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的种种传奇知识%2b含各国间谍机构-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icherheitspolizei保安警察:名义上,仅仅是名义上政府的一部分,而不属于盖世太保,但实际上,经常与保安处勾结在一起,充当各国政治警察和刑事警察的结合物。
SSundPolizeifuhrer党卫军分区区队长:负责特定区域的分区指挥官,附属于更高层盖世太保、警察和希姆莱领导。
Sturmabteilung冲锋队:也称“褐衫队”,最早为1921年恩斯特·罗姆在慕尼黑招募来保护纳粹演讲的部分穿制服的支持者。在1934年血洗冲锋队罗姆的“长刀之夜”时被大大削弱。
Volksgericht人民法院:在柏林成立并快速判决帝国叛徒的令人恐惧的法庭。在判决1944年企图暗杀希特勒的人之后,直至1945年几乎没有开庭。
WannseeConference万塞会议:1942年1月20日在柏林市郊大万塞举行的依次会议,会上提出了“最终解决”,回顾了迄今所取得的成就,并讨论了如何利用大量被驱逐的犹太人劳动力的方式。这次会议也为主持会议的海德里希提供了展示权威的机会。
资料来源:《图说盖世太保史》
帝国中央安全局内部结构
帝国中央安全局下辖七个处
I处:人事和组织
II处:行政和财务IID科:技术
IIAC科:安全警察预算IICB科:保安处预算
IIB科:护照
IIA科:组织和法律IIA1组:组织
IIA2组:立法
IIA3组:赔偿
IIA4组:保卫
IIA5组:没收
III处:情报(国内)IIIA科:法律结构
IIIB科:种族事务
IIIC科:文化和宗教事务
IIID科:工商业
IIIE科:上层社会
IV处:盖世太保N科:1941年成立,负责综合情报
IVA科:敌对者IVA1组:共产主义
IVA2组:反颠覆
IVA3组:反动者和自由主义者
IVA4组:暗杀
IVB科:宗派和教堂IVB1组:天主教徒
IVB2组:新教徒
IVB3组:共济会成员
IVB4组:犹太人
IVC科:党务
IVD科:占领区IVC2组:政权反对者
IVC2组:教堂和宗派
IVD3组:资料和党务
IVD4组:西区
IVD5组:反间谍
IVD6组:外侨
IVE科:反间谍IVE1组:帝国内部
IVE2组:政策制定
IVE3组:西方
IVE4组:斯堪的那维亚
IVE5组:东方
IVE6组:南方
IVF科:边防警察
V处:刑事警察VA科:保卫措施
VB科:镇压措施
VC科:身份
VD科:技术犯罪学院
VI处:情报(国外)VIA科:情报组织
VIB科:西方谍报
VIC科:俄罗斯/日本谍报
VID科:美洲谍报
VIE科:东欧谍报
VIF科:技术
VII处:资料VIIA科:管理
VIIB科:分析
CIA
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简称中情局,英文简称CIA)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美国政府的间谍和反间谍机构,是美国庞大情报系统的总协调机关),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和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他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设备,这些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例如前苏联,和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反对者,例如危地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连德。总部设在维吉尼亚州的兰利。有些人认为中央情报局经常进行一些暗杀活动,暗杀敌国领导人,例如古巴总统卡斯特罗,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中央情报局的地位和功能相当于英国的军情六局和以色列的摩萨德。
历史
1947 年建立。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兰雷,是全球性情报网的中心。它不仅有遍布全世界的监听站,还有自己的广播设施、航空线、宇宙卫星、印刷所以及训练特种部队的基地,拥有大批间谍、特务和情报技术人员。
2006年5月2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78票对15票的表决结果,批准了美国总统布什对当时担任国家情报局副局长的空军上将迈克尔?海登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提名。
中央情报局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领导。还担任总统和国会的高级情报顾问,现任局长为迈克尔?海登。 局长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是美国各情报机构的协调人,负责改进美国情报委员会的工作,保证总统在作出决策时,能充分掌握第一手情况。情报局的主要任务有:①以公开、秘密方式和技术手段,搜集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情报,协调国内各情报机构的工作。②为总统分析和估价情报,对其他国家进行间谍特务活动。情报技术人员多具有较高学历,或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该机构的组织、人员、经费和活动严格保密,即使国会也不能过问。
NSA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是专职境外技侦与监听的军方情报机构;主要负责搜集信号情报。美国国家安全局根据杜鲁门总统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全局共有2.5 万人,年预算经费120亿美元。该局总部有一流的密码编制家和数学家,并备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电脑。国家安全局还拥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机动的无线电拦截、定位站及中心,负责协调美国情报部门的电子间谍活动,并同北约国家的无线电侦察和无线电谍报机关进行合作。可以说,它控制著整个美国的间谍卫星网和设在世界各地的监听站。
在冷战结束前,“国家安全局”,其运作是个谜。直至近年美国才承认其存在。“国家安全局”曾˙十分罕见地举行开放日,开放印制核武作战密码书的印刷厂和测试窃听天线的无回声室等机密设施,让外人眼界大开。国安局表示,举行开放日的目的,是让国人更明白国安局的宗旨。至於对外开放的地方,国安局已进行净化处理,确保该等地方没摆放机密资料。
国安局共有五个无回声室,以测试窃听天线。这次开放的无回声室楼高十三米,地下、墙壁和天花全布满尖状的蓝色吸音海绵,就像科幻电影的布景一样。测试窃听天线的方法,是把天线放在无回声室的基座上转动,接收从房间另一端发射的信号。国安局目前的一项任务,据报便是利用名为“梯队”的系统,窃听全球通讯。
此外,国安局亦开放了占地逾六千平方米、每年印纸量达一亿六千张的核战密码书印刷厂。为了替美军印制启动核武用的密码书,印刷厂目前平均每月会开动印制机四次,不过在九一年波斯湾战争期间,印刷厂几乎每天都要为美军赶印核武密码书。核武密码书是放在一个印有粉红点的密封胶袋内,袋内注有空气,如胶袋穿孔或粉红点的设计有异,那部密码书即告作废。目前拥有这部密码书的约有一千军人。
国安局展出的其中一项新仪器,是数码保安电话,其特点是能即时把用家的声音或高速资料译成密码。其他展出的仪器,还包括一具能分辨眼睛虹膜、面孔、指印和声音的保安仪器。事实上,国安局总部内到处都有提醒人们要注意保安的提示。在国安局的饭堂内,就贴有一张“禁止机密谈话”的告示。
美国国家安全局还负责研制一些装置,用於确保美国的通信机密不被敌人窃取,其中包括一种充当“门卫”的保安装置。该装置能精确地识别使用者的眼虹膜、脸和指纹特徵,电脑确认了其中的一项之後,使用者才被允许进入。其中,眼虹膜辨认法是最精确的辨认法。据技术人员介绍,该系统的脸部辨认法可分辨双胞胎的脸部不同特徵
波波夫
达斯科·波波夫是二战期间最著名的双面间谍。
他委身纳粹的“狼穴”,为盟军的胜利甘冒种种危险,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谍报生活堪与伊恩·费莱明小说中的詹姆斯·邦德相媲美,而且其间谍生涯的紧张性和危险性更加激动人心,充满着罪恶与仁智的殊死搏斗。
他被西方谍报界誉为最勇敢、最快乐的谍报天才,具有巨大魅力和个性上的吸引力,连前英国情报机关的头子斯图尔特·孟席斯少将也对他赞叹不绝,说他“太诡计多端”。
朋友,如果想当间谍,请谨记达氏名言:“要使自己在风险丛生中幸存下来,最好还是不要太认真对待生活为好。”
初闯“狼穴”
1940年2月的一天,正在南斯拉夫家中度假的达斯科·波波夫忽然接到柏林来的一份电报,上面写道:“急需见你,建议2月8日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饭店见面。你的挚友约翰尼·杰伯逊。”波波夫看见电报后便火速赶往约定的地点。尽管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但波波夫驾驶的BMW牌汽车还是奋勇向前,车后扬起漫天的烟尘。
这个约翰尼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约见波彼夫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原来,约翰尼是波波夫在德国南方布雷斯高的弗赖堡大学结识的挚友。当时已是战云密布的1936年,当两人在奥斯兰人俱乐部里邂逅相遇时,都不禁为对方令人愉快的性格和谈吐所吸引,很快便成了一见如故的朋友,以至于相交不久双方都把对方看作是自己最亲密的生死骨肉之友。因此在波波夫收到那份措词精练的电报时,为友谊所驱使,焦急不安地踏上了去贝尔格莱德的旅途。
果不其然,波波夫终于在约定地点见到了好友约翰尼。约翰尼看上去忧心忡忡。他要了双份纯白兰地,一杯接着一杯地往下喝,烟也抽得很厉害。他一见波波夫,便没头没脑地倾诉起自己的万缕愁思来:“希特勒正在把德国人培养成傻子。在那些比狼犬还敏感的间谍的帮助下,他可能会吞并全世界。”隔了一会儿,他又盯着波波夫,真诚地说道:“伙计,现在我急需你的帮助,需要立即行动。德国有5条船封锁在特里斯特,其中一条是我的。我已设法搞到许可证,想把它卖给某个中立国家。”
“哪个中立国愿意购买这些船呢?”波波夫反问道:“如果英法拒绝承认许可证,那么他们将先下手抢走这些船只。”
“对了,这就是我叫你来的原因。你必须利用你有利的社会关系,去办成这笔生意,而且绝对不能引起别人的怀疑。”
一听此言,波波夫一下子就明白了:“约翰尼是要策动我当一名纳粹间谍!”
但不知为什么,波波夫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答应了好友的请求,并且觉得此举深合自己的心意。因为他正想借助自己国家的特殊地位(当时南斯拉夫还是与德国亲善的中立国)为反法西斯事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约翰尼取得一致意见后,波波夫直接找到了英国驻巴尔干国家的商务参赞斯德雷克,并对他全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假借某个中立国之名,将5艘商船弄给英国。几天以后,伦敦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并且汇来了购船的钱。两周后,接到通知的约翰尼从柏林带来必要的文件,将德国货船易手他人。
事后,两人悄悄地举行了一个庆祝会。(只不过两人庆祝的目的不同,达斯科为自己对英国有所帮助而高兴,约翰尼则是由于赚了一笔大钱浑身舒畅。)酒过三巡,约翰尼对波波夫说道:“我是阿勃韦尔(德国军事情报局)的人,上次请你帮助也是头示意让我这么做的。他对你的行动非常满意,他希望能跟你好好谈谈。”
波波夫一听,心里紧张得怦怦乱跳:
“你们的头是谁?他为什么选中我?”
“我们的总头叫威尔希姆·卡纳里斯,他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和我们俩很相近。我在他面前极力推荐你,说你是个谍报天才,能派上大用场,于是老头便让我试一试。结果没想到你干得这么漂亮!我想,你一定对我的建议感兴趣吧?”
“我……我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哦,一开始并不需要有什么惊人之举。只要搞一些有关英法方面的小道消息就可以了。象你这样经常混迹于外交界和政界的人很容易搞到这样的东西。”
“好吧,约翰尼,看在你的份上,我就帮你这个忙。”
“你现在就着手搜集情报。至于和头何时见面,我会通知你的。”
于是,波波夫又去找了英国商务参赞,把有关情况向他一一说明。这位矜持的英国佬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继续与那个家伙保持联系也许是件好事。你所需要的情报我会派人送给你的。”
过了半个月左右,约翰尼领来一位德国使馆官员,对波波夫介绍道:“这是门津格少校,我的顶头上司。他想跟你聊聊。”接着,门律格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在英国有许多情报人员,其中不少是很精干的。但是,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人,他到处能通行无阻。你的社交关系可以打开许多门路,有些情报不是马路上可以搞到的,你可以帮我们的大忙。同样,我们也会十分慷慨地报答你。
达斯科按照英国方面的授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在第二天大情早跑到英国大使馆通报这个消息。这次与他接触的是英国军事情报第六处(MI6)驻巴尔干的头目,此公化名史巴雷迪斯。听了波波夫的报告后,这位情报官员说道:“你就准备为那些德国人‘效劳’吧。要设法与他们搞好关系,要求他们给你开展工作和作好旅行准备的时间。我的意思是他们有可能派你到伦敦或某个中立国家去。另外我还要告诉你,让他们知道你在伦敦有一个朋友,是位懂行的外交官,他目前急需用钱,而且你认为他可以帮你的忙,通过外交邮袋来传递情报。”
波波夫很快就放风给门津格,约他见面详谈。一见面,门津格就迫不急待地问道:“你那个当外交官的朋友是谁呀?”
“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此人绝对可靠。”
“那太好了!”门津格一边说着话,一边扳开公文包的锁扣,伸手取出一个金属小瓶,说:“瞧!你把这个东西给你的朋友,这是密写剂。”接着,门津格又吩咐约翰尼负责向他说明如何使用密码、如何接头联系等具体事项。
这次见面结束后,波波夫便作为一名德国间谍展开了自己的“业务”。几星期后,按照约定地点,史巴雷迪斯向他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搜集“海狮行动计划”的所有情报。与史巴雷迪斯谈话以后,波波夫又带他会见了两名新近吸收的情报员,一个是他的哥哥伊沃,另一个是大学同窗尼古拉斯·鲁卡斯。于是,英国在南斯拉夫的情报网壮大起来。
“嘿!伊凡,”当门津格和约翰尼来到波波夫家里向他作最后指示时这样称呼他。现在,伊凡成了他的化名。门津格告诉他即将被派往英国,要求他搜集有关英国的城市地貌、人口分布、政府机构、军事设施等情报。他顿时明白此行的任务是“海狮行动”提供轰炸目标。
半个月后,在罗马维亚芬尼多街的巴黎咖啡馆(阿勃韦尔把它称为“接头点”
),波波夫呷着咖啡,等待着与他接头的人。他把一份南斯拉夫的《政治报》打开,把一包“摩拉乏”牌香烟和一盒南斯拉夫火柴放在桌上。(这是事先商量好的接头暗号。)不一会儿,一位教授打扮的人就走到他的近前,和他搭上了话。暗语对上后,两人雇了辆马车向国家公园驶去。“教授”在靠近公园的地方停了车,交给他2000美元,并告诉他一会儿有个朋友来见他。果不其然,这位朋友就是约翰尼,他带来了上峰的指示和关于“海狮行动”计划的变动情况。他对波波夫说道:“海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