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心理学史导论 >

第29章

心理学史导论-第29章

小说: 心理学史导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

    5、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语时应解释理由。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认为:发散思维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三个特征。所谓独创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异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因而它更多地表征发散思维的本质。灵活性指思维灵活,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定势的约束,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流畅性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无阻,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较多的观念它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三者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有流畅性才有灵活性。灵活性本身也是一种流畅性,只有既有流畅性又有灵活性,才有可能创造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观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俄文教学中的“一事多写”,就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组、兴趣小组、文艺小组等,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第十章 言语

    第一节:言语的概述

    一、语言与言语

    上学生活里,人们往往将“言语”与“语言”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使用。其实,这两者是既有联系又彼此不同的概念。

    “普通话”、“粤语”、“闽南语”以及“英语”、“斯拉夫语”等等都属于语言,语言是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音义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不同的社会,由于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所以,每逢国际性活动,一些公共设施,往往用象征性图形来代替某种语言。这种图形标志用简洁的图形形象地代表了某种含义,因此图形标志在国际事务中广泛采用,克服了交际中各国语言不通的障碍。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它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即个体借助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理解语言和用语言来表达思维的过程,它必须遵从这种语言的规范。言语活动为人类所特有。“讲课”、“写作”、“闲聊”等都属于不同方式的语言活动。利用同一种语言,人们可以说出大量的、各种不同的言语。

    言语与语言是两个不同概念,但两者又有紧密联系。首先,言语离不开语言,个体只有遵循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规则,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自造文字,颠三倒四的表述,显然不会为别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其次,语言也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的发展、完善、更新,都离不开人们的言语活动。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就会逐渐从社会中消失。因此,人们的言语活动及其产物是语言客观存在的基础。

    二、言语的功能及活动特点

    (一)言语的功能

    1、交流功能

    指个体间通过言语活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作用。由于言语的这种活动不同于思维、记忆等,因此,可以被人感知、接受,并加以记录。正是由于言语具有交流的功能,人类才能够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互相传递知识和经验从而使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

    2、符号功能

    指言语中的词总是标志着一定的对象或现象。任何一个民族,在其语言中的某个词和它所标志的对象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长期的交际过程中固定下来的,该民族的人都了解,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某人某事时,就标志着或称呼出一定的对象或现象,于是,人们就能互相交流,互相了解。

    3、概括功能

    指每个词都具有概括性。言语的概括性功能是词跟对象或现象之间的主要区别,人们言语活动中的词是对现象或对象的概括。正是由于词是对象或现象的概括,因此,人类借助于词才有可能进行抽象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言语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盲目的言语活动是没有意义的,人们使用语言,正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交际的需要。简单的话语,如“早”,是问候对方的意思;竞选总统中口若悬河的演说、许诺,无非是为了赢得选民们的信任;而“痴人说梦”,因为缺乏目的性,往往只被人付之一笑。

    2、开放性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的句子种类繁多,而每个句子都是由声音和单词构成,因此,言语活动中就有无限扩展语言信息的特点。例如,保尔踢球;保尔踢任意球;保尔踢了一个直接任意球;黄队队长保尔踢了一个漂亮的任意球。这种变化表现了言语开放性的特点。

    3、规则性

    言语活动受语言规则制约,这是因为人们在说话、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才能正常顺利地进行交流。

    4、离散性

    汉语拼音有21个声母、16个韵母和4个声调,而由它们则可组成400多个音节和6万多个汉字,其它语种也有这种特点。说明时所运用的语词,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离散的数种有限的单元所构成。

    5、社会性和个体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而言语则是个体运用语言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因此,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多变性。不仅每个人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三、言语的种类

    言语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中包括口头言语(对话及独白言语两种)和书面言语。

    (一)对话言语

    聊天、座谈、辩论、质颖等,属于对话言语,都是由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产生并发展了言语,而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产生了其它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言语。

    对话言语有四个特点:

    1、合作性:对话的双方必须能相互理解,同时,相互支持,作出相应的反应,对话言语才能顺利地进行。

    2、情境性:对话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于对话有很大的影响,如:甲钓鱼归来,乙上前问道:“收获如何?”自然是指甲钓到的鱼多少,份量如何。而甲到外地参观回来,同样问:“收获如何?”自然是指参观内容如何,脱离了情境,冒出一句:“收获如何?”被问者则可能摸不着头脑了。

    3、简略性:对话中,往往用简单句,甚至单词句即可达到表达自己思想的目的,而对方也能意会。这时,对话的情境、动作、表情等对其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这类例子在人们的生活中俯拾即是。

    4、反应性:对话言语中,话题往往缺乏预计性,无法加以事先控制、安排,往往由具体的情境气氛而引发。

    (二)独白言语

    讲演、授谭、作报告等,都由个人独自进行,因而称之为独白言语。它是在对话言语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于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独白言语和对话言语不同。首先,独白言语要求连贯,前后呼应,语法结构要严谨、完整、具有逻辑性,这样,才能系统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独白言语主要是说话者自己吐露词句,谈论自己说话的主题,而没有交谈者的应答来支持。最后,独白言语要求事先有一定的准备和计划。

    (三)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是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语。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书面语言是由口头言语而发展起来的,个体的书面言语是经过专门的训练而逐渐掌握的。

    书面言语具有独白言语的特性:

    1、展开性:书面言语无法借助于表情和动作来加强其表现力,因此,作者除了借助言语本身,还以充分展开的形式和适当的修辞表达,读者则根据上下文结构来体验作者的情感。

    2、随意性:人们写作时,允许字斟句酌,阅读时,又可以反复琢磨和推敲,因此,作者或读者都可以随意控制调节感知书面言语的速度,随意地使用书面言语。

    3、计划性:书面言语的展开性、随意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其计划性。书面言语的计划性作用十分重要。常表现为提纲,腹稿等形式。

    (四)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以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是言语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外部言语不同,它是一处不出声的默语。显然,这种言语无法用来直接与别人交流,但它积极地参与调节外部言语活动,与外部言语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内部言语有两大特点:

    1、隐蔽性:通过记录内部言语活动时发音器官的运动发现,内部言语具有言语发音隐蔽性的特点。例如,在思考时,尽管听不到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但言语器官的肌肉仍在活动着,这时言语器官的动觉冲动(信号),不断地向大脑皮层发送信息。实验证明,内部言语所执行着的信号功能类似于出声言语,两者性质相同的。

    2、简略性:与外部言语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不同,内部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以简略或压缩至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词组来代替一系统列完整的句子。

    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转化称为内化,而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称为外化。儿童言语的发燕尾服只有在学前期外部言语获得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内部言语才有可能产生。儿童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过程中,有一介于两者之间的言语形式,即一种出声的自言自语。儿童在建筑游戏、绘画等活动中常边说边干,或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产生自言自语,表面出儿童在进行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言语形式既有外部言语的交际功能,又有内部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自言自语的自我调节功能就逐渐被内部言语所代替。

    第二节:动物“言语”

    自然界里,并非只有人才能彼此沟通信息,有些动物在同种个体之间也能通过某种手段相互交流、传递信息。例如,猫和狗通过声音或动作传递信息而相互协调,产生朝着共同方向的行为;蚂蚁在寻食、“搬家”时复杂而又准确的配合令人称奇;蜜蜂会通过舞姿告诉同伴要蜜的距离和方位;海豚拍击海水,发出类似口哨的声音与同伴联络,等等。信息交流在动物的自下而上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科学家对黑猩猩掌握“言语”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黑猩猩学习“言语”的早期研究

    从人类进化史来看,黑猩猩是人类“近亲”,而且,黑猩猩的体型及生理结构都是类似人类。早先,一些学者试图教会黑猩猩说人话,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呢?伦尼伯格(E。H。LENBERG)发现,人类的发音器官是一种独特的便于讲话的构造,而黑猩猩是不具备这种发音器官,因而无法发出与人类言语相同的声音。这一发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些有关黑猩猩的生理学及肌肉组织方面的信息,而未能提示黑猩猩认知学习的潜能。人们探索着如何跨越黑猩猩发音能力的有限障碍,使黑猩猩在言语学习中发挥其言语学习的潜能。黑猩猩的思维属于动作思维,它的思维完全依赖于它所摆弄对象的动作,科学家们利用它的这一思维特点,进行了训练黑猩猩学习人类手势语的尝试。

    1969年,比阿特利斯(J。BEATRIC)和艾伦(C。ALLEN)训练一只名叫瓦苏(WASHOE)的1岁雌猩猩学习美国聋哑人使用的美国手势语(ASL)。其中,他们运用了许多操作训练方法。训练中,将瓦苏的手臂、手指动作逐一加以矫正,最后定型,同时,再予以一定的刺激,一旦瓦苏反应恰当,手势正确,立即给予食物强化。经过一系列的简单手势语的训练,瓦苏掌握了基本的美国手势语,并且开始能用一些手势语与实验者交谈。

    瓦苏的成就震惊了科学界。五线谱苏在头两年里,学会了37个不同的手势,而且在很多场合,瓦苏在使用手势语时,往往表现出类似儿童口语发展的特点,同样,也犯一些相同环境下1~2岁儿童易犯的错误。瓦苏通过手势语对周围环境进行描述,描述某样东西归谁所有,某种东西的数量和质量,等等。瓦苏还会总结周围不同人的手势语,就如儿童道德归纳其遇到的字词的意义一样。例如,瓦苏不仅在看到狗或看到狗的图片或者在听到狗叫时,也能打出手势表示狗。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瓦苏言语学习不断进步,常表现出与儿童惊人的同步、相似。到了4岁时,瓦苏已学会了85种手势,更重要的是,她能用4~5种不同的手势来组成一个简单的“句”,有时,她组成的句子既富创造性,又令人大为惊奇。如第一次看到天鹅(SWAN),它又称之为水鸟(WATERDUCK),而在此之前,它从未见过天鹅,周围人也从未教过它。到5岁时,瓦苏已长得十分强壮了,人们将它迁到养殖园中驯养。此时,它已学会了166个手势,并已学会如何用手势组成一系列有趣的句子。

    瓦苏成为第一只或许也是最著名的“说人话”的猩猩。但显然,它学会的只能是原始的人类交际系统。佛兹(FOUTS,1973)通过用定型矫正的方法训练4只年幼猩猩学习了10种不同的美国手势语。普里玛克(D。PREMARK,1972,1976)制作了人工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是吸在磁板上的有色塑料标志。他训练一只名叫沙娜的黑猩猩来学习使用“单词”,并将单词组织起来构成句子。沙娜表面出能理解词序意义,也能控制许多不同的句子结构。而第一只“计算机黑猩猩”卡拉,是用敲击与计算机相连的键盘上的几何图形来组成句子、传递信息的(RUMBOUGH,1977)。并非只有黑猩猩才能学会人工手势语,类人猿科科也能达到这种水平。心理学家弗朗斯尼(FRANCINE)和帕特生(PATTERSON,1978)在两年时间内,教会科科200个手势语,与瓦苏相一致,科科使用手势语时,也表现出与人相似的特点。它学会用连接两个或更多手势语的方法来发彰新的词,来形容描述陌生的事物或事件,并学会了向别人表达情感(如高兴、喜悦等),还能描述过去发生过的事或即将发生的事情。

    黑猩猩卡拉在有关专家指导下,除了学会对几何图形构成的人工语言按键作出恰当的反应外,还能够与人进行一定的交流。例如,S·冉伯格等发现,如果驯养者将6种不同颜色的东西放在卡拉面前,用以表示不同的信息,然后问它:“绿色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