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愤地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班师之日,百姓拦在马前,哭诉道:“我们运粮草给官军,金人尽知,将军去后,定会遭到屠杀报复。”岳飞流着眼泪拿出诏书,说:“君命在身,我不得擅留。”军民抱头痛哭,悲声震野。岳飞宣称进攻东京,迫使兀术不敢出兵,自己又多留了五天,让愿意南归的百姓撤走后,才领兵退回,血战夺得的州县复落敌手。岳云像
欲加之罪
不久,岳飞等坚决抗金的将领被解除军权。韩世忠外粗内细,已觉察形势不妙,从此十年间闭口不言兵,当年部下来访,也闭门谢绝;买地置房,骑驴悠游于山水之间,使高宗消除了疑虑。而岳飞仍忠愤激烈,不肯放弃恢复中原的主张。绍兴十一年(1141)秦桧勾结张俊等,诬告岳军部将张宪密谋让岳飞复掌兵权,然后将冤狱扩大,坐及岳飞父子。初对公堂,岳飞仰天大笑,撕裂背上的衣裳,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只见他背上刻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墨色深入肌肤。初审的官员十分感动,报告说此案没有证据,岳飞是无辜的。秦桧大怒,将初审官贬往外地,另派人审理,百般罗织罪名。岳飞长叹一声,说:“我这才知道,既然落入秦桧国贼之手,报国忠心便算完了。”然后闭上眼睛,任其百般拷打,不再申辩了。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韩世忠听说此事,闯入相府,质问秦桧有什么证据,秦桧支支吾吾地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写信的事虽未证实,谋反之心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愤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父子被关两月,证据仍然不足。岁暮的一天,秦桧独在书斋,刚吃过柑子,手里玩弄着吃剩的柑皮,时而扔下,时而抓起,下意识地用指爪在上刻画,似若有所思。秦桧的妻子王氏走过来,笑着说:“老汉怎么如此难以决断!谁不知道,捉虎容易放虎难呀!”秦桧眉头一皱,马上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派人秘密送往监狱。当晚,岳飞不明不白地死于狱中,年仅三十九岁。秦桧党生造罪证,岳云和张宪被公开杀于杭州市上,岳家被抄家,家属及部下被株连判刑,发配至岭南。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暗自落泪,金人酌酒相庆。
〔快速邮递的标志:金字牌〕
由于岳飞故事的深入人心,许多人熟知高宗一天之内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火速班师的细节,然而人们多将金字牌误作令牌,实际上它只是邮递的一种标志。宋代靠遍布各地的递铺建立起通信网,以士兵担任邮递任务。邮递按快慢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金字牌递等几类,一般规定步递日行200里,除官府文书外,还可邮寄私人信件;马递日行300里;急脚递又称急递,日行400里;金字牌递日行500里。所谓金字牌底是红漆,上书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意为这是皇帝御前紧急公文,必须马不停蹄地往前传递。南宋时枢密院又发一种雌黄底的青字牌,规定日行350里,后改为黑漆红字牌,规定日行300里,以传递紧急军事文件。但实际投递根本达不到规定的速度,甚至金字牌递也有晚了近十天才传到的。
第六章栏干拍遍稼轩饮恨(1)
人说宋词可观,精华多出自弃疾之手,可叹他将一腔报国壮志化作华章,文坛礼敬至今,而这恰恰是他最不愿意得到的功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人说宋词可观,精华多出弃疾之手,而辛词多如此类,抑郁不平,悲壮激烈。可叹他将一腔报国壮志化作华章,文坛礼敬至今,而这恰恰是他最不愿意得到的功名。 诗风雄浑豪放的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十岁应试礼部,名列前茅。主张北伐抗金,遭秦桧打击,罢归故里。宋孝宗即位,任枢密院编修官。乾道年间入蜀,为王炎及范成大幕僚,居八年而还。后时起时罢。他一生以抗金为己任,通过诗篇抒发豪情,直至临终还留下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投笔从戎
辛弃疾字幼安,自号稼轩。他出生于金人占领下的山东济南,为人豪爽大度,讲义气,好结交海内豪杰,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少年时,他与党怀英同学,二人都显出非凡的文才,但党愿在北方求官,而辛誓不为金臣。金主完颜亮侵宋死于南方后,中原豪杰纷起反金。这天,辛弃疾约党怀英到小山上喝酒。二人喝得正高兴,辛弃疾突然举起酒杯说:“老朋友,你安心在此发展,我将南去,咱们从此分别了。”说完,辛弃疾甩手便走,投奔山东反金的绿林好汉耿京去了。辛弃疾投军之后,常劝耿京臣属于南宋。当时附近还有一支反金武装,以和尚义端为首,义端好谈兵法,辛弃疾有时去拜访,二人谈得十分投机,辛弃疾乘机劝说义端附于耿京旗下。谁知这野和尚居心不良,一天晚上偷了耿京的将印逃走了。耿京大怒,以为二人合谋来骗自己,拔剑就要杀辛弃疾。辛弃疾一手挡开,不慌不忙地说:“请将军给我三天,若抓不到这贼秃,我再回来就死不迟。”耿京看他说得十分诚恳,将信将疑地放了手。辛弃疾料定和尚投金人去了,当即拍马直追,将出山时,方才追上。听到后边传来急速的马蹄声,义端吓得慌不择路,靠近一看,知是辛弃疾,便松了一口气,又开始胡说八道:“我知道你的真相,你前世是青犀,所以武艺胆气都胜于众人,给耿京这小子干太可惜了。你若不杀我,一起去投金人,必然前途无量。”辛弃疾也不答话,举刀就砍,几个回合就杀了那和尚。破晓时分,耿京还未起身,辛弃疾如一阵旋风卷进帐中,只听“噗通”一声,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滚到自己脚边,定睛一看,正是义端的狗头。耿京惊叹:“没想到文人也这般英武,佩服!佩服!” 宋人习用的瓷枕 包括宋代人在内的中国古人习惯用陶瓷或竹木等制成的硬枕,他们认为,这样对形体和养生更有益处。
壮岁旌旗拥万夫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辛弃疾代表耿京来归南宋,高宗正在建康(今南京)慰劳军队,闻讯大喜,当即召见。辛弃疾呈上手书的降表,那华丽的文彩打动了皇帝,言谈中显出满腹经纶,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之气,深得高宗欢心,当即给辛弃疾封官加爵,并授予节度使印,让他带去交给耿京。可是,当辛弃疾赶回营寨,却只看到一片废墟。原来寨中出了两个叛徒,杀了统帅耿京,勾结金人消灭了义军。辛弃疾愤愤地说:“前日得到皇帝重任,正要归来大干一场,不想遭此变故,让我如何回报?不杀二贼,誓不为人!”他四处打听,得知两个叛徒已入金营,当晚便带着义军残部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金营。初获大胜,金人十分松懈,两个叛徒与金将正在痛饮庆功酒,辛弃疾等摸入寨中,奇袭主帅营帐,杀死数人,捆了叛徒就走,过了一会,金人才清醒过来,几千人拍马来追,已不见踪影。辛弃疾直奔南宋都城,献上俘虏,其胆略震惊了南宋朝廷。这时,已是孝宗当政,年轻的皇帝十分赞赏这种侠义行为,下令将叛徒杀头示众,令辛弃疾到江北重镇任职。这一年,他年仅二十三岁。晚年,忆及少年壮举他仍眉飞色舞,写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一阙声声慢,千古永流传。南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曾任北宋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著有《洛阳名园记》。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帮助其夫赵明诚搜集金石书画并有研究,著有《金石录》。北宋末年,金兵入侵,避乱江南。途中,赵明诚病死。晚年处境寂寞悲愁。作品风格清丽婉约,轻松通俗的语言构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有作品《漱玉集》。此图出于明佚名《千秋绝艳图卷之一》。
第六章栏干拍遍稼轩饮恨(2)
金殿唱名
南宋惯例,没有科举功名的士人,往往不能升至高位,但三年一次进士考试,各地人才荟萃,金榜题名谈何容易。辛弃疾却不经意地笑笑,说:“这有何难,只须花铜钱三百,买一部时文(明清八股文的前身)集子,读它几天便成。”不久,他果然进士及第。孝宗早已听说辛弃疾文武双全,金殿唱名时,皇帝打趣说:“你果然用三百铜钱就博取朕手中的爵禄。”孝宗初期,还 锐意恢复中原,用虞允文为相。辛弃疾呈上《美芹十论》等文,对比三国两晋,分析南北形势,提出许多具体的措施,得到皇帝召见。但不久主战派被高宗等压制,辛弃疾被调往江西、湖南等地,越来越远离抗金前线。辛弃疾治理地方也如治军一般干练。滁州(今属安徽)刚遭兵火,乡镇一片废墟。辛弃疾到任便减轻赋税,招民屯田,组织民兵,很快使地方繁荣起来。江西发生大饥荒,引起严重骚动,辛弃疾奉命前往赈济灾民。刚到地方,他先令人在大道旁到处贴出布告,上书:“自今日起,存米不出售者流放,以暴力强买者斩头!”然后,从市民、商贾、儒生中招募善于经营的人,将官府的钱借给他们,约定一个月内从外地运粮来卖,官府只收回本钱,不取利息,贩运差价归个人。于是,粮船源源开来,粮价自然暴跌,饥荒得以缓解。邻近的州官跑来求助,部属不肯,辛弃疾爽朗地说:“都是本国的百姓,分什么你我?”当即将运来的米分去三分之一。 深受时人欢迎的儿童画 子孙满堂、多子多福是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宋代的画家们很会迎合这样一个传统,创作了大量儿童形象的画卷,很受当时人们(特别是富裕人家)的喜爱,争相求购。这幅《子孙和合图》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富裕人家子孙和乐的场面,同时也是宋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
欲说还休
辗转各地当官期间,辛弃疾从未忘却恢复中原的大志。在湖南当官时,他请求在当地建立一支精兵,以“湖南飞虎”为号,得到孝宗的支持。他大建营寨,招募了二千步兵,五百骑兵,用巨资从广西买了五百匹好马,置办坚甲利器。朝中有些大臣多次阻挠,而辛弃疾更加紧办理,由于处事果断,令行禁止,进展非常迅速。当时秋雨连绵,有关部门说造瓦不易,请求宽限。辛弃疾问:“要多少瓦?”答云二十万片,辛弃疾笑着说:“不要担心。”即下令城中居民每家各取两片多余的瓦送来,不到两天,二十万片瓦便备齐了,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时,朝中急令立即停止建军,辛弃疾藏起令牌,严令部下说:“一月之内必须建成营寨,否则军法从事。”不久,军寨建成,辛弃疾详细写出建军始末并附上地图,孝宗一见十分高兴,不再追究。此后,辛弃疾更加紧训练,希望建成一支如岳家军那样的铁军。但是,朝中讲他坏话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说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孝宗晚期,辛弃疾终于被弹劾罢官,这年他四十二岁,从此闲居乡间二十余年。正值壮年,被迫退居田园,眼看大好年华一天天虚度,辛弃疾痛苦不堪,又无可奈何,于是终日借酒浇愁,以词抒愤,这期间留下了大量慷慨悲歌的绝妙好词。他沉痛地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宁宗初年,在宰相韩胄的鼓动下,重开北伐之议。六十五岁的辛弃疾得到皇帝召见,身负重任,镇守镇江。辛弃疾因此精神一振,自比壮心不已的战国老将廉颇,高歌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然而,他的正确策略受到当朝大臣的轻视,不久,又被罢官,过了三年,郁郁老死于乡间。留在北方的同学党怀英,却高中进士,入翰林,得到金朝重用。 陆九渊创心学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翁,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曾任靖安、崇安两县主簿,官至知荆门军。还乡讲学,随学者很多。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建立“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体系。形成陆学,在南宋理学中与朱熹的朱学分庭抗礼,主张“明心”,不必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后经明代王守仁的发展,成为陆王心学,有《象山先生全集》。此图出于清上官周《晚笑堂画传》。
〔宋人讲学成风〕
由于宋代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士大夫探讨学术之风盛行。士大夫群居讲学,相与切磋,时而娓娓而谈,时而激烈争辩,尽管意见不合,仍称为“讲学之友”。学者或在山林胜地建书院,名师讲学,儒生慕名远来,大多聚众数百人。全国闻名的五大书院为石鼓(在今湖南衡阳)、岳麓(在今湖南长沙)、白鹿洞(在今江西庐山)、嵩阳(在今河南登封太室山下)及应天(在今河南商丘)书院。北宋仁宗后书院一度衰落,南宋孝宗至宁宗时,随着理学的兴盛,书院复兴,数量及规模超过了北宋。书院一般得到官方承认,由朝廷赐敕额、书籍,派教官,官方拨给田地或款项,逐步变成半民半官的教育机构,有的甚至与州学合为一体。官办的州县学、太学也聚集了众多游学者,如石介、孙复、胡瑗在太学讲学时,听者达数千人。南宋淳熙二年(1175)四月,吕祖谦约朱熹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于信州鹅湖寺论辩,成为哲学史上著名的事件。
第六章我来也
南宋京城盗贼极多,抓也抓不完。一个毛贼每次盗窃得手后,必在被窃者家中的墙上大书“我来也”三个大字。宁宗时,行都临安十分繁荣,但贫富不均,达官贵人挥金如土,贫民百姓衣食拮据,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京都里盗贼极多,而且行踪诡秘,抓也抓不完。“我来也”是当时最有名的一个毛贼,因他每次盗窃得手后,必在被窃者家中的墙上大书“我来也”三个大字。“我来也”专偷有钱人家,官府严加缉捕,但他偷技高超,一直逍遥法外。
以利诱之
有一天,巡捕押送来一贼,说此人就是“我来也”。府尹立即升堂严加审讯,但他死不承认,而且软硬不吃,加上没有查到赃物,一时难以结案,只能先把他关在牢里。这个贼在牢中与看守的狱卒关系搞得不错,有一次,他突然悄悄地对狱吏说:“我确实偷过东西,但根本不是‘我来也’,我也明白进了这种地方,再无逃跑的可能,唯一的愿望是你能对我好点。我有些白银藏在某宝塔的顶层,你可以去取来。”狱卒心想,宝塔上往来的人不少,这个贼是不是想戏弄我。贼说:“不必担心,只管前去,装成做佛事的样子,烧香磕头,晚上点上佛灯,等到夜深人静,就能取出银子。”狱卒照他的指点去做,果然得手,高兴极了。第二天一早,买了些好酒好肉,偷偷地带进狱中,款待那个贼。过了几天,贼又对狱卒说:“我有一瓮金银器皿,藏在某座桥的水底下,你可以去拿。”狱卒说:“那个地方人多眼杂,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