋明理学后成为明清泛滥成灾的节烈观的理论支柱,程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之类的言论更成为以理杀人的名言。但理学在宋代思想界并未占据支配的地位,北宋时,妇女离婚改嫁者较多,即便是世家大族也不罕见;一般社会舆论对改嫁妇女还比较宽容,反之,认为强令不许改嫁是不合人情的;直到南宋时,士大夫仍然认为应当尊敬改嫁、离婚的生母。见于史籍的再婚妇女如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岳飞前妻刘氏、词人李清照等。宋代法律规定:妻子从娘家带来的陪嫁财产、及婚后得自娘家、及自己陪嫁财产的增殖部分,当改嫁时,她可带走,这与明清的法律不同,对改嫁妇女较为有利。但理学家极力鼓吹妇女守节,在士大夫阶层中影响逐渐扩大却是事实。


第四章乌台诗案(1)

    乌台诗案    
    文人好作诗讽刺朝政,何况才高八斗的苏东坡,于是就免不了身陷“文字狱”。“乌台诗案”是宋代一起有名的文字狱,主犯则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苏轼。王安石变法,苏轼站在对立面,几次向神宗皇帝上言,极论新法的弊端。苏轼的议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上书弹劾苏轼。苏轼感到在都城的日子不好过,就上书请求到外地做官。  作为隐士的苏东坡 才华横溢的苏轼虽然在他二十岁时便高中进士的第二名,但他的仕途之路却充满艰险和苦涩,几起几落,最后不得不离开京城,隐居在南方的几个小地方。这里的苏轼身着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显然是一个隐居的东坡居士了。这幅《东坡小像》是明画家孙克宏所绘。      
    且莫猖狂爱咏诗    
    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朝廷御史台(旧称乌台)在七月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罪名是作诗讽剌朝廷。当时苏轼正在办公,两个悍卒冲进大厅,扯住苏轼的衣袖说:“御史中丞召见。”苏轼大惊失色,说:“我得罪朝廷之处不少,今日必是赐死。死就死吧,请让我先与家属告别。”苏轼妻子送夫至门,泣不成声,扯着他不肯放手。苏轼嬉皮笑脸地回头说:“你就不能学学人家杨朴的妻子,作首诗送我么?”妻子不由“噗哧”笑出声来,苏轼这才得以脱身。原来这是苏轼常在家与妻子讲的趣事。杨朴是真宗时的隐士,被迫入京见驾,真宗问他:“卿临行时可有人赠诗么?”杨朴说:“只有臣妻作一首:‘更休落拓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如今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好一个东坡,这时还开玩笑。  题竹图(明·杜堇) 大文豪苏轼性爱竹子,不但喜欢赏竹,还爱画竹、咏竹,并常常将咏竹之诗题于竹上。图中的苏大学士头戴高冠,美髯飘飘,手执毛笔,题诗于竹。画面简洁,线条细劲流畅,人物神态潇洒,透出一股放逸、秀雅的风致。  苏轼被押到汴京,关进大狱,审讯随即进行。罪证是别人为苏轼刻的一部诗集,而最先把这部诗集作为罪证的正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文人相轻,进而相轧相害,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当然,苏轼也不是没有把柄可抓。他仗着自己文才过人,经常在诗文中讥讽朝政,贬斥新法,这些诗传诵一时,影响不小。主审官或与苏轼有私仇,或因政见不同要杀一儆百,他们把苏诗中某些讽刺新法的地方,捕风捉影上纲上线,夸大为对神宗的不满,逼苏轼招认叛逆罪。苏轼《咏桧》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有人在神宗面前挑拨道:“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蛰龙,不是想造反吗?”好在神宗还算明白,回答说:“诗人之词怎么可以这样理解,他咏桧树,和我有什么关系?”  苏轼的书法艺术 苏轼是宋代书法的四个大家之一,他的书法取法颜真卿等诸家,而自成一体,具有丰满厚重的特点。这封信札则很好地体现了苏轼书法的这一个性。      
    


第四章乌台诗案(2)

    却对酒杯浑似梦    
    前途险恶,生死未卜,苏轼一度相当悲观。在押往汴京的途中,他曾想跃入江中自尽。入狱后,他将许多青金丹埋在土内,准备一旦得知自己将被处死,就先行自杀。苏轼与儿子约好,每天往狱中送饭,都要有菜和肉,如果听到自己将被判死刑,就撤掉菜和肉,改送鱼。他儿子每日给他送去肉菜。有一天家里粮食不多了,他儿子去郊外买粮,托亲戚代为送饭菜,但忘了关照不要送鱼。亲戚正巧送了鱼。苏轼看到鱼,以为这回完了。就写了两首绝命诗,嘱咐狱吏转送其弟苏辙。他知道狱吏不敢擅自为犯人送信,必然会将此事上报。果然,神宗皇帝读到此诗,心中不免有所感动。苏轼名满天下,连宫中的皇室成员也喜欢读他的诗文。仁宗皇后病重时,神宗为了祖母病势的好转,打算进行一次赦免。仁宗皇后说:“不须赦天下凶恶,只要放了苏轼一个人就行了。”她还对神宗说:“过去仁宗举贤良,回宫时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