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文学]余忠老汉的儿女们 >

第55章

[文学]余忠老汉的儿女们-第55章

小说: [文学]余忠老汉的儿女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ブ渑步枰坏悖挡欢芙饩鋈济贾薄O氲秸饫铮裥懔贩⒁补瞬坏檬崂硪幌拢透系轿挠⒌某Ю锢戳恕�
  令玉秀非常失望的是,文英不在厂里。厂里的一些小姐妹告诉她,文英昨天下午背着一只小包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到哪里去了。玉秀去找朱健,朱健又正好在车间上班,不能会客。玉秀没法,只好对文英隔壁宿舍的一位女工说了一声,叫文英回来后,立即去找她。说完,又匆匆地回到了自己家里。在家里坐了一会,玉秀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这才向别人借了一辆自行车,心如火焚地赶到文富的家里,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诉了余忠老汉。
  这时正是上午十点钟左右。余忠老汉的房屋上午当阳,灿烂的秋阳把一大片金色的阳光,透过敞开的大门撒进屋里。余忠老汉靠在大门前坐着,他的背部和灰白色的头顶上,就闪烁着一片金光。一只七星瓢虫从阳光里飞来,停在了他的背上,又顺着脖子慢慢爬上了他的头顶。他的脸庞蒙上一层阴影,使苍老的面容更显得老态龙钟。田淑珍大娘靠在左边墙壁坐着,她的脸变了形——一种由看见玉秀到来的喜悦而骤变为痛苦的怪模样。文忠靠桌子坐着,手里还握着锄把——他刚才正要和卢冬碧一块出去干活,见玉秀来了,就折了回来,还来不及放下手中的工具。此时这家人就为玉秀带来的消息而击懵了。他们也一时不知该咋办。玉秀知道他们心中十分痛苦,她几次想张口说话,却不知说啥好。屋里的气氛沉闷、压抑,又十分安静。两只喜鹊在院子外的李子树跳跃着、鸣叫着,不但色彩十分鲜艳,歌声也非常动人。
  过了一会,余忠老汉忽然站了起来。他走到桌边。桌子里边有半瓶不知啥时喝剩的酒,他拿了过来,接着又拿过了一只酒杯,手哆嗦着将酒倒入酒杯里。他的眼睛发直,带着绝望的神情,似乎是在看着酒杯,又似乎没有。酒斟满了他还在倒着。酒溢出了杯子,顺着桌子淌了下来。直到文忠说了一声:“爸,酒满了!”他才猛地一哆嗦,回过神,放下酒瓶,端起来一饮而尽,抹了一把嘴,才突然瞪着眼睛,一拳擂在桌子上,大声说:“卖!卖猪!”
  全家人都为他的这个动作吓了一跳。过了一会,田淑珍大娘抽搐了一下鼻子,随着抽搐,眼眶里的泪水骤然涌了出来。她一边抹着泪水,一边说:“他爹,那咋办?就一头猪,卖了,你的生日咋办?”
  卢冬碧说:“是呀!到时还得拿钱去买肉,又哪儿去找钱?”
  余忠老汉仿佛是和他们赌气一样,生气地说:“那卖啥,啊?人在里面关着受罪,就是倾家荡产,也该把人取出来呀!”
  文忠看了看余忠老汉,半晌,嗫嚅地说:“爸,是该把人取出来!是不是……还卖那两件家具吧?”
  余忠老汉瞪了文忠一眼。文忠知道父亲是因为玉秀在场,怕惹起玉秀不高兴,才不让他说这话的。果然,稍停了一会,他抬起头坚决地说了:“卖猪!文忠,去找绳子来!”说着,就朝猪圈走去。
  可是这时,玉秀突然喊住他,说:“爸,就卖衣柜吧!”
  余忠老汉听了,立即回过头,惊讶地看着玉秀。
  玉秀知道他心中的难处,通情达理地说:“爸,六十岁的生日不能不办!至于衣柜,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今后有了条件,我们可以再做。”
  余忠老汉呆了半晌,突然身子发软地蹲了下去,双手捂住了头,悲枪地说:“玉秀呀,可委屈你们了!”说着,大滴大滴的泪水“巴嗒巴嗒”地掉在了地上。此时,他心中正交织着无限的矛盾和痛苦。他爱儿子,尤其是这个老实而又命苦的老二!当他最初听到儿子被人毒打又遭冤枉的时候,他的心似乎有千万根钢针在扎,脑袋里一片嗡嗡声,太阳穴疼得厉害。他完全相信文富,巴不得马上赶到城里,把儿子从拘留所取出来。可是,说心里话,他此时既舍不得卖猪,也不忍心再卖他们的家具。猪要留着六十岁生日待客,六十岁呀,这是人生的一道门坎,翻过这道门坎,就只有等阎王爷打发小鬼来召了!可他又不愿卖那两件衣柜,娃儿们就要破镜重圆了,做还来不及呢,哪有把现在的东西拿去卖的道理?这两件衣柜经历了多大波折,才又重新回到这个家里呀!严格地说,这两件衣柜己不属于他们家的,它们属于玉秀的,是玉秀花钱买的,就好像是玉秀把嫁妆预先放在了这个家里一样,自己有啥脸面去卖还没过门的儿媳的东西呢……老汉在地下这么痛苦地想着,想来想去,还是拿不定主意。
  玉秀过去,孝顺地扶起了他。
  就在这个时候,余忠老汉心里突然亮开了一条缝。他猛地想起,毛开国昨天刚好卖了一头肥猪,兴许钱还没花,为啥不可以去向他借呢?于是他高兴起来,说:“好,有了!你们等一等,我出去一趟就回来!”说完,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就迅速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他就兴冲冲地回来了。这时,文忠两口子已下地了,屋里就田淑珍和玉秀在焦急地等待着。一进门,余忠老汉就眉开眼笑地说:“有了!救娃儿的钱有了!”说着,就将一叠钱掏出来,放在桌上。
  田淑珍和玉秀都喜出望外地看着他,田淑珍高兴地问:“你到哪儿去找的这么多钱?”
  余忠老汉倒了一杯冷开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才说,“向老毛兄弟借的呢!老毛兄弟家昨天卖了一头猪,我是知道的。我去了,还没说向他借钱的话,只把难处对他说了,你听他咋说?他说:‘老余大哥,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昨天我刚卖了一头猪,铁还没派用场,你就先拿去用吧!文富这娃,乖着呢,不能让他在里面受委屈!’就把钱全部给我了。”
  田淑珍和玉秀听了,也十分感动。田淑珍说:“看不出,毛书记还这么仁义呢!”
  余忠老汉说:“这人嘛,就这么一回事,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说完,余忠老汉把钱交给玉秀。玉秀说:“爸,你也进城看看吧!”
  田淑珍也说:“娃他爹,你就和玉秀一块去吧,看看娃儿咋样了,也早点放心!”
  余忠老汉本是想和玉秀一块去的,只是想到老公公和未婚儿媳走在一起,别人笑话,使玉秀难为情,于是便把这念头压在了心底。现在,见玉秀不在意,恳切地叫他一块儿去,正巴不得去看看文富好放心。所以,他也就不再推辞,进屋换了衣服,和玉秀一起走了。
  他们满头大汗赶进城里,洗了洗脸,正要去派出所,文英忽然一头冲进屋来,叫道:“玉秀姐,你找我有事?”
  玉秀回头一看,见文英脸上也是汗涔涔的,心里一阵激动,忙将一张毛巾递过去,问:“你才来?”
  文英胡乱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说:“刚才来过一趟,你不在,我又回去了!”说完,一回头,这才看见坐在屋角里满面忧郁的父亲,文英就一下愣了。半晌,才不安地问:“家里……出了啥事?”
  玉秀听了,心里又慢慢难过起来,沉重地将文富发生的事给文英讲了。讲着讲着,就掉下了泪水。
  文英听着,又看见玉秀直“巴嗒巴嗒”地掉泪,双眼也渐渐被一层稀薄的泪水迷蒙住了。她没想到老实的二哥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心里一时悲伤起来。她坚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听完玉秀的话,文英想安慰她几句,可她没说。她怕自己一开口说话,同样会因为抑制不住而哭起来了。过了好一会,情绪才逐渐平稳下来。她想了一想,忽然抬头对父亲和玉秀说:“爸、姐,三百元钱不能给!”
  余忠老汉和玉秀几乎都同时被她这话吓了一跳,一齐不解地看着她。半晌,余忠老汉才不满地说:“不给?不给就让你二哥在里面关一辈子?”
  文英说:“爸,我去想办法!三百元钱,容易吗?还是借的!”
  余忠老汉仿佛没听清她的话,仍直瞪瞪地望着文英,连玉秀也给弄糊涂了,不明白地问:“文英,你……”
  文英说:“行不行,试试吧,反正三百元钱先不要给!你们在家等着,我没回来,你们千万别去派出所!”说完,也不等余忠老汉和玉秀回答,就风风火火地跑出门去了。
  文英是去向林平打电话,这是她刚才一瞬间想到的。她也不知成不成,可是她决心试试。她径直跑到县邮局长话室,操起话筒,拨了半天号,才拨通地委党校,可这时已经放学了,学员都回到了宿舍。文英问了宿舍的电话,又拨了一遍,终于接通了,话筒里传来林平浑厚的声音:“谁呀?”
  文英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仿佛被什么蜇了似的哆嗦了一下,接着颤抖地答道:“我呀!”
  林平也听出了文英的声音,答话声一下高了起来:“文英,你还没走?”
  文英说:“我已回到了县城。”
  林平说:“你在什么地方给我打电话?”
  文英说:“我在县邮局,林平,我有一件事求你!”
  林平说:“你说吧,文英,不管你有什么事,我都会竭诚帮助你!”
  这亲切、温暖的语言,使文英几乎要流泪了。刚才,她还拿不准林平会不会帮助她呢!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伤害了林平,伤害得那么深。自己己是一个寡情的人,林平一定还生着她的气。她只是怀着试一试的心情来给林平打电话,死马当作活马医。现在一听林平这话,她忽然放心了,于是便把文富发生的事,详细地对林平讲了。
  果然,林平听她讲完,就在话筒里说:“就这么一点事吗,文英?你放心,我马上就给派出所王所长打电话!”
  文英几乎要跳起来,脱口而出:“能成吗?”
  林平说:“王所长是我高中时的同学,铁着呢!”停了停,又说:“你守在电话机旁不要走,我给王所长打了电话,再通知你!”
  文英像是小孩子似地回答了一句:“是!”接着放下了话筒。
  霎时,文英心中的焦虑消失了,愁云没有了,眼前到处都是一派明媚的阳光。她终于可以为家里办一件大事了,帮父母解忧愁了!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发林平没生她的气,还像过去一样,亲切、和蔼,全心全意地帮助她,使她知道了这种友谊、帮助的可贵。她不由得在心中又一次强烈地感激起林平来。
  没一会,电话铃响了,文英一把抢过话筒,贴在耳上。还没等她开口,林平就在话筒里问:“文英吗?”
  文英喘着气回答了一声,林平就接着说:“行了,文英,你们马上去接人吧,王所长同意了……”
  还没等林平说完,文英“啪”地丢下话筒,撒腿跑出了电话间,朝河街奔去。
  她跑进屋里,兴奋地一把抱住了玉秀,连蹦带跳地叫道:“行了,玉秀姐,爸,不用花钱了,我们去派出所领人吧!”
  余忠老汉和玉秀还不肯相信。余忠老汉望着她,说:“你别惊风火扯!哪有这样的事?”
  文英一手拉父亲,一手拉玉秀,说。“爸,真不骗你!你去了就相信了!”说着,拉着他们两人就走。
  果然,到了派出所,文富已在办公室里等候他们了,一见到父亲,文富露出了一副惊惶的表情。他的睫毛颤抖着,双目失去了光泽,嘴角因为想哭而歪斜。他们走出办公室,来到大街上,阳光灿烂,微风和煦,行人匆匆忙忙地擦肩而过。走着走着,文富忽然蹲下身去,双手捧着脸,伤心地哭了起来。
  大家一见,愣住了,咋走着走着在大街上哭了起来?愣了一会,玉秀和文英忙过去往上扶他,问:“你咋了?”
  文富不答,也不起来,反而哭得更伤心,惹得一群人围了过来。
  余忠老汉见了,板着脸一言不发。他似乎显得很冷酷,可是他的身体却在不断地颤抖。过了一会,他走过去,显得生气地说:“有啥翻不过去的沟坎,啊?值得这样哭?!”
  文富这才慢慢止住哭声,站起来,泪眼朦胧地对余忠老汉说:“爸,我不为别的怄,为这笔钱花得冤!我出来没挣到钱,还连累了家里……”
  玉秀听了,就急忙地对他说:“我们没花钱,你别伤心了!”
  文富一下傻了,定定地看着玉秀。
  玉秀继续说:“真的没花一分钱,是文英想法让派出所把你放出来的!”
  文富听了,急忙把头转向文英,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半天,喉咙里才咕噜一声,哽咽地对文英说:“妹,哥忘不了你!”
  文英背过身抹了一把眼泪,说:“哥,你这话见外了!”
  一家人往河街走。父子俩走前面,玉秀和文英走后面。玉秀一心想知道文英是怎样想法让文富出来的,就拉住她的手,轻声问:“妹,告诉我,是怎样让你二哥出来的?”
  文英看了看玉秀,想把林平帮忙的事告诉她。可想了想,没说,只回答说:“姐,这你别管,反正人已出来了!”
  玉秀见文英不肯告诉,也不再问。
  回到家里,玉秀忙涮锅生火做午饭。吃了饭,余忠老汉不愿再让文富留在城里卖菜,文富玉秀也怕那伙强盗再欺负他们,也有心回去避一避,等今后事情冷了再说。于是,文富便告别了玉秀和文英,和余忠老汉一起回家了。
  13
  文忠扛着锄头还没走到自己的地边,就看见一群村民围着陈民政、小吴、龙万春正在吵吵嚷嚷。文忠立即站住,听了一会,终于听明白了——原来,陈民政他们在动员村民将地里的庄稼拔了,把地翻耕过来,准备栽桑种麻,村民不答应,因此吵了起来。一个村民大声嚷,像是带头的:“就是不拔!你今天说到明天,莫说口皮磨起泡,就是磨穿了,也是不拔!”另一个村民接着说:“就是!冒活活的庄稼,眼看就要到手了,拔了谁不心疼!”还有一个村民说:“不拔你们总不会拿铁链子来把我们套到监狱里去!总不得砍我们的脑壳!”
  闹闹嚷嚷中,龙万春大约生气了,只听见他大声说:“闹啥子?这是上面的统一规定,又不是我们想这样,闹就闹得脱,是不是?”
  村民也显然是因为太心疼地里的庄稼了,又大约都在火头上,因此也敢和新任支书顶撞。一个村民说:“你也别凶!凶啥子?横眉毛鼓眼睛就怕了你?!”另一个说:“毛开国过去比你还凶,莫忘了下台后有人向他吐口水的事!”
  陈民政听了,对大家说了起来。他说得很坦率,真诚,巴不得把心都掏给大家看一看:“大家莫吵了好不好?看着还差二十来天就可以到手的庄稼,大家舍不得拔掉,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哪个的庄稼不是一颗汗水一颗汗水换来的……”
  众人没等他说完,就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呀!这话还差不多!不费灯草也费油,就盼着收获这天呢!”
  陈民政等大家说完了,才接着说:“可是,俗话说得好,舍得宝,宝换宝,舍得珍珠才换得来玛瑙,舍得金弹子,才打得下凤凰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呀!就像做生意一样,舍不得垫本又咋赚得到钱……”
  尽管他说得十分恳切,可众人还是又闹了起来。一个人说:“事情还没有一点影影,哪个知道是不是宝?”另一个说:“我们庄稼人,不想一锄挖个金娃娃,管它宝不宝?”还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说得再好听,我们不相信!”
  陈民政说:“我骗大家干啥?人凭良心斗凭梁,要说别的事,大家没见过,不相信不足奇怪。这事,可是我亲眼去看了人家的呀!我对天发誓,有一点骗大家的地方,都不得好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