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课-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现实主义的朋友们回巴黎去了,加拉留在加达凯斯。天上流动的云彩早早地就使8月晴朗的天空变得阴暗。已经开始摘葡萄了:达利觉得自己和加拉激情的果实也到采摘的时候了。加拉坐在闪闪发光的岩石边上吃葡萄,每吞下一颗,都显得比原来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时光就这样一天天消逝。
在紧张的寂静中达利的肉体感觉到,加拉浑身充满了甜蜜,于是把她的葡萄拿开了。达利碰了碰她,发现碰的不是她的肉体,而是天上金色的葡萄肉。
在约定的这一天,加拉穿了一件薄料子做的白色连衣裙。两人登山时,它迎风飘动,弄得达利浑身战栗。风越吹越大,达利提议回去。两人下到海边,躲到一张直接嵌进岩石里的背风靠椅上。达利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水。
加拉的脸上显示出毫不动摇的决心。达利抱住她,问道:“我该同你干什么呢?”她想回答,可是由于激动,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的脸上也流满了泪水。达利紧张得气都透不过来。他勉强挣扎着,因为他已被激情冲倒了。加拉脸上闪现出天庭般的美色,突然,她的脸色变得严肃,明朗和镇静,她下了命令:“杀死我吧!”接着又追问:“你办得到吗?”达利感到惊奇、惶乱而又压抑。他所听到的不是听他爱她的命令———这是达利又想又怕得心都抽紧的东西,而是完全不同的话。
“你办得到吗?”她又问。加拉的声音里透露出:她对达利产生了怀疑。达利傲慢地抱起自己的双手,可是突然又敢到害怕。加拉神圣地既相信他的疯狂,也相信他的道德力量,而达利无论如何也要挽救这一信念。他重又将加拉拥入怀抱尽可能严肃地回答说:“能!”
《一条安大路西亚犬》引起丑闻和轰动。加拉也离开艾吕雅,接受暗恋者的手,和丈夫的朋友达利一起生活。
作为暗恋者,达利是成功和幸运的,他的绘画《适应愿望》和《手淫成癖者》,两幅作品均从加拉得到灵感。直到1982年加拉去世,达利定居于加拉入葬的普波尔城堡。
作为失妻的艾吕雅,他的痛苦是难免的。他有一首诗《为了在这里生活》说道:
蓝天撇下了我,我点起一堆火。
点起火,以便做火的朋友,
点起火,好进入沉沉的冬夜,
点起火,为了更好地生活。
白天给予我的一切我都给了火。
森林,灌木,麦田,葡萄园,
鸟巢和巢里的鸟,房屋和屋的钥匙,
虫,花朵,皮裘,欢乐。
我只听见火焰噼啪的声音,
闻到它的芬芳,感到它的温暖;
我像一条小船在深闭的水面下沉,
我像个死人,只有孑然一身。
但艾吕雅也不会是个有道德的人(但他有道德感),他结过三次婚,他与毕加索关系密切,竟然时不时地邀请毕加索去和自己的老婆多米尼克睡觉。为此,暗恋者达利是幸运者,他不为自己的夺朋友之妻的行为负疚。
作为一个暗恋者,他当然也为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引咎自责,但毕竟短暂。他不能自己太过意不去。另外,在痛苦的时候,他有一种托词:实因“无心插柳,柳却成荫”所致。
如果,你喜欢过民间故事,就会发现,暗恋朋友之妻是同魔戒的阴影有关。
这里呈现着一种阴郁性。是没有发展的爱情节奏———如果把正常的爱情视为开放样式,那么,这种恋朋友妻的“暗”,同那个人的性情绝对有关。是照射不进阳光之爱。缺乏的是速度。好比没有价值的一种叙事体。叙事中的时间也可能是拖延的、周期性的,或者缺乏动感的。这就是说,着魔了。
第二课暗恋的她正暗恋另外的人:不等式
爱情就是不等式。暗恋是不等式的平方。
否则,不叫爱情。
罗兰·巴特说过,确切性这一魔鬼是和敏感性这魔鬼并列生存。
可叹的是暗恋者正在扮演这样的魔鬼分子。
荣获1962年第35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的大卫·里恩导演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有这样一幕:劳伦斯把手放在灯泡上,直到皮肉咝咝作响。他的同伴也试着这样做,却因疼痛而缩手,一边忙着医治烫伤,一边大喊道:“难道你不痛吗?”劳伦斯漠然答道:“痛的。”他的同伴问:“那么你用什么技巧使自己忍受呢?”劳伦斯答道:“技巧就是不在乎。”
一个功成名就几十年的暗恋者的法宝就像劳伦斯一样,不在乎就不痛。
因为,暗恋比直接的爱情更主观,并且是单向性的———常常这样,暗恋的她正暗恋另外的人。
是的,一个暗恋者就是战斗中的士兵。他是苦行僧,还是乐于接纳痛苦并在期间感受出快乐的人?
见到过这么一封关于暗恋的苦恼信:
我是一个天蝎座的男孩,我总有种感觉,我喜欢的人永远只会把我当朋友。其实这样应该是挺好的,可难的就是天蝎座的痴情我完全具备了。
我喜欢那个摩羯的她是从我读高一时开始的。现在已经4年了,4年的时间,我慢慢的成熟了,我想当初喜欢她应该只是那种朦胧的初恋吧。我一直这样欺骗着自己,让自己不要对她有任何的幻想。但在这4年里,我在不知不觉中为她放弃了好多的机会:感情,理想,朋友……这一切我竟然都是为了她而放弃!在我清醒时,她和我已经成了朋友。我想让她知道我对她的感情。可我怕,我怕她会像4年前一样拒绝我,我怕被她伤害。好友都说我傻,劝我放弃她,接受条件更优秀的追求者。但我做不到,我想试着忘掉她,把感情转移,可我仅想到这点,马上被自己否定了:不行!我做不到!
前几天,我从一个朋友口中得知,她为什么一直不谈恋爱,因为———痴情!可惜,幸运的人不是我!真的好讽刺!而我,每次和她在一起只能表现出朋友的关爱。我小心地隐藏着我的感情,不敢让她觉察到丝毫。否则,好不容易和她建立的友情会断掉。
我现在犹豫着,还要不要等?还要等到何时?朋友们问起我感情生活时,得知我4年来未谈过一次恋爱,都不相信,他们觉得我的条件非常优秀,不可能没女友,都以为是我要求太高,但是……我能说什么呢,只能苦笑。
其实,这是每个不同的暗恋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爱还是放弃?看上去简单,其实同哈姆雷特王子一样:生存还是毁灭?!
换了其他人,或许能听得进这样的道理:你不是痴情于她,而是难以摆脱心中这种强烈的情感。但对暗恋者而言,说了没用。
作为暗恋者,他的经验是主观的,像一道谜。忍受所暗恋的人正在暗恋另外的人,而不是自己,痛苦是当然的,但只能忍受,否则更加无望。因此,暗恋者的能力要特别依赖文化和传统中主观的经验。譬如,许多士兵突然身负重伤,却毫不叫痛,也不需要吗啡,但在和平时期,他们可能就会需要它。不仅士兵,也包括圣人或殉道者由于想到更崇高的事物,因而忘记了痛感。当苦行僧行过太热的煤炭时,皮肤开始烧焦,但他却平静得心如止水,毫无感觉,或许是冥想技巧在帮助他;或许心灵能学会克服疼痛,尤其在危机或亢奋时刻,心思已经转移,不再注意自己的身体。当然,也有人乐于接纳痛楚以便凌驾于它。
于是,暗恋的不等式,必定成为暗恋者无法改变的现状。
暗恋的她正暗恋另外的人的不等式呈现这样的特质:
迟缓———接触的不灵活性是那样明显。他爱得那样慌张,那么无由,甚至不知道她半点情况,只是凭感觉去做。当知道她不仅不知道自己在爱,而且她也以一种笨拙的同样方式在暗恋他人。这种状况是没有速度的,甲壳虫般地迟缓到极点。
漫长———叙事方法上的空洞,漫长地等待更加沉闷,是被宣判结果后的度过。他的行为方式接近于欧几里得学派,长斜方形、梅花形与象棋推理;甚至连他形影不离的无限都是线性的、欧几里得式的。可最后,谁究竟会为这种确定的方式中回头去审视自己与周围的人?几乎没有可能。
含糊———往往作为暗恋的隐喻性的一个标志。对事件几乎没有设计和努力。另外,在语言的表达上充满了模糊的效果。他无法知道她会回过头来看一眼自己。他从来不抱希望地希望着,而她几乎断绝收到来自他的求爱的信号,更加深了这种希望的渺茫性。含糊甚至使暗恋者将自己的暗恋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环节而已。
收敛———将引人入胜的细节和生动的想像,特别地保留在幻想之中。他不会用一种现实中“无耻”“低下”的方式去干扰和影响所暗恋的人,他是很纯洁地思念,没有或很少有行动。这种内敛的姿态几乎像日常普通的苍蝇一样,让人忽略了。
繁复———艺术地联结和表达事物之间内在的无限的联系。他总陷入一个念头中:对她强烈的爱。长时间,甚至一辈子繁复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个坚定的影像。这与其说是一种执著,不如说是一种病态的性格所致。
有人试图想过,是否可以设想出一种研究暗恋者独一无二心态的一门学科:“为什么不能以某种方式为每一个对象建立一门科学呢?”将一个暗恋者抽象起来研究。让他直接面对痛苦,让他以运算抽象几何的方法来对抗躯体的痛苦,从而展示出暗恋的准确性。
但依旧无阻于暗恋者本人改变事实。
台湾有个言情作家藤井树,他喜欢电影,喜欢古典音乐与交响乐,喜欢骑车轧马路,喜欢睡觉,喜欢一个人看MTV,喜欢海边,喜欢夜晚,喜欢巧克力,喜欢NBA,喜欢自己。有人说处女座的他,优柔寡断的程度很让人害怕,但他不那么认为,因为他觉得,优柔寡断的人多得是,他只是对自己的坚持有所要求。他的记性很好,所以要他忘记什么很难,除非是欠别人的钱。他的脾气很好,所以要他生什么气很难,除非是你存心整他。他的耐性很好,所以要他放弃什么很难,除非是他不感兴趣。他的心肠很好,所以要他欺负谁很难,除非是他家的蟑螂。基本上,他什么都好,只要不是他不喜欢的,都好。他不喜欢什么?他也不太知道,大概就是那些大家都不喜欢的吧!
这么一个藤井树,专门写暗恋小说,《猫空爱情故事》是他倾情打造的暗恋自传。他所有爱情重复着他的一种藤井树式的味道“得不到的,在心里永远是好的。”———标准的暗恋情结。
《猫空爱情故事》最后说到,台湾大哥大的女孩和藤井树从一开始都是生活在梦幻里,梦很美丽,但最终还是要醒来。这正如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站在夜色中的政大传播学院大楼前,当藤井树跟台湾大哥大的女孩打赌,说要是他能用石子打中路灯的话,就说明他就是女孩的天使,小石子结结实实地打在路灯上,但台湾大哥大的女孩轻轻地说:
幸福不会这么轻易的被证明,天使也是。
第二课性别取向:年轻、静默、温柔
终于回到一个敏感问题上面:暗恋者的性别取向是怎样的?
先从达利说起。16岁左右的达利基本上不能算是一个好孩子,一直有恋母情结,尤其是对于女性的态度存在问题。这一点他自己认识得很清楚,后来他就虚心向这方面的行家毕加索学习,不过好像有点晚了,没收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效果。据他的父母反映,他喜好奇装异服,还经常穿金戴银招摇过市。他的同学也说,达利在马德里美术学校期间,好出风头,经常穿一套异国风格的斗篷旗袍。
虽然性别取向存在问题,但还是存在着客观的以及支持的声音:
同性恋是一种艺术,
一种感受事物的方式。
———苏姗·桑塔格(哲学家)
钢琴家只有三类:
一类是犹太人钢琴家,
一类是同性恋钢琴家,
其他的都是蹩脚钢琴家。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钢琴家)
今天我是条鱼,
明天我会变成鹰。
我喜欢男人还是女人?
我当然知道自己喜欢那一类,
但我也不锁定自己,
因为我不想为自己的性倾向制造任何障碍。
———桑德拉·本哈(演员)
很多从事艺术工作的同性恋者还处于壁柜中,
这确实造成了一种同性恋所特有的敏感特性,
但这种敏感既摧残人性,
也不吸引人。
你只要看看大都市歌剧院这个纽约最大的同性恋聚集场所就知道了。
如果说艺术中有着健康的同性恋敏感性,
那倒是件新鲜事。
———多里克·威尔逊(剧作家)
话说回来,一个暗恋者是同性恋分子又怎样?对此的“评判”权力并不是掌握在某些人手里,也不是那些所谓的“正常人”拥有压迫和歧视的权利。这是不管你有权没权,都在一种共同的话语里运作,很多的压迫都是你自己对自己施加的。另外,压迫不是来自政治、团体,而是来自文化、普通的老百姓。
性取向是指个体对特定性别的对象,如异性、同性或男女两性,产生性吸引或迷恋,分别称为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而暗恋并不专门别类。
在动物界和人类,大多数个体均对异性产生性吸引,这是与其繁衍后代的生物本能相一致的。可是,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特别是在人类,一部分个体出现性取向与繁殖本能分离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在个体的性心理发育过程中,常伴有同性恋的性取向,但同性恋者大多没有性别角色和性身份障碍。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未获得解决的恋母或恋父情结是决定“性”定向的重要因素。他们设想:对母亲过分亲昵,对父亲疏远或敌视的男孩,会产生对其异性性冲动的恐惧,从而促使其性取向转向同性。性学理论则主张,童年早期的同性恋体验或幻想不仅未受到抑制,反而通过性行为和手淫得到强化,促进了同性别的性取向。遗传学研究未能发现决定性取向的基因标记,也未发现孕期母体雄激素和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对胎儿出生后的性取向起决定作用的证据。社会文化环境对性取向的态度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例如:在性自由的社会,对同性的性取向,采取肯定的接纳态度,而在较保守的社会,则采取否定的排斥态度。
应该说,暗恋者的性取向大多数是不会存在问题的,但根据我同名同姓的安徽医科大学周江林博士的研究报告显示,人的下丘脑中有一个叫做“终纹床核中央区”的核团和人的性别自认有关系。即普通男性的这个核团比普通女性大44%,而男变女变性人的这个核团只是普通男性的52%,和普通女性相仿。就是说,暗恋者的性取向存在着转变的危险。
但客观而言,一个暗恋者正由于他的坚定的爱情观,以及性情等因素,他精神上比常人容易消极和疲倦。尤其是处在“在爱情的国度里,没有谁对、谁错,更没有谁比较好、谁比较不好的议题存在,只有在这个阶段你们彼此适不适合的问题”