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暗恋课 >

第1章

暗恋课-第1章

小说: 暗恋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恋的面貌:像埃菲尔铁塔般轮廓    
    该课主要从外到内讲述作为一个暗恋者的脸谱,以及由暗恋这种特殊情感所散发开来的社会构成。英国心理学家佛曼斯特针对暗恋现象进行了五年的研究,发表了令人惊讶的统计数据:全世界有一亿多人在暗恋。暗恋者的身体语言是显而易见的:50%爱+50%期盼。看到了她的手,想,弧度真漂亮;看到了她的头发,觉得黑得真有光彩;看到她的唇,有了细微的性的欲望。于是就悄悄地喜欢上了她,开始了暗恋的漫漫长旅。    
    显然,暗恋者已经形成了属于他———他那个阶层的独有的习性。他已经不变,至少是很难改变。对他来说,他有他的“上帝”———而不是所爱的那个人———而是考虑他持这种无望的爱究竟到什么程度那只手决定的。    
    暗恋者的爱处在各种禁忌中,他饱受煎熬。    
    当然,这个受煎熬的人有他的“宝地”漫游,可往往他选择了不愿意。因为,他拥有他自我的乡愁———出于对青春的乡愁。他坚持着一种艺术的情怀在爱。他还在保持他的情调:不上天堂,不下地狱,长驻桃花源。他在创造他的心灵视觉系———“暗恋造就了体形,身体设计着暗恋的方式”。最后,每个暗恋者注定如好莱坞大牌明星嘉宝的电影《克里斯蒂娜女皇》中的一句著名台词总结了他一生的伟大的宿命:“我将以单身终生。”    
    身体语言::束发带,在男孩的左手腕上    
    情人节,送你13支玫瑰。    
    13支玫瑰———花语:暗恋。    
    暗恋者,最初是在抚摩和亲吻那些画报上的美女俊男中长大的。后来有了电视、电脑和网络,他们就有了多一种选择,但更多的是“单相思”痛苦,延绵不断的痛苦和自责。    
    一般而言,暗恋者的形象是一个略带点儿悲剧色彩的形象。在性别上总体是以男性偏多。    
    开始的时候,他比较瘦弱,像风中的芦苇一样单薄。过早地长出了青春痘,这同样增加了他的烦恼。后来,有的人渐渐发胖(自暴自弃?),如此,可爱的程度日渐减弱,也脱离了我的注意力。    
    英国心理学家佛曼斯特针对暗恋现象进行了五年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统计数据:在英国,每年约有一百万人不幸陷入“单相思”泥潭,全世界则可能多至一亿人。    
    暗恋者的身体语言是显而易见的:50%爱+50%期盼。看到了她的手,想,弧度真漂亮;看到了她的头发,觉得黑得真有光彩;看到她的唇,有了细微的性的欲望。于是就悄悄地喜欢上了她,开始了暗恋的漫漫长旅。    
    开始之初,他一定是个好男孩,神情有点忧郁的男孩。他或许生于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迷上了音乐,某个不经意之间发现自己有跳芭蕾舞的天生能力……但是,不能说,不能告诉别人,自己竟会具有女孩才可能的某种超能力。    
    一天,他忽然见到了她,顿时,他像个受惊的女孩。他一下子毫无缘由地爱上了那个比自己大许多岁的美女———她是他那个时代或任何时代无可争议的女神,因为她的美是无法被超越的。他认为,他固执地掉进暗恋的深井。    
    那年他17岁。    
    事实上,男孩的暗恋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种真理:免疫于时间和人间,隐喻了一种终结的秩序。男孩在暗恋那个美女过程中,在日记上为自己写下这样的文字:    
    原名:苏东坡。    
    最爱的动物:她(一个连名字都无法知道的美女)。    
    最厌的动物:女人。    
    最爱的食物:电。    
    最爱的饮品:饮恨。    
    自我优点:对他人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经常阅读的读物:美妙的梦境。    
    初吻年龄:一个月,吻了邻床的女婴。    
    最“男人”的一刻:暗恋未果时。    
    怀念的日子:见她一面。    
    最喜欢的风景:对方的“脸红区”。    
    一天,男孩在斜斜的山坡处,拾到了一个束发带———某个不知名的女孩的东西,他端详一会,就将它套在自己的左手腕上。    
    以后,有时间,男孩会经常去山上吹风或看风景。    
    男孩一直很惆怅。男孩的暗恋有开始无终点。    
    男孩在大三的时候,碰上了当时“校园伟大情人”,有过短暂的坠入爱河史,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快乐。虽然“校园伟大情人”结婚的消息还是让男孩十分悲伤,他冷冷地说:“但愿她无比幸福。”他又去爬山了。但总好像是对那个一直暗恋着的美女说的。    
    男孩终于知道那美女已婚,而且人家家庭幸福无比,他根本没有机会,但这一切不妨碍他依旧坚定不移地爱着。    
    男孩如好莱坞大牌明星嘉宝的电影《克里斯蒂娜女皇》中的一句著名台词总结了他的这种伟大的宿命:“我将以单身终生。”    
    他果真一直未婚,直至89高龄无疾而终。束发带一直戴在他的左手腕上,因而,尽管他到了老年,也还是个男孩。    
    大多数暗恋者,是永恒的人,他终身保持着一段近乎完美的暗恋,满足了如下条件:    
    一、不知道她的名字、地址,或很少了解她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等。    
    二、始终在十米以外爱她。    
    三、年龄在十八岁以下。十八岁以后,你必须不再见她。而且,将来你喜欢的人都有点像她,起码一部分是像的,或者眼睛、或者头发、或者背影。    
    如此,她将在暗恋者的回忆里得到永生,暗恋者将获得一份没有背叛、没有泪水、没有止境;只有安慰、只有忠诚、只有美好,终生不渝的恋情。    
    最后,我要说的,杜尚那句名言:“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适合很多人,但不适合一个真正的暗恋者,他的“作品”是他的非生活。他也并不想出世或入世。    
    


第一课习性:独自去赴宴

    在戏剧《做梦的孩子都很瘦》中,有这样的场景:    
    迷路(拍拍小马的肩膀):我能理解,对一个暗恋者来说,就是阅读感伤小说都会染上浪漫征候,他整日处在那奇迹般的王国中,那里的一切都是爱恋、狂喜和销魂的。一回到现实,梦想就变得高不可攀,生活空间过于狭窄而怆然伤神。    
    小马:早晨的月亮,脸色多么苍白……每次她从我身旁走过,眼睛总望着别处———一切令人心碎。    
    暗恋可以说是每个青年都经历过的一种心理状态:初恋大多以单相思为开端→单相思的非理性化→单相思的苦恼来自怯懦与幻想。    
    暗恋即是魂牵梦萦地单思,可分为四类:    
    一、“望美人兮天一方”派———素未谋面,只凭图片或文章等,就朝思夜想,我为卿狂。典型的例子,是苏东坡所言:笑语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二、“未曾真个已销魂”派———已有缘识荆,阁下一见倾心,但未有机会表露爱慕之意。大诗人但丁,一辈子只邂逅了美女贝阿特丽齐一次,即奉其为终生之爱,独身终老。    
    三、“他生未卜今生休”派———有缘相识,有幸同游。但可惜,对方毫不动心,无意于阁下。这恰似盲词人陈梦周所言:多少恨,有缘不似无缘好。    
    四、“为伊消得人憔悴”派———苦中略蕴甜,得而复失的单思,与失恋或丧偶二为一体,如影随形。曾经山盟海誓,但爱人或早逝或移情别恋,又或虽无新对象,却对她的情意逐日淡出。随已万念俱灰,总算曾经拥有过。刹那温馨,也属不枉此生了。    
    作为一个暗恋者,他显然已经形成了属于他———他那个阶层的独有的习性。他已经不变,至少是很难改变。    
    我以为,“为了理解他现在的位置,就必须倒回去,观察以往的历程,看看哪些是走这条路的必然,哪些是自由意志,以及哪些是出于偶然。”显然,我套用了别人的经验。    
    对成为所谓“必然”的暗恋分子来说,他的“偶然”更是根源———偶然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通往“必然”的最初。    
    对一个暗恋者来说,他有他的“上帝”———而不是所爱的那个人———而是考虑他持这种无望的爱究竟到什么程度的那只手决定的。“上帝”说了,你完全可以放弃,可以不爱。走出那种氛围,没人会责怪你。    
    上帝在西奈山前向摩西和以色列人宣布“十诫”时,第一诫就是“你们不可信别的神来反对我。你们不可擅自雕刻偶像,也不可崇奉天上、地上或水下的任何东西”。一个暗恋者竟这样坚持,在犹豫中坚持,比单纯为了坚持而坚持更加动人。    
    暗恋者总处在取舍中。一对有联系也可能没联系的男女,总让暗恋者陷入难以解脱和救赎的怪圈。那使一个梦———怪鸟的现实是背离的,在梦中他能如愿以偿,而现实却是冷漠、难以沟通。    
    暗恋者在寻找。他没有方向,钟是停止的。周围的一切多年来都停滞不前了。惟有声音在轻微不安之中低鸣。    
    暗恋者拥有爱情却没有爱。因为,他无法分辨一个女人该喜欢怎样的男性,他还不懂得欣赏爱吃东西的女人。    
    真有机会放在暗恋者面前,他却不会打转了:接吻的时候,忘了少说话,多用嘴唇。也不会试探她的背部、颈背及膝盖后的敏感部位。    
    暗恋者偏爱独自一个人赴宴。    
    每月总有几天,他的心情会特别烦躁,脾气古怪。    
    他还往往高估对方的胸围尺码,另外低估她的坐围尺码。    
    不论一瞥有多隐密及迅速,女人都会知道暗恋者的目光何时扫过她的胸部。    
    他绝对不会送心爱的人一部吸尘机、一个熨斗、一个微波炉又或者一个切菜机,但他也同样不知道送什么东西才合她心愿。    
    女人对于暗恋者来说,永远都是一个谜。    
    达利说了:“上帝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既不在右方,也不在左方。上帝恰恰就在有信仰人的心里。”不幸的是,一个暗恋者虽然有“上帝”,但却住在别人的心中。    
    暗恋禁忌或游戏    
    如果要形容暗恋的感觉,最贴切的是“隔花荫人远,天涯近”———明明她就在身边、就在左右,可你就是什么也不说出来,让那一脉盈盈爱意反反复复地缠绕着甜蜜而忧伤的每一昼夜。    
    是的,暗恋者很特别。    
    一只从果酱中挣扎爬出的蜜蜂。    
    玻璃球与一杯滚热的咖啡。    
    搞暗恋的人是稀有“动物”。当然,暗恋者还是一种奇怪的“植物”,并非是人们日常所见到的植物。渐渐地,这些动物或植物在自身的戒律中变化着。    
    戒律虽有圈套之嫌,但也是必需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暗恋禁忌显然是一门新课题。    
    禁忌一::永远不把暗恋对象告诉别人。    
    那只有做成动物才行,是有眼睛,有感觉,但表达不出来的那种。最好是稀有动物。    
    成为稀有动物的原因当然很多也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环境的恶化。比如在城市里,一个男人看上一个女人,或一个女人看上一个男人,不能含蓄、客气和谦让,看上就出手,合适就带走,慢半拍就成人家的了。像这样快节奏和掠夺性占用爱情资源的环境,是掠杀暗恋动物者的根由。    
    问题是,这样的稀有动物要不要保护?由于世风原因,暗恋者也受到时尚风气的影响,当感觉到时间不多资源又越来越少的时候,很容易从暗恋转其基因为明恋。而阻止这种转基因现象在暗恋群体中的扩散,需要在舆论导向上做诸多的工作,如举办各种讲习班,讲授暗恋的种种浪漫之处;创办暗恋者杂志,给暗恋者一个抒发心中情怀的园地;不定期开展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暗恋者竞赛,看谁将爱慕之心藏得更深更久?这都是一些要花钱的非赢利性活动。也就是说,保护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当下对高成本的方案一般口头赞美多于实际行动。    
    禁忌二:永远不要向暗恋对象表白倾诉。    
    植物可以啊,它根本连长一只嘴巴的资格都没有,怎么说话?    
    花名:白色郁金香科属;百合科郁金香属。    
    格言:你知道吗?我那爱的幼芽,在战战兢兢萌发,带着清香,羞涩地开花。    
    花语:暗恋。    
    别名:洋荷花、草麝香。11    
    花占卜:一个理想主义者,凡事喜欢看其好的一面,向往神圣、美好的爱。但太过自以为是,不会轻易吐露心声,容易陷入自我的精神苦恋或暗恋,或许你认为这样的恋爱才是你理想的爱。    
    花箴言:应慎重对待自己的感情,暗恋是苦果。    
    产地: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中国新疆地区有野生的品种,在全国各地大多数地方都有栽培。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适宜在空气湿润、凉爽、向阳的环境中栽培种植,而且该花的抗寒耐旱能力以及适应性都非常强,在北京地区能露地过冬。生长温度适合控制在15…25℃之间。适合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    
    用途:郁金香的植株比较矮小,但是它的花形非常美丽,而且色泽十分娇艳,是世界著名观赏花卉,主要用作切花;也可以用来布置花坛、花境、美化庭院。另外家居美化也有点缀之功效。最最主要是用来成为暗恋者的影子。    
    禁忌三:不要想入非非,盼着奇遇,渴望暗恋能“修成正果”。    
    这个世界上的水果形形色色,有苹果、菠萝、西瓜……如果有一个人,身边堆满各种水果,但他只能吃苹果,只知道苹果的味道,请问他会不会对菠萝、西瓜充满好奇,想知道它们到底能给自己哪些不同的感觉?    
    从某个程度上分析,暗恋者是“花心”的。但他的“花心”是有戒律的。一个平常人,如果只尝过“菠萝”的味道,表现出来的病态可能是埋怨:怨你的那只“菠萝”里没有“苹果”的味道,没有“西瓜”的味道……只有尝过不同的水果,你才能知道菠萝身上不可能有苹果的味道。也只有在“尝过了不同的水果”之后,当与“菠萝”相伴时,也不见得是真正欣赏只有“菠萝”味的“菠萝”。依旧在期待其他味道。    
    这就是人性。    
    幸好,真正的暗恋者不会。至少他只有幻想。    
    禁忌四:找一个不可能介入你生活的暗恋对象,没有工作合作、社交来往的可能。    
    那样的暗恋就像四月雨中的丁香———结着自己心绪的愁结,离愁正引千丝乱缕,更东陌,飞絮蒙蒙。    
    禁忌五:在平静的心境里欣赏对方,刺激自己变得美好丰富。    
    暗恋的滋味是冰淇淋味。    
    禁忌六:即使与暗恋对象“擦肩而过”,也装作不认识。    
    相信很少有平常人能做到这点。但是有人行!他们就是……不婚的哲学家和诗人。    
    天生具有浪漫而悲观的气质的尼采23岁时,经历过一次单相思的没有结果的初恋:他给一位到莱比锡巡回演出的女演员寄去自己谱曲的歌和热烈的献词。32岁时,渴望结婚,旅行日内瓦湖畔时,向荷兰少女玛蒂尔德写信求婚,遭婉拒。尼采有时看得很清楚:“当代精神性的男人如同忌医讳疾一般地抵制婚姻之时,他们恰恰最需要婚姻。”38岁时,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学生的俄国少女莎乐美,莎乐美珍贵的回忆录现在已经翻译成中文。尼采的那段岁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