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导论-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理学中经常运用的还有人格一词。人格有时和个性同义。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人格有时仅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能力;有时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人格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用大小不同的三个同心圆。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分析这些物性,有助于对个性概念的理解。
(一)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在心理学史上,有些心理学家如沃伦(H。C。WARREN)和弗林斯(M。H。PRINCE)等人在个性定义中罗列了许多特征,把个性看作个人许多特征的简单总和。德国心理学家斯腾(W。STERN)强调研究整体的人。他认为,人身体上集中了各种心理机能,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整体的人,而不是各种新时期的心理机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事例体。在这个事例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也将发生变化。后来,在个性研究中引进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的观点,把个性看成完整的构成物,个性具有整体性。
(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具有稳定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性的总和。人在行为中的偶然表现不能表征他的个性,只有在行为中比较稳定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他的个性。例如,一个处事稳重的人,全然表现出轻率的举动,不能由此说他具有轻率的性格特征。个性具有经常性、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形象地说明了个性的稳定性。潘菽教授指出:“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的一时动态表现;……个性指的就是一个人(或每个人)所有心理静态或较稳定的状况的全部内容。忽视了这一点,个性心理问题无论如何都说不清楚。”然而,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个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个性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同时又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儿童的个性还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成年人的个性比较稳定,但自我调节对个性的改变起重要作用。例如,逆境可以使人消沉,但通过自我调节人也可以使自己变得坚强。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许多心理学家也都强调了个性的独特性。每一个人的个性都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心理面貌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个性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许多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些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个性上毫无共同之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即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相同方面(共同性),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面貌上的不同方面(差异性)。个性中既包含有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民族共同的心理特点、阶级和集团共同心理特点,又包含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
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不能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归结为一种因素,也不能将这两种因素的作用等量齐观。生物因素只给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才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的正常心理就无法形成和发展。人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对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
第二节: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例如,食物、衣服、睡眠、劳动、交往等等。这些需求反映在个体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需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杨国枢教授认为,西方心理学中的各种需要概念,大体上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重视它的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是一种力或紧张;第二种用法重视它的非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个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失。
苏联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等指出;“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需要的作用
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重要作用。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活动。个体活动的积极性,根源在于他的需要。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力,它是个体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而且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研究表明:有一砦需要明显地带有周期性的特征,如对饮食和睡眠等的需要;而有一些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使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例如,学习科学文化的需要,哲学艺术的需要,通常是每一次需要的满足都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
需要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必须对有关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需要调节和控制着个体认识过程的倾向。需要对情感和情绪影响很大。人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和情绪,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感和情绪,否同是产生否定的情感和情绪。情感和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
需要在个性中起重要作用,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个性倾向性的其它方面如动机、理想、信念等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个性心理特征是受个性倾向性调节。
三、需要的分类
人类的各种需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并且重叠交叉。人类的需要是一个整体结构,各种分类仅仅具有相对的意义。通常是根据需要的起源,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一)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生理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如进食、饮水、睡眠、运动、排泄和性等需要。生理性需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是保护和维持有机体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如果个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正常的生理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无法生存,或不能延续后代。生理性需要往往带有明显的周期性。
生理性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是,人的生理性需要和动物的生理性需要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理性需要要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具有社会性,带有社会历史的烙印。人和动物的生理需要的对象和满足方式都有根本的区别。动物只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只领先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物体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而人类不仅以周围环境的自然物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而主要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对象,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理性需要。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尺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用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味美人欲也。”人的进食不仅受机体的饥饿状态所支配,而且还要考虑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讲究色、香、味。至于宴会,那就成为人类社会的交际手段。
2、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友谊、求知、美和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人类如果不劳动,就无法生存,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它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也会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男子的衣着讲究长袍马褂,今天人们就不会再有这种需要了。当人的社会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虽然不会威胁到机体的生存,但会因此感到难受,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和不愉快的情绪。
(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品的需要,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科研仪器等的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生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需要。
2、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指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道德需要和创造需要等。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交往需要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所谓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需要。研究表明:交往需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条件。长期缺乏交往需要会导致个性变态。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将不断地得到满足。“充分满足人的各种合理的需要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如果没有其它条件(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劳动)的调节而过分容易地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这不但不会使个性得到丰富充实和全面发展,而且相反,会使个体变得懒惰贪婪。……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人们的劳动习惯,使劳动成为人的真正的、内在的需要。”马卡连柯指出:教育工作最深刻的意义在于造就和培养的需要,引导他们走向道德的高峰。
四、需要的理论
(一)勒温的需要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假定个人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的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引想一种紧张(需要或动机),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导致力图恢复平衡的移动。勒温认为,人类的行为包括:紧张——移动和缓和的边疆性表现。紧张——移动——)平衡和需要——活动——缓和是相类似的。需要是行为的动力,需要引起活动,以期使需要得到满足。需要的压力可以引起心理系统的紧张,需要满足后,紧张的心理系统就得到解除。反之,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动机受到阻遏,这种紧张的心理系统就会保持一定的时间,并使人具有努力满足需要或重新实现目标的意图。
在需要分类方面,勒温把需要分为两种:需要和准需要。需要是指客观的生理需要。准需要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要。例如,毕业时要写论文,写好的信要投入信箱,等等。勒温所阐述的需要一般是指准需要。他认为,需要的强度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
(二)默里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H。A。MURRAY)把需要看作个性的中心概念,并用来说明个性的动力结构规律。默里把需要定义为:用以代表脑区力量的构造物,这种力量引起一系列行为的反应,使原有的紧张情绪解除,具有定向目的性。他指出,需要这种力量渗透到活动的各个方面,燕调节控制着其他的心理活动。他认为,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性的源泉,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由于需要和个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个性总是在处在一种不平衡状态,因此需要经常推动着个体活动的进行。
默里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相互作用,人类的全部需要是一个系统。他还把人类的需要系统和环境系统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动态的系统之中,人类的主体和环境压力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认为,人类动机是个人的需要(人的特征)和压力(环境特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个人需要和环境影响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默里对人类的需要提出了多种分类,他指出,最方便的是把需要划分为两类:
(1)基本需要:又称身体能量需要,它涉及到生理的满足,如对空气、水、食物、性等的需要。
(2)次级需要。又称心理能量的需要,它涉及到精神或情绪的满足,如对成就、交往等需要。
默里等人列举出二十种有代表性的需要:贬抑、成就、亲合、攻击、自主、对抗、防御、恭敬、支配、表现、躲避伤害、躲避羞辱、培育、秩序、游戏、抵制、感觉、性、求援和了解。他认为,这些需要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默里认为,各种需要之间有融合、互补和冲突的现象。他还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层次,各种需要在重要性上是有区别的。与人类自下而上有关的基本需要最重要。
默里主伙,明显的需要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行为的经常性、持久性与强烈性直接测量出来;隐蔽的需要必须用间接方法加以测量。他和摩根(C。D。MORGAN)共同设计了主题统觉测验来测量被试的需要,他还设计了问卷来研究人类的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领带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他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第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了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表现为个人特有潜能的极度发挥,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