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十导演-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所有人都如浮生泡影,没有来路,也没有去处。除了痴情且心伤累累的王靖文,其他所有人也都没有可以期待的结局,一如大气浮尘,随声随灭。其中,岂非王家卫对于生命的感悟和表述?
构图:本片的构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不完整,人物形象总是被一些框框柱子遮遮掩掩,即使没有现实的遮挡物,作者也会人造出一片黑板遮住大块的空间,结果造成了明显拥挤和压抑的感觉。这种人为的构图风格,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至少也是一种语调,所说的形象和风景,只不过是一些不完整的碎片,而整部影片的碎片拼图,构成了更大的零碎、更大的压抑、更大的不完整。只有极少数的时刻,才会出现一片完整的天空,那时候天空云霞灿烂,让人心旷神怡,但这种感觉非常难得,与其说是一种舒缓,不如说是一种对比或铺垫:那一片完整空阔的天空,正是生命与心灵空间挤窄的参照。在这样的空间之中,语言也被挤窄成一种零碎的恍惚,不成章节。
影像:王家卫是一个影像大师,只要是他的电影,总是影像风光无限,让人醉眼迷离,流连忘返。这部影片当然也不例外。虚拟空间影像的灿烂耀眼,自然天空影像的斑斓怡人,与现实空间影像的色调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当然就是一种说明语言。就单个镜头画面而言,若要将一个演员的形象拍摄成机器人形象、漫画形象,或者并不困难,而将这些形象与生活中的人物形象随时叠印成一种风格化的生命艺术影像,让虚拟和现实浑然成生命的叠影,则是王家卫的一个突出的标记。时光隧道或时光列车的造型和影像,也成了王家卫式的呢喃:生命难道不就是穿越虚空的一段恍惚的历程?
旁白:仍然是典型的王家卫式的絮絮叨叨,让主人公不断旁白,把生命的非理性暴露无遗,也把许多导演认为早已“过时”了的电影手段方法运用得让人拍案叫绝。若没有这些旁白,简直就不是王家卫电影;若没有这些旁白,简直就难以构成一部可供观看的电影。那些听起来疯疯癫癫、断断续续的生命呢喃,却点破了旁人所难感知、更难道出的生命真谛。
重复:不错,在《2046》中有不少我们早已熟悉的信息,昏黄的路灯映照着绵绵细雨,正是《花样年华》中永无绝期的愁肠情恨;“无脚鸟”的传说,当然是《阿飞正传》中主人公宿命难逃的感慨悲啼;“把你的秘密告诉树洞”,则正是《花样年华》中人孤独得令人心痛的一幕。这样的重复,如同王家卫的标记,让人一眼'耳'就能看'听'出,在《2046》中,更形成了一种前情后绪不断绵延的咏叹效果。其实,《2046》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标题,其中的内容,如上所述,仍然是一如既往的生命呢喃。在形式上的这种重复是否王家卫创作力衰退的早期征兆?这很难说。与其强下结论,不如走着瞧。
《中国电影十导演》 二黄建新:成人的慨叹(图)
要谈论当代中国电影,人们首先会想起张艺谋、陈凯歌的作品,然而,要从电影中了解当代中国,我会首先推荐黄建新的影片。 从1985年的《黑炮事件》到现在,黄建新电影创作已有20年的历程。这20年来,无论经历怎样的环境变化,黄建新仍然不改直面社会现实的初衷,坚持自己关注当代、关注都市、关注普通人的“三而一”49创作方向,坚持“看看在一个特定时期,人们在此状态下怎么去想,怎么去活。”50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当代中国影坛的一道独特风景。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这样的看法:黄建新是当代中国电影导演中最具知识分子气质的一位电影导演,很少有第二人像黄建新这样始终坚持从文化历史角度对当代社会现实进行批判性观察和思考。在一定的意义上,黄建新20年来的电影作品,堪称当代电影版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在电影形态方面,黄建新电影并非简单的目睹纪实,而是追求真实感与表现性、荒诞感和批判性、游戏感和寓言性的奇妙结合。黄建新在《什么是电影的魅力》一文中说:“电影并不一定真的能让观众明白一种什么道理,虽然创作者总是希望如此。但它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去设法打动观众,触发他们的共鸣,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活生生的原生态的细节,让观众想象、体验、参与。这种合一的创造愈接近思考,就愈会产生幻觉,产生迷醉,产生动力。” 正因如此,黄建新电影需要解读阐释。而到目前为止,虽不乏对黄建新单个作品的精彩解读,但对黄建新电影创作道路的系统阐释则难以让人满足。本文的主旨,就是从人文思想角度对黄建新20年电影创作进行一次系统的扫描。
《中国电影十导演》 二黄建新:现实批判(1)(图)
黄健中
黄建新的电影导演处女作《黑炮事件》是根据作家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改编,影文学剧本原名为《关于“黑炮事件”的内参报告》52。影片讲述一个喜欢下棋的工程师因为寻找一枚黑炮棋子而引起误会、导致审查追踪,乃至被剥夺工作权利,造成严重的人格伤害和国家经济财产损失的故事。 黄建新说:“通过《黑炮事件》这部影片,我们在表层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命运,写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深层则想表明,我们现在有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束缚我们自身,这种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并不密切,它是传统文化精神造就的。”进而,显然是要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追问:“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起因是什么?是不是有一种传统心理,一种形成了定势的心理制约着每一个人?譬如,周玉珍追问赵工为什么花一块多钱的电报费去寻找一颗不值钱的棋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武克功一味搞平衡,名曰维护党委班子的团结,于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李任重心如明镜却不再抗争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赵书信一忍再忍还回答说以后再也不下棋了,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几个人的心态是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搞四个现代化不抛弃这些东西行不行?”53实际上,黄建新是要通过这部影片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进行深刻批判。 影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趣的是,批评家对这部影片的读解评析主要集中在所谓“赵书信性格”上:“影片对赵书信这个人物的态度值得注意,导演黄建新在处理这个人物时除了一定程度的赞扬和同情之外,更主要是采取了一种善意的冷嘲态度。这在我国电影中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即“《黑炮事件》提出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知识分子需要深刻的自我分析和自我批判。”54进而认为《黑炮事件》中“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典型,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命运。它的纵向联系是经历了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明哲保身;横向联系可能属于世界的东方,如出世思想之类……三十多年来,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逆来顺受,甚至麻木的精神状态。这显然是个悲剧。这个悲剧乍看属于个人,细看属于国家。”55这样的看法当然有其一定的道理。在影片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赵书信性格的轻信、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赵书信的性格并非生来如此,他的软弱性格是社会环境所造成——如果说赵书信是一个人格心理上的“未成年人”,那也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产物——影片中的党委一班人给赵书信换西装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56。实际上,赵书信并不是天生具有奴性,在与德国专家汉斯的交往过程中,赵书信就显示出自信、自主精神和人格尊严。为了一个计算错误,他能够坚持不懈的要求对方重新验算,直至承认错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黑炮事件》的思想锋芒,并非对准赵书信,而是对准制造“黑炮事件”的当代中国社会。在“黑炮事件”中,没有坏人、恶人,更没有过去常见的阶级敌人,有的全是中国社会中的正常人。这一事件的发生,显然符合中国国情、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思维逻辑。而越是符合国情、现实和逻辑,这一事件就显得越加荒诞;事件越是荒诞,其批判的程度就越加深入。 《黑炮事件》的真正奥妙,是中国社会心理的蒙昧,即未经人文主义的启蒙,中国社会及其社会中人普遍尚未学会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个人及其个性、利益和尊严,从而从根本上缺乏对个人性格/公民权利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心理中,完全没有普及现代化公民个人的概念,当然更没有公民个人身份识别系统。我们只习惯于:第一,将社会当作一个“大家庭”,社会的领导人是家长——过去乃至现在都一直称各级行政官员为“父母官”——社会成员当然就是、也只能是这个社会/单位家庭中的完全没有公民权利意识和身份的孩子了。影片中的赵书信就一直被他单位的领导当成不可信任更无权获得尊重的“未成年人”看待。第二,将社会当成一个职场,对人的身份识别只能通过他所从事的职业来进行,把赵书信当成书生、工程师、知识分子,就是出于这一原因,对“赵书信性格”的研究,当然也就只能停留在对工程师或知识分子的性格与待遇层面,而不会想到公民权利与个人尊严这样的话题。第三,极端的情况,是将社会/集体利益绝对化,从而将个人完全抹杀,提倡甚至号召人成为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如此,个人完全被物化,更无生存空间。
《中国电影十导演》 二黄建新:现实批判(2)
1985年,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愈加热火朝天的年头,全社会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昂扬精神。只有少数人仍然充满忧患,因为他们认识到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格局没有随着社会进步的需求而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阴影仍然笼罩在现代化之路的天幕上。若不改变这种气象,现代化之路必将会阴霾重重。黄建新拍摄《黑炮事件》,当然是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出于强烈的忧患意识,致力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只可惜,1985年的寻根热潮,随时众声喧哗,但却多为泡沫,黄建新的忧患与批判,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准确的理解。影片结尾处的“多米诺骨牌”的场景,并没有被读解成一种社会危机的严重警告,而被多数人看成了一场纯粹的小孩子的游戏。
作为一部影片,《黑炮事件》并非没有缺点。例如,写赵书信与汉斯为某个数据而发生冲突,明显有些情理不通57。再如影片中的汉斯夜访赵书信,也有诸多不合理处58。还有,就是被普遍注目且受称道的党委会议室的场景,也并非无懈可击,至少是不无遗憾之处。59
《黑炮事件》获得成功,黄建新再接再厉,立即与张敏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错位》,并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以《黑炮事件》原班人马为基本班底的新片摄制组,立即投入拍摄,于1986年推出。值得一说的是,影片《错位》不仅使用了《黑炮事件》摄制组原班人马,更重要的是《错位》的主人公也延用了《黑炮事件》主人公赵书信的名字,使得这两部影片有了奇妙的关联,旨在引发观众的翩翩联想。这部影片的叙事主题,是赵书信当官了,由此产生多重“错位”。
影片完成后,试映的结果却很尴尬,一些中国的观众认为这部影片“杜撰了一个荒诞的机器人的故事,糊弄中国老百姓,纯粹是哗众取宠”;而相反,法国著名中国电影史专家兼电影评论家贝热隆先生则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未来主义电影”;澳大利亚的电影发行商认定《错位》所表现出的幽默,一定会受到澳大利亚观众的欣赏60。美国电影学教授、著名电影理论家薇·索布切克则赞叹主影片作为一部科幻影片的精湛与独到61。中国电影评论家的看法也莫衷一是,有人认为“《错位》给我一个仍然拘谨的印象,例如强调在时间处理上的统一顺序,就有些自我束缚”62。也有人认为“影片《错位》的错位,在相当程度上,产生于现实与话语的错位之间”,而“影片的现实主义原旨:对‘文山会海’的社会‘公害’的嘲弄与抨击,实际上倾覆在多重表达错位与能指的涌流之中”,总之这部影片“成了一处因过度表达而空洞、混杂的‘能指的盛宴’”63。以上众说,各有道理。但显然,人们对电影的看法,也产生了明显的“错位”。
黄建新说:“我以为,思想在艺术中是一次转换,它隐藏在各个细部之中,要用语言说清楚是很难的。可是我还是试图用语言表述一次,虽然是笨拙的。《错位》试图揭示人类某些行为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制约会导致人的变异。影片对文山会海进行抨击,对官僚主义作风进行抨击,呼唤新时期的工作作风。”64看来,黄建新本人也陷入了迷宫困境之间,一方面是明知道艺术的思想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但却还不得不说;另一方面则是黄建新本人也可能对自己所制造的影像造型的视觉迷宫产生了迷惑,从而即使想说也未必说得清楚。
实际上,讽刺文山会海、官僚主义,只不过是影片《错位》的一种表象。在这一表象的背后,则大有文章。影片的要害,当是赵书信这个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受到了提拔重用,但了局长65。提拔知识分子干部是新时期政府当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问题是,对于赵书信而言,这次提拔如同赶鸭子上架,因为他根本就不适应领导岗位及其官场生活,仅是穷于应付的开会就足以让他思之发怵,从而不得不设计出一个机器人替身来代表他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机器人参加会议,固然是对无聊会议的深刻讽刺,而会议将人变成机器人即对人的严重异化,则是更深层次的现实批判。
深入下去,就必然会触及中国社会的“官本位”原则及其传统。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价值,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表示尊崇,似乎除了让他们当官、赐予他们一定的级别就再无他法。而中国人也早已习惯,按某人的官职大小来确认他们的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甚而由此确认他们的社会贡献及其人生价值。若与《黑炮事件》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这两部影片乃是同一主题的不断延伸和拓展。对赵书信的不信任固然是对公民个人的忽略和轻视,而对赵书信的重用和提拔实际上同样是对公民个人的轻视和忽略——既然提拔当官是一种重视的表示,没有被提拔当官的公民个人的处境当然还是一如既往。
在这一意义上再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影片《错位》的真正主题,应该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建设错位,或不匹配。现代化的根本,其实既不是科学,也不是教育,更不是技术,而是公民社会的建设,即人的现代化。而在官本位的传统基础上,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自然非出现严重的错位不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影片中能够看到,赵书信从现代化建筑的后门,就能直接走向荒漠,进而能直接见到古人,直接看到古人/传统的幽灵在现代化的电视前游荡。
《中国电影十导演》 二黄建新:现实批判(3)
《黑炮事件》和《错位》这两部影片的传统与现代化错位的忧患主题,也可以从这两部影片在造型艺术形式上的相似中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